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
搜索文档
凯得金融中心:打造“绿色金融+科技”产融创新中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17:03
(原标题:凯得金融中心:打造"绿色金融+科技"产融创新中枢) 南方财经记者魏彤 实习生张恒硕 广州报道 凯得金融中心(总部经济区二期)地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广州科学城核心总部经济区,园区毗邻黄埔 区府,享受高效政务服务,背靠广州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绿色金融+科技"产融创新,不仅 是新黄埔行政、文化、交通与商业的地标中心,更是企业腾飞的理想之地。 凯得金融中心地处开创大道与科学大道交汇处,3栋甲级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聚焦科技创 新全产业链,整合金融资源,形成"孵化-融资-量产"的生态闭环,赋能新能源产业升级。 凯得金融中心聚焦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构建绿色信贷、产业基金及碳金融体系,提供IPO辅导、并购重 组等资本服务。通过整合金融资源,链接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形成"孵化-融资-量产"的生态闭环,赋 能新能源产业升级。 园区还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金融投资和专业服务,契合广州科学城IAB产业规划,吸引私募基 金、金融科技企业、检测认证机构等入驻。 凯得金融中心已吸引包括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快乐种子科技有限公司 (独角兽)、广州鼎捷软件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全省首个药 ...
赋能式投资:德图资本创始人王子熙的长期主义“压舱石”
新浪财经· 2025-10-10 14:58
公司发展历程与理念 - 德图资本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创始人王子熙领导,近十年间坚守"以投资为纽带,以增值服务为基础"的理念 [1] - 创始人王子熙职业始于华尔街,19岁从世界顶尖名校毕业,负责证券与债券业务,曾多次成功预见并规避系统性风险 [2] - 公司摒弃短期套利心态,确立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赋能式投资"为方法的独特路径 [2] 核心投资策略:赋能式投资 - 投资的本质不仅是资本注入,更在于深度产业赋能,资本应成为企业成长的战略伙伴 [3] - 通过"产融结合"思维实现理念,为被投企业链接资源、优化管理、规划战略,甚至提出"金融服务免费"的前沿概念 [3] - 深度参与和价值共创的模式旨在发掘并培育极具"可塑性"的潜力企业,共同创造并分享长期价值 [3] 投资领域与战略布局 - 公司投资版图聚焦于关乎国计民生的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在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医疗以及TMT等关键赛道进行深度布局 [4] - 在复杂宏观环境下,聚焦企业内生增长动力的投资行为是公司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长期确定性的"压舱石" [4] 投资案例与业绩 - 投资一家因核心技术衰退而濒临淘汰的A股传统制造企业,助其转型至石墨烯新材料方向,该企业两年内成为行业龙头,市值突破500亿元,为德图资本带来高达49%的年化收益 [4] - 投资一家因客户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低下而受冷落的港股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整合与跨境技术对接,助其市值最终增长近两倍 [4] 创始人领导力与公司前景 - 创始人王子熙倡导的价值投资是基于深度研究和未来洞察的长期主义信仰,能够抵御市场短期诱惑 [5] - 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能够创造价值、赋能实体的企业将拥有更广阔舞台,德图资本将继续在价值创造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 [5]
7个多月敲定人选!袁志忠出任珠海华润银行行长 业绩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10-09 22:48
历经7个多月"海选"招聘,深耕中国银行系统多年的袁志忠"接棒",正式被聘任为珠海华润银行行长, 在监管任职资格批复前已代为履行行长职责。此次履新,不仅是该行近三年来高管团队的第二次重要调 整,更被寄予破解业绩困局与合规挑战的厚望。 作为总资产超4300亿元的大湾区城商行,珠海华润银行近年来经营压力显著,2022年至2024年三年的时 间里,净利润累计降幅超77%;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55%、25.83%。对珠海华润 银行而言,行长履新后,如何在业绩压力与合规要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股东资源与市场竞争中实现突 破,将是未来几年必须解答的命题。 中行系老将"掌舵" 珠海华润银行的此次行长招聘始于今年2月,公告中"不超过50周岁、国有大行一级分行行长级经验、 4000亿资产规模机构管理经历"的硬性条件,勾勒出该行对心目中"领军者"的明确画像。 而袁志忠也符合这一标准,他的金融职业生涯几乎与中国银行深度绑定,从基层逐步走上管理岗位。 2013年12月,袁志忠获得监管核准担任中国银行广州珠江支行行长,2019年6月,担任中国银行广东省 分行副行长管辖省级分行,在这之后,他担任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副行 ...
7个多月敲定人选!袁志忠出任珠海华润银行行长,业绩困局待解
北京商报· 2025-10-09 22:31
历经7个多月"海选"招聘,深耕中国银行系统多年的袁志忠"接棒",正式被聘任为珠海华润银行行长,在监管任职资格批复前已代为履行行长 职责。此次履新,不仅是该行近三年来高管团队的第二次重要调整,更被寄予破解业绩困局与合规挑战的厚望。 作为总资产超4300亿元的大湾区城商行,珠海华润银行近年来经营压力显著,2022年至2024年三年的时间里,净利润累计降幅超77%;2025年 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8.55%、25.83%。对珠海华润银行而言,行长履新后,如何在业绩压力与合规要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股东 资源与市场竞争中实现突破,将是未来几年必须解答的命题。 珠海华润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2010年1月,华润集团和珠海市政府对珠海市商业银行成功实施战略重组并完成更名。官网信息显示,该行 资产总额超过4300亿元,已在珠海、深圳、中山、佛山、东莞、惠州、广州、江门、肇庆设立10家分行、130家支行,控股百色右江华润村镇 银行,并在深圳设立资金运营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普惠金融中心。 重组初期,珠海华润银行曾提出五年战略规划,目标到2015年末实现资产规模5000亿元、营业收入224亿元、净利润突破60亿元。 ...
“三色”星火照三秦
搜狐网· 2025-10-09 20:22
缘起 华能贵诚信托公司曹地&张一鸣 黄土高原,这片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记忆的土地,历经千载风雨的洗礼,沟壑纵横,墚峁交错,宛如大 地的年轮,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从古丝路的驼铃悠悠,到红色革命的星火燎原,再到新时代的能源变 革,这片土地见证了无数筚路蓝缕的历程,也记录了诸多兴灭继绝的转折。 当历史的长河奔涌至21世纪20年代,黄土高原之上,一场产融结合的探索正如春风化雨,悄然酝酿着改 变。在郑州东站,暮色中的候车大厅里,我和男哥并肩而立,望着窗外黄河的轮廓,满心迷茫。产融项 目历经大半年的奔波,却迟迟等不来叩醒玉门关的春风,前路仿若被迷雾笼罩着…… 这一年里,团队成员走遍河南、陕西、湖北等地,试图用金融工具为能源产业链注入活力。然而,现实 的困境让大家举步维艰,企业对金融需求的萎缩,以及信托融资高成本的难题,如同两座大山横亘在面 前。在某风电企业调研时,负责人苦涩的言语和厂外锈迹斑斑的龙门吊,都是传统制造业困顿的缩影, 也让我们对自身的产融之路越发困惑。 正当迷茫之际,一通电话,像一道划破迷雾的闪电,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三秦大地。 我们深知,这或许是一次改变现状的关键契机,又或许会是又一次碰壁的开始。但无论如何,我们都 ...
从华能信托的《在这里能看见华夏》说开去
搜狐网· 2025-10-09 20:18
近期,由华能信托编撰出版的人文类金融图书《在这里能看见华夏》在图书市场与金融行业引起强烈反 响。 书中,19位华能信托员工用文字真实记录了自己的工作职业足迹——内蒙古呼伦贝尔凛冽朔风中矗立的 风机,呼和浩特温暖千家万户的热电网络,河北承德塞罕坝上涌动的无垠绿浪,陕西榆林、甘肃庆阳的 能源基地,四川阿坝、云南澜沧江的水电明珠,贵州山林的长风,再到深圳、北京涌动的创新潮头,黑 龙江大庆不熄的工业薪火,浙江杭州数字经济的澎湃动能……每个项目从蓝图变为现实,背后是团队无 数日夜的坚守与付出。这些平凡工作的点滴积累,铺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之路——每位读者都能从中看到 坚守岗位的自己,这份共鸣令人振奋。 透过这些亲历者的真实讲述,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信托服务如何落地生根,更感受到华能信托精神在代 际传承中焕发的生命力,其价值远超个体经验,凝聚成金融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作为行业领军者,华能信托依托华能集团深厚的产业根基,始终以央企担当探索产融结合新路径。 在"双碳"目标引领的绿色转型大潮中,华能集团肩负着能源革命的重任,华能信托人则充分发挥信托制 度的灵活优势,通过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并购信托、产业基金等多元工具,精准对 ...
探索产业金融服务新模式,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协办“AI赋能低空经济”论坛
观察者网· 2025-09-30 19:17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AI赋能低空经济 共探智能融合新未来”,于9月23日在浦东张江举行 [1] - 活动由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指导,平安银行上海分行等协办,吸引了70余家企业参与 [1] 平安银行战略与产品 - 平安银行作为唯一协办金融机构,展示了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1] - 金融方案包括初创期信用贷款、成长期供应链金融、成熟期跨境并购支持等产品组合 [1] - 公司表示将通过定制化融资、投贷联动、跨境金融等工具支持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 [3] 金融服务新思路 - 针对低空经济,金融机构需调整服务思路,概括为“三大心态”:细致务实、长期主义、开放创新 [2] - 银行需要建立新的风险评估体系以适应以知识产权和研发设备为主的企业资产结构 [2] - 金融机构的角色正从被动响应政策转变为主动嵌入产业链条的产业资源整合者 [3][4] 低空经济行业趋势 -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已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扶持政策 [3] - AI技术的深度融合预计将显著提升低空飞行器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行效率 [2] - 行业在物流、巡检、城市管理等场景已出现试点项目,但规模化落地仍面临基础设施、空域管理等多重制约 [3]
走近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航运指数期货运用场景不断得到拓展
期货日报· 2025-09-30 16:29
值得注意的是,关税扰动对全球贸易和海运价格带来了直接影响,航运产业上下游企业承受着更大的不 确定性压力,迫切寻求管控运价波动风险的手段。对此,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姜春凤 向记者表示,山东港口集团作为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陆续组织了多场行业交流活动,推动产 业企业认识和了解航运指数期货,积极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持续发挥金融赋能作用。 助力货代企业拓展业务模式 期货日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青岛港美线集装箱运输占比有 所下降,欧线及地中海线占比上升明显。从整体来看,青岛港货物吞吐表现向好。今年前7个月,青岛 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34亿吨,同比增长2.1%;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924万标箱,同比增长7.8%。 在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601298)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蓝色的桥吊正在进行船舶装卸作业。作为我国 北方重要的外贸口岸及最大的航运枢纽,众多航运公司、货代公司、贸易企业围绕青岛港聚集。近年 来,在运价大幅波动的背景下,航运指数期货的运用场景不断得到拓展,更多企业实现了从"观望 者"到"参与者"的跨越。 "通过运用航运指数期货,我们与客户的黏性明显增强了。" ...
2023年纸浆期货累计交割107.5万吨,同比增长73.2%,交割量创上市以来新高
央广网· 2025-09-29 15:57
会议概况 - 2024年4月17日至19日中国造纸协会年会在杭州举办 会议主题为“析供需 稳产业 促高质量发展” [1] -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出席会议并致辞 [1] 纸浆期货市场表现 - 2023年纸浆期货成交1.3亿手 同比增加55.0% 成交金额7.2万亿元 同比增加29.8% [1] - 2023年纸浆期货日均持仓44.1万手 同比增加32.6% [1] - 2023年纸浆期货累计交割107.5万吨 同比增长73.2% 交割量创上市以来新高 [1][2] 纸浆期货功能与成效 - 纸浆期货发现价格 管理风险和配置资源功能初显成效 为造纸行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期货力量 [1] - 纸浆期货带动整个浆纸产业链产融结合升级 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和新业务模式 [2] - 纸浆期货正在促进造纸产业多方收益 [2] 交割服务与资源 - 2023年增设“泰格骏颂”和德国“Stendal”两个可交割品牌 [1] - 目前纸浆期货14个可交割品牌覆盖4大洲7个国家 期货交割资源不断丰富 交割品全球多样性有效提升 [1] - 总启用交割库容达到87万吨 较上市初期扩容4倍以上 为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创造便利条件 [1] 行业定价格局与展望 - 当前中国占全球纸浆贸易量一半以上 纸浆定价逐步从欧美市场转向国内 [2] - 从期货价格发现角度 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 引导欧美企业采用中国价格 [2] - 纸浆期货运行日趋成熟 市场各方交割积极性显著提升 [2] 未来发展计划 - 上期所将持续扩大优质可供交割资源范围 不断优化交割库布局 [2] - 密切关注市场动向 稳定市场预期 鼓励企业运用期货市场管理价格波动风险 [2] - 抓紧推进胶版印刷纸和瓦楞原纸期货及期权上市 稳步研发纸浆期权 有序深化纸浆期货国际化 [2] - 向行业提供更精准 更高效风险管理工具 助力造纸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创新对台金融服务 福州自贸片区首单“台青创业贷”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9-27 18:41
文章核心观点 - 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对台金融服务,推出“台青创业贷”以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单家最高授信额为50万元 [1] - 该产品是“实自贸”九大举措的关键落地项目,旨在优化台青台企在榕创业就业营商环境,为台青台企在闽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奇富科技与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合作,共同构建“信用评估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健康供应链体系”的产融结合生态圈 [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台青创业贷”依托奇富科技自主研发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估智能体”,整合企业经营、纳税等传统数据及福建特有的《台胞台企金融信用证书》等数据,精准绘制台青企业信用画像 [2] - 产品实现“数据变信用、信用变资金”,已完成三家台企的评估与授信准备 [1][2] 合作与生态构建 - 福州自贸片区管委会与奇富科技围绕台企信用评估、金融服务创新、台青创业赋能等领域开展长期合作 [1] - 奇富科技同步启动“创业赋能双轨计划”,包括设立“台青实训基地”提供AI风控、数字金融技术培训,以及推动建立“闽台金融科技创新联盟”链接产业链资源 [2] 市场反响与政策背景 - “做外贸,找自贸”成为台胞创业者的广泛共识,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政策措施日益完善 [2] - 首批获贷代表认为该产品体现了福州自贸片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政策和数字金融的温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