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概念
搜索文档
金固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0.86亿行业排14,净利润7612.61万排15
新浪证券· 2025-10-31 12:53
金固股份成立于1996年6月24日,于2010年10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 杭州市。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钢制车轮制造企业,具有技术和规模优势。 金固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轮的研发、生产、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轮胎轮毂,所属概 念板块有数字货币、汽车金融、长安汽车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14,净利润第15 图:金固股份营收及增速 图:金固股份净利润及增速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金固股份资产负债率为54.94%,高于行业平均的49.47%,且去年同期为 47.13%。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4.31%,低于行业平均的16.40%,不过去年同期仅为 8.25%。 董事长孙锋峰薪酬167.54万元,同比减少16.57万元 金固股份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孙金国、孙锋峰。董事长兼总经理孙锋峰,1981年2月生,中国国 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是阿里巴巴湖畔大学二期学员。他曾任 杭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获多项荣誉。2003年加入公司,历任多 ...
同星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26,净利润第16,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2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9日,于2023年5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制冷设备领域的重要企业,专注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 [1] - 公司涉及冷链物流、汽车零部件、超导概念、核电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1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6位(共34家公司),远低于行业龙头三花智控的240.29亿元和海立股份的164.89亿元,也低于行业平均数30.25亿元和中位数13.2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制冷零部件及产品收入4.83亿元,占比77.83%;汽车空调系统零部件收入1.09亿元,占比17.59%;其他(补充)收入2842.18万元,占比4.5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8856.82万元,行业排名第16位,高于行业中位数7621.74万元,但低于行业平均数2.2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5.74%,低于去年同期的28.29%,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1.84%,显示出较好的偿债能力 [3] - 当期毛利率为19.67%,虽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1.76%,但高于行业平均的18.50%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天泓、张情怡、张良灿,控股股东为新昌县同星投资有限公司 [4] - 董事长张良灿2024年薪酬为80.42万元,较2023年减少0.15万元 [4] - 总经理张天泓2024年薪酬为40.37万元,较2023年减少0.02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38万,较上期减少3.74%;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343.33股,较上期增加1.57% [5]
飞龙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32.37亿行业排19,低于行业平均5.83亿,净利润2.79亿略高于均值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9日,于2011年1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汽车水泵行业龙头企业,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及其机械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32.37亿元,在103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9位,低于行业平均38.2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3.81亿元 [2] - 主营业务中,汽车发动机热管理节能减排部件营收10.53亿元,占比48.69%,汽车发动机热管理重要部件营收8.38亿元,占比38.78%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2.79亿元,行业排名17/103,略高于行业平均数2.75亿元,高于行业中位数9221.41万元 [2] - 东吴证券指出公司2025Q1 - Q3营收达32.37亿元,归母净利润达2.87亿元 [5] - 华福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58亿元、52.78亿元、55.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9亿元、5.28亿元、6.18亿元 [6]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5.77%,较去年同期的21.42%有所提升,且高于行业平均21.53% [3]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9.88%,高于去年同期的35.85%,也高于行业平均39.06% [3] 业务亮点与发展 - 公司设立子公司航逸科技,聚焦IDC液冷循环泵,液冷领域客户及项目进展良好 [5] - 公司在热管理领域再获定点,项目生命周期内预计销售收入超4亿元 [5] - 公司增资加码泰国工厂,以扩大全球业务规模 [5] - 在AIDC领域,公司液冷泵空间广阔,产品丰富适用于多种场景,大功率液冷产品持续突破 [6] - 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市场份额领先,技术与产能双轮驱动,传统汽车主业持续稳健发展 [6] 股东结构与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9.77万,较上期减少11.15%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570.17股,较上期增加12.55%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531.63万股,相比上期增加200.24万股 [5] - 金鹰信息产业股票A(003853)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70.87万股 [5] 管理层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孙耀志、孙耀忠 [4] - 董事长孙锋,1975年9月出生,硕士研究生,现任公司董事长及宛西控股和宛西制药董事长、总经理 [4] - 总经理孙耀忠,1960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2024年薪酬157.13万元,较2023年的95.12万元增加了62.01万元 [4]
伟时电子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6.4亿低于行业平均,净利润2429.18万排名第20
新浪财经· 2025-10-31 08:0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1日,于2020年9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昆山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背光显示模组制造商,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1] - 主营业务为背光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触控装饰面板、显示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 - 光学光电子 - 面板,所属概念板块包括空中成像、虚拟现实、长安汽车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6.4亿元,行业排名21/38,低于行业平均数116.37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8.83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背光显示模组收入7.01亿元,占比71.73%,智能显示组件收入1.31亿元,占比13.46%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429.18万元,行业排名20/38,低于行业平均数6680.87万元和行业中位数3317.39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9.26%,高于去年同期的40.23%,也高于行业平均的45.7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2.30%,低于去年同期的12.98%,且低于行业平均的14.89% [3] 管理层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渡边庸一 [4] - 董事长山口胜2024年薪酬为150.83万元,较2023年减少10.82万元 [4] - 总经理黑土和也2024年薪酬为117.88万元,较2023年增加18.64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92万,较上期减少0.92%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1万,较上期增加0.93% [5]
硅宝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6.51亿行业排第四,净利润2.29亿居第二
新浪证券· 2025-10-31 07:3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领先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有机硅室温硫化硅橡胶胶及制胶专用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有机硅,概念板块包括绿色建筑、长安汽车概念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51亿元,行业排名第4,行业平均数为27.09亿元,中位数为10.29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建筑类用胶6.51亿元占比40.42%,热熔胶5.12亿元占比31.80%,工业类用胶4.42亿元占比27.4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29亿元,行业排名第2,行业平均数为6464.34万元,中位数为7960.31万元 [2] -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单季度有波动 [5] - 开源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及Q3业绩同比高增长 [5]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4.27%,低于行业平均38.81% [3] - 当期毛利率为21.53%,高于行业平均18.89% [3] - 原材料有机硅价格延续低位助力盈利修复,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同比提升 [5] 管理层与股东结构 - 董事长王有治薪酬从2023年的127.6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97.2万元 [4] - 总经理黄强薪酬从2023年的100.08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45.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73万,较上期减少2.8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54.58万股,相比上期减少58.95万股 [5] 业务发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深耕密封胶主业,硅碳负极材料业务持续推进 [5] - "5万吨/年锂电池用硅碳负极材料及专用粘合剂项目"按计划建设,2025年前三季度该项目完工转入固定资产 [5] - 2025三季度末在建工程减少,高附加值产能投放带来成长动力 [5] - 天风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4.0亿元、5.1亿元 [5] - 开源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亿元、4.35亿元、5.04亿元 [5]
豪能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8.95亿行业排34,净利润2.65亿行业排20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25日,于2017年11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汽车变速器用同步器组件的龙头企业,拥有全产业链优势,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1]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变速器用同步器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95亿元,在行业103家公司中排名第34,行业平均数为38.2亿元,中位数为13.81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同步器收入6.13亿元占比48.89%,差速器收入2.66亿元占比21.21%,航空零部件收入1.66亿元占比13.22%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65亿元,行业排名第20,行业平均数为2.75亿元,中位数为9221.41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6.51%,高于行业平均39.06%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1.63%,高于行业平均21.53%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向朝东,实际控制人为向星星、向朝东、向朝明 [4] - 董事长向星星2024年薪酬97.23万元,与2023年持平 [4] - 总经理张勇2024年薪酬147.7万元,较2023年增加27.7万元 [4] 股东情况与机构观点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5.09万,较上期增加38.63%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1336.16万股 [5] - 国泰海通证券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23.64元,认为公司2025上半年业绩稳健,已开发摆线减速机并与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5] - 长城证券维持公司"增持"评级,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4亿元、5.16亿元、6.64亿元 [6] 业务亮点与发展战略 - 公司已开发摆线减速机,技术有先发优势,并与人形机器人等多领域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5] - 公司汽车和航空航天双主业稳步推进,同步器和商用车业务获多家头部企业项目定点,航空航天零部件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有序推进 [5] - 公司完善产业布局,向内突破拓展新能源产品,向外延展至航空航天和机器人领域,并计划投资建设项目,已开发相关系列化产品 [6]
浙江黎明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5.2亿行业排45,净利润4223.88万排37,远低于头部企业
新浪财经· 2025-10-31 00:01
浙江黎明成立于1997年5月15日,2021年11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 省舟山市。该公司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专注汽车零部件多年,技术实力较强。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34万,较上期减少19.1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万,较上期 增加23.70%。 图:浙江黎明营收及增速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涉及 长安汽车概念、汽车零部件、专精特新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45,净利润第37 2025年三季度,浙江黎明营业收入为5.2亿元,在行业55家公司中排名第45。行业第一名中鼎股份营收 145.55亿元,第二名凌云股份营收140.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1.5亿元,中位数为12.83亿元。主营业务构成 中,装配件1.27亿元占比37.32%,精锻件1.01亿元占比29.72%,冲压件8477.08万元占比24.83%,其他件 2617.81万元占比7.67%,其他(补充)156.63万元占比0.46%。当期净利润为4223.88万元,行业排名 ...
常青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25.62亿行业排15,净利润-6804.43万行业排53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28
常青股份成立于1988年9月2日,于2017年3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安 徽省。该公司是国内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能力。 常青股份主营业务为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 汽车零部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一体化压铸、小盘、长安汽车概念、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第15,净利润第53 2025年三季度,常青股份营业收入为25.62亿元,在行业55家公司中排名第15。行业第一名中鼎股份营收 145.55亿元,第二名凌云股份营收140.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1.5亿元,中位数为12.83亿元。主营业务构成 中,汽车零部件收入12.51亿元,占比78.32%,其他(补充)收入3.46亿元,占比21.68%。净利润方面,2025 年三季度为 -6804.43万元,行业排名53/55,行业第一名中鼎股份净利润13.05亿元,第二名凌云股份净利润 7.86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29亿元,中位数为7830.98万元。 资产负债率高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常青 ...
东箭科技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25,净利润第18,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2:0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4日,于2021年4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企业,专注于汽车相关产品研发生产 [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车侧承载装饰系统、车辆前后防护系统、车载互联智能机电系统、车顶装载系统及车辆其他系统产品的工业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 - 汽车零部件 - 车身附件及饰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智能座舱等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5.16亿元,在行业41家公司中排名第25,低于行业平均数73.44亿元和行业中位数17.14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其他系统产品收入2.78亿元占比28.21%,车辆前后防护系统产品收入2.44亿元占比24.79%,车侧承载装饰系统产品收入2.16亿元占比21.95%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46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低于行业平均数4.88亿元,但高于行业中位数1.2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6.54%,低于去年同期的39.76%,也低于行业平均的42.48%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7.54%,虽略低于去年同期的28.47%,但高于行业平均的22.52%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马永涛,董事长罗军薪酬从2023年的65.57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81.15万元,增加了115.58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66万,较上期减少6.93%,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15万,较上期增加7.45%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5.83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1.75万股 [5]
菱电电控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27,净利润行业23,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25
菱电电控(维权)成立于2005年1月7日,于2021年3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 均为湖北省武汉市。它是国内少数掌握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核心技术的企业,产品具备较强技术壁垒。 菱电电控主营业务为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摩托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纯电动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混合 动力汽车动力电子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 - 汽车零部件 - 汽车电 子电气系统,概念板块包含长安汽车概念、小盘、汽车零部件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27,净利润行业23 2025年三季度,菱电电控营业收入8.9亿元,行业排名27/36,行业第一名均胜电子458.44亿元,第二名联合 动力145.25亿元,行业平均数42.52亿元,行业中位数22.46亿元。主营业务构成中,产品销售收入6.07亿元 占比96.06%,技术开发收入2488.47万元占比3.94%。当期净利润7467.4万元,行业排名23/36,行业第一名 均胜电子13.63亿元,第二名联合动力7.92亿元,行业平均数2.17亿元,行业中位数1.19亿元。 图:菱电电控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