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融合

搜索文档
潘家园何以悄悄成为年轻人心头好?
北京青年报· 2025-06-11 16:18
文化IP创新 - 公司推出IP形象潘呦呦,以黄鼠狼为原型,结合时尚设计,拉近与年轻消费者距离 [2] - 潘呦呦系列文创产品如雪糕、冰箱贴在社交媒体刷屏,吸引年轻人打卡 [2] - 近期推出"口袋博物馆",颠覆传统博物馆形象,如核雕大师工作室、聚元号弓箭店等,让非遗技艺更贴近年轻人 [2] 沉浸式体验 - 周六非遗主题夜市吸引大量年轻人,非遗活态展示成为沉浸式体验核心 [4] - 文化夜市保留"鬼市"神秘元素,通过灯光艺术和空间设计转化为时尚打卡场景 [4] - 白天"口袋博物馆"推出DIY体验活动,如银戒指制作,增强年轻人参与感 [5] 文商旅融合 - 公司构建一站式文化消费场景,如北京眼镜城、河南大厦、广西大厦等,满足年轻人多元需求 [7] - 市场弹性营业时间(夏季至21点,夜市延长至23点)适应年轻群体生活习惯 [7] - 扶持独立设计师和非遗传承人,如天雅古玩城打造独立设计师工作室集合地,吸引年轻人关注 [7] 运营模式 - 公司实现"全年365天每天开市,每周三、五、六有夜市"的新运营模式 [1] - 通过年轻化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3] - 多维体验降低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门槛,使其成为文化体验共创者 [6]
方大集团中兴商业:“创”出新活力 “闯”出新航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3:58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5月公司商品销售总额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逆势突围[1] - 公司目标成为区域龙头零售企业,通过创新开拓实现快速发展[1] -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新基建工程,赋能传统零售转型升级[4] 营销创新与活动 - "五一"小长假活动采用"文商旅"融合新模式,整合恐龙博物馆、魔方小镇等异业资源打造一站式体验[2] - 推出"报销三票""玩乐补贴"等创新举措吸引全国游客,并举办青少年篮球赛、音乐海选赛等活动[2] - "家年华"活动以珠宝腕表节和家居电讯购物节为载体,举办企业家论坛、会员沙龙等互动体验[3] - 通过"城市告白计划"在LED屏幕展示粉丝留言,结合玫瑰花墙场景提升品牌曝光度[3] - 举办国际护士节专属礼遇、世界冠军签售会等活动持续点燃消费热情[3] 数字化建设 - 推出品牌店铺移动收款设备微信主扫功能升级方案,实现"一码通用"便捷支付[4] - 系统采用动态加密算法与多层级安全防护协议,保障支付信息安全[4] - 升级减少人工干预环节和成本,提升支付体验流畅性[4] 社会责任 - 向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捐赠价值5000元生活用品,并组织恐龙博物馆研学活动[5] - 爱心服务队20余年持续开展公益活动,包括捐款10万元救助先心病儿童等[5] - 影城发起"有爱才完美"公益观影活动,为60组孤独症儿童家庭打造专属观影环境[5][6] - 公益活动覆盖从物质帮扶到精神陪伴,从城市到偏远山区[6]
“五一”假期迎客量上榜全国景区Top3
南京日报· 2025-06-05 10:20
景区游客数据与排名 - 端午假期钟山风景区迎来众多中外游客 [1] - 春节和"五一"假期游客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五和第三 [1] - 2024年接待游客近3800万人次 [9] 景观提升与特色景点 - 燕雀湖四季美景出圈,包括睡莲、落羽杉等景观 [2] - 梅花山拥有380多个品种、3.5万多株梅树,155个品种完成国际登录 [3] - 红楼艺文苑占地7万多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红楼梦主题园林 [3] 博物馆集群与文化体验 - 紫金山天文台博物馆展示明代青铜"简仪"等古天文仪器 [4] - 运用VR、智能交互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天文体验 [5] - "钟山博物馆集群聚落"成员单位达15家,涵盖多种主题场馆 [6] 文旅融合与创新活动 - 举办"诗行钟山"、"孙中山精神"等研学活动 [7] - 推出汉服巡游、非遗手作等多元化体验 [7] - 吸引新加坡、美国等多国游客参与文化体验 [8][9] 景区发展规划 - 锚定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 [9] - 提升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融合综合效益 [9] - 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升级 [9]
长江剧场焕新归来!变身“观演-体验-消费”综合空间
搜狐财经· 2025-05-29 22:47
历史沿革与定位转型 - 长江剧场始建于1923年,原名卡尔登大戏院,由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以设备先进和装饰奢华著称,被誉为"中国话剧大本营" [5][10] - 上世纪50年代更名为长江剧场,90年代因城市开发淡出,2018年翻修后重新开放 [6][10] - 近期从单一演艺空间升级为"观演-体验-消费"一体化文商旅综合空间,定位城市黄金地段的文化地标 [2][3][5] 空间改造与硬件配置 - 包含"红匣子"(230座)和"黑匣子"(100座)两个小剧场,主打"小而美"特色 [7][11] - "红匣子"采用镜框式舞台,最远观剧距离10米,座椅可灵活摆放 [7][13] - "黑匣子"配备11块升降台和全息声技术,实现舞台与观众席零距离交互 [7][13] 内容运营与业态创新 - 推出"海派声韵""海派喜剧"等四大系列演出,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 [7][13] - 一楼增设文创销售区,引入国家京剧院、迪士尼授权产品及上海老字号"蝴蝶酥" [8][14] - 长期驻演环境式越剧《红楼梦》,采用270度环绕舞台技术 [16] 文旅融合战略 - 开发"黄河路怀旧经典""戏曲研学"等城市漫游路线,串联周边文化地标 [9][16] - 与宛平剧院联动运营,整合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资源打造文艺打卡地 [7][11] - 通过演出、展览、商业的立体化组合形成文旅商体验系统 [9][16]
我市经济蓬勃发展“多面开花”
西安日报· 2025-05-29 10:09
重点项目推进 - 长安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包括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和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体现生态、绿色、智能及科技引领特点 [2] - 新城区幸福林带片区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部分封顶,预计2023年12月底完工,投运后将提供5000余个岗位,并引入传化智联西北区域总部和龙湖西郑区域总部 [3] - 中建西北创研中心、百度智慧中心、潘家庄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加速建设,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已完成一期、二期建设 [3][4] 文旅产业升级 - 西安"五一"假期上榜"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和"年轻人最喜欢的十大目的地",大唐不夜城、城墙等景区汉服旅拍带动产业营收暴涨 [6] - 文化演艺如《梦长安》《长恨歌》《赳赳大秦》及数字文旅项目《无界·长安》《驼铃传奇》等拉动旅游消费,VR沉浸式体验如《侏罗纪公园》剧场受追捧 [6][7] - 长安书院和长安云两大文化新地标试运营,涵盖自然馆、气象馆等,航天之旅、恐龙大复活等科技互动项目吸引家庭游客 [8] 首店经济发力 - 西安万象城引入米其林、黑珍珠及品牌首店,如新玖拾、山石榴、雍容荟等餐饮品牌,FAO Schwarz西北首店以奇幻场景吸引客流 [9] - 雁塔区2025年一季度引入28家首店占全市73.68%,赛格国际购物中心贡献全市四成区域首店,新增Montbell西北首店等品牌 [9][10] - 2024年西安新增全国首店13家、西北首店168家(同比增76.8%),陕西及西安首店共255家,首店经济推动消费市场多元化 [10]
百年工业遗址“大变身” 首钢一高炉·SoReal科幻乐园打造创新消费地标
北京商报· 2025-05-28 18:47
项目概况 - 首钢一高炉改造为SoReal科幻乐园 融合AI 5G XR技术及电竞等潮流内容 打造文商旅综合体[1][4] - 项目保留高炉原有工业风貌 建筑面积达2 2万平方米 含太空星舰 VR对战 银河美术馆等40余项体验[4][5] - 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含60所中小学研学活动超万人次及国际游客[5] 商业模式 - 业态组合包括沉浸式娱乐(33MetaClub) 艺术展览(银河美术馆) 餐饮(星际酒吧) 形成一站式消费目的地[5] - 运营方当红齐天集团计划2025年推出SoBattle电竞模块 铺设千家实体店 覆盖16城多元业态[11] 政企合作 - 石景山区政府提供特殊审批支持 打破工业遗址商业改造的政策限制[10] - 区政府配套科幻产业专项政策 设立基金 落地创新中心 连续承办四届中国科幻大会[10] 行业影响 - 项目成为工业遗存改造标杆 输出"北京经验" 为其他城市提供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解决方案[11][12] - 当红齐天集团以首钢模式加速扩张 赋能上海 成都等16地文旅产业升级[11]
武林路梅鹤堂变身杭州文商旅新地标
杭州日报· 2025-05-28 11:00
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 - 梅鹤堂始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临安里及教场路2-11号组成的联排式建筑群,相传为北宋诗人林逋后人所建,因林逋"梅妻鹤子"得名[5] - 属地政府于2005年、2019年进行两次全面修缮,2022年编制《梅鹤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导则》,明确外部风貌、特色结构等保护要求[6] - 改造后成为精品餐饮集群,引入米其林餐厅"玉芝兰"、法餐厅"COWHERE"等杭州首店,实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7][6] 文商旅融合发展 - 梅鹤堂现为杭州文商旅融合新地标,聚集"玉芝兰"、"七之门"等多家米其林餐厅,吸引国际游客专程到访[4][6] - 武林街道以"潮起武林 共赴繁华"为愿景,打造网红消费集群,2024年一季度社零总额达11.27亿元(同比+11%),餐饮业营业额8.41亿元(同比+9.9%)[8] - 周边同步发展Sette Gelato、Maison Margiela等特色餐饮及时尚潮店,形成多元商业生态[8] 传统技艺与城市更新 - "玉芝兰"名厨郝李在梅鹤堂展示四川非遗"大刀金丝面"制作技艺,体现传统与现代交融[4] - 建筑改造保留青砖黛瓦石库门特色,内部空间转型为高端餐饮场所,实现"城市诗意与烟火气融合"[6][4] - 国家文物局2022年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开发,梅鹤堂成为历史建筑创新利用典型案例[9]
总被厦门抢风头的福州,要靠非标商业“顶流”争口气!
36氪· 2025-05-28 10:09
福州经济发展与商业现状 - 福州GDP连续4年全省第一,2024年达14236.76亿元,增长6.1%,省会首位度突破24.6% [1][3] - 福州商业力全国排名25,属于商业2线城市,落后于厦门 [3] - 福州购物中心存量535.6万㎡,增量36万㎡,厦门存量469.7万㎡,增量60万㎡ [5] 城市基础数据对比 - 福州土地面积1.2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0.1万,十年增长75万(9.7%);厦门土地面积17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35万,十年增长94万(21.3%) [7] - 福州人均购物中心面积0.63㎡/人,厦门0.88㎡/人 [7] - 福州市区人均购物中心面积0.88㎡/人,与厦门相当 [7] 商业发展特征 - 福州商业以标准化盒子Mall为主,2021年首个现象级非标项目烟台山开业 [9] - 福州高能级项目较少,D级项目占比达46% [12] - 福州高端消费外溢严重,高档商业人气不足,万象城从高奢调整为综合业态 [15][17] 重点商业项目分析 - 东百中心:2024年客流超3700万(+6.22%),引入近200个首进品牌 [20][23] - 万象城:福州唯一重奢场,集齐20+重奢大牌,2024上半年零售额增幅超双位数 [24][25][27] - 烟台山:2024年客流1850万(+25%),营业额增长25%,44家品牌增长超25% [36][38] - 中骏世界城:2024年底开业,三日客流70万+,销售3000万+,引入80+首店 [43][44] - 八匚汇:香格里拉旗下创新项目,融合在地文化,定位"福派新绎汇客厅" [45][47] 商业发展趋势 - 福州2024年新开6个商业项目,包括中骏世界城、八匚汇等 [51] - 2025年将开业的榕发·悦动广场以运动+破局,左海·光年PARK打造"TOD+公园+商业" [52] - SM福州仓山城市广场在建,总建面超15.5万㎡ [54]
56亿人次出游背后:文商旅项目如何撬动万亿文旅消费新蓝海
36氪· 2025-05-27 09:58
驱动因素 - 国内旅游消费显著回暖 2024年全年国内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出游总花费15.7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1% [3] - 游客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 年轻群体偏好文化打卡和社交分享 家庭客群更注重休闲和亲子互动 [3] - 中央及地方持续出台支持政策 包括创新旅游消费场景、盘活存量空间、活化文化遗产等方向 北京计划培育10个以上多元消费融合新项目 上海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项目 [4][8] 价值实现模式 - 文商旅项目通过"文化IP+旅游资源+商业空间"三要素深度融合 构建复合型沉浸式消费场景 形成"1+1+1>3"的协同效应 [9] - IP打造方面结合属地历史文化基因 通过衍生品授权、沉浸式演出门票、联名商品等方式提升转化率 [9] - 空间设计运用AI和光影技术突破物理限制 业态创新结合首店、快闪店、非遗手作、艺术展览等多元化形式 [10] 项目类型案例 - 旅游休闲街区:成都宽窄巷子采用开放式布局 2024年春节接待游客154.38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近6倍 [11][14] - 文化地标更新:上海张园改造后日均客流达3万人次 带动周边商圈人流量提升40%商户营业额增长20% [16] - 景区周边商业:比斯特上海购物村2024年客流突破406万人次 年均保持双位数增长 [20] - 大型综合体:招商蛇口海上世界系列融合邮轮主题 深圳项目2024年进行品牌调改强化国际社交属性 [24] 未来发展趋势 - 智慧化升级加速 首钢SoReal科幻乐园应用VR/AR/MR技术 广州北京路智慧改造后客流提升70%营收增长48% [26][27] - 入境游市场复苏 2024年入境游客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8% 项目通过多语种服务、外卡支付等提升国际接待能力 [28][29] - 数字技术深度应用 大唐不夜城推出AR数字游体验 北京坊免税店引入离境退税服务吸引外国游客 [27][28]
“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活动在广州开启 线上线下掀起龙舟消费热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26 15:57
大湾区消费季活动 - "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在广州启动 重点展示"羊城消费新八景"第四景"同船渡·粤韵广州"多元消费场景 [1] - 广州将携手港澳打造"一程多站"式消费新体验 围绕精品购物 精致美食 精彩旅游 精美展演四大主题策划系列活动 [1] - 发放"食在广州"消费券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拓品扩围 吸引全球游客 [1] 端午节消费活动 - 广州延伸"龙舟+"消费链条 结合珠江游船 主题市集 非遗展演打造文商旅融合消费矩阵 [2] - 猎德国际街区推出"龙舟+消费"新玩法 珠江沿岸设"移动消费长廊" 发放20元满减券 6折打车优惠券 [2] - 抖音投入百万专项补贴打造"龙舟市集" 融合演出 创意互动 吃喝玩乐一条街 [2] - 多地推出龙舟饭文化体验 包括猎德村龙舟饭 海珠湿地"千人龙船宴" 南沙"优品南沙龙船饭"等 [2] - 发放"同船渡·粤韵广州"专属餐饮消费券 最高立减200元 [2] 传统文化与商业融合 - 组织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超20场龙舟民俗活动 串联珠江夜游 西关美食 广州塔等城市名片 [3] - 推动离境退税商店拓品扩围 首家市内免税店将亮相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3] - 中国银联推出云闪付国际版 提供消费立减 汇率梯度优惠 消费返现等跨境消费优惠 [3] - "同船渡·粤韵广州"以龙舟文化为支点 通过"文化+科技+商业"创新融合 实现传统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