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成式AI
icon
搜索文档
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涨超1%,生成式AI竞争正转向算力基础设施
新浪财经· 2025-09-30 14:50
指数及ETF表现 - 上证科创板新一代信息技术指数截至2025年9月30日14:16强势上涨1.71% [1] - 科创信息技术ETF(588100)当日上涨1.71%,盘中换手率达24.21%,成交8538.25万元 [1][3] - 截至9月29日,该ETF近1周日均成交9852.21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近3年净值上涨127.24%,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44/1879,居于前2.34% [3] - 该ETF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2.2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9.53% [3] 成分股表现 - 成分股华虹公司上涨16.06%,佰维存储上涨9.10%,澜起科技上涨8.01%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14%,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金山办公、芯原股份、石头科技、九号公司、传音控股 [5][7] - 在具体个股表现中,中芯国际上涨2.56%,澜起科技上涨8.01%,金山办公上涨2.81% [7] 行业趋势与催化剂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首次提出“AI工厂”理念,旨在整合芯片研发、集群搭建与软件生态的全栈能力,推动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3] - 算力产业链高景气度确定,生成式AI竞争转向算力基础设施军备竞赛,巨头通过前所未有的资本投入争夺电力、土地和芯片资源 [4] - AI巨头天价投资为算力供应链提供清晰需求预期,从AI芯片、服务器、光模块、液冷散热等硬件到软件与应用生态全链条受益 [4] - AI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算力与流量需求难以想象 [5] 指数构成与投资逻辑 - 科创信息技术指数成分股均来自科创板,聚焦芯片、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7] - 指数覆盖AI硬件层、算法层、模型层到应用层,是软硬兼收的“AI全家桶” [7] - 指数有望在AI算力、芯片、计算机、通信等多个风口中持续受益 [7]
零一万物发布合作伙伴权益计划
中证网· 2025-09-30 13:45
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沈鹏飞在本次大会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当前生成式AI在企业端落地面临挑战的核 心原因,在于三大组织障碍与三大技术障碍,组织障碍包括人员阻力、组织阻力、能力阻力等三个方 面,技术障碍包括场景、应用、定制等三个方面。这些结构性问题使得AI系统即使部署成功,也难以 真正融入业务流程,缺乏战略协同、场景闭环与生态互动的能力整合。只有真正打通从战略设计到执行 落地的全链路,才能确保AI能力在企业中发挥实效。 资料显示,零一万物是李开复于2023年创立的AI公司,公司聚焦大模型研发与企业级AI应用。今年1 月,零一万物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成立"产业大模型联合实验室"。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王辉)近日,AI科技公司零一万物在上海举办"元启上海"华东数智大会,并发 布合作伙伴权益计划。该计划通过联合解决方案、技术互补、认证伙伴、联合市场开发等模式,构建包 含产品共创、算力基石、行业垂类及生态共建在内的多层次伙伴生态体系。通过各类分级合作模式,为 合作伙伴提供从研发支持、市场资源到品牌联合推广等权益。 ...
商汤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23.58亿元,亏损收窄至11.62亿元
巨潮资讯· 2025-09-30 11:3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人民币23.58亿元,同比增长35.6% [2] - 生成式AI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8.16亿元,同比增长72.7%,占集团总收入77.0% [2]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9.08亿元,毛利率为38.5% [2] - 经调整亏损净额收窄至人民币11.62亿元,同比下降50% [2] - 贸易应收回款额达人民币31.59亿元,同比提升95.5%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储备为人民币131.58亿元 [2] 生成式AI业务 - 公司通过“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研发-大模型应用”三位一体布局推动业务增长 [3] - 多模态大模型“日日新”V6.5版本实现强推理、高效率和智能体融合分析等突破 [3] - 生成式AI是推动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2] 视觉AI业务 - “方舟”视觉智能体平台已覆盖近200个城市、近3万个园区、楼宇、网点、枢纽 [3] - 平台每日智能体调用量超过1亿次 [3] - 公司凭借领先市场份额和高质量客户策略优化收入结构,改善利润和现金流 [3] X创新业务 - 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家用机器人、智慧零售四个赛道均实现业务突破 [3] -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量产并落地广汽传祺车型 [3] - 智慧医疗领域与上海新华医院联合发布“AI儿童全科医生” [3] - 家用机器人“元萝卜”连续三年获得双11京东/天猫双平台“智能棋牌机器人”冠军 [3]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930
腾讯研究院· 2025-09-30 00:01
生成式AI - DeepSeek-V3.2-Exp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 大幅提升长文本训练和推理效率 [1] - 模型在HuggingFace和魔搭平台开源 同步公开论文及算子代码 [1] - 官方API价格下调50%以上 服务成本大幅降低 [1] - 智源RoboBrain-X0实现零样本跨本体泛化 可直接部署在不同厂商和结构的真实机器人 [2] - 通过统一动作表征体系将复杂动作拆解为标准化token序列 学习任务"做什么"而非"怎么动" [2] - 真机跨本体评测总体成功率48.9% 是基线模型π0的近2.5倍 基础抓放任务成功率100% [2] - 混元3D-Omni支持骨骼姿态、边界框、点云和体素四类控制信号 是业界首个统一多种条件控制的3D生成模型 [3] - 通过轻量化统一控制编码器和渐进式难度感知训练策略 实现精细化3D资产生成及多模态融合 [3] - 有效解决单视图生成"纸片物体"问题 成功重建几何细节并确保比例与真实物体精确对齐 [3] - GPT-5在半小时内提出数学函数方案 正确指出度有理函数编码最大特征值信息 [4][5] - 研究给出2008年QMA分离结果的定量版本 证明某条研究路径已走到尽头 [4][5] 量子计算 - 加州理工团队创造全球最大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 实现6100量子比特阵列 [6] - 相干时间达13秒 比此前长10倍 单比特操控精度达99.98% [6] - 使用光镊技术捕获原子并实现量子比特在阵列中移动数百微米且保持叠加态 [6] - 在规模、精度和相干性三方面取得突破性平衡 巩固中性原子作为量子计算领先平台的地位 [6] AI发展前景 - AlphaGo核心研究者驳斥AI停滞论 指出AI从完全无法完成编程设计任务到现已能胜任的巨大进步 [7] - METR研究显示AI能力保持指数增长 最新模型能自主完成2小时以上任务 7个月能力翻倍 [7] - Claude Opus 4.1在44个职业中已接近人类专家水平 [7] - 预测2026年中期模型可自主工作8小时 年底前在多行业达到专家水平 2027年底将频繁超越专家 [7] - 英伟达GPU主导地位将在2-3年内被打破 市场从90%集中度转向多元化生态 [8] - 推理成本已下降100倍且未来有望再降10倍 主要得益于MoE架构和模型量化等技术突破 [8] - AI应用将分化为传统聊天机器人、极低延迟场景和大规模批处理三类工作负载 [8]
粉笔上半年研发开支达1.08亿元,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29 22:59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收人民币14.92亿元,同比下降8.5% [2] - 期内净利润为人民币2.2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71亿元 [2] - 收入为人民币1,491,952千元,对比2024年同期的1,630,470千元有所下降 [3] - 期内净利润为人民币226,651千元,对比2024年同期的277,739千元 [3] 研发投入与技术优势 - 上半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08亿元,与去年同期保持同等水平 [6] - 2024年和2023年研发投入分别为人民币2.51亿元和2.21亿元,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 [6] - 公司率先推出自研垂域大模型,并落地系列AI教学产品,建立起显著技术优势 [6] - 公司将重新分配未动用IPO募集资金6080万港元,其中1200万港元投资于AI垂直模型及商业化 [7] AI产品商业化进展 - AI刷题系统班已销售约5万人次,收款约人民币2000万元 [6] - AI产品的上线有效促进了公司整体付费转化效率的提升 [6] - 新推出的AI面试模考大赛上线不到半年,有近150万人次参与 [8] - 高达98.43%的受访用户愿意向备考朋友推荐AI面试模考产品 [8] 战略与运营效率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市场地位 [5] - 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显著降低了师资培训、课程开发等方面的边际成本 [8] - AI应用的规模化效应有望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并增强盈利韧性 [8] - 公司在用户留存率及运营效率等关键指标上均保持良好表现 [8]
商汤-W(00020):2025 年中报点评:生成式AI放量,1十X战略拓阔成长边界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29 19:26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2.62港元 [1][5][1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改善,亏损明显收窄,生成式AI业务收入同比+72.7% [1][5] - "人工智能+"政策催化下公司视觉与X业务放量在即,看好长期发展空间 [1][5]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47.63/59.37/74.50亿元,同比增长26%/25%/25% [3][5][12]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35.6%;毛利率38.5%,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 [5][13] - 经调整亏损净额11.62亿元,同比收窄50.0%,销售费用与行政费用同比下降 [5][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6.40亿元,期末现金及等价物111.68亿元,现金流同比改善 [5][13] - 以每股1.50港元完成16.67亿股B类股份配售,补充营运与研发投入 [5][13] 生成式AI业务 - 上半年收入18.16亿元,同比+72.7%,营收占比77% [5][14] - 基础设施侧:异构集群实现约5000卡稳定运行,利用率约80%,总算力规模约2.5万PetaFLOPS [5][14] - 模型侧:"日日新"在V6与V6.5升级中实现图文交错思维链、多模态强化学习融合落地 [5][14] - 应用侧:"小浣熊"生产力工具用户数突破300万,日处理数据分析Tokens约100亿 [5][14] 视觉AI业务 - 上半年收入4.36亿元,"方舟"平台完成多模态与智能体调度升级 [5][15] - 覆盖近200个城市、约3万个园区和楼宇等场景,每日智能体调用量超1亿次 [5][15] - 终端侧赋能智能座舱累计出货超100万辆、安卓智能手机超2.5亿台 [5][15] X创新业务 - 上半年收入1.07亿元,覆盖驾驶、医疗、家用机器人与智慧零售 [5][15] - 绝影基于J6M的方案量产并首落广汽传祺;善萃与新华医院联合发布AI儿科全科医生 [5][15] - 元萝卜在国内电商平台保持领先并加速出海 [5][15]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4763/5937/7450百万元人民币 [3][6] - 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142/-702/-324百万元人民币,亏损持续收窄 [3][6] - 预计毛利率维持在38-39%区间 [6][9] - 预计每股收益-0.08/-0.02/-0.01元 [3][6] 业务拆分 - 生成式AI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3245/4219/5485百万元,增速35%/30%/30% [9] - 传统AI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1223/1370/1548百万元,增速10%/12%/13% [9] - 智能汽车业务预计2025-2027年收入295/348/417百万元,增速15%/18%/20% [9]
粉笔中期报告:研发投入规模行业居前,技术布局深化巩固头部地位
第一财经· 2025-09-29 18: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人民币14.92亿元[1] - 净利润为2.27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2.71亿元[1] 研发投入 - 2025年研发开支1.08亿元 与去年同期保持同等水平[2] - 2024年研发投入2.51亿元 2023年研发投入2.21亿元 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2] - 重新分配未动用IPO募集资金6080万港元 其中1200万港元投资于AI垂直模型和技术开发[2] AI产品与技术布局 - 推出行业首个自研垂域大模型 落地粉笔AI老师 AI面试点评 AI刷题系统班等系列AI教学产品[2] - AI刷题系统班已销售约5万人次 收款约2000万元[2] - AI产品上线有效促进公司整体付费转化效率提升[2] 业务增长点 - AI系列课程成为新增长点 推出AI冲刺班产品满足不同用户针对性学习需求[3] - AI课程快速增长反映用户对个性化教学培训的强烈需求[2] 运营效率与用户反馈 - AI面试模考大赛上线不到半年有近150万人次参与 98.43%受访用户愿意向朋友推荐[5] - 技术创新显著降低师资培训 课程开发及服务交付的边际成本[5] - 规模化效应有望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并增强盈利韧性[5] 行业竞争态势 - 职业教育行业面临短期波动 部分区域性及中小型机构采取激进价格策略[4] - 单纯依靠价格难以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 教育服务核心价值体现在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4] 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发展战略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巩固市场地位[1] - 作为招录考试培训龙头 体现出强大的产品课程开发和技术研发优势[5] - AI刷题系统班有望通过有质价比的产品摆脱行业竞争泥潭[5]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上海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
前瞻网· 2025-09-29 18:50
工业企业利润 - 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份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 [2] - 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 [2] - 1-8月份制造业利润增长7.4%,较1-7月份加快2.6个百分点 [2] 元宇宙产业 - 上海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 [4] - 上海集聚XR终端制造企业30余家,核心元器件产能占全国40%以上 [4]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亿元,已实缴80亿元 [4] 人工智能与开源 - 李开复认为DeepSeek推动了中国大模型开源时代的形成 [5] - 腾讯发布并开源参数规模80B的生图模型混元图像3.0 [5] - 百型智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为国内首家外贸垂类AI Agent公司 [11]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保时捷首次亮相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展示电动车型Taycan GTS和纯电动Macan [6] - 保时捷发布新一代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引入AI语音助手 [6] - 宝马因部件安全隐患召回超过33万辆汽车,德国有超过13万辆受影响 [11] 机器人技术与智能硬件 - 机器人专家罗德尼・布鲁克斯警告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是浪费资金 [11] - 乐享科技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9个月内总融资额接近5亿元 [12] - 星宸科技和优艾智合机器人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3] 消费与零售 - 胖东来前9个月销售额达170.3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169亿元 [8] - 胖东来超市销售额93.72亿元,时代广场店销售43.66亿元 [8] - 美团无人机在深圳上线夜间配送,累计完成超过60万单,平均配送时长15分钟 [7] 医药与健康 - 礼来新药Inluriyo获美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 [11] - 该药适用于ER+、HER2-、ESR1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11] 国际贸易与政策 - 美国考虑根据芯片数量对外国电子设备征收关税 [9] - 韩国人口结构危机可能在二十年内阻碍经济增长,潜在增长率可能降至接近零 [9][10] 企业动态与融资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桶装水销售业务被转移至杭州迅尔城通商贸有限公司 [5] - 苹果据称开发出类似ChatGPT的应用以帮助测试新版Siri [10]
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召开 神州控股(00861)科捷获多项行业认可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8:13
公司荣誉与行业认可 - 科捷KingKoo Data供应链控制塔平台在"数据要素×交通运输解决方案大赛"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被评选为2025年度物流数据应用与价值挖掘案例[1] 技术平台核心能力 - KingKoo Data平台以平台化+智能化+全链路协同为核心模式通过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深度对接实现数据融通共享[3] - 平台通过AI强化学习与算法模型实现动态策略优化支撑生产单量预测智能订单调度等精准业务决策并实现实时智能预警[3] - 平台采用"一岗一屏"设计直接赋能仓位与拣选路径规划包材推荐运输调度等操作环节[3] 实际应用成效 - 在汽车行业案例中使订单一次性满足率达95%以上[4] - 在电商行业案例中实现订单签收及时率达99.7%以上并通过热力图展示热销物料分布[4] - 在食品行业案例中助力客户发货效率提升超20%成本节约超5%耗材用量减少65%[4] 人工智能技术演进 - 公司基于行业知识库和运作数据打造供应链企业级智能体套件"小金"采用3+N架构设计[6][7] - 3个核心智能体解决数据查询复杂决策及客户服务需求N个岗位智能体实现全流程覆盖[6][7] 行业地位与政策环境 - 公司作为中物联5A级物流企业管理运营仓库数量超160个日处理订单量最高达500万单[9] - 供应链数智化发展受国家《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政策推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9]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以AI全栈技术为核心引擎结合客户+生态战略打造技术驱动的行业供应链专家品牌形象[9]
OpenAI:人类只剩最后5年
虎嗅APP· 2025-09-29 17:38
以下文章来源于格隆 ,作者城北徐公 格隆 . 一个游走于资本市场与佛祖之间的浪子。我可以生,可以死,我大笑,由天决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格隆 (ID:guru-lama) ,作者:城北徐公 ,数据支持:勾股大数 据, 题 图来自:视觉中国 刚刚拿下阿克塞尔·斯普林格奖,山姆奥特曼又语不惊人死不休: 五年后AI将全面超越人类,人类智力的霸权时代,已进入倒计时。 2030年,GPT-8不仅能给出终极难题量子引力答案,能向你娓娓道来其思考过程、灵感来源,以及它 为何决定研究这个课题。 它,有资格成为真正的AGI。 届时,"当今经济活动中30%到40%的任务都将由AI执行。" …… 如果是在两年前,我们或许还会感到激动、为自己的饭碗而焦虑。 但此时此刻,虽然类似的感觉还有,但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淡了许多。 牛逼听太多,实在是麻木了。 看着现在正与你对话的傻瓜式AI大模型,虽然有点用,但有被吹的那么厉害吗? 就这么个玩意儿,你很难想象它能在5年内,就成为超越一切的存在。 现实很骨感 美国智库METR曾于7月初发布报告,称大语言模型每7个月能力翻倍,远超摩尔定律。 预计到2030年,AI足以在数小时内完成人类一个月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