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安永:上半年A股IPO稳中有进、北交所吸引力增强,港股IPO显著复苏
IPO早知道· 2025-06-13 19:37
全球IPO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整体处于低位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占比上升 其中香港IPO筹资额占全球24% 与A股合计占比33% [2] - 港交所以140亿美元募资规模登顶全球 主要得益于大型IPO推动 [2] A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共50家企业首发上市 合计筹资371亿人民币 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均上升14% [4] - 工业、科技和材料领域的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居前三位 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占比超三成 [4] - 创业板和上海主板分别在IPO数量和筹资额位列首位 科创板筹资额创开板以来新低 北交所平均筹资规模大幅上升 [5]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筹资额十大IPO榜单 位列第四 科技企业加速冲击北交所 正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转型 [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预计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1,087亿港元 IPO数量和筹资额同比分别上涨33%和711% [7] - 港股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5倍 近十年仅次于2021年同期 A股上市公司或其分拆子公司在港IPO平均筹资额近百亿港元 [7] - 港股"科企专线"正式推出 聚焦技术密集、研发周期长的高潜力科技公司 有利于缩短筹备时间和合规成本 [7] 美股IPO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36家中国企业在美股首发上市 共筹资8.41亿美元 IPO宗数同比上涨44% 筹资额同比下降62% [7] - 纳斯达克上市门槛提高导致中小型企业赴美上市难度加大 但仍有中国企业选择赴美上市进行战略布局 [7] 行业趋势与展望 - 北交所未来IPO有望向人工智能、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5] - A股IPO将呈现节奏化发行"新常态" 下半年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科技属性强的优质企业将率先上市 [5] - 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拟上市企业质量将成为影响A股IPO发行节奏的重要因素 [5]
君乐宝IPO仅差“临门一大脚”?
搜狐财经· 2025-06-13 15:30
文:向善财经 25年过半,距离君乐宝22年喊出IPO已经过去近三年了。距离当时承诺的25年完成IPO也仅剩不到半年时间。 目前,君乐宝上市的进展,除了今年1月,发布了第四期《关于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提及了目前存 在的主要问题之外,再无其他有效的进展。 要知道,君乐宝上市自23年12月28日就启动了,当时河北证监局网站披露了中金公司《关于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 报告》,距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 根据有关统计,在A股主板上市,递交招股书到上市通常需6-18个月审核期,招股说明书公布之后最快2个月就可以上市。 进度如此之慢,25年就剩半年了,不禁让人猜测,君乐宝还能如期实现上市的夙愿吗? //市场下行难定价 从公告来看,君乐宝的上市计划从23年底开始,但实际上,从19就开始的融资历程来看,脱离蒙牛在获得自由身的那一刻,计划很可能就开始了,这条路走 了远不止500天这么短。 那为何君乐宝的IPO远低于平均速度,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上市之路之所以坎坷存在两点客观原因: 受这几年人口出生率以及过去产能扩张的影响,市场由增量和转变为了 ...
昨天两家IPO获受理,今年至今获受理共33家
梧桐树下V· 2025-06-13 11:52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2016年5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6年11月24日挂牌新三板,证券代码839744,2018年7月13日摘牌,2024年10月23日第二次挂牌并进入创新层,证券代码873414,目前注册资本6180万元 [2] - 主营业务为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放疗定位装置以及康复治疗中康复辅助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 -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共获得120项专利(境内118项,境外2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境内28项,境外2项),获准注册2个Ⅲ类、3个Ⅱ类医疗器械产品 [3] - 控股股东为广州力锦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43.13%,实际控制人为詹德仁、李力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64.93%的表决权 [4]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26亿元、2.3821亿元、2.85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60亿元、0.5740亿元、0.6111亿元 [5] - 2024年毛利率62.1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4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91.56万元 [6] - 选择北交所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7] -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8.94%、18.85%和17.30%,第一大客户均为美国科莱,2024年销售占比6.81% [8][9] - 公司持有美国科莱40%股权,美国科莱是公司在境外的主要经销商,2024年营业收入867.92万美元 [10] - 本次IPO拟募资2.9913亿元,主要用于放疗定位及康复类产品总部建设项目(1.7440亿元)、复合材料产线改扩建项目(3288.59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5184.39万元)和补充流动资金(4000万元) [11] 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主板IPO - 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21日,2022年10月31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1126亿余元 [12] - 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制冰机、冰箱、冷柜、酒柜等,2024年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冰机产品)"称号 [13] - 控股股东为惠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74%,实际控制人为陈越鹏,合计控制公司38.23%的股份和表决权 [14] - 2022年、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3006亿元、24.9335亿元、32.037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74亿元、3.4539亿元、4.4229亿元 [15] - 2024年资产负债率64.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5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059亿元 [17] - 选择深交所主板上市标准为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5亿元 [18]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9.04%、59.30%和64.61%,第一大客户为加拿大公司Curtis,2024年销售占比22.05% [19] - 本次IPO拟募资17.9655亿元,用于4个募投项目 [20] 市场整体情况 - 截至6月12日,2025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受理33家IPO项目,其中上交所7家、北交所21家、深交所5家 [1]
昨天两家IPO获受理,今年至今获受理共33家
梧桐树下V· 2025-06-13 11:51
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放疗定位装置以及康复治疗中康复辅助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力锦科技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43.13%,实际控制人为詹德仁、李力夫妇,合计控制公司64.93%的表决权 [5]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326亿元、2.3821亿元、2.85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360亿元、0.5740亿元、0.6111亿元 [6][7] - 公司毛利率维持在62%-65%之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7.48%-8.95%之间 [7] - 公司选择北交所上市标准为"预计市值不低于2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不低于1500万元且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 [8] - 公司产品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在17.30%-18.94%之间,第一大客户为美国科莱(公司持股40%) [9][10][11] - 本次IPO拟募资2.9913亿元,主要用于放疗定位及康复类产品总部建设、复合材料产线改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等项目 [12] 宁波惠康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主板IPO - 公司主营业务为制冷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制冰机、冰箱、冷柜、酒柜等,2024年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制冰机产品)"称号 [1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惠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74%,实际控制人为陈越鹏先生,合计控制公司38.23%的股份 [15] - 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9.3006亿元、24.9335亿元、32.037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74亿元、3.4539亿元、4.4229亿元 [16][17]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73.15%降至2024年的64.2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在2.51%-3.04%之间 [17] - 公司选择深交所主板上市标准为"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 [18] - 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59.04%提升至2024年的64.61%,第一大客户为加拿大公司Curtis(2024年销售占比22.05%) [18][19][20] - 本次IPO拟募资17.9655亿元,用于4个募投项目 [21] 市场整体情况 - 截至6月12日,2025年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共受理了33家IPO项目,其中上交所7家、北交所21家、深交所5家 [2]
2025年5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06个,智能制造行业火热,IPO募资额增长近4倍,港股成中企主要上市地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6-13 08:09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5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606个,环比减少8%,同比减少16% 融资总额193.17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31%,同比减少59% [3][7]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50个)、人工智能(79个)、医疗健康(70个),智能制造环比下降18% [3]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4%(390个),金额占比57%(109.96亿元) 金额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金融、汽车交通,占比75%(144.82亿元) [9][11] 地区与阶段分布 - 融资事件前五地区:江苏(107个)、广东(94个)、上海(83个)、浙江(75个)、北京(72个) [4][15] - 热门城市:上海(83个)、北京(72个)、深圳(62个)、苏州(52个)、杭州(43个) [17] - 阶段分布:早期占比77.72%(471个/68.89亿元),成长期19.31%(117个/82.20亿元),后期2.97%(18个/31.01亿元) [19] 全球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30个大额融资事件(546.56亿元),中国占5个(73.24亿元/13%) [23] - 全球新增5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无新增 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6家,占全球27% [28][30] 投资机构动态 - VC/PE机构554家(环比-13%,同比-20%),CVC机构62家(环比-15%,同比-22%) [35] - 活跃VC/PE:麓山投资(19个)、深创投(12个)、工银资本(9个) [36] - 活跃CVC:联想创投/电控产投/小米集团/中国航发/追创创投(各3个) [38] IPO市场表现 - 中国企业IPO数量17家(环比-26%,同比+31%) 募资总额512.41亿元(环比+397%,同比+474%) [41] - 上市板块:港股9家、A股6家、美股2家 [43] - 热门IPO行业:传统行业/汽车交通/消费(各3家) 地区分布:江苏5家、香港/广东/上海各2家 [45][48] 并购市场情况 - 并购事件6个(环比-78%,同比-88%) 金额13.21亿元(环比-76%,同比-97%) [54] - 行业分布:传统行业4个、金融1个(金额最高) 境内并购占比83%(5个) [55][57]
财经早报:商务部回应中美经贸磋商话题,介绍稀土出口情况,美宣布23日起对钢制家电加征关税
新浪证券· 2025-06-13 07:48
中美经贸与稀土政策 - 商务部重申中国依法依规审查稀土出口许可申请,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审批工作 [2]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就落实元首共识达成原则一致,双方同意继续沟通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 [2] - 美国宣布自6月23日起对钢制家电(洗碗机、洗衣机、冰箱等)加征50%关税,可能推高消费价格 [4] 金融与资本市场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局联合推出12条措施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包括便利台资企业上市及参与大陆金融市场 [5][6] - 香港证监会计划自2025年中分两阶段下调证券最低上落价位50%-60%,研究调整每手交易股数并优化沪深港通产品覆盖 [7] - 高盛指出2024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较2023年翻倍,上半年总额已超去年全年,主因政策利好及优质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9] -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225亿元私募基金份额,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推进 [11] 新能源汽车与科技行业 -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称个人选择燃油车系因低里程及充电不便,但强调不否定新能源车发展 [10] - 哪吒汽车陷入资金链危机,创始人遭员工讨薪,部分区域门店关闭且被保险拒保 [15] - 蚂蚁集团两家子公司官宣申请香港及新加坡稳定币牌照,继京东后第二家互联网企业布局该领域 [14] 上市公司重大事项 - 万科完成所有A股库存股出售,累计回笼资金4.79亿元 [16][26] - 中国电建中标107.7亿元海上风电EPC项目 [29] - *ST工智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21] - 台基股份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 [27]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港股科技股领跌,恒生科技指数跌2.2%,快手跌近6%,阿里巴巴、小米跌超3% [17] - 美股科技股带动指数小幅收高,甲骨文领涨,道指涨0.24% [18] - 券商看好科技、消费、红利板块轮动,建议关注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主题机会 [19] 并购与资产重组 - 西部黄金拟16.55亿元收购新疆美盛100%股权 [28] - 津投城开拟58.62亿元置入供热资产实现主业转型 [27] - 蜂助手2.06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剩余30%股份实现全资控股 [28]
Infosys: High Cash Flow But Revenue Growth Remains A Challenge
Seeking Alpha· 2025-06-12 23:47
IPO投资服务 - 提供成长股的可操作信息 包括首次公开募股(IPO)文件的抢先预览 即将IPO的预览 以及用于跟踪即将上市公司的IPO日历 [1] - 拥有美国IPO数据库 涵盖从申请到上市 再到静默期和锁定期到期日的整个IPO生命周期指南 [1]
上海一家IPO连续三年分红达2.5亿,多家关联企业集中注销
搜狐财经· 2025-06-12 23:38
公司基本情况 - 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将于6月13日接受上交所主板IPO上会审核,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募集资金6.94亿元,原计划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被删除 [2] - 公司2020至2024年营收稳定在31亿元至35亿元之间,但扣非净利润波动显著,业绩增长趋势不明显 [2] - 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约70% [2][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易成实业,实际控制人为季刚、张婷夫妻二人,合计控制公司60.47%的股份,二人均具有美国永久居留权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亿元、1.33亿元、1.36亿元 [3] - 2020-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32亿元、31.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0.8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0.71亿元 [3] - 2021-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三年为负,分别为-3.45亿元、-3.55亿元、-3773.23万元 [10] - 2020-2022年现金分红分别为8000万元、8000万元、9000万元,三年累计分红2.5亿元,占三年扣非净利润总额的75.08% [10] 研发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公司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406.75万元、10175.08万元、8769.05万元,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比例为2.87%,低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要求的3% [5][6] - 公司在上会稿中称研发费用"呈增长趋势",但2024年研发费用较2023年下降 [6] 员工与关联企业 - 天眼查显示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员工总数为790人,但申报材料显示2022年末535人,2024年6月末656人,2024年末664人,数据存在差异 [6][7] - 2023-2024年公司集中注销8家关联企业,均为控股股东易成实业曾控制的公司 [9] 对赌协议问题 - 首轮问询回复称历史对赌条款"彻底终止且自始无效",但上会稿显示与耒瓴管理、谱润投资等机构及监事季杰的协议仍保留"一定情形下恢复效力"条款 [2][9] - 监事季杰与实际控制人季刚曾在2020年签署回购条款,该条款的回购义务人为季刚 [8] 募投项目调整 - 原计划募集资金8亿元调整为6.94亿元,删除5000万元补流项目,偿还银行贷款金额从1.85亿元缩减至1.35亿元 [10] - 原计划年产7.8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等高端胶粘剂项目调整为年产5.6万吨,缩减产能2.2万吨,募资额从6.15亿元调整为5.59亿元 [11]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以及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胶粘剂产能利用率均未达100% [11]
安永:A股IPO稳中有进,北交所正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加速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6-12 22:59
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IPO活动在全球占比上升 香港IPO筹资额占全球24% 与A股合计占比33% [1] - A股上半年共有50家企业首发上市 集资超过371亿元 同比上升14% [1] - 工业、科技和材料列IPO总数和集资额前三位 汽车行业占比超三成 [1] A股市场结构变化 - 北交所IPO平均集资规模大幅上升 其他板块平均集资额下降 [2] - 北交所首次进入A股集资额十大IPO榜单 开发科技集资超11亿元 [2] - 北交所受理的辅导备案企业中 超六成披露在北交所上市计划 [3] 行业与政策趋势 - 科技属性显著增强 证监会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1] - 汽车行业转型升级获政策支持 上下游企业IPO占比显著 [1] - 北交所加速转型为"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吸引含金量高的科技企业 [2] 未来展望 - A股IPO将呈现有节奏发行的"新常态" 受宏观环境、市场资金和企业质量影响 [2] - 下半年IPO或进一步聚焦科创领域 匹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3] - 北交所成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政策支持效应显现 [3]
增长711%!港股IPO“爆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2 22:11
A股IPO市场表现 - A股上半年共有50家企业实现首发上市 合计筹资超过371亿元人民币 IPO数量和筹资额均同比上升14% [2] - 创业板和上海主板IPO活动分列数量和筹资额首位 科创板IPO筹资额再创开板以来新低 [2] - 北交所IPO平均筹资规模从2024年上半年的2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98亿元 近乎翻倍 其他板块平均筹资额均有所下降 [2] - 北交所IPO首次进入上半年A股筹资额十大IPO 列第四位 2025年受理的辅导备案企业中六成以上预计在北交所上市 [2] 北交所市场转型 - 北交所对优质创新型中小企业吸引力增强 正在从"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向"硬科技企业聚集地"加速转型 [2] - 部分具有"含金量"的科技企业冲击北交所 反映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定位与政策支持 [2][6] - 北交所IPO有望向人工智能 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拓展 通过制度创新 市场扩容和国际化提升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精准支持 [6] 港股IPO市场复苏 - 香港市场上半年约40家公司首发上市 筹资额约为1087亿港元 IPO数量和筹资额分别同比上涨33%和711% [3] - 香港市场今年上半年筹资额预计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平均筹资额同比上涨超过5倍 是近十年第二高 仅次于2021年同期 [4] - 大型A+H企业上市助推工业(含先进制造业)的IPO筹资额位列行业之首 生物科技与健康 零售和消费两大行业IPO数量并列第一 [4] 港股市场驱动因素 - 企业出海战略推动海外扩张 海外筹资 优化资本结构 拓宽投资渠道需求 是香港IPO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 [4] - 中国证监会优化境外上市备案机制 香港放宽对中国内地企业的上市要求 推动香港IPO市场活跃 [4] - 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情高涨 "科企专线"落地 中概股回归升温等因素作用下 港股IPO市场热度将持续上升 [6] 行业趋势展望 - "新消费+硬科技"行业成为港股新引擎 未来新消费和硬科技企业IPO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4][6] - A股"科技"属性愈发显著 资本市场加速向科创型企业集聚 制度性红利加速释放 上市融资环境持续优化 [2][6] - 更多大型企业及产业链领军企业预计登陆港股 细分领域龙头具备较强稀缺性 将吸引国际资本持续流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