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悦鲜活
icon
搜索文档
信达证券2025年7月“十大金股”组合
信达证券· 2025-06-30 19:19
报告核心观点 - 战略上当下类似2013和2019年,后续大概率发展为全面牛市,但战术上指数快速突破震荡区间还需时间,7月市场或有震荡回撤,幅度可控,Q3后期或Q4,盈利和政策层面有一个往乐观方向转变,市场有望回归牛市状态 [6][12] - 季度内行业配置偏价值,等Q3再增加弹性行业配置,7月季报期风格易短暂高低切,新消费中报前后有月度休整,AI科技处季度休整尾声,金融周期中银行可持续超配,其他金融周期Q4或有类似2014年Q4的行情 [13] - 7月信达证券“十大金股”组合为分众传媒、顺丰控股、药师帮、万辰集团、青岛银行、新集能源、豆神教育、兖矿能源、江淮汽车、卓易信息 [5][15] 金股组合回测收益率 - 2021年初至2025年6月27日,信达金股组合收益率27.31%,相对于沪深300超额收益率达52.06% [8] 2025年7月金股策略观点 大势研判 - 战略上当下震荡市特征为估值位置偏低、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主题机会活跃,类似2013 - 2014年中和2019年,后续有望迎来全面牛市 [6][12] - 战术上对比之前震荡市升级为全面牛市临界点的催化因素,目前经济高频指标和政策无短期超预期变化,快速突破概率不高 [6][12] 行业配置观点 配置风格展望 - 7月季报期风格易短暂高低切,新消费季报附近会有调整,调整后有第二波,AI科技处季度休整尾声,休整1 - 2个季度后或再有表现,金融周期中银行可持续超配,其他金融周期Q4或有类似2014年Q4的行情 [13] 配置行业展望 - 新消费业绩趋势和产业逻辑自洽,外需不确定内需更确定且可能有稳内需政策,中报前后有月度休整 [14] - 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估值性价比不错,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 [14] - 军工有独立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有持续主题事件催化 [14] - 银行、非银海外经济敏感性低,国内政策敏感性高,指数权重比投资者配置比例大,长期破净个股占比多,受益于市值管理 [14] - 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经济弱受影响小,经济强或政策多受益,内部黄金稀土等细分行业或有表现 [14] - 房地产估值位置偏低,稳增长政策可能有新增举措,股价表现待政策变化 [14] 2025年7月十大金股组合和推荐逻辑 传媒互联网及海外——分众传媒 - 2024年3月18日调研显示,轮播总时长970s,广告主19个,日用消费品广告主占比74%,播放次数前四为润百颜次抛等,后三为左庭右院鲜牛肉等 [16] 交运——顺丰控股 - 业务拓展成效显著,2025年业务量逐月增长提速,5月业务量14.77亿票,同比+31.76%,超行业增速14.6pct,得益于渗透客户、线路运营优化和国补政策 [19][20] - 时效件稳健增长、新业务持续盈利、现金流改善,看好公司价值提升,投资步入回报期,网络融通推进或带动利润率提升,中长期鄂州机场赋能,国际业务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21][22] 医药 ——药师帮 - 已跨过资本投入阶段,预计202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CAGR约164%,有稀缺性,后续业务扩张亮点多 [25] - 市场关注业绩释放潜力及确定性、药店关店潮影响及集中度提升、与传统流通商及电商巨头竞争问题,认为公司业绩释放潜力大,关店潮冲击有限,已具备规模优势 [26] 食品饮料 ——万辰集团 - 业态竞争优势突出,行业格局确立,盈利能力逐季向上,25Q1零食量贩业务净利率3.85%,环比提升1.11pct,归母比例有望延续提升 [28][29] 银行 ——青岛银行 - 扎根青岛,拓展山东经济大省,对公零售比翼齐飞,营收盈利双升,不良率持续下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31][34] 电力公用 ——新集能源 - 煤炭板块Q1产量同比提振,煤质提升叠加成本管控冲抵煤价下行影响,毛利同比+5.23%,电力板块以量补价效果初现,煤电一体持续深化 [36][37] - 单季毛利同比仅下滑3.04%,非经营项影响业绩,核心优势为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盈利有望持续提升 [38][39] 人服教育——豆神教育 - 重整完成股权理顺,业务转型非学科,录播+真人直播课为基,发布“辞源”垂类大模型,创新推出AI直播课,利润拐点已现 [40][41] - 潜在业绩增长点为现有文学素养直播课程增长、学科拓展、AI直播课推广 [43] 能源——兖矿能源 - 煤炭产量稳步提升,降本增效措施显著,受益于煤炭价格回落,煤化工业务盈利显著增加,内生外延协同发展,远期成长空间广阔 [45][47] 汽车——江淮汽车 - 聚焦汽车制造行业,盈利预期向好,海外市场持续拓展,乘商用车出口快速增长,与华为合作,携手打造科技豪华品牌 [49][50] 计算机——卓易信息 - 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高考核目标彰显对IDE业务长期发展信心,是国内稀缺IDE工具,与国内头部开发平台DCloud战略合作,“AI+IDE”双线布局,产品前景广阔 [52][55]
新乳业不躺平:市场收缩,营收、利润全都要丨乳业变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21:02
行业现状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下滑2.7% [2] - 2024年液态奶市场显著下滑:伊利液体乳收入750.03亿元(同比-12.32%),蒙牛液态奶收入730.7亿元(同比-10.6%) [2] - 2025年1-5月全国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滑7.5%,其中线下下滑9.7%,线上增长4.8% [9] - 低温鲜奶市场相对稳定:2024年全渠道销额增长0.4%,2025年1-5月增长1.7% [8][9] 公司业绩 - 新乳业2024年营收106.65亿元(同比-2.93%),但液体乳收入98.36亿元(同比+0.83%),归母净利润5.38亿元(同比+24.80%) [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同比+0.42%),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48.46%) [5] - 光明乳业2024年营收242.78亿元(同比-8.33%),液态奶收入141.66亿元(同比-9.5%) [3] - 2025年一季度光明营收63.68亿元(同比-0.76%),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8.16%) [11] 市场竞争与策略 - 低温鲜奶价格战加剧:伊利、蒙牛、君乐宝等品牌通过买赠促销大幅降价 [10] - 新乳业在华东区域营收30.66亿元(同比+1.52%),西南区域营收38.29亿元(同比-6.51%) [12] - 直销毛利率31.30%,经销毛利率27.57%,电商渠道毛利率24.71% [14] - 产品结构优化:高端鲜奶双位数增长,24小时系列增长超15%,低温特色酸奶双位数增长 [16] 渠道与创新 - 布局500家"24小时鲜奶网红店",DTC渠道盈利高于平均水平 [17] - 与山姆、盒马、零食量贩店合作,新品进入关键渠道 [17] - 计划进军低温饮品市场,形成"三鲜鼎立"战略 [22] 国际化布局 - 分三步走国际化战略:国际贸易、跨国经营、全球化经营 [24] - 聚焦东南亚市场,依托新希望集团资源轻资产扩张 [24] 行业趋势 - 低温鲜奶成为液态奶中表现较好的细分赛道 [9] - 渠道话语权向山姆、盒马等零售商倾斜,乳企需强化研发与供应链灵活性 [19] - 即时零售可能冲击传统送奶入户模式 [20]
乳业“618”分化:伊利领跑,婴配粉、鲜奶冷淡丨消费现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07:43
618购物节整体表现 - 2025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 同比增长15.2% [2] - 大促时间延长至5月13日-6月18日 较去年增加一周 可能放大增长规模 [2] - 5月社零总额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家电类增长53% 通讯器材类增长33% [2] 乳制品行业分化表现 - 乳业非618主角 行业态度分化 高端婴配粉折扣力度有限 [2][5][13] - 鲜奶市场价格战持续 线下促销力度大但线上投入谨慎 [19][20] 伊利核心数据与策略 - 618期间液态奶品类行业第一 电商用户增长12.3% 会员规模近亿 [5] - 婴配品增长33% 成人奶粉热销榜首 奶酪品类天猫增长240% [5] - 通过价格策略抢占市场 金典纯牛奶价格低至2.49元/盒 低于竞品 [6][7] - 2024年营收1157.8亿元 同比下滑8.2% 液体乳收入下滑12.3% [9] - 2025Q1营收330.2亿元 同比增长1.4% 但液体乳收入仍下滑3.1% [9]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2024年乳品全渠道销售额下滑2.7% 乳粉库存激增 每吨亏损1-2万元 [10] - 蒙牛2024年营收886.7亿元 同比下滑10.1% 光明/新乳业分别下滑8.33%/2.9% [11] - 婴配粉市场高端化显著 超高端+市场占比33.2% 同比增长13.3% [15] - 飞鹤超高端产品卓睿增长60%达67亿元 经典系列收缩至58亿元 [17] - 外资品牌达能/菲仕兰/雀巢在华婴配粉业务均实现双位数或高个位数增长 [16]
蜀海×君乐宝战略合作升级,打造全国极速冷链网,破解短保鲜奶配送难题
中国食品网· 2025-06-20 16:25
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鲜奶市场快速增长,但短保质期、高配送效率需求仍是行业痛点。近日,供应链龙头企业蜀海与乳业巨头君乐宝达成战略合作,依托 蜀海全国智能化仓配网络,助力君乐宝高端鲜奶品牌"悦鲜活"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全国配送,为行业提供短保冷链解决方案新范本。 行业痛点倒逼供应链升级 鲜奶作为高周转、短保(通常15-20天)的品类,对供应链的时效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传统经销模式存在仓配分散、冷链标准不统一、数据割裂等问 题,导致产品损耗率高、食安风险增加。君乐宝"悦鲜活"作为国内高端鲜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凭借INF超瞬时杀菌技术和优质奶源,深受消费者青 睐,但其19天的黄金保鲜期对供应链提出更高挑战。 此次合作,蜀海依托覆盖全国90%重点城市的40个仓储中心及多温层(冷冻、冷藏、常温)管理能力,为君乐宝构建12个核心仓枢纽(北京、杭州、重 庆、郑州、广深等),实现"工厂—蜀海仓—门店"极短链路。其智能调度系统可优化库存周转至5.3天,鲜奶"4小时出仓",配合高规格冷链车与全程温 控,确保产品新鲜度。 此外,蜀海严苛的食安体系(87项检测标准、冬奥会151天0事故记录)为鲜奶品质保驾护航,自研数智化系统则实现库 ...
君乐宝IPO仅差“临门一大脚”?
搜狐财经· 2025-06-13 15:30
文:向善财经 25年过半,距离君乐宝22年喊出IPO已经过去近三年了。距离当时承诺的25年完成IPO也仅剩不到半年时间。 目前,君乐宝上市的进展,除了今年1月,发布了第四期《关于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提及了目前存 在的主要问题之外,再无其他有效的进展。 要知道,君乐宝上市自23年12月28日就启动了,当时河北证监局网站披露了中金公司《关于君乐宝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 报告》,距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 根据有关统计,在A股主板上市,递交招股书到上市通常需6-18个月审核期,招股说明书公布之后最快2个月就可以上市。 进度如此之慢,25年就剩半年了,不禁让人猜测,君乐宝还能如期实现上市的夙愿吗? //市场下行难定价 从公告来看,君乐宝的上市计划从23年底开始,但实际上,从19就开始的融资历程来看,脱离蒙牛在获得自由身的那一刻,计划很可能就开始了,这条路走 了远不止500天这么短。 那为何君乐宝的IPO远低于平均速度,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上市之路之所以坎坷存在两点客观原因: 受这几年人口出生率以及过去产能扩张的影响,市场由增量和转变为了 ...
悦鲜活鲜奶正式登陆香港市场,君乐宝国际化迈出长征第一步
第一财经· 2025-05-23 15:10
中国乳业出海正在进入新阶段。 2025年5月18日,中国高端鲜奶品牌君乐宝悦鲜活在香港维多利亚 港K11 Musea举行"入港销售暨国际化战略发布会",正式宣布进军中国香港市场。这场发布会上, 除 奥运冠军郭晶晶以 "全球品牌代言人"身份出席外,还吸引了包括 香港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沛,以 及香港餐饮界 等 诸多知名人士到场,并给予悦鲜活产品高度评价。 在外界看来,香港作为全球美食之都,不仅是食品品质的 "试金石",更汇聚了众多国际乳业品牌。 悦鲜活选择在此首发国际化战略,这背后正是对自身品质的自信宣示。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君乐宝 高端鲜奶 " 四维进阶全链锁鲜 "技术创新成果的全面升级之作,悦鲜活通过"品质+创新"模式打造 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乳品,为中国乳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提供了可复制的"君乐宝样本"。 迈出历史性一步 悦鲜活正式入港 5月18日虽然香港天气略显炎热,但K11广场的发布会早已人头攒动,现场随处可见悦鲜活标志性的 蓝绿色广告牌 , "生牛乳优于欧盟标准" 的表述也引来了诸多消费者注目 。 "2022年我们就定下悦鲜活进入香港市场的目标,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 总裁魏立华在 ...
君乐宝首推38%纯净稀奶油,千亿级乳品深加工市场国产替代正在提速
第一财经· 2025-05-21 20:58
行业转型趋势 - 中国乳制品行业正从C端消费驱动转向B端产业协同 液态奶市场趋于饱和 烘焙 咖啡 冷饮 新茶饮等餐饮赛道爆发式增长催生千亿级B端乳制品需求 [1]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6110.7亿元 同比增长8.8% 预计2029年可达8595.6亿元 咖啡市场B端乳制品需求预计2025年将达265亿元 [7] - B端乳制品市场总规模已扩展至千亿级别 但70%-80%份额被进口乳企占据 奶油品类2024年进口13.6万吨 同比增长4.3% 其中84.2%来自新西兰 13%来自欧盟 [7][9] 公司产品创新 - 君乐宝推出38%乳脂蔻曼纯净稀奶油 配料仅含100%生牛乳 完全剔除稳定剂 乳化剂等添加剂 实现"零添加" 突破传统稀奶油需添加5种以上添加剂的行业惯例 [5][6] - 产品依托全产业链优势 原奶品质优于欧美标准 24小时内完成原奶分离 灌装全流程 技术层面实现脂肪蛋白球保护 细胞组织结构控制等核心突破 [5][11] - 产品打发性与持久稳定性优异 可应用于奶油裱花 慕斯蛋糕 高端甜品等高难度场景 西诺迪斯总经理预计将改变高端稀奶油市场供给格局 [5][6] 公司战略布局 - 君乐宝B端业务已筹备三四年 形成差异化路径 与霸王茶姬 蜜雪冰城 茉酸奶等网红品牌建立深度供应链合作 并获哈根达斯 玛氏等国际巨头采购替代进口 [8][9] - 成立由认证咖啡师和星级大厨组成的研发团队 探索更符合东方饮食习惯的产品 与西诺迪斯合作开发奶酪 黄油等产品 打造"本土研发+敏捷交付"新模式 [9][12] - B端业务将原奶利润率从C端的8%-10%提升至20%-25% 公司预计国产份额有望突破50% 领跑国产替代进程 [9][10] 技术体系优势 - 依托"全产业链"与"六个世界级"两大创新模式 涵盖草种配方 原奶加工 工艺设备等全环节 技术研发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5][12] - 创新INF0.09秒超瞬时杀菌技术曾助力悦鲜活鲜奶五年内取得高品质鲜奶市场37.3%占有率 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率达49% 技术能力可跨场景迁移 [11] - 研发方向从模仿转向核心技术突破 关注脂肪蛋白球保护等底层技术 同时注重满足情绪价值的创新产品开发 [11][12]
消费参考丨餐饮业洗牌加剧:2024年闭店数升至409万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09:2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贺泓源、实习生谭伊亭 报道 代价则是,利润下滑。 比如,2024年,九毛九营收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归母净利润5580.7万元,同比下降 87.69%。同 年,呷哺呷哺营收47.55亿元,同比下降19.65%;净亏损4.01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00.88%。 总体来看,餐饮市场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阶段。 5月19日,上证消费80指数报收4807.44点,降幅0.54%。 这都代表着,餐饮行业内部淘汰洗牌进一步加速。 此种态势下,各家均在降本。 "我们在全产业链降低成本,另外,店铺装修成本、人力运营成本也在收缩。"有知名西餐品牌创始人 说。 另有知名中餐创始人表态,降低客单价,是餐饮商业闭环的必然选择。"不然就活不下去。"他说。 2025年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4月全国餐饮总收入同比增长5.2%至4167亿元,增速稍高 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1%。但同期,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7%至1230亿元。这反映出限额 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或超过200万元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受外部压力影响更大。 从市场来看,一个明显态势是闭店数高启。久谦中台数据显示,与2 ...
悦鲜活进军香港市场,君乐宝国际化战略走起
国际金融报· 2025-05-19 15:25
行业趋势 - 鲜奶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成为乳制品行业核心增长引擎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消费升级和冷链基建完善 [1] - 奶企将鲜奶品牌进军香港市场作为产品渠道出海重要战略步骤 以此扩展国际新市场增量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1] 公司战略 - 君乐宝悦鲜活在香港举行国际化战略发布会 宣布正式启动国际化战略 从本土创新向世界级鲜奶品牌发展 [1][2] - 公司发布"四维进阶 全链锁鲜"技术创新成果 包括源头选鲜 瞬时锁鲜 去杂凝鲜 隔氧储鲜全产业链锁鲜体系 [1] - 计划通过香港澳门市场启动国际化战略 逐步将产品销售到更多国家 [2] 市场表现 - 悦鲜活2019年上市 不到五年成为全国高端鲜奶领先品牌 高端鲜奶市场占有率达37.3% 高端瓶装鲜奶市场占有率高达49% [2] - 产品已进入香港惠康 百佳 7-11等1500余家零售终端 覆盖商超 便利店 咖啡店等全生活场景 [2] 品牌建设 - 奥运冠军郭晶晶以"悦鲜活全球品牌代言人"新身份出席发布会 [1] - 香港消费者认可产品品质 认为其符合香港严格的食品法规和监管体系 [2]
饮料行业变革临界点:97%消费者饮用健康饮料,功效性饮品成新蓝海,决胜关键是“个性化”
搜狐财经· 2025-05-14 17:21
行业趋势 - 2025年饮料行业正站在变革临界点,涉及品类创新、功能需求满足和AI全产业链重塑 [2] - 健康成为消费者选购饮料最优先考量因素,97%的人过去12月内喝过健康饮料 [2] - 中国无糖无热量饮料赛道高增长,功效性饮品成为新蓝海风口 [2] - 饮料从解渴载体转变为个体生活方式的价值投射,健康、科技与文化深度交织 [2] 品类创新 - 品类创新是存量时代企业增长的终极战略,如君乐宝通过简醇零蔗糖酸奶和悦鲜活牛奶从十亿级跃升为百亿级企业 [3] - 品类创新是物种级别革命,类似智能手机颠覆功能机 [3] - 芬兰桦树汁品牌NordicKoivu在中国实现600%同比增长,通过浓缩技术降低成本并定位天然健康需求 [5] - 乐源健康以低糖低GI果蔬汁切入糖尿病和高血糖人群市场,新品糖度低至3.8,GI值仅36,低于国家低糖标准 [5] - 麒麟一番榨啤酒40年稳居日本高端啤酒榜首,因只用第一道麦汁酿造工艺 [7] 功能分化 - 健康从饮料附加属性升级为核心竞争力,健康饮料从泛功能转向精准靶向 [8] - 97%消费者过去一年饮用过健康饮料,无糖无添加成为基础门槛,加法升级开辟新蓝海 [10] - 90后消费者在纯果蔬汁和功能饮料消费增速达16%,62%愿为明确健康宣称产品支付30%溢价 [10] - 当前功能饮料集中在能量补充和维生素领域,与消费者关注的睡眠、消化、体重管理痛点存在错位 [10] - 乐源健康研发添加乌灵菌的助眠果蔬汁,天士力推出降茶即饮茶3.0,含茶褐素降糖降脂功效 [10] - 普洱茶临床研究证实茶褐素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健康指标,功能食品与药品界限逐渐模糊 [12] - 凯爱瑞基于清代古方工业化生产清络饮,解决现代人湿热问题 [12] AI技术应用 - AI让产品构想快速实现,三顿半借助DeepSeek等AI大模型使研发效率提升十倍,三个月创新超过过去三年总和 [13] - HELLEnergy通过AI生成合规配方、设计包装、筛选口味并压缩产品上市周期至传统模式1/5 [15] - 未来电商可能转向需求分类,AI智能体直接连接消费者与工厂,小众品类也能盈利 [15] - 佳果源泰国椰林基地引入AI监测系统,预测最佳采摘时间并将锁鲜流程误差控制在5%以内 [17] - AI可破解古方饮料适口性难题,通过分析古籍配伍数据匹配现代风味偏好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