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科尔尼《全球供应链战略报告》重磅发布 (上):洞察全球供应链的十大趋势与挑战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9-25 17:41
峰会背景与主题 - 2025年VCI第二届X-CHANGE供应链创新·协同峰会于9月25-26日在上海举行 聚焦供应链跨界整合、多职能部门协同及生态体系构建 助力企业打造高效、敏捷、智能供应链 [1] 全球供应链格局演变 - 全球供应链核心目标从"效率优先、成本至上"转向"韧性保障、效率优化、可持续发展"三重目标叠加 受地缘博弈、技术迭代和气候危机驱动 [3] - 全球贸易额占GDP比重从2008年前30%以上回落至25%-28%窄幅区间 标志供应链进入区域化与短链化新阶段 [10] -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2020-2024年均值达650 较2010-2019年均值360上升超80% [6][21] 四大核心问题 结构性问题 - 地缘政治驱动供应链近岸化、友岸化 跨区贸易成本显著上升 区内循环模式成为趋势 [5] - 欧洲、亚洲、北美三大经济圈加速构建区内循环体系 [13] 风险控制问题 - 2024年全球供应链中断事件数量较2019年增加超60% 平均每起事件导致企业收入损失超4亿美元 [6] - 财富500强企业因供应链破坏事件平均每起市值下降24亿美元 年收入损失平均4.5亿美元 [23] 效率性问题 - 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与物流成本持续叠加上涨 推高企业运营成本 [7] - 产业转移导致新兴市场产能利用率下降 如孟加拉国服装产能利用率仅60% 低于中国90%水平 [18] 可持续性问题 - ESG标准从可选责任变为市场准入门槛 企业需投入资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和碳足迹追踪 [8] - 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溯源 《碳边境调节机制》征收进口产品碳税 [27] 十大趋势与挑战 区域化与短链化 - 三大经济圈内部贸易占比持续提升 供应链从全球分散转向区域集聚 [10][13] 价值链分工重构 - 亚洲经济圈形成"中国突破、日韩守成、东南亚补位"新秩序 中国向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升级 [16] 劳动力与产能失衡 - 新兴市场缺工率高于成熟市场 熟练技工严重短缺 产业转移速度远超配套能力建设速度 [18] 中企出海模式升级 - 从"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升级至"生态出海" 实现深度本地化以规避贸易壁垒 [19] 不确定性常态化 - 全球经济面临六大不确定性挑战 包括贸易博弈、高通胀债务、地缘冲突及美国政策调整 [21] 供应链中断成本 - 十大风险叠加导致供应链系统性破坏 销货成本(COGS)年均上涨7500万美元 [23] 数字化双刃剑 - 人机协作智能化与无人智能化并存 存在算法误判、系统故障及数据泄露风险 [25] 柔性供应链崛起 - 通过模块化设计、分布式仓储和动态外包策略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风险抵御能力 [26] 绿色合规压力 - 欧盟CSDDD要求审计供应商劳工权益和环境影响 合规成本显著上升 [27] ESG标准分化 - 欧美标准差异明显 同一环节需满足多重标准(如ISO 14067与CBAM) 认证成本高企 [28] 战略转型方向 - 企业需从被动应对风险转向主动构建竞争力 平衡区域化布局中成本效率与安全冗余 [31] - 供应链战略需顶层设计 构建全链路升级体系以实现韧性与竞争力跃升 [32]
从12万吨到“三个1亿吨”,中国石油如何书写75载能源报国使命担当?
中国能源报· 2025-09-25 17:2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于1950年9月25日 前身为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 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从分散走向集中统一管理 [1][4][5] - 1950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 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 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八大产油国 [4][7] - 公司现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二 连续15年居《财富》世界500强前6位 2024年国际化工公司排名提升至第2位 [4] 油气业务规模与布局 - 国内油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50%和66% 形成"三个1亿吨"生产格局 [7] -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2 乙烯产能历史性突破1000万吨/年 [7] - 建成全球五大油气合作区 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和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成为我国最大跨国经营企业 [7] 新能源与绿色转型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公司国内能源供应比例的7% 布局风光发电 综合能源站等业务 [8] - 绿氢 CCUS 地热等技术处于行业前沿 并开始瞄准可控核聚变技术 [8] - 着力打造传统油气之后的第二 第三增长曲线 [8] 科技创新突破 - 开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 首套国产工业级油气藏数值模拟软件HiSim投入应用 [10] - 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新材料等领域突破技术瓶颈 创造多项中国标准和纪录 [10] - 深地塔科1井打成亚洲第一 世界第二垂直深度井 [4] 社会责任与国际影响 - 在北京冬奥会等国际盛事中提供能源保障服务 赢得世界赞誉 [10] - 业务覆盖抗震救灾 抗疫保供 乡村振兴 教育帮扶等领域 [10] - 1993年率先"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形成全球性业务布局 [7]
奋进七十五载:中国石油书写能源报国的使命担当
搜狐财经· 2025-09-25 15:44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 中国每年消耗石油7.56亿吨和天然气4260.5亿立方米,人均年石油消耗量达0.56吨 [1] -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市场 [1] 中国石油发展历程 - 1949年全国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石油工业基础薄弱 [4] -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 [6] - 1998年公司实现上下游一体化运营,开启集团化国际化发展 [7] -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 [7] 当前产业格局 - 形成国内原油、国内天然气、海外油气权益产量"三个1亿吨"供应格局 [10] - 长庆油田建成65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西南油气田迈向5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 [10] - 玛湖地区发现10亿吨级砾岩油田,富满油田建成最大超深油田 [10] -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拥有近2万座加油站 [10] 新能源转型进展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达7% [11] - 实施"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战略 [11] - 布局风光发电、地热、绿氢等综合能源服务 [11] - 战略性布局可控核聚变等未来终极能源技术 [11] 科技创新成果 - 深地塔科1井成功钻探至万米以上,首次在陆地万米深层发现油气显示 [12] - 在页岩油气、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 [12]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推进数字化转型 [12] - 实现智慧油田、智能炼厂、智慧销售等智能化应用 [12]
中国经济政策专题讲座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举办
新华网· 2025-09-25 15:35
新华社伦敦9月24日电(记者赵小娜)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和全球 可持续发展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政策专题讲座23日在伦敦举行。 朱民介绍,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和内部结构调整压力,中国正主动加快经济发展战略转型, 更加突出扩大内需、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这一转型既是对现实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推动中国经济迈 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 主持讲座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政府与经济学教授、格兰瑟姆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表示,中 国正在制定的"十五五"规划不仅是中国国内的重大举措,也是全球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中国在历次五 年规划中都展现出"言必信、行必果"的特质。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技术创新最活跃的国 家之一,中国的战略选择和政策执行将深刻影响世界。 此次专题讲座是中国经济学家代表团应邀访问英国和瑞典的重要活动之一。访问期间,代表团计划 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瑞典国家贸易署、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机构开展座谈,并与《经济 学人》《金融时报》等媒体交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聚焦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及其全球影响作专题报告。朱民指出, 美国发动 ...
联合国贸发会议警告称2025年海运贸易增幅将大幅放缓
经济观察网· 2025-09-25 10:01
经济观察网据央视新闻消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4日发布报告指出,全球海运业正处于高度不确定 和动荡的环境之中。报告预计,继2024年的稳步增长之后,2025年海运贸易增幅将大幅放缓至0.5%。 报告显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政策变化、气候冲击和监管调整共同推高了航运成本,并迫使航运 路线发生改变。与此同时,港口拥堵和绿色转型的需求加速推动数字化发展,但不少发展中经济体仍处 于落后状态。 贸发会议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包括推动稳定的贸易政策、加快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提升网络安全,并向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脆弱经济体提供支持,以减轻高昂运输成本带来的冲击。 ...
聚力“三大优势转化” 重塑新时代之“重”
长江日报· 2025-09-25 09:51
经济总量与城市地位 - 武汉经济总量跨越2万亿元 稳居全国城市前十和中部第一 [1]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化 - 武汉拥有92所高校 141万大学生和4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2] -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90余家创新单元 支持80个产业化项目 [3] - 建立500家企业培育库 配备210家市级中试平台和32家概念验证中心 [4] - 梦芯科技新一代AI融合定位芯片尺寸缩小50% 功耗降低40% 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 [2] - 突破十余项北斗+AI卡脖子技术 北斗星地协同增强定位达国际领先水平 [2] - 武创航友智能科技年订单量增长4至5倍 团队扩展至三四十人 [2] - 湖北鼎龙新材料实现抛光液突破 打入国内主流晶圆厂供应链 [3] 物流枢纽建设 - 武汉成为全国第二个 中部首个完成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的城市 [5] - 中欧班列(武汉)国际线路增至58条 [6] - 天河机场和花湖机场开通65条国际航线 [6] - 武汉港拥有33条集装箱直航航线和70条多式联运线路 [6] - 印尼-武汉直航航线开通后整体运输时间压缩7至10天 [6] - 中欧班列新增瑞典 挪威 芬兰3条线路 [6] 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 - 武汉获评国际湿地城市 成为全球首个人口超千万的湿地城市 [7] - 监测到301种鸟类 湿地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丰富 [7] - 全市小微湿地增至50个 [8] - 全国碳市场"中碳登"落户武汉 累计发放碳配额240亿吨 [8] - 清算资金突破650亿元 吸引260家涉碳机构聚集 [8] - 黄陂区香溪谷发展旅游业态 带动36万人就业 [8] - 蔡甸区举办油菜花节和观鸟节 带动农民增收 [8]
期指:大涨后的震荡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9-25 09:44
金 融 期 货 研 究 2025 年 9 月 25 日 | | | | | 期指:大涨后的震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毛磊 | | | 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1222 | | maolei@gtht.com | | | | 【期指期现数据跟踪】 | | | | | | | | | 期指数据 | | | | | | | | | | | 收盘价 | 涨跌幅% | 基 差 | 成交额-亿 | 成交量 | 变 动 | 持仓量 | 变 动 | | 沪深300 | 4566.07 | ↑1.02 | | 6291.6 | | | | | | IF2510 | 4556.2 | ↑1.66 | -9.87 | 580.2 | 42736 | ↓9025 | 58963 | ↓5638 | | IF2511 | 4541.4 | ↑1.54 | -24.67 | 6 2 | 4583 | ↑714 | 4474 | ↑1608 | | IF2512 | 4530 | ↑1.69 | -36.07 | ...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这是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工业脊梁
人民日报· 2025-09-25 08:59
中国石化南化公司 - 公司前身为爱国实业家范旭东于1934年创办的永利铔厂 [3] - 抗战期间拒绝与日军合作,将关键设备西迁至四川五通桥重建工厂 [4] - 总工程师侯德榜于1943年研发“侯氏制碱法”,将食盐中钠利用率从35%提高到96%以上,成本降低近四成 [4] - 公司正将90年历史的工业硫酸装置更新用于生产高纯度电子级硫酸,以满足芯片制造需求 [5] - 在CCUS领域建成中国石化首个碳捕集重点实验室,每年可捕集40万吨二氧化碳用于油田驱油 [5] - 耗时9年研发的C307—M型甲醇催化剂市场占有率达30%,橡胶防老剂成为全球首例获国际认证的碳中和产品 [6]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公司 - 公司前身中国电力制钢厂和云南钢铁厂成立于1939年,在抗战期间贡献了1万多吨铁水和4000多吨钢材 [11] - 建厂初期屡遭日军空袭,但于1941年炼出第一炉钢水,1943年实现云南首次高炉炼铁 [11] - 现今厂区通过智能化改造,每天可自动生成3500余个生产技术指标并实时调整生产计划 [12] - 作为中国高强抗震钢研发先行者,2024年研发生产工业线材25.03万吨,形成焊丝、拉丝及冷镦用钢三大系列产品 [12] - 自主研发的矿用U型钢补齐了云南省及周边地区该产品生产的短板 [12] 南方电网开远南桥电厂 - 电厂始建于1937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三座水电站,旨在为个旧锡矿提供动力 [13][16] - 1940年遭日军两次空袭,1942年重建时采用分段施工法,动员民工110万人次,在悬崖峭壁间开凿引水渠 [16] - 通电后个旧锡矿日产量提升30%,被誉为“抗战工业之柱石” [16] - 目前3台老机组经改造后年发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80多年来累计发电量超过6.5亿千瓦时 [17] - 2009年数字化改造后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机组效率从85%提升至92%,总装机容量2792千瓦 [17] - 2023年入选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计划投入约70万元改造展厅,并投资300余万元用于长期智能化升级 [17] 中国制造业宏观背景 - 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已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拥有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 [22] - 产业发展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从“大而全”迈向“精而强” [24] - 截至去年底,中国经营主体数量近2亿户,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企业家创造沃土 [26]
地缘经济论 | 第八章 绿色产业:应对地缘经济形势下的需求冲击
中金点睛· 2025-09-25 07:56
全球绿色转型面临的地缘经济挑战 - 全球绿色转型站在十字路口,特朗普第二任期能源和关税政策带来挑战,各国绿色经济发展节奏和力度将被重新评估 [3] - 当前全球绿色经济面临双重竞争:化石经济与绿色经济竞争(影响全球绿色需求)和绿色产业国家间竞争(影响全球绿色供给) [4] - 特朗普2.0时期预计将重演化石能源回潮,路线之争激化,绿色产业竞争是否降温存在不确定性 [5] 特朗普2.0政策对全球绿色需求的冲击 - 特朗普2.0政策对全球绿色需求影响包括直接影响美国国内需求和外溢影响(市场外溢和政策外溢) [8] - 若取消《通胀削减法案》清洁能源补贴,预计到2030年美国风电、光伏和储能整体需求较基准情景下降约17% [11] - 在油价不变情景下,2025-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需求较基准情景下降2.4%;若油价下降10%,需求下降6.3% [14] - 特朗普2.0政策导致美国2025-2030年电动汽车需求下降约30%,对全球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装机需求累计下降约8% [18][22] - 2025-2030年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累计下降约7.9%,其中直接影响为4.7%,间接影响为3.2% [22] 贸易壁垒对中国绿色产业出口的影响 - 美国对中国绿色产业关税壁垒包括301关税、201关税等,欧盟有关税及碳壁垒等非关税壁垒 [24] - 贸易壁垒导致中国绿色产品面临直接出口关税成本上升、转口贸易成本上升及在发达国家建厂生产成本更高三类成本上升 [29] - 全球绿色需求收缩和关税冲击对中国"新三样"产业出口额负面影响程度排序为:电动汽车大于锂电池大于光伏 [32]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7%-38%关税,巴西从10%逐步提高至35%;美国对锂电池关税从7.5%上调至25% [32] 投资限制对中国绿色技术竞争力的影响 - 欧美FDI国家安全审查力度加强,审查范围从并购向绿地投资拓展,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面临更严格审查 [26][34] - 投资限制促使中国对外投资方式从并购和绿地投资转向合资和技术授权,带来技术外溢风险 [35][36] - 与光伏和风电相比,电动汽车和锂电可创新环节更多,技术外溢风险暴露度更高,涉及制造工艺知识与产品设计技能转移 [37] - 合资模式有助提升品牌力和渠道力,如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合资,零跑提供产品技术,Stellantis提供海外销售渠道 [39] 中国绿色产业的差异化竞争力与应对策略 - 中国绿色产业全球竞争力是低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供应链效率)和差异化优势(技术创新能力)的结合 [27] - 光伏、锂电、风电作为中间品竞争力主要在于成本;电动汽车等消费品竞争力还受技术创新及品牌效应影响 [40] - 中国绿色产业拥有潜力更大的内需市场,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持续打开需求空间,行业、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更广泛 [44] - 需推动"产业+金融+供应链"协同出海支持体系,形成"投资+信贷+保险"一体化支持模式,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48] - 构建动态调整的技术出口管制体系,根据国际政治关系和技术差距进行调整,优先管制最先进绿色技术 [51]
重庆助力电动车产业迈向全面智联全球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03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建成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今年9月19日,首届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峰会 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峰会现场,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提出了全面智联与全球发展两大战略目 标,智联标准体系、产业大脑体系、绿色测评体系三大建设任务,电摩智联、铅酸智联、电摩进城、电 摩出海四大行动计划,为构建中国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生态提供新思路。 加速电动车产业全面智联全球发展 无论是电动车产业发展还是加强电动车行业治理,都需要智联技术的加持。 依托智联电动车数据服务系统,利用产品出厂、车辆使用、电池使用等系统数据以及车辆上牌、产品回 收等管理数据,可实现对车辆和电池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服务,为道路交通规划提升、停车和充电规划、 电池安全与循环、车辆溯源与换新提供支持,助力电动车产业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内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若不能加快对现有车辆实施智联化升级替换,未来将产生 大量废弃电动车和废弃锂电池以及脱管的铅酸电池。电动车全面智联有助于加快建立数字化产业发展与 行业管理生态,实现源头管理、技术管理。 同时,一批头部电动车企业在技术储备、产能布局、市场服务以及供应链整合等方面已形成体系化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