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A股晚间热点 | 高层定调!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开始举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22:28
科技成果转化 - 国务院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完善激励机制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 [1] - 加大资金支持,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1] 中美经贸磋商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落实两国元首战略沟通 [2] 创新药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并制定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3] - 研究机构认为政策对创新药企业形成重磅驱动 [3] 火山引擎大会 - 火山引擎将举行2025原动力大会,豆包家族全线升级,主论坛包括新品发布、AI Coding与AI Agent [4] 5月金融数据 - 预计5月人民币贷款新增8500亿元,同比少增约1000亿元,增速持平上月为7.2% [6] - 预计5月新增社融约为2.33万亿元,同比增加0.27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约为8.78% [7] - 政府债券延续较快发行节奏支撑社融增长,企业债券净融资同比有所增长 [7] 稀土出口政策 - 中国加强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被视为对标国际通行做法、提升治理水平、履行大国责任的举措 [8] 银行监管 - 长三角某地严禁银行通过赠送实物礼品或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吸收存款,存量业务需于2025年底前退出 [9] 港股市场 - 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自4月低点升逾20%,进入技术性牛市 [10] - 恒生指数10倍左右的估值相比美股科技股具有明显优势 [10] 美股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跌0.26%,纳指涨0.22%,标普500指数涨0.01% [11] - 稳定币第一股Circle涨近16%,VinFast涨超4% [11] 星链卫星 - SpaceX的"星链"卫星坠落数量显著增加,2023年共损失583颗卫星,约每15颗中有一颗坠落 [13] 日本国债 - 日本政府考虑回购超长期国债以应对收益率急剧上升,或放缓国债购买减速力度 [14] 人工智能 - 苏州征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足球队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16] - 中泰证券建议关注基础软硬件、通用软件及行业应用软件,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机遇 [16] 公司公告 - 亿纬锂能筹划港交所上市 [18] - 华升股份拟购买易信科技100%股权 [19] - 潮宏基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19] - 共创草坪提示国内足球赛事对经营影响较小 [20] - 昂利康在研创新药项目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20] - 德新科技子公司固态电池相关销售收入不足营收1% [20] - 楚天龙推动数字货币桥项目但面临研发及商业应用风险 [20] - 中电港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减持1%股份 [20] - 迈信林控股子公司签订11.84亿元算力服务合同 [21] - 唯万密封拟2.04亿元收购上海嘉诺49%股权 [21]
6月9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9 22:12
经济贸易 -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 [5] - 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6][7] - 一季度全国跨省就医直接结算惠及参保群众7075.26万人次,减少群众垫付金额达469.92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37.97%和11.44% [14] 产业与科技 - 消费品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前4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平稳增长,智能、绿色、健康产品增长快速 [8] - 中国港口加快绿色智慧发展转型,已建成和在建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 [9] - 湖南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11] 农业与粮食 - 各地夏收夏种有序推进,科技助力粮食丰产丰收 [10] - 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超过60万亩,约占全国近四成 [15] 国际事件 - 美国洛杉矶抗议者与国民警卫队发生冲突 [16] - 俄罗斯称在顿涅茨克又控制一处定居点,乌克兰称袭击俄境内导弹工厂 [19] - 加沙地带援助物资分发点遭以军袭击,死亡人数达115人,受伤1110人 [20][21]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证监会发布· 2025-06-09 22:01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 国务院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1]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2]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 转化源头需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 [2] - 转化对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2] - 转化应用需用好首台套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2] 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形成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 [3] - 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激发各方积极性 [3] - 加大资金支持,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3] - 加强公共服务,规划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3]
6月9日晚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09 21:51
中美经贸磋商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在英国伦敦开始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1] 科技成果转化 - 国务院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着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切实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2] 人工智能应用 - 苏州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计划征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苏州足球队的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提升训练水平和竞技表现 [3] 民生保障政策 -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4]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4] 公司动态 - 广康生化氯虫苯甲酰胺产品尚未投产 [5] - 中科曙光海光信息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股票复牌 [5] - 昂利康在研创新药项目ALK-N001尚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5] - 常山药业艾本那肽注射液用于2型糖尿病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能否上市及获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5] - 合盛硅业从未与特变电工及其关联方就股权转让事宜进行过接触或洽谈 [5] - 共创草坪国内相关足球体育赛事的举办对公司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的影响较小 [5]
李强:要聚焦关键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断点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9 21:27
政策导向与战略重点 - 国务院专题学习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1]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 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 形成新质生产力[2] - 需聚焦打通转化堵点断点 包括技术研发工程验证产业化商业化环节[2] 转化机制优化措施 - 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评价体系 注重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价值[2]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支持企业牵头国家科技创新项目 引导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2] - 用好首台套政策 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2] 市场与资金支持体系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 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 形成高效协同转化体系[3] - 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3] -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3] 行业活动与评选 - 母基金研究中心开启2025专项榜单评选 7月发布结果[3] - 评选涵盖私募股权母基金与基金行业的优秀机构与人才[3] - 同步推出2025 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和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7]
国务院总理李强:规划引导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快讯· 2025-06-09 19:51
国务院总理李强:规划引导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金十数据6月9日讯,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李强强调,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良好环境作支 撑,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形成高效协同、富有活力的成果转 化体系。要完善激励机制,遵循科技成果转化规律,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更好 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要加大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思路,更多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 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要加强公共 服务,规划引导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新华社) ...
李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
快讯· 2025-06-09 19:50
6月9日,国务院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第十 四次专题学习。李强指出,科技成果转化经历技术研发、工程验证和产业化商业化等众多环节,任何一 个环节不畅通都会影响落地效果,要聚焦关键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断点。在转化源头方面,要 进一步优化对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的相关评价体系和机制,更加注重科技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 价值,不断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在转化对接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 持有条件的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前沿共 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在转化应用方面,要用好首台套等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 品在规模化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 ...
东北985,走出一支创投天团
36氪· 2025-06-09 07:57
哈尔滨工业大学105周年校庆与科技创新成果 - 哈尔滨工业大学迎来105周年校庆,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到全球军工领域崭露头角,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深入人心 [5] - 校友在机器人、VR、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突破,创新基因在创投圈大放异彩 [5] - 2023年底成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拓展100余家省外投资机构,在培企业42家,孵化32家新企业,形成机器人、商业航天、新材料等项目集群 [6][11] 哈工大校友企业融资动态 - 协作机器人研发商法奥意威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民生股权基金和融享创投,此前获源码资本、阿里巴巴、美团龙珠等投资 [8] - 溯驭技术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定位氢能应用场景电控平台服务商,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10] - 杉海创新获近亿元C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资金用于超分子新材料AI研发平台升级和新能源业务开发 [10] 哈工大系企业IPO进展 - 矽电股份登陆创业板,成为国产探针台领域首家上市公司,由哈工大深圳校区胡泓教授参与创办 [13] - 思哲睿研发手术机器人产品矩阵,出自哈工大教授杜志江之手,公司第二大股东为博实股份 [15] - 博实股份由哈工大及机器人研究所科研骨干创办,与哈工大合作研发人形机器人项目 [16] 哈工大创投布局 - 1993年设立资产投资部门,旗下基金重点投资生物医疗、半导体技术等高端制造与服务业 [18] - 与深创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展示11项科技重点项目,计划成立创业投资基金 [19] - 2024年专利转让授权龙江企业同比增长1089%,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同比增长104.8%,占全省高校44.4% [21] 哈工大产学研合作 - 乐聚机器人"产学研创新中心"入驻哈工大先研院,加速机器人技术突破与应用 [11] - 与黑龙江省1582家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覆盖全部地市,支撑"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1] - 在机器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加速推动高技术成果落地转化 [21][22]
如何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试出来
河南日报· 2025-06-09 07:37
中试基地建设成果 - 河南省自2021年起已布局61家省级中试基地,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28个重点产业链,开展中试服务项目7220项,转化落地成果2099项,实现服务收入33.51亿元 [1] - 河南省智能制造系统中试基地汇聚101家服务商,覆盖10个以上行业,形成125个解决方案 [2] - 河南省纳米材料中试基地通过"三阶段孵化法"使技术转化周期缩短50%,已输出21项专利技术,孵化4家高新技术企业 [5] 中试基地运营模式 - 高校主导的"全链条孵化"模式: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如河南大学纳米材料中试基地 [5] - 企业主导的"产业生态共建"模式:依托龙头企业设施和能力,如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46万元,服务15家客户,完成12项成果批量熟化 [6] - 政府主导的"园区化集聚"模式:如郑州临空生物医药园中试基地吸引50家企业入驻,某药企将新药研发周期从8年压缩至5年 [6] 中试基地技术创新 - 国机互联自主研发"兮睿"数字底座,提供智能制造系统中试验证服务 [2] - 河南省低碳能源技术中试基地产品将服务载人登月任务 [4] - 河南省智能农机装备中试基地2024年负责17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中试内容 [4] - 河南省无人驾驶航空中试基地实施单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 [4] 中试服务平台体系 - 河南省建立省市协同、上下贯通的中试平台网络体系,企业可通过"中试服务超市"在线预约服务 [9] - 鼓励中试基地仪器设备入驻省共享服务平台 [9] - 推动中试基地从"单点突破"向"网络协同"升级,成为连接创新链上下游的"立交桥" [8] 产业发展成效 - 河南省纳米材料产业已创下66亿元年产值 [5] - 平高集团电气装备中试基地开发的126kV无氟环保GIS设备显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6] - 中试基地助力全省"7+28+N"产业链群建设 [4]
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幕 探索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09:49
博物馆科技月活动 -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5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动 主题为"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 [1] -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海淀区人民政府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旨在推动科技与博物馆深度融合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 跨界资源协同创新"的战略平台 [1] - 创新构建"政府主导 市区联动 社会参与"协同机制 深度整合全市博物馆与科技资源 [1] - 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文化参与门槛 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1] 展览活动 - 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展览 [3] - 展览联合意大利策展团队共同举办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3] - 从自然与科技融合 中西方文明互鉴互融的视角 创新虚实融合技术应用 [3] 科技应用 - AI数智人讲解员"噗噗"发布科技月活动内容 邀请博物馆和科技企业共同探索"科技+文博"路径 [1] - 通过"博物馆+科技"跨界融合手段 注重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相结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