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万年青:未来公司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新技术、新装备
证券日报· 2025-11-12 22:24
证券日报网讯万年青11月1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低碳转型相关政 策,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采取了使用替代燃料、光伏发电、推进绿色工厂创建、矿山覆绿等多项措施。 未来公司还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碳新技术、新装备,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 优化碳资产管理,有效应对碳交易。上述文件的出台或将加速淘汰低效产能,优化行业格局,有利于水 泥行业长期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南驰集团曾祥佳:重塑未来城市的“价值创造者”
财富FORTUNE· 2025-11-12 21:04
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逻辑正在被悄然改写。曾经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落幕,行业步入"总 量收敛、结构分化、价值重构"的深度调整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 销售额同比双双下滑,部分头部房企依然在债务泥潭中挣扎。悲观与迷茫,一度成为市场的主旋 律。 曾祥佳先生于今年8月入选《财富》"中国40岁以下最具潜力的商界精英榜",与一众来自数字原 生、新消费领域的创新者同台。在一个被视为"传统"甚至"夕阳"的行业里,为何南驰集团能够逆势 突围?曾祥佳的答案,指向了一条迥异于传统房企的路径——一条以创新为引擎、以责任为基石的 长期主义之路。 从"造房子"到"造生态"的战略跃迁 南驰集团自1995年成立,近乎与中国商品房市场同步成长。回顾三十载发展历程,集团的进化经 历了三个清晰的战略转折点。2015年左右,南驰完成了从"造房子"到"造社区"的理念转变。当 时,广州的城市发展正在从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曾祥佳先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号,他意 识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是地段,更是品质、环境与生活方式。在这一节点上,南驰做出 了一个在当时看来"超前"的决策:不惜牺牲部分短期利润,全面提升项目 ...
浙江建投:公司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证券日报网· 2025-11-12 18:10
证券日报网讯浙江建投(002761)11月1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将紧跟相关政策, 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推进创新转型。 ...
复洁环保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复洁科技”
智通财经· 2025-11-12 16:05
智通财经APP讯,复洁环保(688335.SH)发布公告,近年来,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前瞻布局绿色低 碳产业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破局核心,加快构建以"产学研+平台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绿色新质 生产力体系,聚焦"污水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双碳综合服务+绿色清洁能源"三大产业主线,持续增强在 高端装备、双碳服务、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供给能力,坚定推进节能降碳核心技术产业化。为了能够 更精准反映公司当下的业务实际与技术创新特质,与公司长远战略规划相契合,充分展现公司坚持科技 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定位与发展前景,公 司拟将现有的证券简称"复洁环保"变更为"复洁科技",公司全称和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
复洁环保(688335.SH)拟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复洁科技”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6:01
智通财经APP讯,复洁环保(688335.SH)发布公告,近年来,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前瞻布局绿色低 碳产业体系,将科技创新作为战略破局核心,加快构建以"产学研+平台化+智能化"为基础的绿色新质 生产力体系,聚焦"污水污泥资源化能源化+双碳综合服务+绿色清洁能源"三大产业主线,持续增强在 高端装备、双碳服务、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技术供给能力,坚定推进节能降碳核心技术产业化。为了能够 更精准反映公司当下的业务实际与技术创新特质,与公司长远战略规划相契合,充分展现公司坚持科技 创新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定决心,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定位与发展前景,公 司拟将现有的证券简称"复洁环保"变更为"复洁科技",公司全称和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
数智建造赋能项目品质 中国十七冶宝钢湛江钢铁零碳项目举行企业开放日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2 15:57
转自:新华财经 11月10日,中国中冶"匠心筑梦·智建未来"企业开放日走进中国十七冶承建的宝钢湛江钢铁零碳项目直接还原铁输送设施及 炼钢工程项目。活动邀请了业主单位宝钢湛江钢铁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及主流媒体,通过党建联建共建、座谈交流、 实地探访等多种形式,立体呈现中国十七冶充分发挥炼钢精炼领域的专业优势、以数智建造赋能项目品质履约,服务国家 战略和产业链升级的生动实践和建设成果。 宝钢湛江钢铁零碳项目直接还原铁输送设施及炼钢工程项目作为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炼钢近零碳生产线项 目,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冶金示范产线。项目新建热态直接还原铁输送设施及炼钢工程,配备1座国内最大吨级、原料最 复杂的220吨废钢水平加料预热电炉、1座220吨电极臂旋转双工位LF炉、1座220吨交叉轨型式双工位RH装置。 项目全景 此次企业开放日活动采取"现场观摩+会议交流"的形式举行。活动期间,项目负责人通过平面演示、实物讲解和互动体验 等方式,全面介绍了工程意义、当前进展、施工难点与技术应用。参观人员实地参观项目DRI塔楼、热送通廊、炼钢主厂 房、炼钢主电气室等核心建筑,详细了解项目深化数字建造管控平台示范应用、数字孪生 ...
普什集团与华宜清创联合发布硅碳负极材料新品
新华财经· 2025-11-12 15:56
活动现场,华宜清创先后与宜宾市南溪区政府、普什集团签署硅碳负极项目合作协议,与超威电源集 团、广州融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在产业链协同与市场拓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人才是企业发展创新的第一生产力。活动上,还举行了"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青年人才发展基金2025年 支持计划"颁奖仪式,共计5位青年教师与14位学生获奖。同时,普什集团与华宜清创宣布共同向"欧阳 明高院士工作站青年人才发展基金"捐赠5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彰显企业 对科技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双重担当。 普什集团作为四川100强企业,正积极从传统配套业务向绿色科技与新兴材料领域拓展。此次与华宜清 创的合作,是集团在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方向上的具体实践,将持续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务实力 量。(徐丹宁)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致辞中强调,科技创新的精彩故事,必须要和地方合作、必 须要有落地成果。本次发布的硅碳负极材料,融合企业双方"生物质碳资源化利用"与"高性能硅碳负极 材料制备技术",实现了生物质碳的高效利用与负极材料成本的有效降低,具有重要的产业与环保价 值,是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
“生态包袱”为何能华丽变身为“绿色财富”?
中国环境报· 2025-11-12 14:49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属公园将绿化废弃物从生态包袱转化为绿色财富 构建了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1] - 绿化废弃物资源化是技术驱动与民生结合的社会工程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1] - 推进绿化废弃物资源化需探索因地制宜模式 是迈向绿色低碳未来的重要实践 [2] 绿化废弃物循环体系 - 北京市属公园绿化废弃物利用率同比提升20% 将枯枝落叶转化为土壤改良剂 艺术造景材料和昆虫栖息地 [1] - 玉渊潭公园将废木料制成机器狗造型花钵用于花园造景 中山公园把杨树枝干加工成坐凳并搭建昆虫旅馆 [1] - 北京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并邀请学生参与设计 让青春创意呈现于绿色艺术品 [1] 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 - 国家植物园通过高温腐熟 粉碎还绿等方式 每年将两万立方米绿化废弃物转化为4000立方米有机基质 [1] - 创新技术是绿化废弃物实现高值化的核心驱动力 相关实践节约百万元成本 [1]
《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印发 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到2030年处于全国前列
四川日报· 2025-11-12 14:48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市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旨在确保碳达峰试点有序推进 [1] - 方案总体目标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为全国同类城市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绿色低碳转型经验 [1] 方案总体目标 - 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 [1] - 绿色低碳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企业达到国家能效标杆水平 [1] - 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生活风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 [1] 重点领域工作任务 - 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8个重点领域工作任务 [2] - 具体措施包括探索建设低碳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 [2] - 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推广应用绿色建材,逐步实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2] - 深化"无废城市"试点 [2] 政策创新工作任务 - 提出探索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等4个领域工作任务 [2] - 具体包括探索建立规上工业企业碳排放快报制度、碳评价管理制度,研究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体系 [2] - 健全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推进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2]
城市更新,老“钢都”也能很宜居
新华社· 2025-11-12 14:37
走进位于辽宁鞍山的千山湾公园,湖面波光粼粼、栈桥人影绰绰,一片闲适之感。开园刚刚半年,这里就凭借秀美风光收获了周边百姓的无 数称赞。而在过去,这里却因行洪能力不足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从"钢都"到"宜居之城",鞍山走的不仅是一条改造的路,也是一条创新的路。 立冬时节,记者漫步在东宾特色休闲文化街区,扑面而来的百年历史感让人着迷。在路两侧黄色秋叶掩映下,99栋单体独栋历史建筑完好保 存,走近细看,一家家精致的特色餐饮店"藏"在其中。居民楼两侧,艺术装置随处可见,巨大的"第一炉钢"墙绘下,非遗社区广场人来人往。 图为鞍山千山湾防汛工程。(鞍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千山湾工程正是鞍山从"钢都"向"宜居之城"转型的生动案例。 "如今桥梁的防洪标准从三十年一遇提升为百年一遇。"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蒋大鹏说,未来还将利用河岸30至50米不 等的荒废闲置滩涂地,建设改造成体育健身场地和生态水岸,让城市更新实现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 "钢都"一词,常给人以厚重之感。在鞍山,人们总会想到鞍钢这一"共和国钢铁工业长子",工厂里高炉耸立,炼钢时钢花四溅。这里创造了 新中国钢铁工业史上的多项第一。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