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
搜索文档
湖北“双节”接待游客超1862万人次 武汉居全国热门城市前十
长江商报· 2025-10-09 11:08
国庆中秋黄金周湖北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全省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62.27万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3.85% [1][2] - 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达到73.17%,同比提升6.8个百分点 [1][2] - 武汉跻身全国国内游热门城市前十,与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同列 [1][4] 旅游消费结构与出行方式变化 - 全国旅游市场呈现客单价提升趋势,湖北表现突出 [2] - 包车游订单同比激增83%,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约60% [2] - “飞机/高铁+租车”的组合出行方式日益普及,游客从武汉等枢纽落地后租车前往宜昌三峡、恩施大峡谷等目的地 [2] 年轻消费群体与市场新趋势 - 95后游客占比近四分之一,05后群体订单量同比大幅增长61% [3] - 年轻游客推动小众目的地、沉浸式演出、网红打卡等业态火爆 [3] - 游客更注重体验的独特性、互动性和社交分享价值 [3] 文旅商体融合与创新供给 - 武商集团发放1亿元消费券,带动日均客流量超17万人次,销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襄阳枣阳举办省级篮球联赛,5000座位售罄,并配套开展文创、特产派送活动 [3] - 孝感“澴川渔火”夜市汇聚百余摊位,有效点亮夜经济 [3] 武汉文旅枢纽功能与城市活动 - 黄鹤楼、东湖等经典景区魅力不减,户部巷、江汉路等特色商圈人流如织 [4] - 城市主题活动丰富,如“河山添锦绣”IP巡游花车展示、东湖“月上东湖”巡游、省博物馆沉浸式戏剧《遇见·勾践剑》等 [4] - 武汉园博园无人机表演结合火焰秀、高空杂技,八天吸引近8万人游园 [4] 新兴目的地与产品精细化 - 宜昌、恩施凭借三峡、大峡谷等顶级自然资源持续吸引游客,荆州、随州、黄冈等地实现高速增长 [5] - 随州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双节嘉年华”人潮涌动,大洪山、洛阳镇银杏谷乡村民宿持续满房,客单价提升35% [5][6] - 恩施民族歌舞剧《西兰卡普》打造“白天赏景、夜间看戏”模式,荆州古城通过NPC互动、发放优惠券增强参与感 [6]
3000元扫货、均价超百元仍疯抢!Jellycat凭情绪价值拿捏全龄段钱包|华夏双节观察
搜狐财经· 2025-10-08 20:0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佳 北京摄影报道 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的北京,消费市场暖意融融。 在北京国贸商城南区一层,Jellycat限时体验店前的长队格外引人注目。从推着婴儿车的父母到妆容精 致的白领,再到结伴而来的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一边查看手机,一边向队伍前方张望着,只为 抢购北京限定款毛绒玩具并参与虚拟甜点装饰等互动环节。 排队的消费者 这看似普通的排队,实则是当下消费市场深刻变革的生动缩影。 在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为"情感价值、体验价值"排队正成为新的消费潮流。 "毛绒玩具常被赋予陪伴、治愈等情感属性,能满足人们在不同生活场景下对情感慰藉的需求。"王鹏对 《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 在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当下,消费者购买商品已不再是仅仅关注实用功 能,而是更看重商品承载的情感意义与购物过程中的体验感受。人们愿意为情感和体验付出时间排队, 本身就是对这类商品价值的认可,且这样的消费行为正愈发普遍。 消费不止于"买商品" 货架上,一只只软乎乎、毛茸茸的玩偶挤在一起,活像一群等着被"领养"的可爱小家伙,是情感消费时 代里最萌的"气氛组"。 "就算是要预约,我也提前一个小时就来 ...
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超级黄金周收官,中国旅游迈向“体验经济”新时代
扬子晚报网· 2025-10-08 17:08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的8天"超级黄金周"正式落下帷幕。远途旅行与深度体验取代了走马观花,成为这个假期最鲜明的旅游底色。根据携程发布的 《2025国庆中秋双节旅游报告》,国内长途游订单占比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出境长线游同样增势迅猛,多个欧洲目的地订单实现翻倍增长。 订单结构变化的背后,是中国旅客对旅行意义理解的深刻变迁。携程研究院指出,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越来越清晰地指向"为情绪买单、为体验付费"这 一价值认同——从热门转向小众,从观光走向沉浸,从规划固定路线转向表达实时情绪。 "窝囊游"兴起:松弛感成为新的奢侈品 "旅游不是为了征服大自然,而是为了与自己和解。"在台州神仙居,乘坐电梯实现"无痛上山"的王先生道出了许多旅行者的心声。这个假期,放弃赶行 程、拒绝疲惫感、拥抱低能耗的"窝囊式旅游"持续风靡。 无论是电梯上山、滑梯下山,还是缓降型蹦极或酒店躺平,都成为了松弛型旅客的"舒适区"。在台州神仙居、莽山五指峰、宁波象山灵岩等配备了便捷设 施的景区,假期间门票订单同比增幅达20%至100%。 更有一批秉持"省更多的力、看更多的风景"理念的旅客,纷纷选择司导包车游。境内北京包车游订单同比增长75%,四川阿坝等风景 ...
沈阳这里连续六天,全国第一!大东区政协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工作!|栋察楼市早报(10.8)
搜狐财经· 2025-10-08 13:41
核心观点 - 沈阳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消费市场表现强劲,客流和消费额显著增长,展现出假日经济的活力 [1][3] - 体验式消费、餐饮住宿和零售商场是推动消费的主要动力 [5][7][9] -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专项行动积极提振消费,服务业持续增长 [11][12][13] 零售商业表现 - 沈阳中街大悦城客流指数从10月1日至6日连续六天位居全国重点购物中心首位 [5] - 10月6日下午,中街大悦城客流指数达到52.79,较平日增长112.49% [6] - 苏宁易购推出国庆家电“超级补”活动,带动门店客流增长46% [6] - 商场通过满减、折扣、积分兑换等促销活动激发消费热情 [6] - 家电卖场通过以旧换新补贴、企业折扣、门店优惠叠加复合优惠提振销售 [6] 餐饮与住宿消费 - 西塔街区的餐饮门店在扫街飙升榜前10位中占据6家 [7] - 西塔的火炉巷黑牛店烤肉、枣玛露脊骨汤搜索导航数据增长超过100% [7] - 就餐高峰时段,西塔街餐饮门店普遍需要排队,个别门店排队时长达两到三小时 [8] - 10月3日,亚朵集团沈阳区域40家门店全部满房,香格里拉、今旅等高星酒店也出现满房 [8] 体验式消费与新业态 - 德氏制冰厂等地点通过场景化、情感化、互动化的消费模式吸引游客 [9] - 老北市景区推出76米长龙共绘中国梦活动,结合舞龙体验吸引游客参与 [11] - “沈阳之夜”大型夜游灯会、篝火晚会、非遗表演等活动提升游客体验 [11] - 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推出沉浸式实景解谜游戏《百年密件》,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20] 文旅活动与博物馆夜经济 - 辽宁省博物馆、沈阳博物馆等9家重点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至21时,开启“博物馆奇妙夜” [15] - 中秋当日全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5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1.28% [21] - 假期前六日,全省9家一级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同比增长21.16% [21] - 博物馆夜间活动包括互动竞答、公开课、京剧快闪等,丰富游客体验 [18][19] 政府政策与服务业发展 - 大东区2025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连续1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 [12] - 大东区开展“大东真欢乐-乐享新‘机’遇”等主题促消费活动,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 - 京东MALL以旧换新销售额排名全市第一,沈阳大悦城客流量全国领先 [13] - 政府计划深化产业体系构建,推动服务业融合升级,拓展银发、亲子等潜力市场 [13] 交通与基础设施支持 - 沈阳地铁6500余名员工坚守岗位,保障假期出行安全 [21] - 地铁通过精准客流预判、运力调配、安全巡检和服务优化支持假日经济 [22] - 地铁在146座车站悬挂国旗,布置节日打卡点,并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营造节日氛围 [23]
经济动态点评:十一假期消费“打几星”?
民生证券· 2025-10-08 13:12
假期结构与消费趋势 - 2025年十一假期总天数达到创纪录的16天,通过“双节重合”和“灵活调休”实现[3] - 假期前3天全国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1%,占消费总额比例首次超过商品消费,达到53%[3] 政策与平台赋能 - 高德地图、小红书、美团等平台投入巨额补贴,如高德“每天分1亿红包”,助推服务消费增长[4] 出行模式变化 - 假期前6天日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5.2%[4] - 公路客运量同比增幅超过铁路和民航,体现“高频近程”周边游趋势[4] - 假期前6日国际航班执飞班次同比增长11.7%,反映“低频远程”出境深度游需求上升[4] - 跨省或跨市游占比下降,因性价比优势减弱[5] 消费偏好转移 - 十一期间观影人次显著增加,而乘用车销量表现平淡[5] - 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平淡,但二手房成交量维持在历史同期较高水平[5]
热评丨文旅融合深一度:从“看山看水”到“可感可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8 11:58
在辽宁铁岭银冈书院,内含定制毛笔的"状元福袋"、"高中"主题红包与迷你"状元帽"挂件,都成为家长 送给孩子的"励志信物",备受青睐。在西藏布达拉宫,这里的文创设计从严肃的文物复刻走向生活化表 达:毛绒藏面玩偶、布达拉宫纹样水杯……近年来文创产品的发展,让文化不仅可感可触,更"可带 走"。"文创热"与"国潮风"的兴起,正推动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融入当代消费——布达拉宫文创年销售 额较10年前增长近10倍,就是这一趋势的有力印证。 从凝视文物到沉浸体验,从回望历史到带走文创,这一系列文旅融合的实践,折射出"体验经济"的崛起 与消费结构的升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激发了消费新活力,也推动 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今年国庆中秋来说,美团数据显示,这期间集文化、历史、休闲与体验于一体 的沉浸式综合体推动消费新需求,多场景叠加的套餐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0%。 与此同时,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发力,也为文旅消费注入了强劲动能。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的全国国庆文化 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将举办超2.9万场文旅活动,发放4.8亿元消费补贴,有力激发消费意愿。黄山等地 试点的"信用游"模式,通过"先游后付"优化服务体验 ...
中秋遇国庆,多元体验激活消费活力,四川A级景区门票收入超649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07 05:41
假期文旅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6日15时,全省A级景区接待游客625.72万人次,同比增长14.68% [1] - 截至10月6日15时,全省A级景区门票收入6491.73万元,同比增长16.95% [1] - 10月6日,全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接待群众109.24万人次 [1] 特色文旅活动 - 全省联动开展系列中秋特色活动,如绵阳江油“万人赏月诵中秋”集中展演、成都市“月满华诞·幻游三国”主题活动及中秋灯光秀 [3] - 央视中秋晚会主舞台落户德阳,三星堆文化与川籍艺人张含韵等“回家团圆”成为亮点,德阳市同步开展配套旅游活动 [3] - 宜宾市以“李庄金秋颂”为主题举办诗会擂台,南充市通过祭月巡游、拜月仪式等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3] - 各地活动精心打造集文创、非遗、美食与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市集,展现“线上+线下”与“非遗+展销”的融合魅力 [3] 演艺活动带动消费 - 全省引进高质量演唱会、音乐会等营业性演出,打造“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文旅消费新场景 [4] - 泸州市“银河左岸”音乐节售票近10万张,省外观众占比48.6%,省内其他市州观众占比39.9%,延长驻留时间,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及文创消费 [4] -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在蓉城连演3天,乐山市犍为县连续4天举办草坪音乐会,吸引数万游客过夜 [4] - 演艺场所周边咖啡馆、小酒馆、文创茶饮店推出特色产品,形成“看戏+社交+消费”的完整消费闭环,将“票根经济”升级为“体验经济” [4] 多元化旅游产品供给 - 红色游、乡村游、生态游、文化游持续火爆,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举办公益观影和特色展览,眉山市丹棱桔香稻田、彭山红色家风馆成为热门目的地 [6] - 短途自驾成主流,眉山、乐山、雅安、内江等市的短线游、家庭游、自驾游占比超90%,过夜游客逐步增长 [6] - 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热度攀升,广安、宜宾、遂宁等市围绕赛事推出同名活动,设置打卡点、观赛点及特色业态,叠加文旅福利与商家折扣 [6] - 各地结合资源特色打造消费亮点,融合非遗美食、音乐表演,激活文旅消费 [6]
国庆中秋假期市场观察:市场运行平稳 消费活力释放
人民日报· 2025-10-06 09:47
假期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假期前四天同比增长3.3% [1] - 消费市场呈现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居民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1] 地方消费活动与成效 - 江西芦溪县发放100万元消费券,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激发消费潜力 [1] - 湖南株洲天泽华丽服装市场假期首日客流量同比上升35%,采购订单量环比增长28%,省外采购商占比达16% [1] - 新疆喀什市假期前两日接待游客39.6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7亿元 [2] - 北京友谊商店“超级转转”店10月1日客流量比前一周日均客流量增长270% [5] - 河南郑州蜜雪冰城总部旗舰店创下单日客流量超6.5万人次、营业额突破77万元的成绩 [5] 旅游市场表现 -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假期县域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1% [2] - 江苏东台、浙江海宁、广西靖西等县域目的地旅游消费预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提升超100% [2] - 假期首日在国内乘坐飞机的外国旅客同比增长四成以上,飞往国内70个城市 [5] - 神州租车数据显示平均租期延长至5.2天,8天以上的长租订单同比增长超30% [6] 新兴消费业态与品类 - 滴滴出行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打车需求环比增长20%,异地打车需求环比上涨51% [4] - 京东数据显示智能行李箱成交量同比增长超10倍,手提行李箱成交量同比增长达8.8倍 [4] - 高德扫街榜数据显示假期首日烟火小店流量环比增长300%,本地生活餐饮行业订单量同比增长150% [4] - 追觅扫地机器人某款高性价比产品在西安门店的销量环比增长5倍 [4] 政策与服务保障 - 文化和旅游部主办全国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各地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 [3] - 四川发布6大主题1300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2] - 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6] - 多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并制定专项保障方案以优化消费环境 [6][7]
晶采观察丨文旅新玩法火了!“体验经济”助力消费提质增效
央广网· 2025-10-05 11:17
正如一位网友留言所说,"以家人为单位的文旅体验,是一种快乐。如果能带着家人在各类文旅场景中 去深度参与,这是快乐加倍。"所以,体验经济,不只"性价比",更要"心价比"。 有一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道出了人与人、人与场 景之间相互关联、彼此成就的微妙关系。当下假日文旅正热,用这句话来形容"体验经济"再合适不 过。"体验经济"通俗来说是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一般意义上来说是服务经济的延伸,让消费者为"过程 价值"而非"功能价值"买单。像这种"互为风景"的情感共鸣,正是"体验经济"的核心价值,让每个参与 者既是体验的消费者,也是价值的创造者。 譬如,湖南张家界推出"每日一主题"非遗文化展演与体验活动,从10月1日至6日,连续六天集中展示土 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可欣赏到土家摆手舞、毛古斯舞,沉浸式感受先 民狩猎、耕作、繁衍的古老生活图景;假期期间,"美丽中国踏歌行·礼乐成安音乐节"在河北邯郸成安 举行,数以万计的音乐爱好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用音乐点燃激情,以律动释放自我,共同缔造了一 场户外音乐盛宴。就在节前,多地也紧扣秋日节气特征,推出一系列季 ...
户外亲子嘉年华回归 植物园里融合音乐演出、艺术体验、文创消费 草坪市集花朵舞台 过节新体验
解放日报· 2025-10-03 10:21
记者 张熠 "我们在春天推出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听专业古典乐的同时可赏花;而在秋天,我们推出亲民的 辰山自然生活节,把文化、艺术和自然融合起来。"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胡永红介绍,经调研发 现,植物园的游客中,亲子家庭占比七成,而秋天也是植物园客流量较高的时段,"辰山植物园有近两 万种植物,物种非常丰富。我们负责提供一个独特的场景,通过文旅商体展联动,引进演出、艺术,包 括各式各样的商业配套,让所有人都能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 接下来的几天,辰山植物园的花朵舞台继续不打烊。倒空间乐队、815乐队、詹曲旬环乐队、平行 宇宙乐队、晚高峰乐队,上海轻音乐团电声乐队及歌手黄偲、李欣玫、李霖菲儿,以及上海街艺演出代 表罗小罗和小廖同学、原创弹唱歌手顾少麟、歌手大美等都将轮番亮相植物园。10月6日,"我们的节日 ·中秋"特别舞台将在中秋节当天上演,洞泾镇文化中心舞蹈队带来茶担舞,叶榭龙泉舞龙队带来民间传 统表演——舞草龙……2025上海国际儿童戏剧艺术节也与生活节特别联动,带来《哼将军和哈将军》戏 剧工作坊,另外还有植物科普、中华戏曲、DJ打碟、太极、非遗、音乐导赏等形式丰富的活动。 另外,一张辰山植物园门票还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