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竞争

搜索文档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同日发文抵制恶性竞争,阿里、美团股价盘中涨超2%
新浪财经· 2025-08-01 11:49
平台企业联合声明 -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三家平台企业于8月1日先后发布声明,共同呼吁抵制恶性竞争,推动建立公平有序的行业秩序 [1][2] - 声明强调将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促销行为 [1][2] - 美团提出五项具体承诺,包括不以低于成本价销售、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确保补贴公平性等 [1]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提出四项工作重点,包括合理发放补贴、抵制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生态共赢 [2] 具体措施 - 美团承诺补贴活动将依法公示信息,不夸大总额,不强制商家参与 [1] -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建立专项机制严查商家权益侵害,设立兜底赔付,杜绝"0元购"等非理性促销 [2] - 平台企业将建立多方沟通机制,通过恳谈会等形式优化商家参与、商品品质和骑手权益 [2] 市场反应 - 8月1日声明发布后,美团(3690 HK)股价盘中上涨近3%,阿里巴巴(9988 HK)股价盘中涨幅超3% [3] - 此前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曾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3] 行业影响 - 平台企业共同强调将维护线下经营秩序,激发新兴市场消费潜力 [2] - 通过抵制无序竞争,促进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2][3]
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同日发文表态
新浪财经· 2025-08-01 11:29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发布声明强调繁荣行业生态并抵制无序竞争 [1] - 淘宝闪购及饿了么联合发文倡导提升服务质量和推动良性竞争 [1] - 行业主要参与者共同呼吁避免显著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行为 [1] 市场行为规范 - 公司指出低价销售行为严重扭曲价格信号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1] - 行业参与者一致反对恶性竞争行为 [1] - 公司认为无序竞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1] 行业协作倡议 - 美团、淘宝闪购及饿了么均表态支持建立良性竞争环境 [1] - 公司提出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激发消费活力 [1]
二季度政治局会议传递积极信号
水皮More· 2025-07-31 18:37
总基调 - 延续稳中求进,强调保持政策稳定性兼顾灵活性,且"适时加力" [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延续回升,但环比动能减弱,制造业PMI保持在扩张区间但新订单和就业改善有限 [3] - 各地推出支持民营经济细则、资本市场活跃度相关工具密集出台 [3] 财政政策 - 强调"落实落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民生保障,加大对特定群体支出 [1][4] - 7月28日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每孩每年补助3600元 [4] - 2025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达7.66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5550亿元,进度42.7% [4] 货币政策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未来可能继续降息 [1][5] - 5月7日央行宣布降息10bp,降准50bp,重点推动利率工具下调与流动性前瞻性投放 [5] - 结构性工具如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设备更新再贷款等将扩围增量 [5] 产业政策 - 重点培育未来产业和卡脖子相关产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6] - 支持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卫星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战略性产业 [6]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通过"产业孵化+平台赋能"模式孵化9个产学研项目 [6] 房地产政策 -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未重点提及房地产 [1][9] - 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5.5%和-10.8%,较5月下滑2.2和4.8个百分点 [9] - 5月央行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25bp,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预计年节省利息支出超200亿元 [9] 扩内需 - 从消费场景和消费能力共同发力,未来可能出台社保缴费比例优化、个税结构调整等政策 [2][11] -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较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0.2% [11] - 消费结构上,有补贴的家电家具等保持高增,餐饮烟酒等下滑 [11] 保民生 - 突出就业优先政策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 [2][13] - 政策从"三支一扶"扩招、灵活就业登记制度建设等多层面托底就业结构 [13] 资本市场 - 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良好态势,上证指数达3615点,创业板指收于2367点 [2][14] - 央行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证监会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14] 高水平开放 -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2][15] - 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 [15]
外卖大变局:美团恐已失半壁江山
雪球· 2025-07-30 16:29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面临市场份额压力,需守住70%市场份额的目标[2]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日订单连续两周超9000万单,逼近美团1亿单水平[2][7] - 阿里成为国内唯二具备每日配送近1亿单外卖闪购订单能力的公司[7] - 美团有效订单市场份额可能已不足50%,若计入京东2000万单则更明显[8] - 饿了么在一二线城市成交额占比已达40%,客单价更高[8] 运营数据表现 - 淘宝闪购订单准时率稳定在96%,显示配送网络能力提升[5][6] - 近一个月140万商家日均订单和实收显著增长,80万餐饮门店实收超万元[9] - 超30万非餐门店生意突破历史峰值,中小商家收入增长突出[9] - 阿里未采用零元购冲量策略,注重订单质量和生态健康[8] 战略与生态建设 - 阿里投入500亿补贴重点支持骑手和商家免佣减佣[9] - 注重四方共赢生态建设,避免压榨任何一方谋短期利益[8] - 淘宝闪购满足近场购物新场景需求,与淘宝平台形成协同[14] - 美团在骑手网络、供应链、商家积累等方面仍具优势[12][13] 未来发展趋势 - 一家独大格局难再现,多平台竞争将成为常态[11] - 外卖闪购市场体量翻倍,是典型的正和博弈增量市场[14] - 阿里需提升供给侧商家数量、SKU和闪电仓覆盖[12] - 美团核心用户复购率和利润率仍保持行业领先[13] - 最终竞争核心在于服务消费者和商家的能力[15]
Hi财经丨多平台良性竞争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7-25 14:19
市场监管约谈平台企业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并规范促销行为 [1] - 约谈释放"反内卷"信号,倡导良性竞争,治理"外卖价格大战"乱象 [1] - 约谈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1] 平台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 [2] - 网上外卖用户规模5.45亿人,市场规模约1.2万亿元 [2] - 平均每天外卖消费近33亿元 [2] 良性竞争带来的积极影响 - 采用个性化推荐算法提升购物精准度与满意度,激发购买欲望 [2] - 北京胡大餐饮通过淘宝闪购平台实现单店日均营收环比增长15% [3] - 杭州融爱星面馆外卖订单数量相较4月增长超过100% [3] 行业发展趋势 - 良性竞争推动行业向更高维度进化,促使平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3] - 平台经济是前沿技术的试验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 [2] - 多平台竞争丰富商品供给,精准对接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
财经观察丨扩大市场、推动创新,良性竞争是商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之路
齐鲁晚报· 2025-07-24 19:18
外卖市场增长 - 7月以来淘宝闪购在127个城市的夜间订单环比6月增长超100% [1] - 江苏省超过1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环比增长翻番 [1] - 全国超过64万家门店的夜订单环比增长超过100% [1] - 平台1205个品类订单量环比增速超过100% [1] - 3074个商家、超26万个门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1] 品类扩张趋势 - 粮油米面订单增长335% [1] - 家庭清洁增长324% [1] - 休闲食品增长312% [1] - 玩具潮玩增长225% [1] - 3C产品增长129% [1] - 美妆个护、服饰运动、家用电器、母婴等品类增幅均超过100% [1] 技术驱动因素 - 智能调度优化配送路径 [2] - 动态库存管理系统缩短商品周转时间 [2] - 无人机配送降低运输成本 [2]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要求规范促销 [2] - 监管要求针对0元购等不合理优惠形式 [2] - 鼓励平台通过合理投入共同扩大市场规模 [2] 就业市场影响 - 餐饮行业企业招聘和用工需求增长明显 [3] - 7月平台推出500亿消费券后餐饮从业人数增长数十万人 [3] - 市场规模扩大为商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3] 行业发展方向 - 从"餐饮外卖"向"万物到家"格局转变 [1] - 避免同质化竞争提升履约能力 [3] - 通过技术进步激发市场活力 [3]
消费时评丨告别“低价” 让即时零售回归品质和服务初心
消费日报网· 2025-07-24 11:17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倡议平台企业停止通过"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手段强制商家参与价格补贴,呼吁商家抵制"价格比拼"等短视行为 [1] - 平台利用垄断地位构建数字围城迫使商家补贴,商家被迫参与导致市场公平性受损 [1] - 平台通过格式条款与算法规则将不合理补贴份额强加于商家,损害商家利润和市场健康发展 [1] 补贴大战的影响 - 商家参与补贴导致核心能力投入被挤压,长期陷入同质化竞争 [2] - 消费者短期受益但长期承受隐性成本转移,如服务质量下降和品质感知钝化 [2] - 市场反馈机制失灵,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2] 行业转型方向 - 合规经营是健康生态基石,平台需摒弃"流量绑架"等不正当手段,尊重商家自主权 [2] - 竞争焦点应从低价转向品质服务,如生鲜保鲜度提升、精准响应特殊需求等 [3] - 技术突破(如AI优化仓储路径)和模式创新(如预售制、产地直发)是价值创新的关键 [3] - 行业需转向以合规为底线、品质为内核、创新为动力的良性竞争 [3]
外卖平台补贴大战愈演愈烈,餐饮人集体喊停
搜狐财经· 2025-07-20 23:1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外卖平台"价格战"式补贴竞争是重要诱因之一 [4][7] - 外卖平台推出"满25减21""0元购"等极端补贴形式,导致中小商家陷入"不参与无流量、参与则亏损"的恶性循环 [9][13] - 中小商家抗风险能力薄弱,大型连锁企业可通过短期亏损抢占市场份额,而中小商户则面临生存危机 [14][15] 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反应 - 中国烹饪协会要求平台规范补贴行为,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严禁以成本价开展"百亿补贴"等恶性竞争活动 [5] -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呼吁抵制价格战引发的"内卷式"恶性竞争,严禁平台以"流量倾斜""搜索降权"等方式胁迫商家参与补贴 [7] - 贵州遵义红岗区餐饮行业商会指出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发起"0元购""满18送18"等极端补贴,导致行业经营秩序混乱 [9] - 嘉和一品董事长刘京京公开表示平台不应裹挟商家参与巨额补贴,避免迫使商家降低经营底线 [10] 中小商家的困境 - 南昌蜜雪冰城每单亏1.2元,河南螺蛳粉店爆单后每单毛利仅0.49元,遵义米粉店月亏2万关店 [4][13] - 平台标榜的10元折扣中,平台仅承担1元,商户实际需补贴7元 [11][16] - 中小商家缺乏议价权,若不参与补贴活动会被平台降低曝光量,甚至从用户首页"消失" [17][18] - 补贴导致外卖订单占比失衡,堂食业务萎缩,往年7-8月堂食与外卖比例约为7:3,今年补贴大战期间外卖订单占比飙升至70% [20] 破局建议 - 分层定价策略:将菜品分为"引流款""利润款""形象款",确保每单毛利率不低于20% [24] - 私域流量建设:通过"扫码点餐送小菜""外卖包装印社群二维码"等方式将平台新客导入私域,提升复购率 [25] - 借势监管与协会:加入抵制低价倾销倡议,推动平台降低佣金比例、限制强制补贴 [26] - 创新场景融合:通过短视频+外卖联动,如抖音直播后厨过程搭配优惠券引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8][29] 行业未来展望 - 外卖补贴大战短期内刺激订单增长,但长期损害商家、骑手和消费者利益,可能影响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 [32] - 监管部门的介入和行业组织的呼吁标志着"内卷式"竞争或将告一段落,未来市场有望回归更健康的竞争模式 [32] - 餐饮行业需回归价值竞争,守住品质、尊重规律,用"谁更值得"替代"谁更便宜"的竞争逻辑 [31]
财经观察丨订单需要“火”,而不是放在“火上烤”
新华财经· 2025-07-16 20:23
外卖平台补贴行为分析 - 遵义市红花岗区餐饮行业商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外卖平台停止"内卷式"补贴和不正当竞争,指出美团、淘宝闪购(饿了么)近期发起"0元购""满18减18"等极端补贴行为,导致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行业生态严重失衡 [1] - 平台补贴造成"顾客享优惠,平台赚吆喝,商家出大头"的现象,商家反映存在扣除各种费用后实际后台显示金额为负的订单 [1] - 平台通过"补贴换量"是市场行为,属于平台抽佣的再分配方式,但不应将成本转嫁给商家甚至是骑手 [2] 行业影响 - 平台恶性竞争导致餐饮企业陷入"不参与则无流量,参与则破价亏损"的恶性循环,依赖堂食的实体店遭遇严重冲击 [2] - 外卖行业订单超过单日2亿单,对于拉动全社会各种资源要素的流通具有正向价值,但过度补贴无法带来整体繁荣,扰乱了餐饮市场的正常秩序 [3] - 顾客习惯低于成本价用餐可能导致有品质的餐厅退出,最终危及产品安全和行业信誉 [4] 专家观点与监管 - 电商战略分析师认为平台过度补贴使整个行业被裹挟,监管有必要介入 [3] - 速途研究院院长认为应通过监管手段让行业回归相对有序、理性的发展 [3]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曾在5月份约谈主要平台企业,要求"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3] 行业发展建议 - 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多赢共赢,平台方应追求"多一些良性竞争,少一些恶性'内卷'",协同实体经济一同发展 [5] - 平台不应把追求短期目标放在首位,而应与实体经济共同把"盘子做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