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
搜索文档
龙腾光电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19.03亿行业排18,净利润-1.8亿排34
新浪证券· 2025-11-01 00:0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2日,于2020年8月1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江苏省 [1]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液晶显示面板制造商,专注于TFT-LCD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车载和工控显示系统等终端产品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涉及MLED、消费电子、智能手机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9.03亿元,在行业38家公司中排名第18位,略高于行业中位数18.83亿元,但远低于行业平均数116.37亿元 [2] - 同期公司净利润为-1.8亿元,行业排名第34位,行业第一名京东方A净利润为44.05亿元,行业平均数为6680.87万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7.88%,低于去年同期的39.07%,且低于行业平均的45.77% [3] - 同期公司毛利率为6.18%,低于去年同期的7.10%,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的14.89% [3]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99万,较上期减少4.53%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6.79万,较上期增加4.74%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405.32万股,较上期增加64.49万股 [5] - 华夏智胜先锋股票(LOF)A为新进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300.05万股 [5] - 科创100ETF基金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20.11万股,较上期减少3.46万股 [5] - 博时上证科创板100ETF联接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5] 管理层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为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昆山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4] - 董事长陶园2024年薪酬为179.29万元,较2023年的175.73万元增加3.56万元 [4]
比亚迪电子(00285):手机、汽车、服务器业务将推动2026年成长
浦银国际· 2025-10-31 21:59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比亚迪电子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调整为43.7港元,较当前股价37.4港元存在17%的潜在升幅 [1][3] 核心观点与业绩展望 - 尽管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为人民币427亿元,同比环比均下降2%,且毛利率为6.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但预期第四季度收入将保持季节性增长 [8] - 展望2026年,公司在消费电子、汽车、服务器三个业务板块将保持较强的成长动能,对明年的基本面成长保持乐观 [1][8] - 公司目前市盈率为11.5倍,已充分消化悲观预期 [8] - 报告调整了2025年盈利预测,但大体维持2026年盈利预测 [1][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回顾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额为人民币42,680百万元,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 [10]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10]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1,407百万元,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27% [10]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78,475百万元,同比增长1%;预测2026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96,524百万元,同比增长10% [2] - 预测2025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351百万元,同比增长2%;预测2026年净利润为人民币5,618百万元,同比增长29% [2] - 预测2025年毛利率为6.6%,2026年毛利率将改善至7.3% [2][11] 业务板块增长动力 - 消费电子业务:2026年大客户新机型将带来结构件增量,公司已为此准备CNC产能扩充 [8] - 汽车电子业务:2026年公司的汽车智驾和悬架产品不仅会有量的增长,且将提升单车价值量 [8] - 服务器业务:公司的液冷和电源部件将在AI服务器放量,推动该业务板块强劲增长 [8] 估值分析 - 采用分部加总法进行估值,分别给予不同业务板块2025年目标市盈率:国际客户组装15倍、国际客户零部件16倍、安卓组装10倍、安卓零部件18倍、新型智能产品25倍、汽车智能系统35倍 [12] - 基于分部加总法得出目标价43.7港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20.7倍 [1][12]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收入预测由人民币185,269百万元下调至178,475百万元,下调幅度为4% [11] - 2025年净利润预测由人民币4,661百万元下调至4,351百万元,下调幅度为7% [11] - 2026年及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基本维持不变 [11]
安克创新(300866):三季度表现稳健,多品类、多区域布局有序推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1 20:4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安克创新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收入同比增长27.8%至2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1.3%至19.3亿元 [6] - 公司基于用户需求洞察与技术迭代,在充电储能、智能创新、智能影音三大核心品类推出多款创新产品,持续强化产品力与技术壁垒 [6] - 公司全球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前三季度境外收入达203.2亿元,同比增长28%;线下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3.8%至66.2亿元,增速亮眼 [6] - 盈利能力总体稳健,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至44.7%,归母净利率微增0.2个百分点至9.2%;研发费用率提升0.7个百分点至9.3%,持续强化投入 [6]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34.4亿元、42.5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3倍、18倍、15倍 [6]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至81.5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27.8%至7.7亿元 [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前三季度为14.8亿元,同比增长13.8%;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3%,主要因收入增速放缓而费用投入加大及存货减值影响 [6]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库存为61.5亿元,较期初大幅增长90.4%,主要为应对关税风险主动加大采购及为第四季度旺季备货所致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亿元,同比下降152.4%,主要系提前备货支付现金及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导致 [6] 业务运营 - 充电储能类产品推出了新一代Anker Prime系列,包括全球最小160W多口充电器等新品,并发布了获吉尼斯认证的Anker SOLIX C1000 Gen2移动电源及高性能家庭光储系统 [6] - 智能创新类产品线发布了搭载本地AI Agent的eufy安防系统NVR S4 Max [6] - 智能影音类推出了集成AI助手的soundcore开放式耳机及Nebula X1 Pro智能投影等多款创新产品 [6] - 2025年前三季度境内收入为7亿元,同比增长21.6%;线上渠道收入为144亿元,同比增长25.2% [6]
和胜股份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23,净利润第18,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6.85个百分点
新浪证券· 2025-10-31 19: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0日,于2017年1月1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铝挤压材及深加工制产品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优势 [1]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铝挤压材及深加工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 - 工业金属 - 铝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7.08亿元,在行业31家企业中排名第23,低于行业平均数165.62亿元和中位数58.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亿元,行业排名第18,低于行业平均数13.46亿元,略低于行业中位数1.47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3.59%,高于去年同期的12.19%,也高于行业平均的10.69% [3]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3.05%,高于去年同期的52.55%,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6.20% [3] 股东结构与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86万,较上期减少25.2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622.18,较上期增加33.80%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291.69万股 [5] 管理层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及总经理均为李建湘 [4] - 李建湘2024年薪酬为85.1万元,2023年为100.7万元,同比减少15.6万元 [4] 业务亮点与机构观点 - 公司聚焦新能源与消费电子双轮驱动,坚持研发策略,客户结构优质 [5] - 第三季度稼动率提高带动毛/净利率同环比修复,后续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5] - 9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绑定核心团队,完成定增募资优化产能布局 [5] - 华泰证券维持"增持"评级,下调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3/2.01亿元,预测27年为2.31亿元,上调目标价为22.01元 [5]
宏源药业:六氟磷酸锂产品可以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证券日报· 2025-10-31 17:40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 宏源药业的六氟磷酸锂产品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 [2]
金鹰基金:规划指引中期向好 风格均衡仍存机会
新浪基金· 2025-10-31 17:05
市场回顾(2024年10月) - 10月权益市场经历阶段性缩量调整后再度向上冲关 [1] - 行业表现出现轮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等行业接力科技板块 [1] - “十五五”规划出台和三季报业绩披露后,科技板块再度冲高 [1] - 受海外关税冲击,月中A股风险偏好回摆,以银行为代表的红利板块阶段性占优 [1] 市场展望(2024年11月) - 预期市场将通过宽幅震荡方式消化资金面压力,风格趋向均衡的可能性上升 [2] - 宏观经济基本面无明显负面因素,但资金面对市场产生挑战,阶段性横盘修整有利于释放压力 [2] - 美联储10月如期降息25个基点,并计划于12月1日停止缩表 [2] - 美联储12月大概率延续降息,新任联储主席提名或为交易美联储宽松提供契机 [2] 重点关注因素 - “十五五”规划配套细则预计11月中下旬密集发布,需关注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讯息 [2] - 美国政府自10月1日停摆,若11月中旬前未通过拨款法案,非农、CPI等联邦数据发布将持续中断 [3] - 11月将举行互联网乌镇峰会、2025年全球计算大会、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等科技会议 [3] 行业配置建议 - 科技制造板块行情步入精选阶段,筛选标准趋严,具备海外订单、核心技术、稳定盈利与行业壁垒的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占优 [3] - AI海外链、消费电子、存储、风电等细分方向或仍可坚守 [3] - 创新药处于估值消化期,后续需关注海外BD(业务发展)的持续落地 [3] - 有色金属等品种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及经济复苏,有望迎来盈利持续改善 [3] - 高股息消费白马股股价已反映中期悲观预期,在“十五五”规划明确经济增速和发展模式下,有望在低基数条件下迎来2026年盈利温和增长 [4] - 白酒食品等传统消费品种股息率体现性价比,年末布局估值切换行情背景下或呈现超额收益 [4]
和顺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52亿行业排17,净利润-2333.21万排14
新浪财经· 2025-10-31 15:2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16日,于2022年3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领域的领先企业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塑料 - 膜材料,概念板块包括消费电子、光学、融资融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52亿元,在行业19家公司中排名第17 [2] - 行业第一名双星新材营收38.93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4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333.21万元,行业排名第14 [2] - 行业第一名东材科技净利润2.7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3616.66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28.21%,低于行业平均的33.88%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9.62%,低于行业平均的18.54% [3] 管理层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静、范和强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范和强2024年薪酬为53.54万元,较2023年增加2.4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7366户,较上期减少23.20%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7907.96股,较上期增加93.24% [5]
鸿日达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6.93亿排行业65,净利润-2037.24万排77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4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27日,于2022年9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苏州市 [1] - 公司是专业的精密连接器制造商,专业从事精密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涉及3D打印、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等概念板块 [1] - 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王玉田、石章琴,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玉田薪酬从2023年的51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60.05万元,增加了9.05万元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93亿元,在行业88家公司中排名第65,远低于行业平均数的154.93亿元和中位数的14.15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连接器营收2.85亿元,占比64.99%;机构件营收1.04亿元,占比23.86%;其他营收4884.72万元,占比11.16% [2] - 当期净利润为-2037.24万元,行业排名第77,行业平均数为6.35亿元,中位数为5475.81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8.77%,低于去年同期的24.16%,也低于行业平均的19.47% [3]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1.68%,高于去年同期的46.59%,且高于行业平均的44.84%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14万,较上期增加36.67%;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6865.47,较上期减少26.83%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114.30万股,为新进股东 [5]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浙商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但利润亏损,消费电子短期盈利承压,机构件稳步成长,3D打印静待放量 [5] - 浙商证券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1.64和2.4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长江证券指出,2025年中报公司营收增长但净利润亏损,Q2实现扭亏,连接器业务汽车连接器新品放量,机构件稳定增长 [5] - 长江证券预计2025-2027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74/1.70/2.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公司未来增长动力包括:升级迭代机构件产品并推进产线扩产;3D打印新产品将逐步交付;散热片与FAU行将起量;半导体金属散热片下半年有望批量出货;公司还横向切入光通信领域 [5]
沃尔核材跌2.02%,成交额12.3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5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4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1日盘中股价下跌2.02%,报收27.69元/股,总市值348.87亿元,当日成交额12.31亿元,换手率3.8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4亿元,其中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特大单净卖出9079.81万元,大单净卖出6193万元 [1] - 公司股价表现分化,年初至今上涨10.26%,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6.42%,近20个交易日下跌19.01%,近60个交易日上涨18.38% [1] - 今年以来公司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23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79亿元,买入总额13.92亿元(占总成交17.30%),卖出总额9.13亿元(占总成交11.35%)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并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电子材料33.79%,通信线缆31.58%,新能源汽车产品18.06%,电力产品12.34%,其他2.22%,风力发电2.02%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高速连接器、消费电子、新能源车、比亚迪概念、快充概念等 [2]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82亿元,同比增长26.17%,实现归母净利润8.22亿元,同比增长25.45%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0.33万户,较上期增加2.43%,人均流通股为5628股,较上期减少2.37% [2] - 同期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6083.37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468.09万股,较上期减少28.77万股 [3]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7.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33亿元 [3]
威尔高跌2.07%,成交额1.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61.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1 11:2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31日盘中下跌2.07%至56.71元/股,成交额1.75亿元,换手率5.62%,总市值76.3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61.16万元,特大单买入1480.90万元(占比8.47%),卖出448.60万元(占比2.5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63.17%,近5个交易日下跌1.22%,近20日下跌1.06%,近60日上涨32.53% [1] - 今年以来6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8月13日龙虎榜净买入5365.09万元,买入总计2.51亿元(占总成交额16.06%),卖出总计1.97亿元(占总成交额12.6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7年4月7日,于2023年9月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印制电路板87.45%,其他业务收入12.55% [1] - 公司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期湖塘路5号惠鹏大厦办公楼10楼1004 [1] 行业归属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印制电路板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PCB概念、光通信、融资融券、消费电子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1.69万,较上期减少9.09%,人均流通股3191股,较上期增加10.00%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72.39万股,持股数量较上期不变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607.86万元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22亿元,同比增长51.93%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6979.33万元,同比增长48.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