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
icon
搜索文档
券商积极启动回购,券商ETF基金(515010)异动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9 11:20
市场表现 - 6月9日券商和金融科技板块表现强劲 券商ETF基金(515010)上涨1.8%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上涨1.52% [1] - 券商ETF持仓股信达证券涨停 东兴证券、中国银行、东方财富、锦龙股份等纷纷走强 [1] - 金融科技ETF持仓股楚天龙、东信和平、恒宝股份涨停 赢时胜、银之杰等股表现强势 [1] 券商回购动态 - 今年以来已有6家券商实施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1.29亿股 金额达13.1亿元 [1] - 多家券商公布回购计划待实施 券商回购潮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提振投资者信心 [1] - 券商"提质增效"行动反映行业对长期价值的重视 顺应监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1] 行业整合趋势 - 监管明确鼓励券商行业整合 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 [1] - 券商并购重组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1] - 行业整合将提高集中度 形成规模效应 符合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1] ETF产品特点 - 券商ETF基金(51501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费率合计0.2%为场内最低 [2]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 覆盖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等多个高景气板块 [2] - 金融科技ETF兼具金融属性与科技创新能力 可分享行业长期成长红利 [2]
券商涨,行情起。券商ETF(159842)近7个交易日以来累计上涨超5%,今日盘中涨幅1.68%。信达证券,东兴证券,中国银河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6-09 11:15
市场表现 - 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上涨1 77% 成分股信达证券(601059)上涨10 01% 东兴证券(601198)上涨6 93% 中国银河(601881)上涨3 09% 湘财股份(600095)和东方财富(300059)跟涨 [1] - 券商ETF(159842)上涨1 78% 最新价报1 03元 近1周累计上涨2 22% [1] 流动性及规模 - 券商ETF盘中换手率2 77% 成交4878 05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1 15亿元 [1] - 券商ETF最新规模达17 36亿元 [2] 行业动态 - 券商行业出现回购潮和"提质增效"行动 反映行业对长期价值的重视 顺应监管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 - 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 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 [2] - 券商并购重组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提高行业集中度并形成规模效应 [2] 相关产品 - 券商ETF(159842) [3]
2025年券商IPO承销业务回暖 A股港股双轮驱动业绩增长超预期
搜狐财经· 2025-06-09 08:24
券商IPO承销业务回暖 - 2025年券商IPO承销业务呈现显著回暖态势 A股市场发行节奏趋于平稳 截至6月8日券商共保荐45家A股公司IPO 同比增长约12 5% [1] - A股IPO募资总额达到336 55亿元 同比增长约19% [1] - 港股IPO市场表现更为亮眼 前5个月募资规模同比增长超700% 为券商投行业务带来重要增量 [1] 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 从IPO承销金额来看 "二中一华"格局依然稳固 中信建投证券以79 18亿元的IPO承销金额位居榜首 华泰联合证券 中信证券分别以30 34亿元 26 74亿元紧随其后 [3] - 国泰海通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分别以25 49亿元 22 75亿元的承销金额分列第四 五位 中金公司 东兴证券 国联民生也跻身前八强 [3] - 从承销数量维度观察 国泰海通 中信证券均承销6家项目 其中国泰海通有1单IPO为联合承销 中信证券有3单为联合承销 [3] - 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以5家IPO承销数量排名第三 华泰联合证券承销4家项目 中信建投证券 国联民生则均为3家 [3] - 年内A股募资规模最大的两单IPO均由中信建投证券保荐 分别是中策橡胶 天有为 募资总额分别为40 66亿元 37 40亿元 [3] 港股IPO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今年表现格外突出 前5个月港股首发募资合计773 6亿港元 同比增长707 2% [4] - 宁德时代 恒瑞医药等A股上市公司当月在港上市 分别创下近四年港股最大IPO 近五年医药板块最大IPO纪录 [4] - 中资券商在港股IPO市场表现抢眼 超过半数的保荐机构为中资券商 中金香港年内已保荐8家公司 华泰国际以6家紧随其后 招银国际参与保荐的项目有5家 中信证券国际则共保荐4家 [4] - 政策优化 资金结构变化 国际地缘关系重构等多重因素共振 推动港股IPO市场持续活跃 [4]
IPO受理提速,头部券商持续加码北交所
中国基金报· 2025-06-08 21:37
中国基金报记者 莫琳 刚刚过去的5月,A股IPO市场呈现暖意。据记者统计,三大交易所5月份共计受理IPO申请16家,超过今 年前4个月的总和(11家)。在这27家企业中,北交所受理了18家,占比近七成。值得注意的是,近期 北交所再现IPO集中受理,5月最后一周(5月26日至30日)就受理了6单。 如何看待近期IPO受理提速现象?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对记者表示:"随着北交所'深 改19条'逐步落实,北交所市场功能更趋完善。去年以来,不少计划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选择在新三板 挂牌一年后申报北交所。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之前很多审核中的企业财务有效期到期,在补 充年报或季报后,从中止状态恢复到审核状态,一些申报企业也在年报披露后抓紧申报。" 中小券商以特色"突围"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交所在审项目数量排名前三的是中信建投(14家)、国泰海通(12 家)、开源证券和民生证券(均11家)。5月份,北交所在审项目最多的是浙商证券(6家),浙商证券 前5个月的在审项目排名一举跃升至第六位,而前4个月还在前十名开外。 此前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证券公司2024年执业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民生证 ...
看好全年业绩!从券商中期策略看券商…
券商中国· 2025-06-08 11:17
行业整体展望 - 2025年证券行业迎来战略窗口期,但内外环境复杂性加剧对资产配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 - 2024年行业净利润重回正增长,2025Q1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超50%,上半年增速有望达37.7%[2] -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行业ROE提升至6%,华泰证券中性情景下预测为5.9%[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中长期资金引入、权益基金发展、公募改革)推动形成"资金-投资-资产"正向循环[3] - 股票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证券化率持续提升为行业创造扩表空间[3] - 当前板块估值存在分歧:华泰认为低估低配看好头部修复,中信认为已回调至合理位置具备弹性[3] 业务发展动态 - 自营和经纪业务成为2024年9月以来业绩主要驱动,两融业务贡献增量[4] - 投行业务受益于IPO/再融资复苏、中概回归及科创支持,项目储备丰富的券商更具优势[4] - 债券自营面临利率低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4%)、波动风险加大,需优化存量债权处置节奏[5][6] 自营业务转型方向 - 固收自营需提升策略交易能力、探索跨境配置、加强客需业务[5] - 权益自营增配高股息OCI成为行业共识,利率下行(负债成本降低)提供配置条件[5][6] - 方向性权益自营因债券空间收窄、两融/股票质押受限或成主要增配方向[6] 行业分化与挑战 - Q1业绩高增长但经营显著分化,转型成为核心命题[4] - 投资业务(尤其权益配置能力)将决定全年业绩胜负[1][4] - 资产配置向权益倾斜且累计收益结转少的券商更具收入增速竞争力[5]
从收购到整合:国联民生证券高管团队扩容,原民生系高管占5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7 13:09
高管任命与团队整合 - 国联民生证券一次性任命5名高管 其中4名来自原民生证券团队 包括执行副总裁汪锦岭 副总裁王卫 任凯锋 杨海 首席信息官吴哲锐 [1][2][5] - 新任高管中王卫 任凯锋 吴哲锐为民生证券原高管 汪锦岭 杨海于2024年5月收购后加入民生证券 早年均有中信证券任职经历 [5] - 此次任命后公司高管团队扩容至13人 其中5人来自民生证券 其余高管多具有中信证券背景 与董事长葛小波存在职业交集 [1][5][6] 并购重组进展与协同效应 -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耗时8个月 成为新"国九条"后首个市场化券商并购案例 具有行业标志性意义 [7] - 子公司华英证券更名为国联民生证券承销保荐 整合民生证券投行业务 由副总裁徐春出任董事长 研究所等其他业务线整合持续推进 [8] - 一季度并表后营收达15.62亿元(同比+801%) 净利润3.76亿元(同比+272%) 投行业务收入增长超100% 债券承销规模增长近两倍 [7][8] 业务互补与发展前景 - 民生证券投行特色显著 与国联证券体量相当 合并后有望通过区域与业务互补形成协同效应 预计综合实力将进入行业前20 [7] - 原国联证券泛财富管理优势突出 原民生证券IPO储备领先 资源整合后或实现跨越式发展 [8]
竞争激烈!66轮出价,这家IPO券商逾1000万股花落谁家?
券商中国· 2025-06-07 07:17
华龙证券股权拍卖 - 华龙证券1162.32万股二次司法拍卖经历66轮出价、63次延时,最终由控股股东甘肃金控以2004万元竞得,较起拍价1302万元溢价53.9% [2][3][4] - 甘肃金控此次竞拍成本约1.72元/股,显著低于历史股权转让价2-4元/股区间,2022年其收购价曾达3.08元/股 [5] - 甘肃金控通过本次交易持股比例将从19.45%提升至19.63%,进一步巩固控股地位 [5] 华龙证券股东结构 - 被拍卖股份原属第30名股东新洲集团,因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该股东合计持股0.63% [3] - 公司存在多个小股东股权冻结问题,10家小股东合计4.37亿股被冻结,占总股本6.9%,但均属5%以下股东不影响控制权 [6][7] 华龙证券经营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20亿元(同比+10.26%),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31.79%) [8] - 经纪业务收入5.15亿元(同比+11.91%)占比39.05%,新增客户12.1万户、客户资产70.49亿元 [8] - 自营业务收入4.70亿元(同比+95.27%)占比35.63%,固收业务年化收益率显著提升 [9] - 资管业务收入5063.12万元(同比+470.41%),主要来自管理费增长和自有产品市值上升 [9] 上市进展 - 公司处于IPO中止审核阶段,明确将坚定推进主板上市以提升资本实力 [8] - 2025年规划重点包括战略革新、治理规范及跟进监管审核要求 [8]
深度|政策与市场双驱动!私募占比攀升,券商投行服务谋变
券商中国· 2025-06-06 23:46
私募基金行业十年发展 -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从2014年末的4639.67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末的5.25万亿元,十年增长超10倍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1.86万亿元,占流通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分别为2.36%和4.67% [3] - 私募基金在北交所战略配售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128家/次私募参与战配,占183家/次总战配记录的70% [3] 私募基金参与一级半市场 - 北交所新股交大铁发网上申购中签率仅0.03%,13家战略配售机构中私募占7席 [2] - 2024年竞价定增市场中,私募是参与报价次数最多的投资者之一,仅次于公募和个人 [3] - 近五年东兴证券保荐的IPO项目中,私募基金参与网下询价占比29.87%,拟申购数量占发行总数26.71% [5] 券商投行与私募合作模式演变 - 私募机构需求呈现多元化动态化特点,包括全周期服务、聚焦新兴领域、精细化资本中介服务等 [6] - 东兴证券为私募提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研究支持,并拓展科创板、创业板询价转让机会 [6] - 国联民生证券通过"一站式"发行承销服务,协同投研、资管等多条线实现投融资平衡 [6] 私募基金分层与投行服务差异化 - 截至2025年4月末,7882家私募证券管理人中百亿私募仅84家,10亿以下规模占比最高 [7] - 不同规模私募需求差异体现在交易风格、风险偏好、资金周期等方面 [7] - 投行需以"行业专业化+资源分层化"构建服务网络,针对不同体量私募配置资源 [7] 私募参与资本市场的制约因素 - 定增与战投面临6个月以上限售期,市场波动导致退出不确定性增加 [9] - 私募合规管理要求趋严,需强化定价、资金穿透等尽职调查 [10] - 中长期资金入市趋势下,私募需优化产品期限和投资逻辑转换 [10] 政策环境优化与新机遇 - 北交所修订战配规则,优化配售比例和投资者人数,提升专业私募参与度 [11] - 证监会引入"反向挂钩"机制,缩短锁定期鼓励私募参与并购重组 [11] - 新规拓展私募投资领域,有利于培育长期耐心资本 [11]
招商证券迎新帅 曾任招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
中国经营报· 2025-06-06 21:55
高管变动 - 招商证券聘任朱江涛担任总裁并提名其为执行董事候选人 朱江涛此前为招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 具有近30年银行系统从业经验 其中总行风控岗位经历近10年 [2][3][4] - 朱江涛的银行系背景被认为能为券商带来资源整合、风控提升等优势 银行系领导通常具有广泛资源和人脉 可促进业务拓展和多元化 同时强化风险管理体系 [2][5] - 招商证券高管层形成"一正五副"格局 新任副总裁张兴和王治鉴分别分管合规风控和投资业务 张兴具有多年风控合规履历 王治鉴拥有丰富投行和投资管理经验 [6][7][8] 业绩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208.91亿元同比增长5.4% 归母净利润103.86亿元同比增长18.51% 2025年一季度营收4.71亿元同比增长9.64% 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6.97% [9] - 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增47.66% 主要来自经纪业务增长 投资收益由负转正达33.1亿元 利息净收入增长75.02%至2.08亿元 做市服务收入同比增289.08% [10] - 行业层面 一季度上市券商业绩普遍回暖 自营业务、经纪业务、信用业务成为核心驱动力 三者合计占券商营收约七成 A股日均交易额同比大幅增长 两融余额达19186.7亿元同比增长24.8% [10][11] 行业趋势 - 银行系高管进入券商行业渐成趋势 国资旗下金融机构间人事调动频繁 券商股东背景是决定管理层来源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信建投新任董事长也来自中信银行 [5] - 2024年"924"政策组合拳实施后 投资者信心增强 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 为2025年一季度券商业绩回暖提供支撑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热点推动A股市场活跃度 [10][11]
证监会批复!中央汇金成为8家公司实控人
观察者网· 2025-06-06 21:50
中央汇金成为8家公司实控人 - 中国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成为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长城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等8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1] - 中央汇金此前已控股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4家券商,此次新增3家券商牌照后总计持有7张券商牌照 [1] - 2024年2月财政部将中国信达、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三大AMC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使其成为三家AMC控股股东 [1] 中央汇金金融版图扩张 - 中央汇金通过光大集团、中证金融及光大控股合计持有光大证券48.70%股权,若计入光大证券,其旗下券商总资产规模接近3.2万亿元 [6] - 2024年旗下主要券商资产规模:银河证券7374.71亿元、申万宏源6975.97亿元、中金公司6747.16亿元、中信建投5664.18亿元、信达证券1069.02亿元、东兴证券1052.29亿元,长城国瑞证券2023年总资产147.94亿元 [5] - 2024年旗下券商净利润总和达341.78亿元,其中银河证券101.33亿元、中信建投72.23亿元、中金公司56.94亿元、申万宏源52.11亿元、光大证券30.08亿元、东兴证券15.44亿元、信达证券13.65亿元 [6] 券商整合预期升温 - 市场对中央汇金旗下券商整合存在多种猜测路径,包括中金公司与中国银河合并、"大合并"(中金+银河+申万宏源+3家AMC系券商)、AMC系内部整合(信达证券+东兴证券+长城国瑞证券)等 [6] - 中央汇金当前券商资产规模相当于中信证券的近2倍,净利润相当于1.6倍,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6] 中央汇金公司背景 - 中央汇金为国有独资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代表国家行使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出资人职责 [5] - 2007年财政部将其股权注入中投公司,但重要股东职责仍由国务院行使,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由国务院任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