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

搜索文档
转债月报:中报平稳落地,月底转债资金面变化较大-20250902
华创证券· 2025-09-02 18: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中报转债正股业绩延续修复,为9月后行情提供业绩基础,科技成长方向业绩兑现,可重点关注;近期转债净赎回压力增大,资金面调整对估值有压力,但权益向好预期下或提供交易性机会;转债估值月底回落后性价比回升,中短期有望震荡,需关注权益走势及资金面变化;9月权益市场或快速轮动,关注科技成长和小微盘股机会,并调整9月重点关注组合 [1][2][27][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报平稳落地,8月底资金面变化较大 - 中期报告平稳落地,科技成长业绩加速兑现:2025年中报转债正股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分别为4.56%及0.31%,约62%的转债正股营收同比增长,过半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中证500为代表的中盘转债正股业绩最佳,小微盘增收不增利,8月底中报披露后中证2000或有修复机会;传媒、电子等TMT行业归母增速中位数靠前,科技成长9月后表现值得关注 [10][12][18] - 近期转债净赎回压力增大,关注资金面变化:6月底至8月底,除公募增持约208.30亿元、券商资管增持约35.18亿元外,多数主流机构减持;7 - 8月公募增持主要源于ETF和二级债基净申购,但8月底二级债基净申购逆转,一级债基赎回加速,券商和理财子是主要净赎回方;资金面调整对转债估值有压力,权益向好下或提供交易机会 [21][25][27] 估值展望:月底回落后,性价比显著回升 - 8月估值高位抬升,月底回调使百元溢价率回归26 - 30%的合理区间,中短期估值有望震荡,需关注权益走势及资金面变化;截至8月29日,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7.92%,较7月底抬升1.10pct;偏股型转债估值抬升,多数行业和板块估值压缩 [28][30][34] 重点关注个券 - 8月转债组合涨幅为3.47%,跑赢基准指数0.27pct,华医、铭利、章鼓涨幅靠前,星球跌幅较多;9月将“华创可转债”重点关注组合调整为星球、铭利等11只转债,择券策略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有持仓、评级和流动性要求 [41][44][50] 市场回顾:转债与正股小幅上涨,估值显著提升 - 行情表现:8月转债市场整体上涨,月底回调,上证指数等主要指数环比上涨,中证转债指数涨4.32%,估值环比抬升1.10pct;正股和转债板块多数上涨,通信、电子等涨幅居前,科技相关概念升温 [51][54][56] - 资金表现:8月1日至29日,中证转债日均成交额922.86亿元,较7月抬升26.61%,万得全A日均成交额23,078.31亿元,较7月抬升41.27%;8月两融余额走强,多数行业获融资净买入,仅煤炭遭净卖出 [60][62][63] 供需情况:新券供给季节性缩量,预案节奏加速 - 8月份4只转债发行,微导转债新券上市:8月发行季节性缩量,4只新券发行合计规模32.21亿元,微导转债上市规模11.70亿元;网上新券发行申购升温,平均有效申购金额8.65万亿元,网上中签率0.0014% [65][70][74] - 待发规模约1,057.85亿元,15家新发预案融资:截至8月29日,2家获发行批文拟发行30亿元,4家通过发审会待批文合计74.29亿元,15家新增董事会预案合计规模236.60亿元;9月19只转债将强赎退市,部分转债公告赎回或下修 [76][80][83] - 8月上交所持有者整体小幅缩量,公募基金表现积极:8月沪深两所合计持有可转债面值6327.73亿元,较7月减少150.81亿元;公募基金增持,企业年金减持,券商资管部分减持 [92][97][100]
深桑达A:未从事液冷相关产品研发生产
证券日报· 2025-09-02 18:40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未从事液冷相关产品研发生产 [2] -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洁净室整体解决方案及工程承包类服务 [2] - 少部分数据中心项目涉及外部采购液冷设备 [2]
【点金互动易】阿里+液冷,已推出人工智能液冷解决方案,为阿里提供数据中心电源产品,这家公司客户还包括字节、京东等名企
财联社· 2025-09-02 08:34
阿里液冷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人工智能液冷解决方案 为阿里提供数据中心电源产品 [1] - 公司客户包括字节跳动和京东等知名企业 [1] 芯片与服务器产品 - 公司自研产品包括CPU和GPU处理器供电芯片 [1] - 公司产品能够满足AI服务器需求 [1]
博杰股份(002975) - 2025年9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01 19:24
战略布局与客户合作 - 公司战略方向为下游大客户多元化,业务从消费电子扩展至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领域,支撑未来3年基本盘 [2] - 坚定大客户战略,计划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零部件供应商转型 [2] - 与北美大客户紧密合作,早期对接技术变更需求,匹配客户技术浪潮 [2] - 产能布局通过IPO及可转债项目实现2-3倍扩张,支撑业务发展 [3] 液冷技术布局 - 3年前已在测试设备中应用自研液冷模组,应对高功率产品热管理需求 [4] - 与高校合作研发液冷技术,加大投入并对接北美大客户高功率产品需求 [4] - 从实验室阶段与客户协同研发,早期明确需求以加速商业布局 [4] 机器人领域业务 - IMU传感器测试设备已向T客户小批量发货,同步送样麦克风及声学检测设备 [5] - 机器人领域布局4-5年,投资谐波减速器技术公司,具备成本优势并探索工厂应用场景 [5] 光学与半导体检测 - 广浩捷主营摄像头模组检测及自动化组装线,切入汽车电子领域并获B客户订单 [6] - 广浩捷完成半年度业绩对赌,具备半导体及MEMS检测技术储备,预期受益下游需求爆发 [6] - 光学检测设备为未来增长点,公司已做充分技术准备 [8] 设备价值量与产品应用 - AI服务器电测设备价值量达数十万至上百万元 [8] - AI眼镜测试设备(射频/声学/光学)合计价值量超百万元 [8] - 可穿戴测试设备需求2025年显著增长 [8] MLCC设备技术突破 - 拥有4款MLCC设备:六面体外观检测机、测包机、八轨高速测试机、叠层机 [11] - 叠层机为MLCC制程核心设备,高速测试机与叠层机已实现小规模发货 [11] - 下游客户倾向国内供应链合作,公司可能沿MLCC制程研发更多核心设备 [11] 财务与运营优化 - 毛利率与业绩处于修复阶段,通过成本管理、费用控制及人才结构整合降本增效 [7] - 产品规模出货形成规模优势,缓解前期研发投入压力 [7] - 2025年业绩目标参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考核指标 [10] 零部件战略规划 - 基于测试设备自研零部件降本,具备零部件技术储备 [9] - 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及自研方案,围绕大客户需求筛选零部件供应赛道 [9]
中鼎股份(000887):Q2盈利改善,加速布局机器人+液冷
华泰证券· 2025-09-01 18:56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为人民币27.56元 [1][5] 核心观点 - 公司Q2盈利能力改善,规模效应释放,液冷和机器人新业务打开中长期增长空间 [1] - 公司积极开拓第二、第三增长曲线,布局热管理和机器人产品 [4] - 可比公司25年一致预期PE均值为21.7倍,给予公司25年21.7倍PE估值 [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1.8%;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14.1% [1] - Q2收入49.9亿元,同比/环比增长0.3%/2.8%;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环比增长14.7%/3.0% [1] - Q2毛利率同环比提升1.8/0.5个百分点至23.8% [3] - Q2净利率同环比提升1.17/0.02个百分点至8.3% [3] - 调整后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6.7/19.3/22.8亿元 [5] 业务分项表现 - 空悬业务H1营收5.7亿元,同比下降0.7%,在手订单总产值约158亿元 [2] - 轻量化业务H1营收15.5亿元,同比增长8.1%,累计获得订单约55亿元 [2] - 冷却业务营收26.1亿元,同比增长2.8%,热管理系统累计获得订单约71亿元 [2] - 密封业务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0.3%,为沃尔沃、蔚来等车型配套 [2] - 海外并购国内落地业务:无锡/安徽Kaco营收4.6亿元(同比+14%),安徽TFH营收4.7亿元(同比+20%) [2] 盈利能力改善 - 轻量化业务H1毛利率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至18.3% [3] - 安徽威固25H1净利率达19.3%(较24年提升2.9个百分点) [3] - 安徽TFH 25H1净利率达6.9%(较24年提升0.9个百分点) [3] - Q2销售/管理/研发费率分别为2.33%/5.71%/4.91% [3] 新业务布局 - 热管理业务推出储能领域系列化液冷机组及浸没式液冷机组、超算中心CDU等产品 [4] - 机器人业务在关节总成、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力觉传感器等产品完成产业布局 [4] - 橡胶产品已完成配套,轻量化骨骼向客户送样,后续有望进军机器人总成产品 [4] - 与众擎机器人、埃夫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逐际动力签订项目意向合作 [4] 估值与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23.21元(截至8月29日),市值305.56亿元 [8] - BVPS为10.41元 [8] - 25年预测PE为18.29倍,PB为2.12倍 [11]
九月行情展望
长江证券· 2025-09-01 17:44
根据您提供的研报内容,经过全面梳理,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的量化模型构建。 模型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提供量化模型的具体回测效果指标。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本报告未涉及具体的量化因子构建。 因子的回测效果 本报告未提供量化因子的具体回测效果指标。 其他核心内容总结 1. **8月行情强度分析** 8月市场行情实质强度较大,涨幅榜前20的个股中,有4只起涨时自由流通市值超过100亿,其中寒武纪-U起涨时市值达1402.95亿,且起涨时成交额均达到10亿量级[9]。 2. **9月强势行业研判** * **研判思路**:强势行业大概率由温和上涨过渡而来,而非由高低切换产生[12]。 * **一级行业表现**:电信业务、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在本轮行情中涨幅领先[12]。 * **二级行业表现**:通信设备行业8月涨幅断层式领先,达43.24%[15]。 * **具体观点**:通信设备行业权重股成交额未放大到难以为继的程度,预计其9月强势将继续;恒生医疗保健8月的横盘整理可能形成月线中继,9月有望转强;CPO(Co-packaged Optics,共封装光学)的强势预计能维持,而液冷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大概率转弱[15][18][37]。 3. **市场风格与节奏分析** * **大小盘风格**:8月下旬后,中小市值股票走势明显转弱,预计在下一阶段弹性不占优[34]。 * **牛市主线节奏**:历史上,主线行业的强势期过去后并不会立即转入下跌,会继续上涨至牛市见顶,但在下一阶段大概率不再有超额收益[26][37]。 --- **请注意**:以上总结严格基于您提供的研报内容。该报告主要为市场行情回顾与展望,侧重于定性分析和历史数据统计,并未包含量化模型、因子的构建过程及其回测效果的详细阐述。
拓普集团(601689):业绩符合预期,前瞻卡位机器人、液冷等业务
国盛证券· 2025-09-01 16: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2025年H1业绩符合预期,收入129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11%)[1] - Q2收入72亿元(同比+10%,环比+24%),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10%,环比+29%)[1] - 受益于海外市场开拓和多元化客户结构,收购奇瑞内饰供应商芜湖长鹏以扩大市占率 [1] - 全球化产能布局推进,墨西哥一期投产,波兰二期筹划中,泰国生产基地完善境外布局 [2] - 汽车电子产品放量,空悬产能2025年提升至150万台套,IBS量产并联合研制EMB项目 [2] - 机器人业务收入0.1亿元(同比+22%),毛利率31%,送样客户并拓展产品线 [3] - 液冷业务向华为、A客户、NVIDIA、META对接产品,电子膨胀阀累计交付超50万件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33/41/50亿元,对应PE 33/27/22倍 [3] - 2025E营业收入332.5亿元(同比+25%),2026E 402.3亿元(同比+21%),2027E 475.0亿元(同比+18.1%)[4][9] - 2025E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10.1%),2026E 40.9亿元(同比+23.8%),2027E 49.6亿元(同比+21.2%)[4][9] - 2025E销售毛利率20.3%,净利率9.9%,ROE 13.4% [9] 业务进展 - 特斯拉Q2全球交付38万辆(环比+14%),国内新能源车销量295万辆(环比+26%)[1] - 赛力斯销量10.7万辆(环比+138%),奇瑞集团销售64万辆(环比+3%)[1] - Q2销售毛利率19.3%(同比-1.1pct,环比-0.6pct),净利率10.2%(同比-2.3pct,环比+0.4pct)[1] - 墨西哥、波兰和泰国建设热管理工厂以支持液冷业务扩产 [3]
风电8月招标量价表现强势,锂电排产及固态进展超预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01 10:57
风电行业招标与价格趋势 - 8月央国企业主风机招标规模达10.3GW 环比增长88% 同比增长0.4% 在6月和7月招标下滑后强势回暖 [1][2] - 7月和8月风机中标均价环比增长5%至1647元/kW 1-8月风机中标均价较2024年全年已上涨11% [1][2] - 风机招标量和价格超预期 行业持续重点推荐整机环节 [1][2] AIDC与液冷技术进展 - 液冷板块情绪继上周横盘调整后再度升高 国内部分液冷公司发布半年报并明确提及液冷相关产品及进展 [2] - 电源环节HVDC关注度持续升温 产业最新进展再次更新 [2] - 英伟达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 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阿里巴巴发布财报 二季度资本开支387亿元创新高 超市场预期 [2] 光伏与储能行业动态 - 光伏主链第二季度单季亏损幅度环比增减互现 强力反内卷措施自7月开始实施 对产业链价格产生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 [2] - 第三季度经营情况改善 叠加第二季度末减值充分的低成本库存 部分企业第三季度业绩或展现较为强劲的环比改善趋势 [2] - 当前建议重点关注在主业企稳基础上 具备向其他高成长性行业进行业务延伸能力和意愿的公司 [2] 锂电行业排产与技术进步 - 9月排产超预期 第三季度旺季锂电板块整体排产环比增长4%至8% 延续8月环比增长 景气度较高 [3] - 近期6f等材料出现价格上涨 行业反内卷会议频繁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超预期 部分锂电设备企业固态订单高增 [3] - 建议关注龙头核心资产如宁德和亿纬 涨价环节如六氟磷酸锂和铁锂 以及固态电池方向如硫化锂和锂负极等 [3] 氢能与燃料电池应用拓展 - 美国电网电力可及性严重不足 近45GW用电缺口将贯穿2025至2028年 制约数据中心交易兑现 [3] - 在传统电网尚未接入区域 微电网成为保障AI项目先行落地的关键补充手段 [3] - SOFC具备高功率密度与灵活性 较小占地和高稳定性 适用于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的HPC数据中心 建议关注产业链机会 [3] 电网设备招标与企业业绩 - 国网特高压设备2025年第三批招标金额13亿元 符合预期 预计第四批开始招标节奏加速 [4] - 明阳电气第二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4% 针对数据中心开发电力模块 金盘科技第二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3% 10kV/2.4MW固态变压器样机已完成 [4] - 四方股份第二季度业绩同比减少3% 已有多个电网侧SST应用示范项目 各公司数据中心下游快速增长 [4] 新能源车市场与车企表现 - 金九银十降至车市销量环比向好 市场有一定的复苏趋势 但由于2024年同期基数较高 行业同比增速短期依旧承压 [4] - 从财报季看主机厂第二季度经营分化明显 持续推荐次龙头车企的份额替代机会 [4] 行业重要事件更新 - 风光储领域8家整机商入围大唐10GW框采 投标价格普遍上涨 [5] - 电网领域国网特高压设备第三批中标公示 陕西-河南特高压直流环评受理 特变中标沙特电力公司164亿元采购项目 [5] - 新能源车与锂电领域比亚迪 长城 理想和赛力斯发布2025上半年财报 极氪9X宣布预售 小鹏P7正式上市 锂电材料反内卷会议召开 珠海冠宇发布纯硅负极电池 锂电9月排产超预期 [5] - 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嘉兴港区开展长三角氢能高速示范线揭榜挂帅工作 补贴高速费 国富氢能在内蒙布局4万吨液氢基地 深圳光明区鼓励SOFC和SOEC技术示范应用 最高资助300万 [5]
龙头单月翻倍,又一AI金矿爆发
36氪· 2025-09-01 09:19
AI算力革命推动液冷技术成为核心投资方向 - AI行情从光模块、PCB扩散至服务器电源、液冷等环节 液冷概念股英维克、欧陆通、麦格米特股价创历史新高 [1] - 液冷方案成为下一代算力产品标配 渗透率加速提升 成为AI算力革命下核心投资方向 [2] - 液冷落地延迟因国内外主流高芯片如GB200、GB300系列延迟 B200单卡1.2kW B300单卡1.4kW NVL72机柜120-130kW 机柜功率跨越后必须采用液冷 [5] 液冷技术发展历程与产业落地 - 液冷概念发酵近2年 2023年AI热潮兴起后市场预期从0到1爆发 但产业落地节奏平稳缓慢 [3][4] - 2025年被视为液冷落地元年 因GB200/GB300下半年放量推动渗透率跨越式提升 国内政策要求2025年新建数据中心PUE<1.25 三大运营商明确50%以上新建IDC采用液冷 [9] - 液冷零部件包括冷板、CDU、manifold等 冷板因材料成本高且工艺复杂占成本较大 GB300从GB200大面积冷板转为每个GPU芯片独立液冷板 增加冷却硬件用量 [9][11] 芯片功耗提升与液冷技术需求 - NVIDIA GPU功耗持续提升 A100(2020年)300W H100(2022年)700W B200(2024年)1000W B300(2025年)1400W [6] - GPT-5发布带动AI芯片热潮 Blackwell系列芯片放量使液冷需求迫在眉睫 GB200首次推整机柜CDU GB300液冷方案接近标配 Rubin机柜采用冷板浸没混合或全浸没方案 [6] - Meta未来数据中心将大力推广液冷方案 128卡迭代后定制机柜至少采用冷板式 [6] 液冷技术应用场景扩展与渗透率预测 - AMD MI350系列支持液冷散热 博通第二代以太网交换机提供风冷和液冷配置 液冷方案从"坐冷板凳"变为"首发球员" 原生液冷指服务器或机柜出厂即配液冷 [7] - 英伟达B200已上市并被大量客户采用 B300于7月底至8月初全面投产 预计下半年广泛可用 工业富联AI服务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60% 液冷技术成为高端AI服务器标配 [7] - TrendForce预计2025年Blackwell GPU占NVIDIA高端GPU出货量80%以上 液冷在AI数据中心渗透率从2024年14%提升至2025年33% 未来持续成长 [7][8] 液冷产业链市场空间与成长性 - 以NVL72系统为例 单个计算托盘快接头数量从GB200的6对激增至14对 系统总量从126对翻倍至252对 [12] - 机构测算液冷单机柜价值10万美元 假设2026年出货10万个机柜 ASIC链液冷空间占英伟达链一半 全球AI液冷市场有望达1000亿人民币 [12] - 液冷成长性不亚于光模块、PCB 板块性显著增强 诸多公司投入该领域 国内产业链公司股价大幅上涨 [12] 液冷产业链公司布局与竞争力 - 英维克深耕数据中心温控15年 具备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 Coolinside全链条液冷方案2021年规模化商用 产品覆盖服务器冷板、CDU、manifold等 股价8月涨幅超98% 市值775.5亿元 较4月低谷增长近4倍 [13][14] - 国内液冷产业链公司包括银轮股份(冷板、CDU)、申菱环境(CDU、管路)、中航光电(冷板转接头)、三花智控(电磁阀、浸没液冷)等 [13] - 英伟达链供应商目前主要由台湾OEM厂商主导 偏好台系供应链 但类似PCB行业 内地厂商有望因台厂产能扩张慢而获得订单外溢机会 [20][21][24] 液冷技术路径与行业门槛 - 液冷散热系统主要有冷板式、浸没式和喷淋式三种 冷板式因成熟度占当前市场90% 浸没式因TCO优势(PUE可低于1.2)在高功率场景快速渗透 [28] - 液冷准入门槛不仅在于制造加工精度 更关键的是系统集成设计能力 云厂商和服务器代工厂缺乏经验 需依赖液冷厂商共同研发 [29][30] - GB200大液冷板设计存在运维复杂、维修成本高问题 GB300计划切割大板为小板优化 但因设计能力不足方案未落地 凸显系统集成设计高门槛 [31][32] 液冷行业成长逻辑与未来格局 - 液冷与光模块、PCB一致 是AI上游价值量通胀环节 受益于AI算力增长 具备单机价值量提升和渗透率提升双重驱动 [33] - 液冷渗透率从0到1阶段类似"平地起高楼" 明年接近标配 竞争格局有望出现新龙头 头部公司具备系统设计集成能力(如英维克、高澜) 尾部公司侧重零部件制造 [26][33] - 内地厂商如工业富联、比亚迪电子、英维克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未来更多公司有望打入全球液冷市场 复制PCB行业胜宏科技(市值超2000亿)的成功 [17][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