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上城绘就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杭州日报· 2025-05-09 10:57
基层治理创新 - 上城区通过"最美红巷"品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小营巷社区已免费发放1.7万余份公益午餐和9万只手工公益馒头 惠及超过95%的社区居民 [5] - 采荷街道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创新"社区化"治理模式 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 通过设立功能型产业社区和"共治联盟"提升治理效能 [5] - 上城区构建"11353"工作体系 推出2878个共治单元与1.7万余人的共治队伍 社区建群数量从124.1个降至55.2个 降幅达55.5% [6] 新就业群体服务 - 上城区建立164个"尚小驿"服务站点 提供6大类24项服务 打造10分钟可达的温馨"港湾" 快递小哥可入住月租700元的新公寓 [7] - 推出"十大暖心关爱礼包"3.0版 整合教育、医疗、住房等10大类30项服务 全面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职业成长和子女教育需求 [7] - 成立全省首家"直播人才学院"和全市首个直播电商党群服务中心 推动党建覆盖电商行业 [8] 志愿服务与数字治理 - 上城区"最美人墙"志愿服务已持续10年 吸纳31.2万名志愿者 成立6201支志愿服务队伍 形成"最上城、益起来"品牌 [9] - 推出"AI网格助手"与"AI社工老师傅"双智能系统 构建覆盖基层治理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推动区域治理进入"智能体"时代 [10] - 实施"社区工作者-专业社工-志愿者"三级人才架构 通过"专业社工+志愿者"模式帮助流动人口融入城市 如九堡社区案例 [9]
民间河长如何激活河湖治理新动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3-31 11:26
河长制深化发展 - 河长制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成效显著,当前需从突击整治转向长效治理,从关注工程建设转向精细管理 [1] - 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 - 充分发挥民间河长的补充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民间河长组织体系 - 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愿日益增强,水环境质量与民生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公众参与热情 [1] - 仅靠地方政府部门和行政河长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环境治理需要 [1] - 应将沿河居民和社会组织纳入民间河长体系,通过规范化组织建设凝聚分散的民间治水力量 [1] 党建引领与数字治理 - 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在民间河长协会建立党组织,与地方党委和河长办形成工作联动 [2] - 发挥党员河长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治水,促进部门协同和区域协作 [2] - 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水环境治理智能化水平 [2] - 开发移动政务平台如浙江省"绿水币"小程序,为民间河长提供实时查看信息、参与活动、反馈问题的便捷渠道 [2] 民间河长制度保障 - 民间河长多为兼职,可能缺乏业务素质及持久投入动力,参与时间和频次难以保障 [3] - 需制定管理办法规范准入、培训和考核机制,建立行政与民间河长定期沟通机制及问题处理反馈机制 [3] - 建立健全激励表彰机制,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增强民间河长的获得感和荣誉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