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激励
icon
搜索文档
直击佳驰科技股东大会 总经理陈良:以激励方案形成持续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13:16
股东大会及激励计划 - 佳驰科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 中小股东赞成票占比超过98 8% [1] - 激励计划旨在形成持续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 为国防事业引入更多人才 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1] - 公司推出上市后首份激励计划 拟授予148 375万股限制性股票 授予价格27 86元/股 首次授予118 70万股 覆盖62名高管及核心骨干 [3] 公司业绩与研发投入 - 佳驰科技2023年营收9 57亿元 净利润5 17亿元 上市首年业绩表现稳定 [3] - 截至2023年底研发人员148人 占总员工比例33 18% 研发团队规模显著增长 [4] - EMMS行业面临人才短缺 研发团队培养成为重要行业壁垒 [4] 激励方案业绩目标 - 2025-2027年营业收入考核目标值分别为11亿元、13 7亿元、16亿元 触发值分别为10 6亿元、12 5亿元、14 1亿元 [5] - 未达业绩目标将导致限制性股票作废失效 方案旨在建立股东、公司与核心团队利益绑定机制 [5] 业务布局与技术应用 - 公司产品覆盖YS功能涂层材料、结构件、维护材料及电磁兼容材料 实现自主可控 [5] - 电磁功能材料已批量应用于第四代、第五代战机 民用领域覆盖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 [5] - 战略定位为"隐身材料技术领导者"和"EMC解决方案颠覆者" 计划拓展新能源智能汽车测试系统 [6] 未来发展战略 - 纵向挖掘航空领域客户需求 围绕国家重大装备技术要求开发新产品 [6] - 横向布局舰船、航天、兵器等领域 提供高性能YS产品 [6] - 坚持军民两翼协同发展路径 [6]
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4 04:47
回购股份进展 - 公司于2024年8月8日通过董事会决议,计划以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2元/股,资金总额介于3000万元至6000万元之间,回购期限为12个月 [2]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已回购92,400股A股普通股,占总股本0.14%,最高成交价35元/股,最低34.64元/股,累计支付资金321.8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3] - 回购进展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既定方案要求 [4] 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安排 - 说明会定于2025年6月11日15:00-16:00通过全景网以网络互动形式召开,投资者可提前通过邮箱suntongbo@sohu.com提问 [9][11]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新力、董事会秘书孙同波、财务总监唐冬冬及两位独立董事刘学伟、钟志刚 [11] - 说明会将聚焦2024年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0][11]
股权激励助力“两创”板块企业构建竞争优势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22
股权激励计划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上限为1290万股 激励对象包括董事 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 [1] - 2023年以来已有260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激励对象总数达26953人 [1] - 创业板与科创板公司占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总数的60%以上 [1] "两创"板块偏好股权激励的原因 - 高科技属性企业依赖技术研发人员和高端管理人才 股权激励可实现人才与企业长期利益绑定 [2] - 政策支持包括股权激励个税优惠延期至2026年底 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2] - 监管部门对"两创"板块给予更大政策灵活性 121家"两创"公司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3] 市场竞争驱动因素 - 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 股权激励成为争夺顶尖人才的核心手段 [3] - 股权溢价吸引稀缺人才 长期绑定机制抵御行业挖角风险 [3] - 头部企业通过股权工具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4] 资本市场连锁反应 - 股权激励形成"人才集聚-业绩增长-资本涌入"正向循环 提升投资者成长预期 [4] - 行业呈现优胜劣汰效应 落后产能企业加速出清 [4] - 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4]
华新环保: 华新绿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自查表
证券之星· 2025-06-03 20:20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自查表 - 公司简称华新环保 股票代码301265 未聘请独立财务顾问 [1] 上市公司合规性要求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 - 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未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 - 上市后最近36个月内未出现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 [2] 激励对象合规性要求 - 激励对象未包括单独或合计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2]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未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2]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或采取市场禁入措施 [2] - 激励对象不存在《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 [2] 激励计划合规性要求 - 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所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未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20% [2] - 单个激励对象通过全部在有效期内的股权激励计划获授的公司股票累计未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 [2] - 激励对象预留权益比例未超过本次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20% [2] - 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管的 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已列明其姓名、职务、获授数量 [2] - 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管的 设立绩效考核指标作为激励对象行使权益的条件 [2] 股权激励计划披露完整性要求 - 对照《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逐条说明是否存在上市公司不得实行股权激励以及激励对象不得参与股权激励的情形 [3] - 说明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是否会导致上市公司股权分布不符合上市条件 [4] - 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目的、激励对象的确定依据和范围 [4] - 披露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权益数量及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比例 分次实施的需披露每次拟授予权益数量及占比 设置预留权益的需披露预留数量及占比 [4] - 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期 股票期权的授权日或授权日确定方式 可行权日 行权有效期和行权安排 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 限售期和解除限售锁定期安排 [5] - 披露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及其确定方法 采用其他定价方法的需说明定价依据及方式 并聘请独立财务顾问核查发表意见 [5] - 披露激励对象获授权益、行使权益的条件 分次授出或行使的需披露每次条件 设立指标需说明定义及计算标准 含董事高管的需披露绩效考核指标 [5] - 披露公司授予权益及激励对象行使权益的程序 明确不得授出限制性股票及不得行使权益的期间 [5] - 披露股权激励会计处理方法 限制性股票或股票期权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估值模型参数取值及合理性 计提费用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5] - 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变更、终止条件 [5] - 披露公司控制权变更、合并、分立或激励对象职务变更、离职、死亡等事项时的实施安排 [5] - 披露公司与激励对象权利义务及纠纷解决机制 [5] - 披露上市公司及激励对象关于信息披露文件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的承诺 以及权益回购注销和收益收回程序的触发标准、操作流程等 [6] 绩效考核指标要求 - 指标客观公开、清晰透明 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有利于提升公司竞争力 [6] - 以同行业可比公司作为对照依据的 选取的对照公司不少于3家 [6] 限售期、行权期合规性要求 - 限制性股票(一类)授予日与首次解除限售日间隔不少于12个月 各期解除限售比例不超过获授总额的50% [7] - 限制性股票(二类)授予日与首次解除限售日间隔不少于12个月 各期归属比例不超过获授总额的50% [7] - 股票期权每期可行权比例不超过获授总额的50% [7] 监事会及中介机构意见 - 监事会就股权激励计划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持续发展、是否损害股东利益发表意见 [7] - 上市公司聘请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 确认符合《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的实行条件、内容合规、程序合法、对象合规、信息披露合规等 [7] 审议程序合规性 - 公司保证填写情况真实、准确、完整、合法 并承担法律责任 [8]
华新环保: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03 20:1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条件 - 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或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不得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 - 公司上市最近36个月内出现未按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公开承诺进行利润分配的情形时不得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 - 公司存在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情形或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时不得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 激励对象的资格限制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不得参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 - 激励对象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或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不得参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 - 激励对象具有《公司法》规定的不得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形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情形的不得参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1] 激励对象范围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 [2] - 激励对象必须在考核期内与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保持聘用或雇佣关系 [2] - 激励计划不包括外部董事、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 [2] 激励计划合规性 - 激励计划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 [2] - 激励计划审议程序合法合规,有利于公司持续发展 [2] - 激励计划不会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 [2] 激励计划实施意义 - 激励计划有助于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 [3] - 激励计划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 [3] - 激励计划仍需提交上级审批部门审批并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 [3]
南京医药: 南京医药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8:37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登记,登记数量为1,60190万股,授予人数为172人[1] - 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长周建军(获授36万股,占授予总量2%)、总裁张靓(36万股,2%)、核心管理/骨干162人(1,32190万股,736%)等,预留19410万股(1081%)[2] - 实际授予总量占公司总股本122%,全部有效激励计划涉及的标的股票总数累计不超过公司股本总额的10%[2][3] 激励计划期限与解除限售安排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不超过72个月,自首次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计算[3] - 限售期分为24个月、36个月、48个月三阶段,限售期内不得转让或担保[4] - 解除限售分三期:24个月后解禁40%,36个月后解禁30%,48个月后解禁30%[4] 资金与股权结构影响 - 172名激励对象缴纳认购款总额未披露具体金额,验资报告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5] - 授予后公司总股本保持不变(1,309,326,040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增加至22,434,416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至1,286,891,624股[6] -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8] 财务影响测算 - 首次授予的1,60190万股限制性股票合计需摊销总费用4,26106万元,2025-2029年逐年分摊[8] - 费用摊销对期内各年净利润有影响,但预计激励计划带来的业绩提升将高于费用增加[9]
兰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5:30
股份回购提议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吴耀华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150% [2][3] - 回购股份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若三年内未使用完毕将予以注销 [3]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后12个月内,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 [3]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 公司2025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合计派发33,728,633.40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0.10% [15] - 2024年新增订单15.37亿元,同比增长39.73%,截至2024年底在手订单12.98亿元,同比增长18.97% [7] - 公司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行业,同时巩固烟草、医药、电商等传统行业优势 [5] 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1.28亿元,同比增长47.31%,占营收10.56%,研发人员612人,同比增长31.05% [13]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191项、软件著作权69项,在研项目15项 [12][13] - 推出料箱壁虎机器人、猎豹全伺服堆垛机等新产品,数字孪生平台持续迭代 [13]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加大新能源、港航设施、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 - 强化"兰剑智能"品牌建设,依托高品质方案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 [8] - 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基地已投产,持续提升自产能力以满足业务增长需求 [9]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修订《公司章程》及多项治理制度,优化三会运作和内部控制体系 [19][21] - 通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开放日等多渠道加强沟通,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 [23][24] - 完善管理层薪酬管理,强化绩效考核与经营指标挂钩 [25] 运营管理与风险管控 - 推进数字化建设,实现生产、供应链、财务等环节数据共享与无纸化管理 [14] - 加强境外业务风险管控,优化流程以支持全球化战略 [14] - 深化内部审计,确保合规运营与风险防范 [21]
普冉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2022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及授予数量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54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调整2022年和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授予价格及数量 [2]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价格由44.67元/股调整为14.85元/股,首次授予数量由352,886股调整为1,030,568股 [2] - 2024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价格由33.09元/股调整为23.19元/股,首次授予数量由483,727股调整为677,218股 [2] - 调整原因包括2022-2024年实施的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派息等权益分派方案 [15][16][17][18] 股权激励计划作废情况 - 2022年激励计划作废首次授予171,047股,预留授予22,103股,主要因激励对象离职和业绩未达标 [37][38][39] - 2024年激励计划作废首次授予102,421股,主要因激励对象离职和个人考核未达标 [55] - 作废后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对象由114人减至98人,预留授予对象由75人减至69人 [42] - 作废后2024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对象由72人减至60人 [56] 股权激励计划归属情况 - 2022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符合条件,可归属323,541股 [63][75] - 2024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归属期符合条件 [54] - 归属条件包括任职期限、公司业绩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要求 [64][65][6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8.04亿元,达到考核触发值但未达目标值 [38][41] - 2022-2024年公司实施了多次资本公积转增和现金分红 [15][16][17][18]
邦基科技: 山东邦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自主行权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2 16:48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批准及实施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3日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的议案 [1] - 2024年4月27日公司披露《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公告,履行了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1] - 激励对象名单经过公示且无异议,监事会出具核查意见 [2] - 公司调整激励计划事项,因1名激励对象离职,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155名调整至154名,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保持200万份不变 [4] - 因2023年利润分配,首次授予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由12.85元/份调整 [3][4] - 因14名激励对象离职,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人数由154名调整至140名,首次授予股票期权数量由875万份调整至830万份 [4] 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成就说明 - 第一个行权期为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的首个交易日起至24个月内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止,可行权比例为获授股票期权总数的40% [5] - 公司未发生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未按法规进行利润分配等情形 [5][6] - 激励对象未发生被认定为不适当人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等情形 [6]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42亿元,较2023年增长54.36%,满足行权条件 [8] - 2024年净利润5,012.98万元,较2023年减少40.24%,但满足营业收入增长条件 [8] - 140名激励对象个人绩效考核结果为B及以上,满足行权条件 [9] 行权具体情况 - 本次符合行权条件的激励对象人数为140人,可行权数量为332万份 [1][9] - 行权股票来源为公司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人民币A股普通股股票 [1] - 副董事长陈涛可行权14万份,占股权激励计划总量的1.30% [10] - 副总经理王艾琴、田玉杰各可行权8万份,董事会秘书张洪超可行权8万份,财务负责人罗晓可行权6万份 [10] - 中层管理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135人可行权合计332万份,占股权激励计划总量的30.80% [10] 其他相关事项 - 未达到行权条件的股票期权将由公司注销 [9]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确定股票期权公允价值,并在等待期进行费用摊销 [11]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核查认为140名激励对象满足全部可行权条件 [11][12] - 监事会核查后认为激励对象行权资格合法有效,同意办理行权事宜 [12] - 法律意见书认为公司本次行权已取得必要授权和批准,符合相关法规 [12]
每周股票复盘:熵基科技(301330)2024年营收1,991.2004亿元,2025Q1净利润同比增长11.88%
搜狐财经· 2025-05-31 10:39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30日收盘报29.55元,较上周28.87元上涨2.36%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30.32元,最低价28.69元 [1] - 当前总市值58.01亿元,在计算机设备板块市值排名33/84,两市A股排名2528/5146 [1] 财务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991.2004亿元,同比增长1.07% [2][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83.046亿元,同比增长3.26%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13,684,716.15元,同比增长3.50% [2]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9,462,660.08元,同比增长11.88% [2][5] 股本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普通股股东总数17,648户 [3] - 2024年12月31日股本由196,237,363股增至196,312,325股 [3][5] - 2025年1月23日审议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 [3][4][5] 分红及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现5元(含税),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2股 [4] - 2025年2月11日临时股东大会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