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

搜索文档
中银量化大类资产跟踪
中银国际· 2025-09-15 10:56
这份研报主要跟踪和分析了各类市场指标和风格表现,并未涉及传统意义上需要构建的量化选股模型或阿尔法因子。报告的核心是对现有风格指数、估值、资金面等指标的跟踪和解读。以下是基于报告内容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未涉及需要构建的量化选股模型或阿尔法因子。 模型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涉及量化模型的回测效果。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未涉及需要构建的量化选股因子。 风格指数与跟踪指标 1. 风格拥挤度 **构建思路:** 衡量不同风格(如成长/红利、小盘/大盘等)的交易热度相对于历史水平和市场整体水平的位置,用于判断风格是否过热或过冷[37][122]。 **具体构建过程:** 1. 分别计算风格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近n个交易日(n=63,即一个季度)的日均换手率。 2. 在滚动y年(y=6)的历史窗口内,对这两组换手率时间序列分别进行z-score标准化。 3. 计算风格指数标准化后的换手率与万得全A指数标准化后的换手率之差。 4. 最后计算该差值的滚动历史分位值,即为风格拥挤度分位点[122]。 2. 风格累计超额净值 **构建思路:** 计算各风格指数相对于万得全A指数的累计超额收益,用于观察风格的长期表现[37][123]。 **具体构建过程:** 1. 以2016年1月4日为基准日,计算风格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的每日累计净值(当日收盘价 / 基准日收盘价)。 2. 将风格指数的每日累计净值除以万得全A指数同日的累计净值,得到每日的相对净值。 3. 这一系列相对净值连接起来即构成该风格相对于万得全A的累计超额净值曲线[123]。 3. 机构调研活跃度 **构建思路:** 衡量不同板块或行业受到机构关注度的历史分位水平,分为长期和短期口径[104][124]。 **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板块(或指数、行业)近n个交易日的“日均机构调研次数”。 * 长期口径:n取126(近半年)[124] * 短期口径:n取63(近一季度)[124] 2. 在滚动历史窗口(长期口径为6年,短期口径为3年)内,对该“日均机构调研次数”序列以及万得全A的对应序列分别进行z-score标准化。 3. 计算板块标准化后的数值与万得全A标准化后的数值之差,得到“机构调研活跃度”。 4. 最后计算该“机构调研活跃度”在滚动历史窗口内的历史分位数[124]。 4. 股债风险溢价(ERP) **构建思路:** 衡量股票市场相对于债券市场的估值吸引力,是常见的股债性价比指标[72]。 **具体构建过程:** $$ erp = \frac{1}{指数 PE_{TTM}} - 10年期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 $$ 其中,$PE_{TTM}$ 为指数滚动市盈率[72]。 指标跟踪结果 风格表现 (截至2025年9月12日) | 风格对比 | 近一周收益(%) | 近一月收益(%) | 年初至今收益(%) | | :----------------- | :------------ | :------------ | :------------- | | 成长-红利 | 1.9 | 13.9 | 22.9 | | 小盘-大盘 | 1.6 | -0.3 | 9.1 | | 微盘股-基金重仓 | 0.1 | -6.4 | 35.1 | | 动量-反转 | -1.3 | -2.0 | 24.4 | *数据来源:图表6[27]* 风格拥挤度历史分位 (截至2025年9月12日) | 风格 | 当前分位 | | :--------- | :------- | | 成长 | 14% | | 红利 | 32% | | 小盘 | 32% | | 大盘 | 76% | | 微盘股 | 15% | | 基金重仓 | 88% | *数据来源:图表11[37]* 估值水平 (PE_TTM历史分位) | 指数 | 当前分位 | 状态 | | :--------- | :------- | :--- | | 万得全A | 91% | 极高 | | 沪深300 | 80% | 极高 | | 中证500 | 73% | 较高 | | 创业板指 | 39% | 较低 | *数据来源:图表26,27,28,29,30[62][68][70]* 股债性价比 (ERP历史分位) | 指数 | 当前分位 | 状态 | | :--------- | :------- | :--- | | 万得全A | 47% | 均衡 | | 沪深300 | 48% | 均衡 | | 中证500 | 66% | 较高 | | 创业板指 | 86% | 极高 | *数据来源:图表31,32,33,34,35[72][78][80]* 机构调研活跃度历史分位 (长期口径) **前列行业:** 有色金属(97%)、房地产(94%)、石油石化(93%)[104] **后列行业:** 银行(9%)、机械(18%)、医药(23%)[104] *数据来源:图表47[105]*
重塑投资 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8:41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成熟和投资理念持续革新,公募量化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与 算法正在重塑投资决策的方式,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已经到来。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AI技术深度植入投资决策核心,尤其量化投资已由传统量化全面向AI量 化进军。 "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在公募行业,"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此外,也有量化团队主要用AI模型寻找传统多因子量化模型难以找到的特殊因子。 数据成决定差异化的关键 在AI量化投资中,数据成为决定差异化的关键。 "大家的AI量化模型策略算法都差不太多,无非是学习和应用水平上的差异,核心在于数据的质量。"上 述银行系公募量化投资负责人表示,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是关键,即给模型提供更高信息密度的数 据,尤其是非结构化的舆情和情绪类的数据。 "例如,公司内部研究员调研纪要、专家路演中的口语化描述,甚至上市公司突发舆情,如高管变动、 供应链风险等,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转化为结构化信号,这才是人脑难以快速处理的信息'富 矿'。"在这位负责人看来,投资效率提升的核心是把非结构化信息流水线化。 据了解,为应对行业降薪降费和人才流失带来的挑战,一家国企背景的中型 ...
左侧布局静待花开 用“冷门”ETF开辟新战场
证券时报· 2025-09-15 08:08
蔡路平表示,公司从2020年开始尝试"切蛋糕"策略,即在大行业中寻找细分机会。"当时医药板块很 热,但我们没有选择布局整个医药行业,而是聚焦医疗器械这一细分领域。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 的。" 这一差异化布局源于对产业趋势的深入研究。蔡路平认为,资管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与国家战略,需紧 跟政策、把握产业升级方向。如低空经济相关的通用航空ETF、卫星通信及商业航天相关的卫星ETF, 均对应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战略方向。 证券时报记者 陈书玉 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投资者结构优化的背景下,指数投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初全市场ETF规模 已突破5万亿元,公募机构加速布局,产品创新频出。 发展指数业务六年多来,永赢基金ETF管理规模已超190亿元,推出黄金股ETF、通用航空ETF、卫星 ETF、港股医疗ETF等多只业内首创产品。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路平近日接受证券时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指数投资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复制,更需要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 局。 追求短期胜率难突围 近年来,随着指数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如何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不少公募基金面临的重要课 题。永赢基金作为一名"追赶者",选择 ...
北上广浙量化巨头和黑马同台争锋!锦望、聚宽、巨量均衡、量盈、世纪前沿进入五强
私募排排网· 2025-09-15 08:00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近1年来,"9·24"行情显著改善了超额收益环境,AI引爆的全球科技革命更为量化投资打开新赛道,量化私募由此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从区域 分布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凭借人才、资本、信息与基础设施的复合优势,继续孕育并汇聚全国知名的量化私募机构。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8月底,旗下至少3只产品符合排名规则的量化私募共有164家,近1年、今年来平均收益分别为48.7%、 22.62%。 按照地区划分,在 上海、广东、北京、浙江以及其他地区中, 上海地区的私募数量较多,达 65家,并汇聚了20余家头部私募。从业绩来看,浙 江地区的私募近1年、今年来平均收益均居首位,分别为59.62%、25.3%。 | 办公城市 | | | 至少有3只产品符合排名 近1年平均 今年来平均 规模在50亿以上 规模为0-50亿 | | | | --- | --- | --- | --- | --- | --- | | 所属地区 | 规则的公司数(近1年) | 收益 | 收益 | 的公司数 | 的公司数 | | 上海 | ୧୮ | 47.53% | 21.75% | 21 ...
永赢基金蔡路平—— 左侧布局静待花开 用“冷门”ETF开辟新战场
证券时报· 2025-09-15 06:36
在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投资者结构优化的背景下,指数投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初全市场ETF规模 已突破5万亿元,公募机构加速布局,产品创新频出。 发展指数业务六年多来,永赢基金ETF管理规模已超190亿元,推出黄金股ETF、通用航空ETF、卫星 ETF、港股医疗ETF等多只业内首创产品。永赢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路平近日接受证券时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指数投资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复制,更需要对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 局。 追求短期胜率难突围 近年来,随着指数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如何寻找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不少公募基金面临的重要课 题。永赢基金作为一名"追赶者",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 量化技术驱动模式难躺赢 在指数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永赢基金也在积极布局量化投资领域。 蔡路平介绍,目前,公司的量化业务以指数增强策略为主,覆盖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A50、科创 100、科创综指等多个指数。接下来将在主动量化方面加大投入,并已储备了基本面量化、多因子量 化、机器学习等多种策略方案。 蔡路平表示,公司从2020年开始尝试"切蛋糕"策略,即在大行业中寻找细分机会。"当时医药板块很 热,但我 ...
公募机构秋招忙 AI人才需求迫切
证券日报· 2025-09-15 00:12
金秋九月,公募基金行业2026届秋季校园招聘正式拉开帷幕。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南方 基金、博时基金、鹏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公募机构纷纷启动校招计划,面向2025年9月份至2026年8 月份毕业的应届生广纳贤才。 从招聘规模、岗位设置到能力要求,本届秋招呈现出扩招扩容趋势,AI、量化等领域人才备受青睐, 折射出公募行业投研能力评估标准正从"规模驱动"转向"能力驱动",也预示着未来行业竞争将围绕人才 质量展开激烈博弈。 扩招扩容覆盖业务链 与往年相比,2026届公募秋招的"扩招"趋势尤为明显。多家公募机构不仅扩大了招聘总人数,还拓宽了 岗位覆盖范围,从投研核心部门延伸至市场、运营、科技等全业务链条。 鹏华基金在此次校招中明确提出"扩招计划",岗位分为研究类、运营类、营销类三大类,研究类方向涵 盖助理量化研究员、助理债券研究员(信用/宏观/转债)、助理研究员(医药/化工/新能源/计算机/制造/海外 权益方向)等细分方向,覆盖权益、固收、海外投资、指数与量化等领域。 前海开源基金则从去年仅招聘"行业研究员"单一岗位,扩展至今年的投资研究和市场营销两类方向,新 增机构客户经理、电商运营、营销支持等岗位,行 ...
重塑投资,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 2025-09-14 21:54
【导读】 重塑投资,公募AI量化大变革已至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不断成熟和投资理念持续革新,公募量化投资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与算法正在重塑投资决策的方式,一 场深刻的行业变革已经到来。 目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将AI技术深度植入投资决策核心,尤其量化投资已由传统量化全面向AI量化进军。 "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在公募行业,"AI军备竞赛"持续升温。 据了解,为应对行业降薪降费和人才流失带来的挑战,一家国企背景的中型公募已开始整体推行以AI技术为基础的投研体系改革,并将主动 权益部与指数量化投资部进行整合。随着数据平台与投研平台打通,公司大部分新基金都以量化为底,产品工具化率超过70%。据该公司 相关部门总经理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投入,预计2026年将完成从数据平台到智能投研的升级。 据其透露,随着行业整体走向工具化、指数化,主动管理能力被弱化,叠加费率不断下降,留住优秀人才更加困难。中小基金公司面临巨 大压力,缺乏平台优势难以应对竞争,因此,公司着力构建了"数据平台+策略工厂"双引擎,旨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相对而言,大部分公司的AI转型在量化部门内部进行。一家银行系公募的 ...
量化周报:分歧度上行叠加流动性下行确认-20250914
民生证券· 2025-09-14 21:06
量化周报 分歧度上行叠加流动性下行确认 2025 年 09 月 14 日 ➢ 择时观点:分歧度上行叠加流动性下行确认。当下流动性确认下行趋势,分 歧度继续扩大,景气度保持回升趋势,三维择时框架给出震荡下跌判断,建议逐 步谨慎。从技术形态来看,沪深 300 仍处超买状态,在趋势高位周四放量长阳线 将指数保持较高点位并非典型吸筹逻辑,周五同样放量短阴线表明供应努力没有 结果,整体市场多空分歧交织。 ➢ 指数监测:中证传媒指数大幅流入。近 1 周 ETF 产品申购流入增速快的有: 中证传媒、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细分机械、创价值、油气资源等。近 1 周富时亚 太低碳精选指数、新能源、国信价值、港股通汽车、800 红利低波份额流出最多。 我们在报告《ETF 的聚类优选与热点趋势策略构建》中构建了 ETF 的热点趋势策 略,本周策略中主要包括化工、有色、光伏、通信、新能源等行业、以及创业板 等 ETF。 ➢ 资金共振:推荐食品饮料,电力及公用事业,农林牧渔与石油石化。我们监 控两融与大单资金的共振情绪,选择两类资金都看好的行业。两融资金流上周在 电子中净流入最多,净流入 146.2 亿元;大单资金上周在钢铁中净流入最多,净 ...
基金长期利好出现,场外资金后面还有高潮!
搜狐财经· 2025-09-14 12:11
最近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在业内引起不小震动。南方基金的长期主义实践更是被奉为行业标杆。但作为一名浸淫市场十年的 量化投资者,我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这类利好消息公布时,相关个股往往已经提前启动,等到新闻见报时,股价反而开始回落。 这种现象让我想起十年前刚入市时的困惑。那时我总是追着新闻跑,结果往往是高位接盘。直到我开始关注真实的交易数据,才发现市场运行的真正逻辑。 一、新闻背后的市场真相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同样的利好消息,机构总能提前布局? 这就是A股特有的"抢跑"现象。国外市场是根据已知信息做交易判断,而我们的市场则是打提前量。利好公布时往往就是股价高点兑现的时机。这种信息不 对称让很多散户吃了大亏。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我记得2025年8月底那波行情中表现最好的不是业绩增速最快的公交板块,而是全行业还在亏损的光伏板块。这充分说明基本面只是表象,真正影响股价的 是机构资金的交易行为。 二、揭开机构资金的神秘面纱 这两只股票的走势对比很有意思。右侧股票看似强势上涨,实则是在诱多;左侧股票 ...
蚂蚁链信题材成型,多个板块有增仓迹象!
搜狐财经· 2025-09-14 11:51
前几天看到蚂蚁链信成立的消息时,我正在外滩某咖啡馆晒太阳。隔壁桌两个穿西装的小年轻正眉飞色舞地讨论:"这回新能源 +区块链要起飞了!"我抿了口咖啡直摇头——十八年前我刚入行时,听到这种对话也会热血沸腾。 蚂蚁链信这个局确实够大。16万亿的绿色资产市场,0.8%-3%的服务费率,朗新集团已经用9000个充电桩打了样。但问题是,当 机构们在玩"资产上链-数据聚合-评级定价"的高端局时,普通投资者手里连张像样的牌都没有。 三、真跌假跌?数据不说谎 上周聚会时,做私募的老王说了句大实话:"我们不怕散户研究技术指标,就怕他们看懂资金流向。"这话说得刻薄,但确实是现 状。就像上面这两只股票,表面看都是高位调整,但内核天差地别。 记得2007年那波牛市,多少散户看着券商研报里"十年黄金赛道"的字眼冲进去,结果在6124点的雪崩里尸骨无存。现在历史又在 重演——新能源、区块链、AI这些词听着就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警惕牛市四大陷阱。 一、牛市狂欢下的暗礁:我交过的学费 第一个陷阱叫"持股待涨"。2015年我重仓的那只"军工龙头",研报说至少看翻倍。结果呢?机构们早在4500点就偷偷减仓,留下 K线图上那根断头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