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
icon
搜索文档
小程序被挤崩,43分钟小订破10万台,余承东:新问界M7卖爆了,远超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22:30
产品发布与预订表现 - 全新问界M7于9月5日开启预订 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 增程版预售价28 88万元至34 8万元 纯电版预售价32 8万元至36 98万元 [1] - 预订开启后华为商城和鸿蒙智行小程序一度崩溃 10分钟内小订突破2万辆 1小时内小订突破10万辆 [1] 历史销量表现与市场变化 - 问界M7在2022年7月发布后销量表现不稳定 曾连续多个月单月销量未超过1000辆 [6] - 2023年9月改款上市后实现销量爆发 2024年问界品牌共交付38 9万辆新车 其中问界M7贡献19 8万辆 占比超过一半 曾达到月销3万辆水平 [6] - 2025年前7个月销量明显回落 累计销量38033辆 月均销量降至5400余辆 [6]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在25万至35万元价格区间面临理想L6 L7 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的激烈竞争 [6] - 鸿蒙智行内部智界R7以25万级定价和华为ADS系统直接分流问界M7销量 智界今年1月销量1 3万辆同比增长1971% 2月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1160% [7]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25万至35万元SUV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9] 产品升级与定价策略 - 全新问界M7采用最新设计语言 车身尺寸5080mm/1999mm/1780mm 轴距3030mm 较现款全面加码 [7] - 新增纯电版本配备100kWh电池包 最高续航超过700公里 [7] - 预售价28 88万元较现款24 98万元起售价高出近4万元 最终售价预计比预售价下调但仍高于现款起售价 [9] - 价格策略既可与智界R7形成区隔 又可為问界M6预留定价空间 [9] 市场反应与销售预期 - 消费者表现出较高购买意愿 鸿蒙智行销售人员正储备高意向消费者信息 [9] - 其他品牌门店出现用户暂缓锁单等待全新问界M7售价的情况 [9] - 最终价格将于9月23日揭晓 成功关键取决于最终售价和权益配置 [10]
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破10万辆!鸿蒙智行小程序一度崩溃 余承东直言“卖爆了 远超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7:39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全新问界M7于9月5日开启预订 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两种动力版本 增程版预售价区间为28.88万-34.8万元 纯电版预售价区间为32.8万-36.98万元[2] - 新车预订开启后10分钟小订突破2万辆 43分钟突破10万辆 导致华为商城和鸿蒙智行小程序一度崩溃[2] - 新车采用问界家族最新设计语言 车身尺寸为5080mm/1999mm/1780mm 轴距3030mm 较现款全面加大 纯电版本配备100kWh电池包 最高续航超过700公里[7] 历史销量表现 - 问界M7在2022年7月发布后表现不稳定 曾连续多月单月销量不足1000辆[6] - 2023年9月改款上市后实现销量爆发 2024年问界品牌总交付38.9万辆 其中问界M7贡献19.8万辆 占比过半 曾达到月销3万辆水平[6] - 2025年前7个月销量出现明显回落 累计销量38,033辆 月均销量降至5,400余辆[6] 市场竞争环境 - 在25-35万元价格区间面临理想L6/L7、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的激烈竞争 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使问界M7产品力渐显疲态[6] - 鸿蒙智行内部智界R7形成直接竞争 该车型以25万级定价+华为ADS系统 今年1-2月销量分别达1.3万辆和1万辆 同比增长1971%和1160%[7] - 交银国际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 25-35万元SUV市场尤其白热化 问界M7面临理想、小米等车型压力[7] 定价策略分析 - 全新问界M7预售价28.88万元起 较现款24.98万元起售价高出近4万元 最终售价预计仍会高于现款[7] - 分析认为提价策略既符合产品力提升逻辑 又可与智界R7(24.8万元起)形成价格区隔 避免同门竞争 同时为问界M6预留定价空间[8] - 销售终端反馈显示消费者购买意愿较高 部分竞品客户出现暂缓锁单等待全新问界M7最终售价的情况[8] 产品定位与前景 - 全新问界M7在车身结构、底盘用料、悬挂结构、续航方面均有提升 凭借华为Mate 60手机导流实现市场热度回升[6] - 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用"起死回生 真不容易"评价改款问界M7的市场表现[6] - 销售人员认为30-35万级SUV竞争激烈 但新车产品力突出 最终市场表现取决于售价和权益政策[8]
新问界M7预售1小时小订破10万辆!鸿蒙智行小程序一度崩溃,余承东直言“卖爆了,远超预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7:33
全新问界M7预订表现 - 全新问界M7于9月5日开启预订 包含Pro+、Max和Ultra三种版本 增程版预售价28.88万元至34.8万元 纯电版预售价32.8万元至36.98万元 [1] - 预订开启后华为商城和鸿蒙智行小程序一度崩溃 10分钟小订突破2万辆 43分钟突破10万辆 [1] 问界M7历史销量表现 - 2022年7月上市初期表现不稳定 连续多个月单月销量未超过1000辆 [5] - 2023年9月改款后实现"爆单" 2024年问界品牌总交付38.9万辆 其中问界M7贡献19.8万辆占比超50% 月销峰值达3万辆 [5] - 2025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38033辆 月均销量降至5400余辆 较热销期明显回落 [5]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25万-35万元价格区间面临理想L6/L7、特斯拉Model Y等竞品激烈竞争 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 [5] - 鸿蒙智行内部智界R7形成直接竞争 定价24.8万元起 配备华为AD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今年1-2月销量分别1.3万辆和1万辆 同比增长1971%和1160% [6] 产品升级与定价策略 - 新车采用家族最新设计语言 车身尺寸5080mm/1999mm/1780mm 轴距3030mm 较现款全面加大 [6] - 新增纯电版本配备100kWh电池包 最高续航超700公里 [6] - 预售价28.88万元起较现款24.98万元高出近4万元 最终售价预计仍高于现款 [7] - 价格策略旨在与智界R7形成区隔 并为问界M6预留定价空间 [7] 市场反馈与销售预期 - 消费者购买意愿较高 鸿蒙智行销售人员积极储备高意向客户信息 [7] - 其他品牌门店出现消费者暂缓锁单等待全新问界M7最终售价的情况 [7] - 最终价格将于9月23日公布 市场表现取决于最终售价和权益政策 [8]
蔚来三年来月度销量首超理想 理想8月交付量暴跌40%
犀牛财经· 2025-09-05 15:45
销量表现 - 蔚来8月销量达31305台 自2022年11月以来首次超越理想的28529台 [2] - 理想8月销量同比暴跌超40% [3] - 零跑汽车8月交付57066台 连续6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第一 [2] 产品竞争格局 - 理想汽车采用增程技术路线搭配家用大型SUV配置 2023年率先实现盈利 [2] - 竞争对手推出类似配置且价格更低产品 零跑/问界等快速填补市场 [2] - 乐道L90以17.98万元起售价全系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 首月交付破万辆 [3] - 理想i8定价32万元起 Pro版未配置冰箱 上市24小时大定转化率仅10% [3] 财务状况 - 蔚来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 同比增幅30.2% 资产负债率升至92.55% [3] - 蔚来260亿元现金储备仅能维持12个月运营 [3] - 理想汽车手握1000亿元现金流 [4] 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8月重组销售体系 新增销服运营与市场营销部门 [4] - 产品策略减少SKU 回归单品聚焦 加快技术平台迭代 [4] - 理想将2025年定为出海元年 重点布局中东与欧洲市场 [4] - 在德国与美国建立研发中心 搭建海外销售售后组织 [4] 市场风险事件 - 理想MEGA因激进造型设计遭遇市场冷遇 [3] - 上市活动现场卡车碰撞视频引发舆论危机 [3] - 公司遭遇黑公关围剿事件 [3]
创170万辆销量传奇后 五菱宏光MINIEV的挑战才刚开始
犀牛财经· 2025-09-05 15:25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宏光MINIEV累计销量突破170万辆 连续60个月蝉联微型新能源市场销量冠军 并荣膺中国品牌纯电车型累计销量第一 [2] - 2025款五菱星光S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8万元至12.98万元 限时置换补贴后价格下探至8.98万元至11.98万元 [2] - 2023年上半年五菱单车净利润仅77.3元 2024年归母净利润降至10亿元 较2018年的42亿元大幅缩水 [3] 市场竞争格局 - 比亚迪海鸥从上市到累计销量百万辆仅用27个月 吉利星愿今年前七个月销量已超过24万辆 [2] - 五菱宏光MINI在新能源轿车榜单排名中退居第三 被比亚迪海鸥和吉利星愿超越 [2] - 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在低价代步车市场拥有更大利润空间和降价弹性 海鸥智驾版价格下探至5.58万元 吉利星愿补贴后仅需5.98万元 [3]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公司2020年推出起售价2.88万元的宏光MINIEV 以好看好开好停好省为核心竞争力 随后通过马卡龙版GAMEBOY版敞篷版等迭代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 [3] - 公司推出四门版宏光MINIEV试图开辟A00级四门代步车蓝海市场 [4] - 通过与伊利牧场卡皮巴拉小黄豚等知名IP跨界联名合作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用户粘性 [4] 海外市场拓展 - 今年上半年公司出口销量达12.6万辆 同比增长17.1% [4] - 新能源出口连续三个月同比增长超200% [4] 行业发展趋势 - 微型电动车市场竞争加剧 公司性价比优势逐渐褪色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成熟 公司面临保持亲民价格同时提升产品品质和科技感的挑战 [4]
探店16家,新势力一哥为何进入销量迷雾?
36氪· 2025-09-02 18:21
销量表现与增长轨迹 - 2022年公司销量13.3万辆 同比增长47.2% [1] - 2023年销量37.6万辆 同比增长182.2% 成为新势力销冠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1] - 2024年销量50.05万辆 同比增长超30% 蝉联新势力销量冠军 [1] - 2025年1-8月累计销量26.3万辆 同比下降8% 连续24个月榜首地位被打破 [1] 产品竞争格局 - L9车型2024年销量8.58万辆 2025年上半年下滑至2.1万辆 [4][8] - 问界M9 2024年销量15.8万辆 超越宝马X5成为50万元以上销冠 [4][8] - L6和L7占品牌销量60%以上 L6车型2024年销量19.2万辆 [14][15] - 问界M8起售价35.98万元 精准卡位L8与L9之间价格带 [10][11] - 乐道L90起售价26.58万元 Baas方案下可低至17.98万元 [17] 技术优势与用户体验 - 增程技术实现"城市用电 长途用油" 油电综合续航达1315公里 [1][15] - 针对儿童声纹和语言习惯优化语音助手 提升家庭用户满意度 [22][23][24] - NVH持续改善 空悬从单腔单阀进化至双腔双阀 [20] - NPS指数位列行业榜首 构建体系化用户体验闭环 [25][26] 市场挑战与竞争环境 - 高端市场被问界M9分流 L9月均销量降至4000多辆 [4][8] - 20-30万元SUV市场陷入价格战 问界M7改款降价7万元 [14][15] - 纯电车型乐道L90凭借换电优势和更低价格分流L6用户 [17][18] - 50万元以上高端消费者分为兴趣购买和用途购买两类 [28] 品牌定位与发展战略 - 通过"冰箱彩电大沙发"定义家庭SUV产品定位 [1] - MEGA车型定价55.98万元 切入高端兴趣消费市场 [27][28] - 销售费用率仅8% 跻身高端用车市场 [1] - 面临向上突破品牌溢价和向下拓宽价格带双重挑战 [29][30]
特斯拉Model 3上新首月降万元
北京商报· 2025-09-02 00:31
价格调整 - 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起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 降价幅度达1万元[1] - 叠加保险补贴8000元和置换补贴1.5万元等优惠政策[1] - 选择5年0息政策后月供仅需2994元[2] 市场竞争 - 25-30万元级新能源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小米SU7 极氪007 小鹏P7等车型[2] - 降价后Model 3长续航版相比小米SU7 Pro售价仅高1.36万元[2] - 特斯拉中国前7个月批发量43.2万辆同比下滑13.7% 零售量30.4万辆同比下滑6.3%[2] 产品策略 - 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CLTC续航里程达830公里 为特斯拉在售续航最长车型[1] - 8月推出Model Y L六座纯电SUV 起售价33.9万元 车身加长179毫米 轴距加长150毫米[3] - Model Y L采用双电机全轮驱动 百公里加速4.5秒 配备82千瓦时电池 CLTC续航751公里[3] 市场定位 - Model Y L定位介于Model Y和Model X之间 填补六座中型纯电SUV市场空白[3] - 价格调整被视为对竞争格局的重新评估 应对竞争对手的"围攻"策略[1][2] - 特斯拉正通过产品调整适应中国市场变化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3]
新车型上市首月降万元,特斯拉Model 3“反击”
北京商报· 2025-09-01 20:19
产品价格调整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价格下调1万元至25.95万元 上市不足一个月即降价[2] - 叠加保险补贴8000元和置换补贴1.5万元等优惠政策 实际购车成本进一步降低[2] - 降价后Model 3长续航版比竞品小米SU7 Pro价格高1.36万元 进入25-30万元核心竞争区间[3] 市场竞争环境 - 25-30万元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 面临小米SU7、极氪007、小鹏P7等高配低价车型围攻[3] - 特斯拉前7个月中国批发量43.2万辆同比下滑13.7% 零售量30.4万辆同比下滑6.3%[3] - 价格调整被业内视为对竞争格局的重新评估 通过基础版稳定基盘同时用长续航版应对竞争[3] 产品战略布局 - 8月推出全新Model Y L六座纯电SUV 售价33.9万元起 填补中型六座SUV市场空白[4] - Model Y L车身加长179毫米 轴距加长150毫米 续航751公里 百公里加速4.5秒[4] - 针对家庭出行场景需求设计 适应中国市场变化 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4] 销售政策支持 - 9月30日前购车可叠加"5年0息"和"8000元保险补贴"政策[3] - 选择5年0息政策后 Model 3长续航版月供仅需2994元[3] - 通过金融方案降低购买门槛 提升产品竞争力[3] 企业战略调整 - 通过Model Y L和Model 3价格调整进入全年最后季度冲刺阶段[4] - 产品布局发生变化 努力适应中国市场渗透率提升后的新竞争环境[2][4] - 从单一车型竞争转向多产品线覆盖 应对市场格局转变[3][4]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售价突降至25.95万元
环球网资讯· 2025-09-01 15:40
公司动态 - 特斯拉中国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 降幅达1万元[1] - 该车型搭载78.4kWh三元锂电池 CLTC工况下续航达830公里[2] - 百公里加速仅需5.2秒 较标准后驱版性能提升显著[2] 行业竞争 - 2025年1-7月特斯拉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3.6%[2] - 7月单月销量环比下降5.2%[2] - 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 本土品牌加速技术迭代且新产品不断涌现[2] 产品时间线 - Model 3长续航版此次调价距离8月12日首发上市不足一个月[1]
特斯拉突发降价,怎么回事?
第一财经· 2025-09-01 14:12
特斯拉价格策略 - 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在中国市场降价1万元 售价从26.95万元下调至25.95万元 [2] - 该车型于8月12日发布 CLTC续航达830公里 [2] 中国市场表现 - 特斯拉中国前7个月零售销量30.4万辆 同比下滑6.3% 为新能源前十厂商中跌幅最大 [2] - 新能源销量前十厂商同期平均销量增幅达33.6% [2] - Model 3在7月零售销量9851辆 过去半年累计销量9.4万辆 全品类汽车排名第18 [2] - Model Y过去半年累计销量17.7万辆 全品类汽车排名第3 为公司销量主力 [2] - 新Model 3上市首周销量0.52万辆排名第8 第二周跌出前30榜单 [2] 全球市场表现 - 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72.08万辆 同比减少13.3% 连续两个季度两位数下滑 [2] - 在欧盟市场7月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上升39% 但特斯拉销量同比下滑超40% [3] - 特斯拉7月在欧盟仅售出6600辆 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1465辆 [3] - 特斯拉在欧盟遭遇连续第七个月销量下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