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营企业融资
icon
搜索文档
李云泽:总局近期将推八项增量政策 稳外贸有几大金融支持措施
新浪财经· 2025-05-07 14:47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房地产融资、外贸金融支持、商业银行设立AIC等 [2][4][5][6][8][13] - 银行保险机构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前4个月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2] 银行业资本充足情况 - 六大行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建设银行13.98% 工商银行13.89% 中国银行11.82% 农业银行11.23% 交通银行10.25% 邮储银行9.21% [2][3] - 除交通银行微升外 其余五大行较2024年有所下行 [2][3] - 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工作加快实施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提上日程 [3] 房地产金融支持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8]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 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8] - 降准0.5个百分点 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带动LPR同步下行 [8]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8] 外贸金融支持 - 前4个月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约17万亿元 [10] - 无还本续贷政策累计为中小微企业续贷4.4万亿元 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5.3% [10] - 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6700万户 发放贷款12.6万亿元 其中约1/3是信用贷款 [10] - 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12]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 - AIC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 18个城市试点银行"首单"业务已落地 [13] - 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AIC 即将批复一家 [14] -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商业银行正积极研究设立AIC [14]
稳楼市、稳股市、护航外贸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出招”
证券时报· 2025-05-07 12:20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1] 房地产行业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 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 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2] - 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前期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上个月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 [3] - 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3] - 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 重点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发力 [4] - 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 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 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 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4] 外贸行业金融支持 - 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5] - 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 [6]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 提高承保能力 提供优惠费率 实施快赔预赔 [6] - 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发展专属保险 [6]
稳楼市、稳股市、护航外贸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出招”!
证券时报· 2025-05-07 12:12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1] 稳楼市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保交房攻坚战,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2]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2] - 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匹配的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 [2] 稳股市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前期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3] - 上调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拟再批复600亿元扩大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3]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3] 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从增供给、降成本、提效率、优环境四方面发力 [4] - 增供给方面将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4] - 降成本方面将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规范机构与第三方合作 [4] 外贸发展金融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 [5] - 强化金融纾困,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落实稳外贸政策 [6]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 [6] - 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 [6]
赋能民企高质量发展 证券交易所多举措畅通股债融资
新华社· 2025-05-07 10:48
民营企业融资支持 -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资本市场功能需充分发挥以支持民企股债融资 [2] - 首单中小微企业支持可续期公募公司债券在北交所发行 规模5亿元 期限3+N年 资金用于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 [2] - 2022年至今沪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资产支持证券累计发行超5000亿元 [2] - 资产证券化产品匹配中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特征 例如"远惠系列"专项计划发行21.08亿元支持约1000户企业 [3] 科技创新债券发展 - 沪深交易所2022年5月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优先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民企 [3] - 深交所为科技企业债券开设"绿色通道" 缩短发行周期 优化发行主体范围 [3] - 2024年一季度深交所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规模超261亿元 同比增长32.9% [4] - 深交所将继续完善科技与创新领域的产品供给、制度供给和服务供给 [5] 指数与ETF产品创新 - 深交所发布深证民企50等6条指数 引导长期资金向优质民企聚集 [6] - 科创板ETF总规模近2500亿元 资金有效流向新质生产力领域 [6] - 北交所将研究推出专精特新指数 推动可转债和ETF业务落地 [6] 民营企业市场表现 - A股近三分之二上市公司为民企 注册制下民企上市占比提升 深市民企占比近8成 注册制新上市公司中民企超9成 [6] - 沪市民企数量超1200家 总市值突破14万亿元 "小而美"精品民企通过创新驱动焕发活力 [7] - 证监会将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 加快培育耐心资本 支持优质民企做强做优做大 [7]
金融监管总局: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快讯· 2025-05-07 09:44
金融监管政策动向 - 金融监管总局将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 [1] - 政策目标为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助力稳企业稳经济 [1] 外贸行业支持措施 - 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 [1]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市场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帮扶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1]
央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举办民营企业融资对接暨惠企政策发布和集中签约活动
快讯· 2025-04-30 11:42
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举办2025年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政会银企"工作推进会 [1] - 活动旨在通过融资对接和惠企政策发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1] 股权投资签约 - 上海科创基金等5家股权投资机构与5家科技型民营企业签署投资意向协议 [1] - 被投企业均为瞪羚企业或独角兽企业,拥有专精特新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 [1] - 签约投资金额共计3.3亿元,为企业注入"耐心资本"以突破技术壁垒和加速成果转化 [1] 金融机构授信签约 - 工商银行等5家获得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的金融机构与5家民营企业签约 [1] - 授信金额共计28.8亿元,支持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 [1] - 农业银行等5家获得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的金融机构与5家民营企业签约 [1] - 授信金额共计8.6亿元,支持企业市值管理需求 [1] 央行资金支持 - 活动充分发挥央行低成本资金的引领撬动作用,助力企业融资需求 [1]
央行答一财:更大力度推动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配套机制
第一财经· 2025-04-28 12:16
央行支持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措施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充裕 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1] - 持续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 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1] - 运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 重点支持科技 绿色低碳 消费领域民营企业 [1] - 督促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积极满足民营外贸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1]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具体措施 - 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 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2] - 推广"两新"债务融资工具 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2] - 运用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满足民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需求 [2] - 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 提高民营企业利用外资效率 [2] 完善民营企业融资配套机制 - 全面推广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 - 研究建立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 解决信用不足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2] - 加强金融与财政 产业政策协同 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2] 民营企业贷款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末 私人控股企业贷款余额达45万亿元 [3] - 2025年前3个月私人控股企业贷款新增2.4万亿元 [3] - 私人控股企业授信户数超800万户 同比增长7% [3] - 3月新发放私人控股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1% 同比下降58个基点 [3]
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好融资环境(财经观·改革说)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 当前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已取得成效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授信户数超过6000万户 覆盖约1/3经营主体 这些小微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 [1] - 继续加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更加精准 更加广泛地满足各类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 [1][2] - 破解"首贷难"是重要抓手 民营小微企业获得首次贷款后 后续再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幅提高 [2] - 中型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大 但有的成长起来以后不再满足普惠金融的标准 应当进一步拓展针对这类民营企业的金融产品 [2] 金融服务体系优化 - 推动大型银行加大力度投放民营企业信贷 同时发挥中小金融机构立足本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 [3] - 拓展民企直接融资空间 目前A股近2/3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 科创板 创业板 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 [3] - 抓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实落地 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3] 融资配套机制建设 - 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 推动涉企信用信息向金融机构开放查询 [3] - 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增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的增信支持力度 [3] 典型案例 -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的专项服务团队 运用民营企业优待服务政策 依托"技术流+产业链"评价体系 获得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1]
2024年以来深交所支持民企发行公司债券融资近2000亿元
快讯· 2025-04-13 14:54
债券融资规模 - 2024年初至2025年4月6日,深交所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融资1966.80亿元 [1] - 同期,深交所支持民营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918.16亿元 [1] 债券发行数量 - 2024年初至2025年4月6日,深交所支持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114只 [1] - 同期,深交所支持民营企业发行资产支持证券142只 [1]
重要座谈会召开!交易商协会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3-12 21:00
银行间市场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核心内容 政策支持与市场导向 - 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执行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2] - 交易商协会强调强化债券市场制度建设与产品创新,持续发挥"第二支箭"撬动作用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2][8] - 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2024年发行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金融机构对优质民企债券承销热情高涨[3] 民营企业诉求与建议 - 应流机电、润泽科技等民企建议加强债券产品创新,推出适应转型升级需求的科创票据、绿色债券等品种[3] - 润泽科技提议鼓励民企参与金融创新,扩大科创票据、碳中和债券等创新品种发行[3] - 牧原食品建议深化资产证券化,制定农业资产估值标准以破解融资难题[3] - 韵达控股提出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通过反向路演、专项做市机制等培育中长期债券投资生态[4] 金融机构响应措施 - 中信银行计划重点支持民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绿色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6] - 中邮理财建议增信机构加大对民企科创债券支持,利用理财子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满足多元融资需求[6] - 易方达基金提出完善研究体系适应民企债券投资需求,加强投融交流与信息披露质量[6] - 浙江担保将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央地合作等模式加大对浙江省民企信用支持[7] 增信机构与市场机制优化 - 中债信用增进公司通过担保增信、凭证创设等方式支持民企发行科创债券和绿色债券,提升中长期融资占比[8] - 交易商协会将优化增信服务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带动多方协同联动形成政策合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