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
搜索文档
吴清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10-31 14:01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 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 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 吴清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全面深化资 本市场改革,持续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一是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加力实施更 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是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 务矩阵,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更加精准高效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 及时跟进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趋势变化,提升监管的科学 性、有效性,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健全科创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 吴清指出,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 周期服务能力。 ...
吴清最新发声,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3:47
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阐述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重大意义及六方面重点任务举措,核心目标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 [4][5][7]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的意义 - 是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4] - 是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的应有之义,我国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7亿多基金投资者,资本市场是人民群众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4] - 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4] - 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 [4] "十五五"时期资本市场发展基础与方向 - 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 [5] - 要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 [5] - 必须始终践行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更好统筹投资与融资协调发展,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市场稳定运行为重要保障 [7] 重点任务举措:直接融资发展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1][9] -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1][9]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 [9] - 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9] 重点任务举措: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 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2][10] - 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2][10]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引导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2][10]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2][10] 重点任务举措:中长期资金引入 - 营造"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 [2][10] - 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2][10] -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2][10]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2][10] 重点任务举措:监管效能提升 - 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科学性、有效性,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2][11]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2][11]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 [11] -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 [2][11] 重点任务举措:制度型开放扩大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11]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2][11]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11] - 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11] 重点任务举措:市场生态建设 - 共同营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 [2][12] - 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12]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2][12]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 [2][12]
吴清明确任务清单,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证券时报· 2025-10-31 13:19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 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 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 重点任务包括: 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五是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合格境外 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加快建设世 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六是共同营造规范、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生态。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 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 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吴清指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意义重大。这是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是促进发展成 ...
吴清明确任务清单,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证券时报· 2025-10-31 13:15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 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重点任务举措。 重点任务包括: 一是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 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 二是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和引导 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三是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大力发展权 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四是着力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 场跨行业 ...
吴清: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财联社· 2025-10-31 13:14
在近日出版的《〈 中 共 中 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 席 吴清 发表题为《提高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 吴 清 指出 ,要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进一步健全 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加精准有效地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持续提升中介机构高标准专业化服务能力。积极发 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 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吴清 :加力实 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 吴清 指 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提高资本 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一是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 等制度,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二是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 ...
吴清: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57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 指出,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督促和引导上市公司强 化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加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 渠道,进一步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
吴清:加力实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制度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12:52
人民财讯10月31日电,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辅导读本》中,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题为《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署名文章,吴清 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进一步全面深化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 二是更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坚持投资者为本,着力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市场体系和产 品服务矩阵,持续拓宽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不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更加精准高效加强监管和防控风险。及时跟进国际国内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趋势变化,提升监管的科 学性、有效性,强化科技赋能监管,增强风险监测预警处置能力,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一是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适应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经营不确定性大、盈利周期长等特征,加力实 施更具包容性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
重要改革落地!科创成长层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7-14 13:53
科创板成长层政策解读 - 科创成长层正式落地,精准支持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研发投入高且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3] - 政策覆盖存量和增量未盈利科创板公司,存量公司自发布日起纳入,增量公司自上市日起纳入 [3] - 调出机制实施"新老划断":增量公司需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存量公司需首次实现盈利 [3] 政策具体内容 - 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未盈利公司披露亏损原因、影响及风险,中介机构需督导风险披露 [4] - 特殊标识管理:科创成长层股票简称后加"U",新投资者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4] - 差异化监管:兼顾发展与安全,体现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5] 市场影响与行业观点 - 科创成长层增强市场包容性,为初期科技企业提供适配平台,预计覆盖范围将扩大 [5] -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开辟IPO通道 [5][6] - 政策优化引导资本流向技术突破型创新主体,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战略 [5][6] 改革意义 -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补齐未盈利企业支持短板,加速前沿产业资本化 [6] - 试点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与预审机制,平衡科技创新支持与投资者保护 [6]
单月150家 A股迎IPO受理高峰
搜狐财经· 2025-07-01 20:42
IPO申报情况概览 - 2025年1-6月共有177家企业A股IPO获受理,同比增长453% [1] - 6月单月受理150家,占上半年总数的85% [1][4] - 北交所成为主力军,上半年受理115家,占比65%;深交所32家,上交所30家 [4][5] 交易所数据分解 - **北交所**:6月受理97家(6月30日单日32家),上半年115家,同比增幅283% [2][4][5] - **上交所**:6月受理25家(6月30日单日5家),上半年30家,同比激增2900% [2][4] - **深交所**:6月受理28家(6月30日单日4家),上半年32家,同比显著增长 [2][4]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科创板"1+6"改革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创业板第三套标准落地,提升制度包容性 [4] - 北交所定位创新型中小企业,流动性改善吸引优质项目集中申报 [4][5] - 6月受理高峰主因年报更新节点要求,历年6月占比超85% [4][5] 区域与行业分布 - **北交所申报企业区域集中**:浙江(25家)、广东(22家)、江苏(19家)三省占比57.39% [7][8] - **上交所行业集中**: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11家,占36.67% [9] - **深交所行业集中**: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8家,占25% [9] 中介机构排名 - **保荐机构**:国泰海通(北交所18家、深交所5家)、中信建投(北交所11家)、中信证券(上交所8家) [7][9] - **会计师事务所**:容诚(北交所22家)、立信(北交所21家)、天健(上交所9家、深交所8家) [7][9] 历史趋势与结构特征 - 近年6月受理占比持续高位:2024年北交所6月占比93.33%,2023年深交所6月占比46.34% [5] - 北交所主导趋势明确,2024-2025年上半年受理占比均超60% [5] - 高成长期企业偏好北交所,因挂牌门槛较低且契合多层次资本市场定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