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化利用

搜索文档
秸秆变身“金疙瘩” 农科专家让农业废弃物“香”起来
新华日报· 2025-05-28 06:1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 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专家提出"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技术路径,推动农业废弃物秸秆资源化利用 [1] - 研发秸秆基质块/盘可替代不可降解塑料秧盘,培育的秧苗符合水稻机插标准,提高移栽效率并促进增产 [1] - 开发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环保、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等多重功效,解决传统地膜污染问题 [1] 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 - 秸秆腐熟有机肥需遵循"有机无机合理配比"原则,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无机肥快速补充养分 [1] - 太仓市"一厂六中心"项目中引入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解决发酵异味问题并实现养分元素循环利用 [1] - 江苏省境博汇科技公司在资环所技术指导下,提升秸秆肥料化利用效率和环保性 [1] 太仓市秸秆利用现状与规划 - 太仓常年农作物秸秆总量超16万吨,可收集量超10万吨 [2] - 2024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离田率突破16.8% [2] - 计划2024年将离田率再提升近8个百分点,构建"收储运销一体化+高值化利用"全产业链模式 [2]
恢复官厅水库饮用水水源功能,清淤为何关键?
中国环境报· 2025-05-27 10:01
官厅水库清淤试点工程 - 试点工程于2024年4月20日启动 计划用730天完成3 09平方公里库区内1153 87万立方米底泥清淤 [5] - 清淤区域聚焦淤积"重灾区"和坝前漏斗区 水下清淤工程量达930 62万立方米 [5][6] - 水库总库容41 6亿立方米 淤积泥沙总量已达6 5亿立方米 防洪供水功能严重下降 [5] 环保型绞吸船"浚澜"技术特点 - 船体全长82 77米 采用模块化设计 挖深可从25米扩展至60米 [6] - 配备600千瓦环保绞刀 挖掘效率达2000立方米/小时 为传统装备3倍 [11] - 实现"零泄漏挖掘" 施工期间水库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Ⅲ类 [12] 数字化与生态保护措施 - 建立数字孪生平台 实现清淤输送固化等全流程智能管控 [10][11] - 脱水区采用相变式真空预压技术 淤泥含水率降至55%以下 [12] - 避开候鸟保护区 采用低噪声设备 减少对白头鹤等野生动物的干扰 [13] 政策支持与战略意义 - 项目获1万亿元国债中防洪排涝专项资金支持 [7] - 目标恢复饮用水源地II类水质 保障476高程线以下2亿立方米战略水源储量 [7] - 为永定河生态补水提供保障 2017-2023年累计补水18 4亿立方米 [12] 淤泥资源化利用 - 配套建设淤泥制砖厂 探索底泥资源化多用途应用 [14] - 重金属处理采用"平流沉淀塘+磁混凝沉淀"工艺 尾水达标排放 [13] - 余水经三级沉淀和生物稳定塘处理 实现有机物达标排放 [13]
贵州引导危废处置项目合理建设
中国化工报· 2025-05-23 10:48
贵州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现状 - 2024年贵州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107 49万吨 其中前五类危险废物(HW47含钡废物 HW18焚烧处置残渣 HW48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HW33无机氰化物废物 HW11精馏残渣)合计产生量达90 63万吨 占总量的84 3% [1] - 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总体运行负荷率仅为15 7% 收集 利用 处置能力均呈现过剩状态 其中废铅蓄电池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 废煤焦油 铝灰等类别产能过剩尤为突出 [1] - 病理性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钡渣等特殊类别危险废物仍存在利用处置能力不足的情况 [1] 贵州省危险废物建设项目投资建议 - 明确禁止新增铝灰 大修渣 废机油 煤焦油 废铅蓄电池等已严重过剩类别的危险废物处置项目 [2] - 优先支持病理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鼓励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钡渣等短缺类别的综合利用项目 [2] - 推动现有危险废物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加强先进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促进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2]
山东青岛持续探索浒苔资源化利用,推动成果转化,带动产业链发展——浒苔入肥 变废为宝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0 12:32
浒苔资源化利用技术突破 - 海大生物开发"浒苔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建立绿色降解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填补国内外大规模海洋绿藻高效处置技术空白[4] - 公司发明浒苔多糖高效提取、纯化及寡糖靶向制备关键技术,获16件发明专利授权,突破结构定向修饰改性技术[5] - 技术成果包括系列浒苔肥料、生物刺激素、饲料添加剂产品,含寡糖、氨基酸、糖蛋白等活性成分,应用于生物农业领域[4][5] 产业化应用与经济效益 - 实现基于浒苔多糖的绿色生物农药、植物疫苗、精准生物肥料产业化,获3项饲料生产许可证和4项肥料登记证[5] - 浒苔资源化利用直接产品年产值达6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10] - 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2.75亿元,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国内20多个省区市[5][7] 研发体系与产能布局 - 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科研力量,与中科院海洋所等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引进多位海洋生物领域专家[11][17] - 2009年建成全国唯一浒苔规模化处置基地,2020年投产高端海洋生物制品产业园,实现双藻源生物刺激素等规模化生产[7] - 设立农科学院负责技术研发与培训,"状元连"体系推动终端市场品牌化运营[8] 行业地位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为国内海藻肥行业领军企业,拥有"海状元"等知名品牌,产品线超百种[7] - 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山东省"瞪羚企业"等称号,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储备库[10] - 未来将优化浒苔多糖提取工艺,加强上下游合作,推动产品广泛应用[11] 浒苔特性与环保价值 - 浒苔富含多糖,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用功能,但传统处理方式易造成二次污染[4] - 技术将浒苔变废为宝,化解绿潮生态危机,培育特色海洋环保产业[5] - 产品可提升动物生长性能20%以上,改善肠道免疫,满足健康养殖减抗需求[4]
绿色循环链扮靓美丽乡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0 05:22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 - 使用秸秆青贮收割机后,玉米秸秆收割效率大幅提升,一亩地仅需20分钟即可完成收割并直接使用[1] -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可替代豆粕、玉米、麦麸等高价精饲料,降低养殖成本,且无需添加其他成分[1] - 玉米秸秆具有鲜嫩汁多、气味芳香、适口性好等特性,可改善牛肉质量并减少牛群消化系统疾病[1] - 当地已形成规模化利用示范效应,孵化出多家年利用青贮玉米秸秆超500吨的养殖合作社和家庭农场[1]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成效 - 绩溪县采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组合策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5%[2] - 全县已培育40家秸秆利用量超50吨的经营主体,其中10家企业年处理量超过500吨[2] 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模式 - 采用"联户分散收集-集中收储生态利用"模式处理散养户粪污,建成22个总计498.5立方米的污水收集池[4] - 处理后的养殖污水免费供给村民用于农作物种植,形成粪污利用-绿色种植的生态闭环[4] - 试点成功后投入1600万元新安江生态补偿资金推广至三镇,结合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4] 农业绿色转型成果 - 通过资源化利用构建绿色循环链条,显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5] - 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路径[5]
杨帆:用“超级高压锅”做出黑土“营养餐”
科技日报· 2025-05-12 09:49
田晶娟制图 受访者供图 彼时,黑龙江省1.56亿亩黑土耕地亟待修复,而省内农业固废年产量高达1.3亿吨,且当时农业固废综合 利用率不足60%,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杨帆团队敏锐捕捉到这一关键信息,决定以固废资源化利用为 突破口,解决黑土地退化难题。在众多技术方向中,他们选择了水热腐殖化技术。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模仿森林深处腐烂落叶在雨水浸泡、地热烘烤下的自然发酵过程,通过人为创造类 似条件,将农业废弃物快速转化为高效腐殖质。"杨帆说。在她看来,研究水热腐殖化技术,就像在黑 土地里"寻宝",每个数据都是找寻宝藏的线索。 "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并未因此退缩,反而坚定了研究的决心。" ◎科技日报记者 朱 虹 编者按 青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决定未来的关键力量。他们用智慧与汗水在量子计算、深空探 测、生物医药等领域镌刻下属于中国青年的时代坐标。本报今日起推出"以青春之名赴创新之约"系列报 道,聚焦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科技工作者和被授予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科 研团队,见证他们如何以"硬核"创新践行"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5月的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黑土地在拖拉机的轰鸣中苏醒。田垄旁的监 ...
旺能环境:公司炉渣资源化项目已实现净利润,2024年新增6个资源化项目
全景网· 2025-05-08 09:33
公司战略重心 - 生活垃圾处理增量市场主动规避中西部地区新建项目,因吨发投资较高且边际效益有限 [2] - 并购市场坚持审慎务实策略,建立严格项目评估体系,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2] - 资源化利用升级:炉渣资源化项目已实现净利润,2024年新增6个项目预计带来增量利润 [2] - 蒸汽供热优化:通过150-200元/吨业务提升能源效率,收益率显著高于传统发电 [2] - 存量资产盘活:参与绿证交易和VCS减排项目,推进SBTi认证,提升绿色低碳价值 [2] - 创新绿电应用场景,建立"绿电+高附加值产业"商业模式应对国补退坡 [2] - 海外市场拓展:以泰国、越南为桥头堡,沿"一带一路"深化东南亚布局 [2] 行业现状 - 截至2023年底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日处理产能达86万吨,新建项目集中在中西部 [2] - "双碳"战略推动绿证交易和碳足迹认证需求,环境成本降低趋势明显 [2] 业务发展 - 蒸汽供热业务单位价格区间为150-200元/吨 [2] - 海外市场已进入泰国和越南,计划拓展东南亚其他地区 [2]
橡胶噻唑类助剂副产物利用难题告破
中国化工报· 2025-05-07 10:17
核心观点 - 恒力橡塑开发的橡胶噻唑类助剂副产物综合处理工艺实现了高效回收MBT、苯并噻唑和硫黄,综合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树脂减量化率同样达80%以上,2024年累计处理废弃物8000吨,综合收益约3000万元 [1] - 新工艺解决了传统高温蒸馏法和加水共沸技术的安全、环境风险与水资源浪费问题,实现副产物全组分利用与溶剂循环 [2][3] 工艺技术优势 - 操作简便、成本可控,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可回收副产树脂中夹带的硫黄及MBT、苯并噻唑,含碳树脂可作为防水材料添加物 [1] - 传统高温蒸馏法仅回收20%苯并噻唑并产生80%残渣,且产生剧毒硫化氢气体,而加水共沸技术吨耗水高达30吨,成本高且废水量大 [2] - 新工艺通过固液分离、液碱溶解、中和析出等步骤实现硫黄、MBT、苯并噻唑的分离提纯,溶剂可循环利用 [3] 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 2024年累计处理废弃物8000吨,综合收益约3000万元,MBT和苯并噻唑可直接用于下游生产 [1][3] - 树脂减量化率超80%,仅余少量含碳树脂,大幅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 [1] - 消除硫化氢气体排放,降低水资源消耗,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与环境隐患 [2][3]
赛恩斯(688480):2024A/2025Q1扣非业绩同比增55%、10%,业务结构显著优化
长江证券· 2025-04-28 14: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00%;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4.7%;2025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10.1%;公司业务结构优化,运营类收入占比提升,持续经营能力增强;龙立化学产能爬坡、铼酸铵项目有望带来增量[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27亿元,同比增长14.69%;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00.11%;扣非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54.68%;其中,2024Q4实现营收3.42亿元,同比减少16.13%;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增长3.96%;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增长19.26%;公司拟每股派发股利0.63元,对应股息率1.84%(2025/4/24收盘价)[6]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63.46%;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减少77.68%;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10.06%[6] 事件评论 - 2024年业务结构优化,运营类收入占比提升,销售毛利率为34.74%,同比提升5.91pct;分板块来看,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收入3.03亿元,同比下降34.2%,毛利率同比提升2.69pct;产品销售收入2.69亿元,同比增96.0%,毛利率同比提升3.99pct;运营服务收入3.21亿元,同比增66.1%,毛利率同比基本稳定,其中紫金关联交易1.60亿元,同比增58.8%,非紫金客户增速更高;从收入占比看,2024年运营服务、重金属污染防治综合解决方案、药剂分别为34.6%、32.6%、29.0%,同比分别提升10.7pct、降低24.2pct、提升12.0pct,持续经营能力增强;产品销售和运营服务业务毛利率较高,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11] - 2024年投资收益显著增厚归母净利润,实现投资收益0.63亿元,同比增0.48亿元,主因2024年2月完成对福建紫金龙立化学剩余61%股权收购,实现全资控股,并表时确认约0.62亿元投资收益,也是扣非前后利润增速差异较大的核心原因[11] - 2025Q1扣非业绩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受毛利率、所得税率影响;2025Q1营收同比增长63.46%,但销售毛利率为36.21%,同比降低3.93pct,所得税率为11.23%,同比提升7.69pct;归母净利润与扣非业绩差异主要来自去年同期确认龙立化学投资收益[11] - 龙立化学产能爬坡、铼酸铵项目有望带来增量;福建紫金龙立化学具备年产3400吨铜萃取剂、2000吨选矿药剂、2000吨磷酸类萃取剂、1000吨选矿铅能力,2024年产能利用率79.6%,未来产能利用率提升利润仍有增长空间;公司拟投资520万元与吉林紫金铜业合作建设运营年产2吨的铼酸铵生产线,探索污酸资源化利用的收益共享商业模式,该项目短期收入贡献有限(满产年收入预计约1900万元),若模式验证成功,有望在紫金矿业其他矿山推广,打开新的成长空间[11] -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7(无大额投资收益)/1.95/2.35亿元,2025年业绩相较于2024年扣非业绩增速为35.0%,2026/2027年归母利润同比增23.7%/21.0%,对应2025 - 2027年PE 21x/17x/14x,维持“买入”评级[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预测: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计为12.96/15.14/17.31亿元,营业成本预计为8.77/10.13/11.4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为1.57/1.95/2.35亿元等[17] - 资产负债表预测:2025 - 2027年货币资金预计为4.39/3.84/6.71亿元,应收账款预计为4.20/5.01/5.87亿元,资产总计预计为20.78/24.00/27.35亿元等[17] - 现金流量表预测: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为2.10/2.27/3.6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为 - 0.77/ - 2.82/ - 0.7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为 - 0.97/ - 0.01/ - 0.01亿元等[17] - 基本指标预测: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预计为1.65/2.04/2.47元,每股经营现金流预计为2.21/2.39/3.82元,市盈率预计为20.7/16.7/13.8等[17]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14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高能环境")于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上 午09:00-10: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网址https://roadshow.sseinfo.com/),采用网络互动方式 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关于本次说明会的召开事项,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在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高能环境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 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28)。现将召开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说明会召开情况 2025年4月25日,公司董事、总裁凌锦明先生,独立董事王竞达女士,副总裁、财务总监孙敏先生,副 总裁、董事会秘书张炯先生出席了本次说明会。公司就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 的具体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和沟通,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