反洗钱

搜索文档
听说以后买黄金超10万元就要上报?难道我们连买黄金的自由都要失去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7-11 11:38
央行新规解读 - 央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要求对单笔或日累计10万元及以上现金交易进行尽职调查并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2][4] - 规定仅针对现金交易,通过微信、支付宝或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不受影响 [6] - 文件目的是将贵金属和宝石交易商纳入反洗钱监管框架,提升金融市场安全 [6] 监管数据支持 - 央行反洗钱模型显示85%贵金属洗钱案例涉及单笔5万-20万元交易,10万元阈值可覆盖92%可疑资金流动 [6] - 中国黄金协会数据显示现金支付占比不足5%,单笔超10万元现金交易仅占总成交量0.3% [7] 政策影响分析 - 新规精准锁定现金交易匿名性高的风险点,避免对非现金交易造成干扰 [6][7] - 物理现金交易是洗钱高风险环节,与银行大额现金存款监管逻辑一致 [7] - 政策对个人黄金交易影响极小,主要针对异常资金流动监控 [7]
践行爱与责任|中意人寿济宁中支密织“金融知识”安全网
齐鲁晚报· 2025-07-11 10:40
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 - 2023年7月8日是第13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主题为"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 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主办 [1] - 中意人寿济宁中支走进西闸社区和新世纪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 开展反欺诈 反洗钱 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安全知识宣传 [1] - 宣传活动采用"趣味科普+互动体验"模式 设置"高利保本陷阱"互动游戏 参与者说出三条以上诈骗特征可获得定制礼品 [5] 宣传形式与内容 - 工作人员统一着装 通过悬挂横幅 发放宣传手册 一对一咨询等方式开展宣传 [3] - 重点向老年群体讲解"高收益""零风险"等常见金融诈骗手段 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风险提示 [3] - 宣传内容涵盖保险基础知识 理赔流程 赔付比例 以及反洗钱 反电信诈骗 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项内容 [5] 活动成效与后续计划 - 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余份 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对金融风险的认知水平和应对能力 [5] - 一位参与居民表示通过活动学到了识别诈骗的知识 对"天上掉馅饼"式营销电话有了防范意识 [5] - 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常态化 深入社区 广场 校园等场所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5]
新《反洗钱法》—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合力打击洗钱犯罪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7-09 10:4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包含实质性行业或公司研究信息,仅出现免责声明和风险提示内容。根据任务要求,此类内容需跳过不予总结。 当前文档无有效信息可供提取,建议提供包含行业数据、公司财报或市场分析等实质性内容的文本进行专业解读。
大额异常消费暗藏洗钱陷阱 银行提示商户不做“工具人”
中国经营报· 2025-07-08 22:49
新型洗钱方式 - 诈骗分子利用商家收款码进行大额消费洗钱的案件呈高发态势[1] - 诈骗团伙转向实体商铺如金店、花店、蛋糕店等进行大额消费套现[1] - 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外卖平台联系商户,以"支付宝转账限额"为由要求改用银行卡支付并实施诈骗[1] 银行风险提示 - 多家银行提醒商户警惕异常交易,避免成为"洗钱工具人"[1] - 邢台农商行提示商户警惕"转账限额"借口,强调正规交易不会要求线下转账[2] - 银行反洗钱系统能监测账户转账金额流向并分析"转账关系链"[2] 反洗钱监管机制 - 银行对客户资金流转的监测贯穿客户全生命周期[3] - 银行需建立"风险为本"的差异化机制,对高风险交易强化审查[3] - 银行需加强公众教育,普及反洗钱法律意义[3] 银行服务与监管平衡 - 银行在履行反洗钱义务时要恰当且适度,避免给客户带来困扰[4] - 银行应加强对外宣传和对内培训,明确合规边界[4] - 银行需做到合规和服务两不误,兼顾监管和民众接受度[4]
幸福人寿泰安中支开展“7.8保险五进入”活动 打通保险服务“最后一公里”
齐鲁晚报· 2025-07-08 16:09
保险公众宣传活动 - 幸福人寿泰安中支联合6家同业公司组成金融知识宣传队,在岱岳区光彩大市场开展"7.8保险五进入"活动,采用"双轮驱动"宣传模式 [1] - 活动围绕"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年度主题,旨在增强公众对保险的认知与信任 [1] 金融知识普及内容 - 宣传队设立"金融知识驿站",通过发放宣传折扇等形式向商户普及金融知识 [3] - 宣传内容涵盖四大维度:惠民保险政策解读、新《反洗钱法》修订要点、非法金融活动手法剖析、安全生产建设要求宣导 [3] -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帮助商户识别金融风险并树立科学理财观念 [3] 反诈专题培训 - 活动设置"反诈微课堂",通过"法律条文解读+真实案例还原+现场互动答疑"方式揭露"代理退保黑产""虚假理赔骗局"等新型诈骗手段 [4] - 重点警示老年群体易受骗的"高收益理财"骗局,并展示保险业反欺诈工作成果 [4] 公司长期规划 - 幸福人寿泰安中支将持续强化责任担当,构建常态化金融知识普及机制 [4] - 公司计划持续开展基层宣教、优化培训内容,以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并营造健康金融环境 [4]
涓婃捣鍐滃晢琛屾嫆2涓囨灇纭甯佸厬鎹 閾惰屽洖搴斿㈡埛鏃犳硶璇存槑纭甯佹潵婧
中国经济网· 2025-07-08 16:09
事件概述 - 陆先生携带140多斤1角硬币前往上海农商银行兑换,但被网点拒绝[1] - 这些硬币共20000多枚,总重量140多斤,金额为2000多元[1] - 7月3日陆先生再次携带一袋1角硬币到上海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讨说法",工作人员仍拒绝兑换[1] 硬币来源 - 陆先生从事烟酒礼品回收生意,这些硬币来自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焚烧炉灰筛选所得,用于支付货款[4] - 2024年底开始陆续收集重达几千斤的硬币,总金额有10多万元[4] - 已向十余家银行兑换硬币,多数机构正常受理,但上海农商银行多次拒绝[4] 银行拒绝理由 - 银行质疑如此大量残损人民币的来源,有义务查清资金来源以防止洗钱活动[4] - 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需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对客户资金来源进行尽职调查[4] - 陆先生提供的公司证明中单位名称被隐去,银行无法核实钱币来源进行背调[4] 监管规定 -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第三条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4] - 对于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4] 警方介入 - 辖区警方到场核实后确认硬币无假币嫌疑且来源合法[6] - 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未见到陆先生提供的相关警方书面证明[6] - 警方出警是因为陆先生扰乱了银行正常的营业秩序,对其进行劝离,并未对残损人民币进行鉴定[7] 后续处理 - 银行表示愿意派车送陆先生去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指定的四家专业处理残损人民币的银行网点兑换,但遭到陆先生拒绝[7] - 截至发稿时,陆先生已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12363提交投诉,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进一步维权[7]
上海农商行拒2万枚硬币兑换,银行回应客户无法说明硬币来源
贝壳财经· 2025-07-07 21:05
事件概述 - 客户携带140多斤(约20000枚)发黑的1角硬币(总金额2000多元)前往上海农商银行兑换被拒 [1][2] - 硬币来源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焚烧炉灰筛选所得,客户从事烟酒礼品回收生意 [4] - 客户2024年底起已累计收到几千斤类似硬币(总金额10多万元),多数银行正常受理兑换 [4] 银行处理情况 - 上海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拒绝兑换且未说明理由 [2] - 银行质疑客户无法清晰说明巨额残缺污损人民币来源,涉及反洗钱调查义务 [5] - 客户提供的公司证明未显示具体单位名称和联系人,银行无法核实资金来源 [5] - 银行表示愿意派车送客户至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4家专业兑换网点但遭拒 [9] 法规依据 -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应无偿兑换符合标准的残缺污损人民币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要求金融机构对客户资金来源进行尽职调查 [5] 争议焦点 - 客户声称警方已确认硬币来源合法,但银行表示未收到书面证明 [8] - 银行称当日报警是因客户扰乱营业秩序,警方未对硬币进行鉴定 [8] - 银行指出基层网点缺乏人力处理大规模特殊硬币清点工作 [9] 后续进展 - 客户已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投诉热线12363提交投诉 [9] - 客户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9]
事关稳定币!深圳发布风险提示
证券时报· 2025-07-07 15:49
稳定币风险警示 - 近期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但存在不法机构利用"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噱头吸收资金 诱导公众参与交易炒作 [3] - 不法机构通过编造"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等投资项目进行虚假宣传 滋生非法集资 赌博 诈骗 传销 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3] - 专责小组强调此类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许可 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资质 提醒公众增强理性投资意识 [3] 监管动态 -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稳定币应作为支付工具而非投机工具 强调需客观看待其应用场景 [6] - 国际清算银行年度报告指出稳定币未达到货币体系支柱要求 在单一性 弹性和完整性测试中表现不佳 [7][8] - 稳定币匿名性和跨境便利特性带来反洗钱挑战 国际监管合作正逐步建立以管控风险 [7] 行业应用现状 - 除稳定币外 新型支付工具还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网络 代币化存款 快速支付系统跨境连线等 发展前景由市场决定 [7] - 公链匿名性虽保护隐私 但缺乏KYC标准加剧了非法使用风险 成为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潜在工具 [8]
10万元现金买黄金珠宝,需身份核验
搜狐财经· 2025-07-04 18:01
监管新规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将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商全面纳入国家反洗钱监管框架 [1] - 新规针对黄金、白银、铂金、钻石、玉石等交易领域,系统性反洗钱要求正式确立 [1] - 新规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1] 监管具体要求 - 单笔或当日累计达人民币10万元(含)或等值外币的现金交易需履行严格反洗钱义务 [4] - 从业机构需有效识别、核实客户身份,深入了解交易目的和资金来源 [4] - 中国人民银行保留动态调整现金交易报告金额门槛的权力,当前10万元标准可能随风险变化调整 [4] 行业自律机制 - 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需牵头建立"行业反洗钱自律机制" [4] - 自律机制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运作,职责包括制定行业规范、组织培训、协调可疑交易报送、评价分类会员机构等 [4] 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 - 中国人民银行将评估从业机构洗钱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高风险机构强化监管,低风险机构可简化要求 [5] - 从业机构需建立风险评估机制,至少每三年全面评估一次风险,并在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或使用新技术前进行专项评估 [5] 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 除10万元及以上现金交易外,机构怀疑交易涉嫌洗钱或对客户身份存疑时也必须启动尽调 [5] - 对高风险客户(如来自高风险国家地区、涉及敏感政治人物)需采取强化措施,如获取额外材料、加强监控等 [5] - 对低风险客户可在核实基本身份信息前提下采取简化措施,但需定期审查,风险上升时停止简化 [5]
反洗钱监管加码 10万元现金买黄金要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7-04 14:21
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明确境内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商需履行反洗钱义务 [1] - 将大额交易报告起点金额从5万元提升至10万元(含等值外币),覆盖贵金属和宝石全产业链 [4] - 要求从业机构对单笔或日累计达10万元的现金交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并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4][5] 监管升级背景 - 贵金属和宝石行业因产品高价值、易流通及交易隐蔽性,常被用于洗钱和恐怖融资 [5] - 犯罪分子通过现金交易购买贵金属/宝石清洗非法资金,管理办法通过"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设置交易节点筛查网 [5] 监管措施细化 - 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年限从通知的5年延长至10年,需登记姓名、证件号等基本信息 [6] - 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高风险机构强化措施,低风险机构可简化或豁免 [6] - 明确从业机构法律责任,对失职行为追责直至刑事处罚,并强调反洗钱信息保密义务 [6] 行业协同机制 - 建立行业反洗钱自律机制,由交易场所、自律组织等参与并接受央行指导 [7] - 鼓励集团内部信息共享,形成"自律+监管"双重防线 [7] - 要求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反洗钱执行能力,推动合规内控机制建设 [7] 银行风险提示动态 - 上海银行指出贵金属交易金额大、现金比例高,属国际公认洗钱高风险领域 [9] - 惠州农商行强调贵金属匿名性强、易变现,易被洗钱团伙利用 [10] - 工商银行淄博分行向商户普及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监测要点及洗钱危害案例 [10] 实施预期影响 - 管理办法8月1日实施,预计提升行业合规水平,有效防范洗钱风险 [10] - 从业机构需提前完善内控制度及员工培训,确保新规落地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