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智造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份额20.2%,华为登顶后再发力:华为WATCH GT 6 Pro 正式开售!
环球网· 2025-10-20 16:11
产品发布与市场表现 - 华为WATCH GT 6 Pro于10月20日开启全渠道销售,是唯一入选《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的中国智能手表 [1] - 产品在预售阶段已获得消费者热烈关注,提供琥珀棕、钛空银、曜石黑三款配色 [1] -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990万台出货量、20.2%的市场份额蝉联全球腕戴设备市场榜首,出货量同比增长11.7% [11][12] - 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在2025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2.3% [12] 产品设计与美学 - 产品设计深度融合功能需求与美学表达,琥珀棕配色灵感源于户外越野场景,搭配透气疏水复合编织表带 [3] - 采用八角表圈与无界几何美学设计,运用蓝宝石玻璃和航空级钛合金等高端材质提升质感 [3]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 搭载首创高硅叠片异形电池,电池密度提升37%,空间利用率提高28%,容量达867mAh [5] - 轻度使用场景下最长续航可达21天,解决了智能手表的续航焦虑问题 [5] 健康监测功能 - 依托全新玄玑感知系统,情绪状态识别从3分类升级至12种,压力检测出值速度缩短至10分钟 [7] - 首发房颤负荷统计功能,可实时监测房颤发作时长占比 Pro版本独有ECG心电分析功能,实现腕间实时心脏健康监测 [7] 运动功能专业化 - 与数字款共同首发模拟骑行功率、踏频及FTP测试功能,无需额外设备 [9] - Pro版本专属升级高精度越野跑定位与高尔夫矢量地图功能,通过双频GNSS定位适配专业运动场景 [9] 行业地位与市场活动 - 华为在中国市场已连续6年出货量第一 [11] - 10月2日起,华为WATCH GT 6系列全系优惠50元,Pro版到手价2438元起 [13]
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结束
搜狐财经· 2025-10-20 15:56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比上届增长6.3%,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3]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3]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展区内的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 [5] - 中国企业从过去的来图加工,转变为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展示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趋势和新动能 [5] 行业竞争力与市场优势 - 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来源于卓越的设计、良好的应用体验和技术升级改良,中国设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开拓海外市场的新优势 [7] - 采购商认为中国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创新,因此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广交会展示了最尖端的技术和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9]
“中国智造”让“科幻场景”加速落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0 12:25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重汽集团湖北华威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自卸车智能化生产线上作业。 智能打磨工厂内,机械臂灵巧翻转,精准打磨出产品的光洁曲面;无人配送小车在车间灵活穿梭,自主 搬运沉重物料;数百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短时间内就能将汽车骨架装配成整车……这些曾经在科幻 大片里见到的场景,如今在中国越来越常见。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一家智能机器人公司内,工作人员与一款人形机器人"握手"。 新华社记者 张 铖摄 "在中国,科幻不再是虚构内容。"巴基斯坦《论坛快报》近日发表文章称,外骨骼"机甲"、新材料制成 的"隐身衣"……那些曾经停留于荧幕的科幻装备,在中国逐渐走入现实。 中国的科技创新日益吸引外媒关注。不少外国游客来华期间,也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所见所闻:送餐机 器人穿梭往来,无人驾驶车辆平稳穿行,城市建筑与设施充满"科幻感""未来感"……更多"中国智造"的 创新成果,正呈现在世界眼前。 科幻"名场面"走进现实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不久前,多位外国企业高管走进中国"黑灯工厂",所见场景令他们感到震 撼。访华的高管描述,这些巨大工厂里,机器人独自完成大量工作,甚至无需开灯。英国能源科技公司 章鱼能源老板 ...
拆解全球化制胜密码:从影石出海突围,看“中国智造”新路径
创业邦· 2025-10-20 11:38
2016年,24岁的刘靖康带着团队做出了一款能将手机变为全景相机的配件,这是他们成立公司后, 对外推出的首款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把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倒不是因为全球梦,而是出于单 纯的"恐惧"。国内的手机市场彼时正卷入价格战的漩涡,低端配件泛滥成灾,刘靖康担心一头扎进 去,就再也爬不出来。 他瞄准了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殿堂——CES。没钱请公关宣传,团队硬着头皮挨个给媒体发邮件,请 求对方来自己的站台看一眼。结果,Insta360 Nano一炮而红,海外订单如雪片飞来。 这就是影石创新的起点:一家从"中国智造"起步,生而全球化的公司。全世界每3台全景相机,就有2 台来自影石。如此迅猛的全球化扩张之下,它的成功路径来源于对出海痛点的系统破解——从供应链 图源:影石Insta360公众号,Insta360 Nano 的弹性设计,到本地化研发的全球多中心协同,再到AI驱动的产品迭代,构成了一本极具含金量 的"出海教科书"。 为进一步解析这本"出海教科书"的实战密码,创业邦联合SAP特别策划「全球化智库沙龙」,将于10 月24日走进影石。活动现场,影石团队将分享他们在品牌全球化、供应链韧性建设、海外财税合规等 方面 ...
透过数据看“热度”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央视网· 2025-10-20 10:12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较上届增长6.3%,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4] 参展企业质量与结构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 [4] - 优质特色企业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4] 产品与技术趋势 - 展区展示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4] - 中国企业从过去的来图加工转向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展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趋势 [4] 行业竞争力与市场优势 - 行业核心竞争力更多来源于卓越的设计、良好的应用体验和技术升级改良 [7] - 中国设计与中国制造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开拓海外市场的新优势 [7] - 中国企业长期专注于研发创新,在全球市场取得领先地位,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 [9]
“名场面”走进现实 “中国智造”让“科幻场景”加速落地
人民日报· 2025-10-20 07:3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特别是自动化、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应用,已将许多科幻场景变为现实,并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1][2][3] 制造业自动化与“黑灯工厂” - 中国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极高,例如“黑灯工厂”内机器人可独立完成大量工作,生产线旁几乎没有工人 [2] - 工业机器人应用规模庞大,2024年中国工厂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约200万台 [4] - 数百台工业机器人可协同作业,在短时间内完成汽车整车的装配 [2] 前沿技术应用与产品 - 外骨骼“机甲”已实现应用,例如在福建武夷山供游客租用辅助登山,并有应用于航空、采矿等行业的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3] - 成功研制出可使微波和可见光“弯曲”的“超材料”衣物,如能有效避开红外监测的迷彩服 [3] - 在电动汽车、电池、光伏板、风力涡轮机、无人机、先进机器人等技术领域处于全球引领者地位 [2]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 - 中国正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4] - 已有超过4500家企业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推动其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4] - 大规模部署的5G网络为智慧城市、交通物流、数字医疗与精准农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人才支撑与创新生态 - 人才是创新生态的核心支柱,全球近半数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 [5] - 中国已形成显著的“工程师红利”,工程师总量从2000年的约520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约1770万人 [5] - 2020年中国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毕业生人数超过350万,居世界首位 [5] 国际影响与吸引力 - 中国的科技形象吸引国际游客,特别是30至50岁的中青年群体,他们对电动汽车工厂、机器人等科技体验感兴趣 [6] - 海外社交平台上关于中国科技体验的帖文数量显著增长,“酷”、“创新”与“前沿”成为认知中国的新关键词 [7] - 英国品牌金融公司的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软实力排名从2021年的第八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二位 [7]
“中国智造”让“科幻场景”加速落地(国际论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20 06:11
中国科技创新现状 - 科幻装备如外骨骼机甲、新材料隐身衣等在中国正逐渐成为现实 [2] - 工业机器人应用广泛,包括智能打磨、无人配送和汽车整车装配等场景 [3] - 外国企业高管参观中国黑灯工厂,对其高度自动化程度感到震撼,生产线旁几乎没有工人 [4] 具体技术应用领域 - 外骨骼设备已在旅游和工业领域实现应用,例如辅助登山及用于航空、采矿等行业 [4] - 中国科研人员研制出可使微波和可见光弯曲的超材料衣物,如可避开红外监测的迷彩服 [5] - 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领域取得进步,5G网络大规模部署支撑了智慧城市、数字医疗等发展 [5] 制造业转型与机器人产业 - 中国工厂中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在2024年达到约200万台,应用规模和制造能力均居前列 [6] - 公司正通过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6] - 已有超过4500家企业布局人工智能领域,推动其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6] 人才支撑与教育基础 - 全球近半数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来自中国,形成了显著的人才优势 [7] - 中国工程师总量从2000年的约520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约1770万人,人才队伍规模庞大且年轻 [7] - 2020年中国在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毕业生人数超过350万,居世界首位 [7] 国际影响与形象提升 - 外国游客对中国移动支付、无人机外卖、无人驾驶出租车等科技场景表现出浓厚兴趣 [8][9] - 中国制造业形象正从代工转型为高科技创新的代名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领域 [10] - 根据品牌金融公司报告,中国全球软实力排名从2021年的第八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二位 [10]
大厂出海不讲老故事
北京商报· 2025-10-19 23:40
出海模式重构 - 中国企业出海业务从传统的制造和产品出口,转变为以智能云、金融支付、个人信贷、外卖出行、短剧网文等为代表的数字生态和解决方案输出 [1] - 出海模式从“制造”到“品牌”再到“生态”,公司致力于输出整套系统和方法论,而不仅仅是具体单品 [1] - 公司利用技术和数据精准捕捉不同地域圈层的需求痛点,无需亲身踏足每一片土地 [1] 出海战略驱动力 - 出海被视为抬升公司主营业务天花板的重要助力,并将海外市场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1] - 面对国内增长压力和价格战,尽快抢夺海外市场成为公司的一致目标,旨在让自身优势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或在他人优势领域开疆拓土 [1]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海外市场潜力大、收入高,但同时也面临竞争激烈和监管复杂的挑战 [1] - 具体业务挑战包括中国云的安全问题、AI公司身份问题、金融支付与个人信贷的合规压力、外卖出行本地化深水区以及短剧出海的版权问题 [2] 核心竞争力与本土化策略 - 公司背靠优质供应链、完整生态圈、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及顶级研发资源,在科技、AI、金融等领域寻找国际化最优解 [4] - 成功关键在于从核心程序着手适应本土化,并与国内外监管部门合作推动全球化,让标准规则清晰化 [3] - 公司需要应对本地巨头夹击和用户信任缺失的困局,在商业化与用户增长中博弈,并解决数据收集与隐私治理的合规难题 [4]
【西街观察】大厂出海不讲老故事
北京商报· 2025-10-19 22:28
出海模式重构 - 中国企业的出海业务从传统的制造和产品出口,转变为以智能云、金融支付、个人信贷、外卖出行、短剧网文等为代表的数字生态和系统模式输出 [1] - 出海模式的核心是利用资本、技术、方法论和解决方案,试图输出一整套系统和模式,而不仅仅是销售具体单品 [1] - 企业以技术和数据为依托,能够精准捕捉不同地域圈层的需求痛点,无需亲身踏足每一片土地 [1] 出海战略动机 - 出海被视为抬升公司主营业务天花板的重要助力,并将海外市场视为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1] - 面对国内增长持续加压和行业价格战的局面,尽快抢夺海外市场成为公司的一致目标,旨在让自身优势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或在他人优势领域开疆拓土 [1] 海外市场机遇与挑战 - 海外市场具有市场大、收入高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竞争激烈、监管复杂的挑战 [1] - 具体的挑战包括中国云的安全问题、AI公司的身份问题、金融支付与个人信贷的合规压力、外卖出行本地化的深水区以及短剧出海的版权问题 [2] 企业能力与应对策略 - 中国企业已进化为中国“智造”,出海时手握创新和专利,并能将图纸实现为产品 [3] - 关键策略是从最核心且可操作的程序着手适应本土化,并与国内外监管部门合作推动全球化,以规避规则暗礁 [3] - 企业背靠优质的供应链、完整的生态圈、有经验的运营管理团队以及顶级的研发资源,在科技、AI、金融等领域寻找国际化的最优解 [4] - 同时需要应对本地巨头夹击、用户信任缺失等困局,并解决数据收集与隐私治理的合规难题 [4]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结束
央视网· 2025-10-19 20:57
展会核心数据 - 第138届广交会首期展览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超15.7万人,比上届增长6.3%,到会人数创同期历史新高 [1] - 首期展览总面积52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5万个,参展企业约1.2万家 [3] -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的优质特色企业超5500家,比上届增加400家,占本届广交会优质特色企业总数的55% [3] 行业趋势与展品亮点 - 展区展品包括精密加工机床、AI智能穿戴设备、绿色节能家电、智能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 [3] - 行业展现出从过去的来图加工到如今推出原创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的转型趋势,显示出"中国智造"向高附加值转型的新动能 [3] 展会安排 - 第二期线下展以"品质家居"为主题,将于10月23日至27日举行 [5] - 第二期五天展期里将集中展出建材及家具、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三大题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