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建设
搜索文档
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启动;香港扩大飞机乘客离境税豁免范围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7:04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 深圳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并推动金融、技术、数据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深圳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健全科学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模式 [1] - 深圳将推出一批改革措施、创新试验和开放举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能 [1] 广东照明产业 - 广东照明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32%,稳居全国首位 [2] - 广东照明产业在全国外贸格局中占据关键地位 [2] - 广东照明产品出口稳定对保障全国照明行业整体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3] 香港离境税豁免 - 香港扩大飞机乘客离境税豁免范围,涵盖航空转机乘客和多式联运转机乘客 [4] - 豁免每年可惠及约83万名航空转机乘客和约250万名多式联运转机乘客 [4] - 政府每年收入可能减少约6.7亿港元 [4] - 新增豁免将吸引更多乘客使用香港国际机场,增加旅客逗留期间的消费 [5] 大湾区大学 - 教育部拟同意设置大湾区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东莞市政府投入保障 [6] - 学校有两个校区,总面积2350亩(松山湖校区250亩、滨海湾校区2100亩) [6] - 大湾区大学将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为大湾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6] 深交所行情 - 深证成指收报10246.02点,上涨0.83% [7] - 深市领涨股票包括美晨科技(涨幅20.23%)、青木科技(涨幅20.00%)、欣锐科技(涨幅20.00%) [8] - 深市领跌股票包括*ST金刚(跌幅10.71%)、弘景光电(跌幅10.20%)、中超控股(跌幅10.03%) [8]
天健集团:建筑业务承压,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20250505
华泰证券· 2025-05-05 23: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4.09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不佳,收入和归母净利同比下滑,但Q4收入增长,有望受益于大湾区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加速 [1] - 地产销售收入企稳,Q4毛利率改善,随着销售项目结转,盈利能力有望延续改善 [2] - 财务费用率下降,但预售减少使经营性净现金流承压,2025年新盘入市后现金流有望改善 [3] - 建筑业新签订单承压,但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后续有望受益 [4] - 考虑建筑业务订单下滑和竞争加剧,下调建筑业务收入及毛利率预测,调整盈利预测和估值,仍维持“买入”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213.6亿元、归母净利6.2亿元,同比-20.9%、-59.1%,Q4收入121.2亿元、归母净利2.9亿元,同比+29.4%、-40.4%,利润下滑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3亿元 [1] - 2024年建筑施工/房地产销售/物业租赁收入115.2/103.1/4.2亿元,同比-40.3%、-0.3%、+5.2%;毛利率5.0%、27.2%、36.4%,同比-1.2、+0.9、+6.1pct [2] - 2024年期间费用率6.4%,同比+0.03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2.0%、2.3%、0.8%,同比+0.5、+0.1、-0.4、-0.1pct [3]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11.4亿元,同比-83.9%,Q4为10.9亿元,同比-74.8% [3] 业务订单情况 - 2024年建筑业新签订单135.7亿元,同比-31.9%,年末已签约未完工订单230.7亿元 [4] - 开发业务在建项目4个,计容建筑面积87.5万㎡,主要在售项目21个,未结转建筑面积132.9万㎡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为6.9/7.6/8.2亿元,前值11.7/13.8/-亿元,下调41%/45% [5] - 给予公司地产(6.0亿归母净利)/建筑施工及其他业务(0.9亿归母净利)2025年12/5xPE,对应目标市值77亿元,目标价4.09元 [5] 经营预测指标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26,999|21,357|20,697|21,609|22,260| |+/-%|2.02|(20.90)|(3.09)|4.40|3.0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517|620.57|692.61|763.08|820.80| |+/-%|(22.20)|(59.09)|11.61|10.17|7.56|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81|0.33|0.37|0.41|0.44| |ROE (%)|9.97|3.95|4.27|4.55|4.72| |PE (倍)|4.38|10.72|9.60|8.72|8.10| |PB (倍)|0.46|0.46|0.44|0.42|0.41| |EV EBITDA (倍)|4.40|8.04|7.13|7.41|6.14|[7] 可比公司估值 - 地产业务可比公司城建发展、滨江集团、华发股份2025E平均PE为13.94倍 [13] - 建筑业务可比公司上海建工、安徽建工、山东路桥2025E平均PE为6.69倍 [14] 盈利预测调整 |项目|2025E原预测|2025E现预测|变化幅度|2026E原预测|2026E现预测|变化幅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147|20697|-6.55%|23555|21609|-8.26%| |营业收入 - 工程施工|15329|12101|-21.05%|16425|12706|-22.64%| |毛利率(%)|16.9|14.7|-2.24pct|17.5|15.0|-2.47pct|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168|692.6|-40.71%|1378|763.1|-44.62%| |净利率(%)|5.23|3.20|-2.03pct|5.81|3.38|-2.43pct|[18] 财务报表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经营活动现金等 [24]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的预测 [24]
香港特区政府正持续与粤澳加强合作 强化湾区内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21:04
大湾区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进展 - 香港特区政府正与粤澳加强合作,推动大湾区在法律服务、专业资格互认、货物及基础设施联通、资金流动、创科资源、跨境安老及医疗协作等领域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1] - 大湾区建设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切入点,香港作为区域核心引擎之一,与广东、澳门优势互补推动湾区建设 [1] - 特区政府成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督导组,由行政长官任组长,三位司长任副组长,顶层推进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 [2] 跨境物流创新案例 - 香港与东莞合作的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实施"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内地出口货物可在东莞完成航空安检等程序后无缝运抵香港机场 [2] - 该模式免去重复清关和安检,提高跨境航空货物中转效率,发挥香港空运枢纽功能,是规则衔接的成功范例 [2] 法律服务与金融互联互通 - "港资港法"及"港资港仲裁"措施已扩展至更多内地湾区城市,体现中央对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支持 [3] - "跨境理财通"自2021年启动后,2024年推出进阶版2.0,截至2025年2月底已有25间香港银行参与,个人投资者超14.5万,三地跨境汇划资金超1056亿元人民币 [3] 数据流通与未来发展 - 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便利措施从2023年银行、信贷、医疗试点扩展至2024年11月所有行业常态化推行 [4] - 香港将继续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至大湾区,同时将湾区成功经验辐射全国,实现"一点两地"的新定位 [4]
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新址启航
广州日报· 2025-03-31 20:5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乔迁新址,将持续加码大湾区建设、布局医康养生态,联合集团资源探索“保险+”创新模式 [2][3][4] 公司活动 - 3月31日中国太保寿险广东分公司乔迁庆典在广州市珠江新城太平洋金融大厦举行,旗下产险、健康险、华南审计部负责人等出席 [2] 大湾区建设与医康养生态布局 - 新办公场所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核心商务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强化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辐射能力 [3] - 公司将以新址为起点,贯彻“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融入大湾区建设,落实相关行动方案,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险服务 [3] - 太保家园广州国际颐养社区暨广州源申康医院项目去年12月动工,2027年试运营,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规划提供高品质养老床位700余张、专业化康复床位400余张,建成后提供一揽子服务 [3] 业务数据与创新模式探索 - 2024年总保费收入突破99.35亿元,同比增长10.5%,累计服务承保客户4048万人 [4] - 公司将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用“太e赔”实现“一键理赔”,探索医院直付服务缩短理赔周期 [4] - 未来联合集团资源,从“以队伍为中心”向“客户—产服—队伍”驱动理念转变,以“芯”基本法推动三大核心变革 [4] - 探索“保险+健康”“保险+养老”等创新模式,依托家族办公室项目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4]
香港全体公务员冻薪,预计削减约1万个职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7 12:51
香港2025-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核心措施 -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2025/20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区议会全体人员一致冻薪,包括行政长官李家超 [1] - 公务员编制将在2026/2027及2027/2028年度每年缩减2%,预计本届政府任期内削减约1万个职位 [7] - 公务员薪酬开支达1562亿港元,占特区政府经营开支26%,较2019/2020年度增加200亿港元 [7] 香港经济展望 - 预计2024年香港经济实质增长2%-3%,连续两年保持增长 [3][4] - 国际地缘政治和高息环境对本地资产价格及消费市场造成压力,但内地经济稳定增长为香港提供支撑 [4] - 2024/2025年度综合赤字预计为872亿港元,财政储备将降至6473亿港元 [6] 财政整合计划 - 推出"强化版"财政整合计划,目标到2027/2028年度累计削减政府经常开支7% [6] - 推迟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商业用地换地期限,考虑将部分商业用地改划住宅用途 [11] 房屋与土地供应 - 未来10年将供应308000个公营房屋单位,其中未来5年供应量达19万个 [9][10] - 写字楼空置率高企,新财年暂停推售商业用地 [11] 科技创新投资 - 预留10亿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重点推动AI上游研发和成果转化 [12][13] - 河套合作区香港园区2024年投入运营,预留37亿港元完成第一期基建,首批租户年内进驻 [15] 北部都会区发展 - 北部都会区定位为香港创科产业核心区,将重点发展高端专业服务、现代物流和教育旅游产业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