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城市24小时 | 北方唯一入选,青岛“打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23:11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75500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复支持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开展《推进青岛国际邮轮母港消费设施建设及场景提升总结和模式探索》重大课题项目,并给予专项资 金支持。青岛是中国北方唯一入选城市,标志着青岛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将填补国内特别是北方区域邮轮消费升级系统性研究空白,为 中国邮轮母港消费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据报道,青岛是中国北方唯一入选城市。作为第四个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地处胶州湾东岸、青岛市核心位置,陆域面积约14平方公 里,包含青岛港老港区、历史城区、台东片区"三大区域",既坐拥百年港航底蕴,又联动成熟城区消费生态。其中,大鲍岛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整体招商率 近90%,年客流量1765万人次,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文化和旅游部重大课题为抓手,加速推进港区建设与"邮轮+"模式创新。下一步将系统总结母港消 费设施建设及场景提升成熟路径,形成可推广的"青岛打法",助力青岛邮轮母港成为东北亚文旅消费升级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青岛外,近期内另一个 ...
为一场球赴一座城,国际体育赛事成为文旅经济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9:38
赛事规模与消费拉动 - 今年网球中国赛季包括9站巡回赛,预计吸引超过100万人次观赛,带动关联消费超20亿元[1] - 上海网球大师赛创下票房破亿、观赛人次约25万的历史纪录,境外观众占比约10%,较去年同期上涨2%[1][7] 衍生品销售与IP价值 - 上海网球大师赛衍生品总销售额破两千万,单日可达160万人民币,高峰日突破200万,较去年增长60%[4] - 赛事推出与“周同学”IP联名系列,产品超700种,通过情绪价值消费和场景营销释放IP商业潜力[4] 入境旅游与城市经济 - 2025年1至8月全国出入境外国人达5126.8万人次,同比上升27.8%,其中免签入境1589万人次,占62.1%[10] - 上海通过联动票务、商区优惠、离境退税等措施打造“赛票+酒店/景点/交通”组合产品,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8] 文旅融合与消费生态 - 赛事结合音乐、时尚、全民体育等活动,构建“观赛+体验+文旅”全链条消费模式,提升城市文化展示窗口[2][9] - 外国游客在华平均到访2至3个城市,青岛、苏州等新目的地通过特色产品(如啤酒文化、园林体验)吸引深度游[11][12]
一球踢火一座城
南京日报· 2025-10-20 07:24
"苏超"激活南京消费新链,单日最高带动超十亿元销售额 一球踢火一座城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10月18日晚,南京奥体中心61565名观众的呐喊声震耳欲聋,南京队遗憾无缘决赛,结束了历时160天 的"苏超"征程。从初夏以来,这场以足球为名的城市狂欢,不仅见证了"南京蓝"的热血拼搏,更催生 出"一场球带火一座城"的创新实践。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在南京,"苏超"以体育赛事为核心纽带,深度融合夜经济、文旅、商业、展会及 国际资源,构建起"看赛事、喝啤酒、品美食、逛夜市、购好物、享服务"的全域消费生态。一张小小的 足球票根串联起餐饮、文旅、零售的消费链条,绿茵场上的每一滴汗水,观众台上的每一声呐喊,都化 作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的强劲动能。 第二现场"强引擎",单日最高带动超10亿元销售额 赛场内"一票难求",赛场外同样热闹非凡。在街区、商圈,由一块块超大屏、特色集市、互动场景打造 的第二现场人潮涌动。 10月18日晚,南京迎来一场降温,但随着"苏超"半决赛的举行,整个城市的消费市场却是一片火热。支 付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当天全市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单位实现交易金额7.8亿 元,环比前一周 ...
人民至上,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六
新华日报· 2025-10-20 07:09
就业市场与政策 - 江苏省人社部门创新招聘形式,将招聘会搬进“苏超”足球赛第二现场,借助赛事流量创造就业增量 [1] - 为帮助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江苏征集1万余家单位20万个优质岗位,并募集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12.8万个 [2] - 2024年计划全年开发不少于235万个岗位,其中政策性岗位不少于15万个、市场化岗位不少于200万个 [2] - 2024年前8个月,全省归集发布岗位365.7万个,其中月薪6000元以上且缴纳五险一金的市场化岗位117万个 [2] - 5年来江苏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30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连续5年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3] - 江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47498元提高至2024年的55415元,2024年上半年达30706元,同比增长5.2% [3] - 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2.16:1收窄至2024年上半年的1.98:1 [3] 社会保障体系 - 2024年9月底前,全省1197万老年参保居民领到新增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此为连续第14年提高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 [4] - 江苏连续实现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参保登记、代缴保费、享受待遇“三个100%” [4] - “十四五”以来,江苏每年将75%以上的公共财政用于民生领域 [4] - 新沂市投入1320多万元改造社区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辐射10余个小区,3000余名老人享受适老化服务 [4] - 江苏已建成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458家,拥有床位9.71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超70% [5] - 江苏转型升级后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普遍增设社区托养、日间照料功能,重点设置护理型床位 [6] - 2024年江苏率先出台“孤独症人群全程关爱服务实施方案”,将关爱服务年龄段扩展至全生命周期,服务全省479万残疾人 [6] 公共服务与资源均衡 - 江苏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现省内异地生育联网结算,“零垫付、零跑腿” [7] - 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构建覆盖小学到高中的全学段课程体系,2024年暑期吸引超2400万人次师生、家长在线参与 [8] - 空中课堂开设“家长课堂”,联合省教育厅“润心”行动工作专班推出专题直播课 [8] - 常州市金坛区成立“1+9+N”紧密型医共体集团,实现医共体内患者诊疗和公卫数据互联互通,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 [8] - 江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累计派驻技术骨干1.64万人次,帮助开展新技术527项,培训医务人员12.78万人次 [9] - 全省84.5%的县级医院建成三级医院 [9] - 江苏“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医保公共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超85% [10] - 江苏各地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与“完整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15分钟文化生活圈”等充分融合 [10]
赛事经济激活古都文体消费新体验
新华社· 2025-10-19 16:42
新华社西安10月19日电 题:赛事经济激活古都文体消费新体验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世界泳联花样游泳世界杯总决赛、世界男排联赛、世界斯诺克西安大奖赛……今年以来,西安在做 好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和保障工作的同时,积极利用文旅资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观众和游客提 供"体育+文化+旅游"的一站式服务,让每位涉赛人员在感受体育运动激情的同时,也能体验古都西安 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魅力。"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游客来古都旅游"打卡"的时兴方式。 "去年,我们增加了西马盲盒、西马礼盒,马拉松博览会上几万件这类产品很快被一扫而空,做文 创的公司也迅速出圈。"西安市体育局局长马锐说。 围绕斯诺克明星球员的卡通形象,今年世界斯诺克西安大奖赛的主办方特意设计了T恤衫、马克 杯、扑克牌等诸多文创产品。让斯诺克球迷不仅能在西安见证精彩赛事,还能把和自己偶像相关的文创 产品带回家。比赛期间,一件印有所有明星选手卡通形象的帽衫,引发了丁俊晖、墨菲等选手的兴趣, 在猜出多个卡通形象代表的选手姓名后,他们兴奋地在帽衫上签名留念。 通过举办国际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多项目、长周期的群众比赛,西安近年来形成了一批体育消费新场 景,利用域内丰富的科教资源, ...
刘小涛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新华日报· 2025-10-19 07:31
全省经济运行态势 - 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 - 需更有针对性地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2] - 推动工业稳存量扩增量优动能,支持产能利用率高、产销率高的企业增资扩产 [2] 产业发展与创新 - 抓主流、抓确定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准谋实未来产业 [2] -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2] -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 消费促进措施 - 多措并举拓展消费,加快"苏品苏货"上平台、上商超、上连锁 [2] - 增加文旅、体育等消费资源供给,提升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 [2] - 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2] 城市发展与房地产 - 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 [2] - 强化"好房子"供给,满足各类人群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 投资与项目推进 - 切实稳定和扩大投资,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2] - 认真谋划重大项目,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存量资产,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2] - 创新机制招引更多优质制造业服务业项目 [2] 外贸外资发展 - 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抓好新主体、新市场、新模式、新渠道、新产品 [2] - 积极开拓多元市场,加力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贸易 [2] - 支持外资利润再投资,建强用好招商平台,多元化拓展引资渠道 [2] 赛事经济发展 - 持续扩大城市足球联赛溢出效应,增强优质体育赛事供给 [3] - 培育社会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赛事品牌 [3] - 促进赛事与消费深度融合,推动赛事经济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本土足球队跻身顶级联赛,银行也忙起来了
金融时报· 2025-10-17 22:21
赛事经济宏观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足球赛事经济在年度经济图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 - 多个足球职业联赛俱乐部上座率屡创新高苏超川超湘超等城市联赛频频刷屏[1] 云南玉溪案例:赛事经济拉动效应 - 云南玉昆足球队实现中冠冠军中乙第三中甲冠军三级跳仅用三年弥补云南足球21年顶级联赛空白跻身中超新军[2] - 云南玉昆在玉溪市的7场中超主场赛事已直接拉动消费8800万元带动旅游住宿交通等消费3.25亿元[2] - 玉溪市计划到2025年底举办各级各类赛事300项次以上吸引超80万人次参赛观赛拉动体育及相关行业消费10亿元以上[2] 云南玉溪案例:文体旅融合举措 - 玉溪市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凭借亚高原海拔优势发展赛事经济[2] - 玉溪市为球迷建起玉见主题街区开通球迷专列推出四季主题旅游线路将一日观赛延伸为多日深度游[2] - 玉溪市文体旅融合发展产业联盟策划4条特色旅游线路满足球迷多元需求[2] 金融机构业务拓展 - 当地金融机构借助云南省唯一中超球队优势将金融服务嵌入赛前赛中赛后优化服务和业务拓展互促共进[3] - 多家银行推出玉昆足球联名信用卡持卡人购买球票及周边产品可获优惠已累计发放2.12万张[3] - 当地银行机构配合商务部门在云闪付平台发放玉溪市玉昆专项消费券1.66万张带动消费170.17万元[3] 金融支持与特色产品 - 中国人民银行玉溪市分行推动金融服务向后端提质升级打造特色消费金融生态[3] - 江川区农信社推出七彩民宿贷为符合条件的优质民宿酒店提供贷款支持[3] - 澄江农商银行向小湾村广龙小镇等旅居地的农户个体户专业合作社发放乡村振兴特色旅游贷带动村民经营民宿餐馆等[3]
收钱吧9月实体商业活力指数|一场“苏超”球赛,让夜间消费激增45%?
搜狐财经· 2025-10-17 08:01
赛事热度与消费关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球票需求旺盛,近期比赛平均中签率低于7%,最低达3.3%,赛事已从体育圈破圈成为消费狂欢 [2] - 收钱吧实体商业活力指数作为国内首个基于线下真实交易数据的实体商业综合评价指数,清晰捕捉到苏超效应带来的消费波动 [2] 城市商业活力表现 - 在9月实体商业活力指数城市榜单中,无锡指数分值达87.4,创2025年以来最高分,并在全国总榜单中排名第9位,排名较上月提升13位 [3][5] - 无锡的线下消费者活力指数高达85.1,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3,其节假日消费活跃度(89)、地区多样性(83.1)、消费结构均衡度(104)等细分指标长期高于全国均值 [7] - 多个苏超参赛城市消费能级显著提升,赛事成为提升区域商业活力的共同密码 [5]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跨城观赛作为新兴文旅场景,对城市消费产生显著提振作用,无锡能持续在周末和节假日有效吸引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 [9] - 赛事激活夜间经济,以盐城奥体中心体育场周边3km为例,整体消费金额环比提升40%,夜间消费金额显著提升45%以上 [11][14] - 球迷聚集拉高客单价,啤酒、烧烤等足球伴侣品类及地方特色餐饮订单额增长突出,周边便利店、应援物品销售点营业额也有所增长 [11] 赛事经济连锁反应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联动,数据显示赛事当天及次日,无锡部分酒店、热门旅游景点消费出现小幅增长 [12] - 盐城、南通、南京等八强城市借势发力,夜间经济与跨城消费叠加,类似的消费增长特性在南京奥体中心、宜兴市体育中心等赛事场馆周边同样出现 [11][13]
2025冬博会开幕,“乒雪转换”持续引领京西赛事经济热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19:04
赛事经济与区域发展 - 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 吸引全球500余家知名品牌参展[1] - 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直接收入近1.54亿元 门票收入近8800万元 同比增长54.3% 累计售出门票超8.8万张[3] - 国庆中秋假期前五天 全区文商旅体消费总额近3.2亿元[3] 奥运遗产利用与产业模式 - 通过“冰乒转换”创新举办WTT中国大满贯 实现奥运遗产可持续利用[1] - 采用“乒雪转换”模式实现从国球向冰雪运动切换 为奥运遗产利用提供“石景山方案”[8] - 首钢滑雪大跳台连续举办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 首钢冰球馆成功承办亚洲女子冰球锦标赛等国际赛事[1]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构建“赛事引领、产业集聚、全民共享”的冰雪经济生态体系[1] - 率先出台冰雪产业专项政策 发布《石景山区促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形成涵盖装备研发、场馆建设、教育培训、赛事运营的完整产业链[6] - 连续11年打造“市民快乐冰雪季” 在商圈、社区、浅山林地搭建冰雪消费场所 持续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示范区建设成果[6] 消费场景与文旅融合 - 赛事期间永定河亮出滨水活力岸线 “永定河集”集合自然山水、工业遗存与时尚商业[4] - 首钢园内融石广场焕新开业 十余家首店首发亮相 涵盖机器人集合店、德式面包房等精品商户 吸引大量年轻消费群体[4] - 模式口法海寺成为游客打卡游览的热门目的地 实现“观看一场赛、玩遍一座城”的效应[4] 未来赛事规划与产业前景 - 即将举办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赛事[8] - 国际大赛的持续举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8] - 冬博会设置冬季及高山技术、国家组团展区等展示区域 呈现冰雪产业最新成果 并配备实景雪屋、模拟滑雪器等互动体验活动增强参与感[6]
四店联动开业焕新:迪卡侬加码大湾区,激活运动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56
公司动态 - 迪卡侬在大湾区实现“双开两焕”,深圳建安和广州沙园两家新店开业,同时深圳新湖和彩田两家门店焕新升级 [1] - 公司旨在通过融合城市体育氛围与赛事经济,将短期关注转化为长期可持续的运动体验与消费增长动力 [1] - 迪卡侬中国零售副总裁表示公司坚定看好大湾区市场前景,并将持续为当地市场注入运动活力 [1] - 迪卡侬进入广州市场已三十一年,布局零售业务二十一年,目前在广州已开设13家门店和1家智能制造办公室 [3]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7万亿元,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赛事 [3] - 广州和深圳双双入选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试点周期覆盖2025-2027年关键发展期 [3] - 广州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超630亿元,人均消费超3,300元,位居全国前列,并将于2025年承办全运会数项重点赛事以推动“全运经济” [3] 区域市场机遇 - 深圳长期推动“体育+消费”发展,将赛事引入商圈,并依托前海冰雪世界等新地标构建辐射大湾区的“一小时冰雪经济圈” [3] - 体育产业在深圳正成为拉动本地消费、旅游与社区生活的复合型产业 [3] - 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是迪卡侬全产业链业务进入中国内陆的第一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