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易控智驾冲港股IPO,无人矿卡有望迈入爆发期
山西证券· 2025-07-23 09: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首次)[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控智驾冲刺港股 IPO,其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超 300%,但尚未盈利 [3][5] -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为“5 + N”,国外企业占主导,国内无人驾驶矿卡企业有国产替代机遇 [6] - 矿业是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最成熟应用之一,国内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和规模将爆发式增长,全球市场规模也将大幅增加 [7] - 大型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渗透率提升催生成长机会,建议关注易控智驾、希迪智驾、北方股份等 [7] 相关目录总结 易控智驾情况 - 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修订后上市申请文件冲刺港股 IPO,6 月 24 日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资金用于研发、市场开拓和海外布局 [3] - 作为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L4 级无人驾驶技术部署在 24 个矿场,截至 2025 年 6 月 18 日已部署超 1400 辆无人驾驶矿卡,解决方案部署在 12 个最大露天煤矿中的 7 个 [5] - 2022 -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5991.7 万元、2.71 亿元和 9.86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305.8%,但 2022 - 2024 年分别亏损 2.16 亿元、3.34 亿元和 3.90 亿元 [5]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 - 传统矿卡竞争格局呈现“5 + N”,国外主要有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别拉斯、利勃海尔 5 家,国内多家矿山装备企业有布局 [6] - 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利勃海尔、别拉斯和沃尔沃六家企业占据传统矿卡全球市场 90%以上份额,卡特彼勒和小松市场占有率合计超 70% [6] 无人驾驶矿卡市场情况 - 国内市场 2022 - 2023 年进入快速规模化阶段,预计无人驾驶矿卡销量渗透率从 2024 年约 6%上升至 2030 年突破 50%,销量从 2025 年约 4000 辆增长至 2030 年 16340 辆,复合年增长率 32.5% [7] - 2024 年国内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 20 亿元,2021 - 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204.7%,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4 年 7 亿美元增加至 2030 年 81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51.0% [7]
Momenta布局智能重卡,领投零一汽车5亿元融资|36氪独家
36氪· 2025-07-23 09:05
文|李安琪 编辑|李勤 36氪独家获悉,新能源重卡制造商「零一汽车」近日完成了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自动驾驶头部企业Momenta、兴杭创投及辰韬资本联合领投,国发 文鑫、娄东产业基金、德迎资本、新景富盈、元璟资本、财通资本、活水资本、老股东天善资本等共同参与投资。 据悉,本轮资金将用于新一代正向研发平台量产及无人驾驶卡车规模化落地。 零一汽车成立于2022年4月,由前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黄泽铧、前三一重卡总经理、北汽福田戴姆勒副总裁张红松共同创立。去年年末,原中国重汽执行董 事张伟正式加盟零一汽车,主要负责市场和销售。 2021年黄泽铧离开时,正是图森未来的巅峰时刻,股价创下历史最高点。"在图森未来时,我某种意义上像活在一个象牙塔里,带着技术浪漫主义,但真实 世界要复杂很多倍,它不仅仅由代码构成。"黄泽铧向36氪回忆。 在图森未来期间,他看到的挑战在于,传统重卡产业以供应链集成为主,但新能源、无人驾驶是全新物种,既没有一个成熟的、可被参照的设计,产业链也 不齐备。例如一些自动驾驶的技术bug,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卡车硬件支持。 他意识到,整车硬件会是制约卡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 黄泽铧硕士毕业于卡内基 ...
【时代风口】 中国无人驾驶规模化出海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3 03:16
百度萝卜快跑与Uber战略合作 - 百度萝卜快跑与Uber达成里程碑式战略合作协议 将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拓展至美国和中国大陆以外的多个市场 [1]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国无人驾驶企业首次大规模出海 其他中国智驾企业预计将跟进 [1] - 合作将为萝卜快跑带来三大好处:快速进入全球市场 与Uber形成联盟 获取大量训练数据 [1] 中国智驾行业现状 - 中国汽车制造业正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 已通过电动化实现对欧美日车企的弯道超车 [1] - 中国已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但面临电动化技术瓶颈 锂电池能量密度接近极限 [1] - 中国无人驾驶技术全球领先 L2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0% 国内车企正围绕智驾技术展开激烈竞争 [1] 中国智驾企业出海动因 - 国内智驾技术可能陷入同质化竞争和内卷 技术战有转向价格战的趋势 [2] - 规模、技术路线和数据是推动中国智驾企业出海的主要动力 [1][2] - 上游供应商也希望通过出海扩大销量 实现"以量换价" [2] 出海带来的行业影响 - 将推动中国无人驾驶上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升级发展 涵盖传感器、芯片、算法软件等多个领域 [2] - 规模化效应将降低自动驾驶软硬件成本 提升中国产品的性价比优势 [2] - 先发企业有望主导全球无人驾驶标准 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 [2]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车企正纷纷开启智能化竞争 智能化将成为未来竞争核心焦点 [1] - 中国智驾企业需要掌握"隐形方向盘"主导权 率先实现全球化规模落地的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 [2]
国泰海通|机械:无人叉车风起,看好叉车龙头智能化升级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无人叉车风起,看好叉车龙头智能化升级;报告日期:2024.07.21;报告作者: 肖群稀(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2120001 欧阳天奕(研究助理),登记编号:S0880125042245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 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 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报告导读: 随着 AI 提高机器柔性化处理能力以及供应链走向成熟,无人叉车有望进入加 速发展期。传统叉车企业经营质量稳健,渠道复用性高,有望抢占发展先机。 投资建议 。 AI 技术的泛化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柔性工作能力,加之供应链整体走向成熟,无人叉车的经济 性凸显,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重点推荐经营质量稳健、渠道复用性强的传统叉车公司。 从系统到单机,降本 & 技术迭代打开无人叉车增量 ...
国泰海通 · 晨报0723|医疗器械、叉车
医疗器械行业 - 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25年上半年保持快速增长 25年6月采购规模同比增长25% 上半年累计采购规模同比增长41% 分产品看 CT单6月增长20% MR增长32% DR增长47% 超声下滑4% 上半年累计CT增长48% MR增长43% DR增长77% 超声增长28% [2] - 设备更新政策明确目标 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2024年各省市发布大规模采购计划 但落地比例不高 剩余部分将在2025年陆续落地 叠加新批更新项目 将为市场带来增量 [2] - 医院资金端压力缓和 2025年一季度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较快增长 国家提出增加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风险 2025年5月发改委提到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机制 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 [3] 机械行业(无人叉车) - 无人叉车经济性凸显 渗透率不足2% 供应链成熟使整机价格降低 按两班倒工人计算 经济性在1年左右体现 无人驾驶和具身智能技术迭代推动单机化作业 降低中小B端客户购置门槛 [6] - 传统叉车龙头竞争优势显著 经营质量健康 具备自主研发或外延并购能力 国内外销售网络完善 客户群体广泛利于无人叉车推广 无人化可增厚收益并提升全球认可度 [7] - 国产叉车龙头差异化发展 安徽合力侧重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能物流 杭叉集团通过收购国自机器人强化AI技术 中力股份以"货物数字化"理念构建产业生态 [7][8] 其他行业动态 - 半导体行业景气提升 关注晶圆代工产能扩张及先进封装稀缺性 [13] - 建材行业反内卷一行一策 边际关注需求预期 [13] - 人形机器人国内外催化不断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13]
【私募调研记录】汐泰投资调研茂莱光学
证券之星· 2025-07-21 08:08
公司调研信息 - 茂莱光学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领域业务的发展 [1] - 公司在半导体、生命科学、RVR检测领域、无人驾驶等领域积极探索新的应用可能 [1] - 研发人员整体规模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1] - 在RVR检测领域持续积累技术能力,保持技术与前沿市场应用同步,与下游客户密切沟通,交付效率显著提升 [1] - 一季度收入提升因部分产品从研发转入量产,边际效益显著提升,国内有可替代设备不影响生产 [1] 机构背景 - 上海汐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9日,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 [2] - 2015年3月登记备案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2017年10月成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2] - 专注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管理,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2] - 研究团队由高素质员工组成,均毕业于国内外名校,80%研究生学历 [2] - 核心投资人员来自公募基金背景,具有长时间的组合投资管理经验,具备灵活应对市场的能力和经验 [2] - 团队具有管理大规模资产的历史和能力 [2]
140+页PPT详解全球科技发展趋势与材料产业最新进展
材料汇· 2025-07-18 23:50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 计算创造力是跨学科研究,位于人工智能、认知心理学、哲学和艺术之间,目标是使用计算机对创造力进行建模、模拟或复制 [9] - 无人驾驶汽车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实现自动安全操作 [9] - 外骨骼机器人核心技术系统包括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液压驱动、气动及电机驱动 [10][11] - 高光谱成像技术基于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数据技术,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相结合,具有光谱分辨率高、"图谱合一"和突出的地物识别能力 [11] - 语音识别技术包含特征提取、声学模型训练、语言模型训练和语音解码四个主要步骤 [13][14] - 群体智能是指各种对象的集体行为,集群机器人是群体智能的一种,应用方向包括物流、自动驾驶、精准农业等 [15][16] - 军用无人机核心技术集中在总体技术、动力系统和飞控系统 [17] - 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神经网络、自然语言处理、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和物理机器人 [18][19] - 全息技术利用干涉原理记录物体光波信息,全息投影技术主要有空气投影和交互技术、激光束技术和360度全息显示 [20] - 类人机器人研究将人脑模拟系统、电子神经网络与机器人平台深度融合,实现视觉、听觉、思维和运动协同 [21] -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回路功能,最终目的是找出影响想象力的方法,与人工智能相辅相成 [22][23] - 柔性机器人具有高灵活性、可变形性和能量吸收特性,三大技术要素是机器感知、机器行动和人机交互 [27][28] - 非接触手势识别技术包括光学传感和雷达检测两种方式 [29][30][31] - 飞行汽车需要依托自动驾驶、轻量化材料和电池技术等多方面科技创新 [32][33] 人机交互和仿生 - 神经形态芯片模仿大脑处理数据,具有低功耗、低延迟特点,英特尔2021年推出Loihi 2芯片 [87] - 仿生学通过研究生物系统为工程技术提供新设计思想,在医学领域用于代替或增强人体部件 [88] - 脑功能映射技术包括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90][91] - 情绪识别通过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识别面部表情和行为动作 [93][94][95] - 智能纹身由可穿戴皮肤电极组成,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和监测生理数据 [95][96][97] - 脑机接口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侵入式采用刚性或柔性电极,非侵入式常用脑电帽 [98][99] - 人工突触模仿人脑突触传递信号方式,发展离不开忆阻器和二维材料技术 [100][101] 电子与计算机 - 柔性电子将有机、无机材料沉积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电子元器件,制造关键包括基板、材料和工艺 [126][127] - 纳米发光二极管利用纳米材料制备,具有更高发光效率和更低能耗 [128] - 碳纳米管具有出色力学、电学和化学性能,工业化生产工艺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电弧放电和激光烧蚀 [129][130][131] - 计算内存将数据存储于服务器内存中加速处理,主要有近数据计算和存内计算两种形式 [131][132][133] - 石墨烯晶体管具有出色导电导热性能,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点籽晶"诱导生长法和"内外碳源协同"法 [133][134] - 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包括GPS、NTP和PTP协议,精度从纳秒级到毫秒级 [135][136] - 纳米线具有出色电子传输特性,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激光剥离等多种工艺生产 [138][139] - 光电子学器件包括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光敏电阻、激光二极管等 [141] - 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位元进行计算,关键技术包括量子处理器、纠错编码和软件算法 [142][143] - 量子密码学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加密,主要技术挑战包括经典信息技术、量子中继技术和后量子密码技术 [144][145][146] - 自旋电子学通过操纵电子自旋自由度,在数据存储、逻辑运算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148][149] 新材料进展 - 液态金属具有导电性强、热学特性优异特点,应用领域包括计算机芯片散热、软机器人、医疗材料等 [34] - 球形TiAl合金粉末具有密度低、高温力学性能优异特点,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39][40][41][42] - 航空发动机叶片高温合金分类包括等轴晶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和单晶高温合金 [49][50]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磨性,催化剂对树脂形态、粒度等有重要影响 [63][64] - 精细金属掩模版是OLED显示面板生产关键组件,制备工艺包括蚀刻法、电铸工艺和激光加工 [110][111] - 柔性显示发光材料根据发光颜色分为红、绿、蓝三色,根据材料类型分为荧光材料和磷光材料 [120][121] - 自修复材料损伤后可自动修复,分为高分子、无机非金属和金属基三类 [102][103]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具有更大禁带宽度和更高击穿电场强度,适用于耐高压、高温器件 [150][151] -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将多层陶瓷元件与电路图形结合,形成无源元件或集成三维互联电路 [161][163] 产业格局 - 全球碳纤维市场被日本企业主导,东丽、帝人、三菱化学占据近70%份额 [55][56][57] - 2021年全球UHMWPE市场规模18.5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28.8亿美元 [63][64] - 2021年全球金属掩模版市场规模7.9697亿美元,预计年增长率34% [113][114] - 2021年全球OLED发光材料市场规模约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23][125] - SiC衬底市场美国企业占优,Wolfspeed和II-VI是行业巨头 [152][153] - LTCC产品市场被日本村田、京瓷和博世垄断,合计份额54% [163][164]
Waymo在美国得州奥斯汀扩大无人驾驶服务范围
快讯· 2025-07-18 18:18
公司动态 - Alphabet旗下无人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宣布自7月17日起在美国得州奥斯汀扩大无人驾驶服务覆盖范围 [1]
异动盘点0718|AI应用早盘走高,金山云涨超11%;耀才再涨8%;Lucid携手优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奈飞盘后跌近2%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18 12:02
港股市场表现 - 东方甄选(01797)涨超14%,即将上线第二款卫生巾新品,机构认为其自营品发展仍有空间 [1] - AI应用方向早盘走高,金山云(03896)涨超11%,创新奇智(02121)涨超11%,汇量科技(01860)涨超10%,金蝶国际(00268)、迈富时(02556)涨近5% [1] - 耀才证券金融(01428)再涨超8%,蚂蚁积极布局香港稳定币,打开耀才虚拟资产业务想象空间 [1] - 美图公司(01357)盘中涨超7%,现涨超4%,AI Agent验证产品力,机构看好公司业绩天花板打开 [1] - 金力永磁(06680)一度涨超8%,现涨超3%,上半年净利最高同比预增180%,机构看好稀土战略金属价值重估 [1] - 蔚来-SW(09866)再涨超4%,乐道L90预售价远超预期,大摩预计月销量有望突破5000辆 [1] - 锅圈(02517)再涨超1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1.8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约111%-146%,核心经营利润1.8亿元至2.1亿元,同比增长约44%至68% [1] - 微创医疗(00853)现跌超6%,预期上半年亏损最多1.1亿美元,CRM业务重组或为降低对赌赎回风险 [2] - 六福集团(00590)盘中涨超4%,一季度零售收入同比增长14%,同店销售增长5% [2] - 创梦天地(01119)涨超22%,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2000万元-5000万元,净利润扭亏为盈,得益于自研产品和新产品上线 [2] - 十月稻田(09676)盈喜后涨超7%,预计中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少于90% [2] 美股市场表现 - 百事可乐(PEP.US)涨7.45%,Q2每股收益2.12美元,超出预期0.09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0%至227.3亿美元,超出预期222.7亿美元 [3] - Lucid(LCID.US)飙升36.24%,将联手优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 [3] - 雅培(ABT.US)跌超8%,Q3业绩指引逊预期且下调全年盈利指引上限,Q2每股收益1.26美元,略高于预期1.25美元,营收111亿美元,超出预期110.7亿美元 [3] - AI应用软件股走高,Unity Software(U.US)一度涨超12%,收涨7.6%,SoundHound AI(SOUN.US)涨7.3%,AppLovin(APP.US)涨2.33%,Tempus AI(TEM.US)涨1.13% [3] - 台积电(TSM.US)涨3.38%,续创历史新高,Q2每股收益2.47美元,超出预期0.08美元,营收同比增长44.4%至300.7亿美元,上调Q3业绩指引至318-330亿美元 [4] - 甲骨文(ORCL.US)涨3.09%,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未来五年将在德国和荷兰投资30亿美元用于AI及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 [4] - BigBear.ai Holdings(BBAI.US)涨15.45%,预计Q2每股亏损0.07美元,同比下降约75%,营收预期4099万美元,同比增长3.04% [4] - 无人机概念走强,Palladyne AI(PDYN.US)涨31.4%,Joby Aviation(JOBY.US)涨8.51%,Archer Aviation(ACHR.US)涨10.84%,美国商务部启动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专项审查 [5] - 奈飞(NFLX.US)盘后一度跌超2%,Q2营收110.79亿美元,预估110.62亿美元,每股收益7.19美元,预估7.08美元,APAC地区收入13.05亿美元低于预期13.2亿,LATAM地区收入13.07亿美元低于预期13.39亿,上调全年营收指引至448亿-452亿美元 [5]
优步(UBER.US)将联手Lucid(LCID.US)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队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21:50
优步自动驾驶战略布局 - 优步联手Lucid和Nuro推出机器人出租车车队 计划2026年下半年在美国主要城市投放 未来六年部署至少2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1] - 优步将向两家合作伙伴分别注资数亿美元 其中3亿美元用于支持Lucid升级生产线以整合Nuro硬件设备 [1] - 这是优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又一重要动作 此前已与Waymo 大众汽车美国公司等十余家厂商达成合作 旨在打造自动驾驶叫车首选平台 [1] - 优步本周刚宣布与中国百度Apollo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目前其应用已在凤凰城 奥斯汀 亚特兰大和阿布扎比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1] 市场反应与股价表现 - 消息刺激Lucid股价盘前一度飙升62% 最终收窄至46%报3 35美元 优步微涨1%至91 62美元 [1] - Lucid宣布拟实施1:10的并股计划 尚待股东批准 [1] 行业竞争格局 - 特斯拉上个月在奥斯汀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马斯克承诺将陆续登陆更多城市 [2] - Nuro在2022年与优步开展无人配送合作后 次年即转型专注自动驾驶软件开发 [2] Lucid业务发展 - 该订单为Lucid第二款量产车型Gravity打开了商业化空间 [2] - Lucid预计2025年产量将翻倍至2万辆 目前与Nuro联合开发的样车已在拉斯维加斯封闭测试场试运行 [2] - Lucid仍在推进自研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本周刚宣布新增脱手驾驶和自动变道功能 并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展开技术合作 [2] 优步战略转型 - 此次合作标志着优步战略重心从自研转向生态投资 [2] - 公司已通过减持自动驾驶货运公司Aurora Innovation等持股来筹措资金 持续加码无人驾驶生态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