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式竞争

搜索文档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莫让“降本”最终变成“卷死”供应商
快讯· 2025-07-23 11:48
文章指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但长期打价格战、搞同质化的"内卷式"竞争,却是市场失序的开 端。"内卷"消耗战中,极限降本最终的后果将是"卷死"供应商。压力看似转移,却沿着上下游的关联形 成共振,产业生态成病态,供应链各个环节都将深受其害。真正的"降本",是以双赢为锚点,追求全链 条的效率跃升与价值创造。 ...
新华时评·一线评论|摒弃“内卷式”竞争,变“一哄而上”为“一展所长
新华社· 2025-07-22 09:46
平台企业竞争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1] - 平台企业存在卷补贴、卷价格的无序竞争现象,属于"内卷式"竞争[1] - 平台卷商户导致商家陷入拼价格、降品质的内耗泥潭[1] - 产业链内卷导致终端厂商将成本压力传导至零部件供应商,上下游利润空间被双重压缩[1] - 同行互卷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部分针织服装企业因恶性竞争订单量锐减[1] 地方政府招商政策 - 一些地方政府招商政策内卷,通过税收减免、土地特惠、建厂补贴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1] - 低效产能依赖"政策温床"存活[1] 中央政策导向 - 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 -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2] - 今年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2] 行业治理建议 - 整治"内卷式"竞争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2] - 行业协会应倡导合法、公平、诚信、正当、有序的行业竞争[2] - 企业应摒弃"低价换市场"短视思维,聚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 服务业发展路径 - 外卖领域是当前平台促销的主要集中领域[2] - 服务业企业应挖掘更多需求、积极创造供应,实现跨越式增长[2] - 变"一哄而上"为"一展所长"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2]
新闻1+1丨多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中!
央视网· 2025-07-22 06:12
行业"内卷"现状与危害 - 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和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均出现"内卷式"竞争,政策加码整治迫在眉睫 [1] - "内卷"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削弱行业竞争实力,阻碍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提升 [1] - 行业优势企业通过价格压制转嫁成本,破坏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系统 [1] - "内卷"引发企业利润、员工收入、国家税收、投资回报全面下降,破坏国内经济大循环 [2] 外卖平台行业治理措施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外卖平台旨在防止"内卷式"竞争影响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多方利益 [4] - 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确保定价透明和食品安全 [4] - 商家需避免过度折扣的恶性竞争,调整定价策略 [4] - 需保障外卖骑手合理收入与休息时间,维护劳动者权益 [5] - 平台企业需防止利用支配地位损害商家、消费者和骑手利益 [5] 治理主体与路径 - 政府需减少补贴竞赛和价格政策洼地,避免重复建设,发挥引导作用 [7] - 行业协会应通过自律行为约束企业,减少无序竞争 [7] - 头部企业、国企央企和链主企业需规范自身行为 [7] - 法治化建设需打击偷工减料、虚假宣传、抄袭作弊等行为 [7] - 科技创新是打破存量博弈、实现增量竞争的关键 [7] 新能源车行业价格监测 - 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可设置成本底线,防止车企通过降价压榨利润 [9] - 监测机制有助于监管部门快速察觉价格异常波动并干预 [9] - 防止车企通过压榨上下游或偷工减料转嫁成本压力 [9] 账期支付执行关键 - 需确认合同时间是否符合约定账期 [10] - 建立账期支付进度监测和多级预警机制 [10] - 明确违约处罚机制以厘清责任并保护各方权益 [10] 公平竞争与法治建设 - 需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落实,完善法治化市场秩序 [11] - 法治化建设是保障市场良性竞争和落后产能退出的基础 [11]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回应“内卷式”竞争、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问题——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01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核心内容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3年10月15日起施行 [1] - 该法自1993年实施以来第三次修订,前两次修订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 [1] - 修订重点针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数字经济领域公平竞争规则 [1] 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 新增对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行为的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者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或损害其他经营者权益 [4] - 针对"网络水军"刷单现象,法律明确禁止有偿提供商业排名、信用度和用户访问量等虚假交易服务 [3] - 完善对广告屏蔽、流量劫持、数据杀熟等新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 [4] 平台经营者责任强化 - 要求平台在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明确公平竞争规则,建立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5] - 规定平台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应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保存记录 [5] - 平台需向住所地县级以上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报告不正当竞争行为 [5] "内卷式"竞争治理 - 法律将"内卷式"竞争纳入调整范围,重点规制低价低质竞争行为 [7][8]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经营者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参与市场竞争 [8] - 针对充电宝行业低价竞争导致安全隐患等典型案例作出回应 [7] 恶性价格战监管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10][11] - 针对外卖平台"百亿补贴"等价格战行为进行规范 [10] - 防止平台通过价格战挤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和损害消费者权益 [10][11] 法律实施机制 - 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经济政策前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9] - 建议采用"信用+技术"方式提升执法精准度 [9] - 强调司法机关需畅通救济渠道,明晰裁判标准 [9]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吕来明:整治“内卷式”竞争,需避免宽泛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21:16
平台经济竞争现状 - 多个行业出现"反内卷"趋势,包括水泥、光伏、汽车和电商等领域 [2] - 外卖平台近期开启补贴大战,推出大额满减券和"0元购奶茶"等优惠活动 [2] - 多地餐饮协会呼吁抵制价格补贴"内卷式"竞争,推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 [2]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外卖平台,要求理性竞争 [2] 平台经济治理趋势 - 监管加大对平台治理规则的监管力度 [2] - 监管重点从消费者利益保护转向经营者、消费者、平台内从业人员多方利益保护 [2][9] - 平台内部治理义务不断拓展 [2] - 促进发展仍是长远目标,坚持在发展中规范 [2] 电商行业发展现状 - 电商行业从货架电商向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 [3] - 数据成为平台和平台内经营者竞争的关键因素 [4] - 电商平台同质化严重,经营模式、类目高度相似 [4] -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 [4] - 2023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45.52万亿,2024年突破46.41万亿元 [5] - 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大幅落后于美国科技巨头,已跌出全球前十 [5] 平台经济治理政策 - 2020年10月以前以"包容审慎"监管为主 [7] - 2020年11月至2022年12月开展"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专项整治 [7] - 2023年后平台经济监管步入常态化 [7] - 2024年中央层面多次释放"反内卷"信号 [7]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引入"反内卷"条款 [7][8] 平台治理规则 - 市场监管总局就《网络交易平台规则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8] - 要求平台遵循公开透明、公平合理、权责一致原则 [8] - 平台需建立不正当竞争举报投诉和纠纷处置机制 [10] - 平台需承担主动管理义务,发现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时处置 [10] - 平台内部治理义务从主体核验、制止违法等扩展到全面履行治理义务 [10] 平台治理建议 - 平台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治理责任应区分类型确定履行标准 [11] - 平台不应承担过重法律责任以避免成本转嫁和国际竞争不利 [11] - 整治"内卷式"竞争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宽泛化 [11] - 平台应加强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的治理责任 [11] - 平台内部治理规则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12] - 政府对平台治理规则的监管应尊重平台自治 [12]
近20家餐饮协会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
搜狐财经· 2025-07-21 16:45
近日,多地餐饮协会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立即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低于成本价的补贴活动,禁止强制摊派补 贴,转向高质量发展,明确补贴上限与账期保障等。 在此之前,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 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 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 发展。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从今年五月开始至今,陆续已有湖北、陕西、云南、福建、山东、广西、山西、新疆以及北京、青岛、大 连、深圳、珠海、重庆、大同、遵义、济南、洛阳等超10个省市自治区的餐饮行业协会和烹饪餐饮协会等陆续发布相关倡议书, 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早在今年五月,中国烹饪协会、安徽、云南及北京、温州、洛阳、珠海等多地就已发布《关于抵制"内卷式"竞争,共建健康餐饮 市场秩序的倡议书》。倡议包括:坚持品质优先,抵制突破成本价的非理性促销,通过提升附加值增强竞争 ...
多地餐饮协会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7-21 06:47
行业竞争态势 - 多地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行为,涉及洛阳、山东、湖北、陕西、云南、北京、青岛、大连、大同、重庆、深圳等地[2][3] - 某外卖平台年初发起"百亿补贴"活动引发行业竞争,随后另一平台投入500亿元跟进,近期又有新平台加入使补贴大战升级[3] - 当前平台普遍采用"满18减18""免单卡"等过度补贴方式,导致行业内卷严重[3] 行业影响分析 - 过度补贴导致奶茶单品利润跌破1元,部分餐品出现"倒贴"4元现象,商户利润被大幅压缩[3] - 正常价格体系被破坏,消费者面临配送延迟等问题,影响整体消费体验[3] - 形成平台、商户、消费者多方受损的"多输"局面,损害行业长远利益[3] 行业协会建议 - 呼吁平台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低于成本价的促销活动[2][4] - 建议设定补贴上限,保障账期合理,禁止强制商户承担补贴任务[2][4] - 优化算法防止订单失控,提升食品安全管理和配送效率[4] - 建议商家理性参与促销,自觉抵制价格战,避免盲目卷入补贴竞争[4] 监管动态 - 市场监管总局已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2] - 监管部门倡导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和平台多方共赢的良性生态[2]
周末!多地餐协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搜狐财经· 2025-07-20 22:54
行业动态 - 多地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包括洛阳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山东省烹饪协会等7月19日发布倡议书[1] - 倡议内容包括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低于成本价活动、禁止强制摊派补贴、建立合理定价机制等[1][5] - 过去一周内超10个省市餐饮行业协会发布类似倡议,涉及湖北、陕西、云南、北京、青岛等地[5] 平台回应 - 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美团被市场监管总局约谈,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竞争[1] - 京东声明未参与"0元购"、"18-18"等恶性补贴活动,称其为严重内卷[6] - 美团CEO王莆中表态反对内卷但被迫参战,称外卖大战带来泡沫[7]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转载行业协会倡议书,表态支持健康发展生态[6] 商家观点 - 北京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指出线上渗透率提升但客单价和利润率下滑,商家被动参与无选择权[6]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批评平台剥夺商家定价权,称促销行为破坏餐饮生态[6] 竞争现状 -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非理性竞争引发监管和行业关注[6] - 平台密集对外发声表态"反内卷",但实际竞争行为仍在持续[6][7]
外卖“大战”降温 记者亲测:0元券消失、红包补贴门槛提升
广州日报· 2025-07-20 22:15
外卖补贴大战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外卖平台后,低门槛红包优惠券、免费配送券、"0元茶饮券"等消失,但部分红包、优惠券、到店团购优惠仍可领取[1] - 淘宝闪购保留"满35减16""满20减10""满15减10"优惠券,周末推出188元大券包对标美团[4] - 美团黑金会员保留雪糕类免单(原价5-12元),可领取"满38减18""满48减18"大额神券[4][6] - 京东外卖持续"百亿补贴"活动,提供"满15减10"等优惠券[4][8][11] 行业竞争影响 - 外卖大战导致骑手配送时间延长至40分钟(正常20分钟),约谈后配送时效恢复[14] - 宿迁外卖单量增长4倍,但堂食减少,快餐店外卖价格低于堂食导致经营失衡[15] - 京东宣布投入20亿元升级骑手福利,包括五险一金、防暑防寒津贴及15万台二轮车装备[17] - 淘宝闪购强调不参与补贴战,通过整合电商与地面履约能力构建"大消费"商业模式[17] 平台高管观点 - 美团CEO王莆中称行业处于非理性阶段,1块钱买12瓶水等补贴带来大量泡沫订单[15] - 补贴打破餐饮价格心智,影响堂食经营秩序,宿迁案例显示增量价值有限[15] - 平台需从资本消耗转向价值创造,平衡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与商家盈利[18] 监管与行业反思 - 市场监管总局叫停外卖补贴大战,要求平台理性竞争[17] - 行业专家指出消费增量应来自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而非价格内卷的零和博弈[18] - 短期补贴虽拉动流量,但需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避免"补贴停、用户流失"陷阱[18]
超十地餐协发文: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竞争
第一财经· 2025-07-19 23:44
外卖平台"内卷式"竞争现状 - 洛阳、山东等多地餐饮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淘宝闪购(饿了么)、京东、美团停止非理性补贴,取消低于成本价活动,禁止强制摊派补贴 [1][2] - 京东外卖年初以"百亿补贴"入局引发行业竞争,淘宝闪购(饿了么)跟进500亿补贴,美团随后参战,补贴总额预计达800亿,最高日订单量2.5亿 [2][4] - 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约谈三大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此前5月已因竞争问题约谈过相关企业 [1][2] 行业影响与多方困境 - 补贴战导致餐饮商家线上渗透率提升但客单价下滑,单杯奶茶利润跌破1元,部分餐品出现负4元"倒贴收益",定价体系被破坏 [2][3] - 消费者面临配送延迟等体验恶化问题,形成平台、商户、消费者多方受损的"多输"局面 [3][4] - 南城香创始人指出利润率下降,嘉和一品创始人称商家是补贴战最大受害者 [2] 行业协会建议与平台回应 - 山东、大连等地协会呼吁平台优化算法避免爆单失控,转向食安管控、配送效率与数字化赋能 [4] - 云南、大同协会建议商家抵制非理性价格竞争,北京烹饪协会强调应专注服务质量与技艺创新 [4] - 美团CEO王莆中表态反对"内卷",但参战是为生存,指出外卖大战存在泡沫 [5] 行业转型方向 - 部分平台已推动"反内卷"措施,如骑手防疲劳机制、取消超时扣款、试点养老保险补贴,并上线"明厨亮灶"食安保障 [4] - 陕西省饭店协会建议通过数字化优化供应链与客户服务,以运营提升替代价格比拼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