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15个新一线城市人口增量近100万 ,成为人口流入高地
第一财经· 2025-06-05 21:53
人口增长 - 2024年15个新一线城市新增人口合计达99.73万人 [1] - 其中10个城市人口增量超7万,3个城市超10万,分别为合肥(14.9万)、长沙(超10万)、杭州(10.2万) [1][2][3] - 合肥近三年累计人口增加53.7万,迁移人口占比87.9% [2] - 西安、东莞、佛山、宁波人口增量达或超8万,郑州、成都、青岛增量超7万 [3] 产业与经济发展 - 合肥产业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光伏、集成电路,高新区新质企业达1616家,高企3400家,独角兽6家 [2][3] - 长沙装备制造、文化娱乐、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人口流入 [3] - 杭州从消费互联网拓展至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大模型领域 [3] -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12.43万辆(+14.3%),太阳能电池8180.11万千瓦(+61.4%),集成电路圆片885.40万片(+36.7%) [4] - 郑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9.2%),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98%,汽车产量超110万辆 [4] - 成都上市公司总数增至152家,包括交大铁发、山友暖通、开发科技等 [4] 城市竞争力 - 合肥成为长三角第4个千万人口城市(1000.2万),全国第18座 [2] - 新一线城市人均收入高、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资源优质,生活成本低于一线城市 [4][5] - 大学毕业生倾向选择新一线城市,体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5]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版图报告》发布
中国新闻网· 2025-06-03 17:12
产业发展维度 -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总指数2022年达30.3 较2017年上升5.5 增长率22.3% 年均增长率4.1% [1] - 下游城市群在产业发展维度具备明显领先优势 [1] 科技创新维度 - 科技创新总指数从2017年11.6升至2022年15.2 年均增长率5.5% [2] - 2022年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科技创新指数分别为13.4/13.6/17.9 下游保持领先优势 [2] - 2017-2022年上游/中游/下游科技创新指数增速分别为5.1%/5.1%/6.0% [2] 资金保障维度 - 资金流总指数从2017年12.7升至2022年15.2 [2] - 上海/杭州/重庆资金流指数领先 苏州/成都等城市进步明显 [2] - 长江中下游城市资金保障能力突出 [2] 人才友好维度 - 人才友好指数为六大维度中最高水平 [1] - 成都/武汉/上海等城市表现突出位居前列 [3] - 不同城市在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展现独特优势 [3] 生态安全维度 - 生态安全指数涵盖生态系统完整性/生态风险/生态系统韧性/生态系统服务4项一级指标 [3] - 上游与下游生态安全指数得分接近 中游城市相对较弱 [3] - 生态系统健康与功能完整性不足 排污与承载力不匹配 生态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2] 区域发展差异 - 六大维度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1] - 下游城市群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金流/国土空间/生态安全维度领先 [1][2] - 资金流总指数在110个城市中出现分化 [2]
银河证券:预计6月A股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
快讯· 2025-06-02 12:54
市场展望 - 预计6月A股市场将呈现震荡上行的格局 但过程可能较为曲折 [1] 投资策略 - 采取攻守兼备的策略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消费+科技+红利 [1] 行业分析 科技领域 - 泛科技等成长领域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的推动下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 是中期主线 [1] 消费领域 - 受益于推动国内消费政策的领域 叠加人民币有升值预期对应受益的消费板块 [1] 金融领域 - 银行等具有业绩确定性和低估值 高股息的特点 在市场震荡时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1] 投资建议 - 建议布局科技 消费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1]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3
产业与人才融合 - 南昌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吸引人才,形成产业引才模式 [1] - 贵阳打造"筑才"品牌,以政策聚集人才,同时发展大数据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长沙推进"五区融合"创新生态圈,通过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1] - 产业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各地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1] 人才政策与实施 - 南昌累计兑现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超40亿元,通过"人才10条"和新"人才10条"政策吸引人才 [2] - 政策制定需体现诚意并回应人才需求,释放留才用才的暖意 [2] - 政策落地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逐步释放红利 [2] 城市环境与人才发展 - 建设让人才创新创业且安居乐业的环境,包括优化评价机制和鼓励创新氛围 [2]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品质,解决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民生问题 [2]
产业发展所需是技能提升所重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1
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提升 - 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推动各地推出政策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强化技能提升与产业发展适配性,促进技能提升与特色优势产业融合[1] - 技能提升需重视赋能产业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1] - 技能培训需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摒弃"大水漫灌"模式,采取"精准滴灌"方式[1] 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技能培训 - 云南省提出一产一策方式,同步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劳动密集型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1] - 技能提升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解决技能与岗位错配问题[1] - 技能提升本质是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需协调短期与长期、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关系[2] 技能提升与区域发展 - 西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建立家门口务工车间,需要劳动者技能提升跟进赋能[2] - 技能提升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竞争力塑造的关键,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2] - 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职业技能培训,西部地区以"特"字为指引探索技能赋能产业新路径[2] 新兴产业技能培训 - 需注重新兴产业培训如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直播带货培训,以人才竞争力助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效率和开拓市场[3] -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因地制宜提升劳动者技能,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深化产教融合[3] - 建立需求导向调整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技能提升互促共进,共同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3]
博罗哪里有生产色母粒
搜狐财经· 2025-05-22 02:20
地理位置优势 - 博罗镇地处广东东莞市东北方向,交通便利,便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 [2] - 紧邻环城高速公路,距离东莞火车站和机场较近,吸引企业建立生产基地 [2] 人力资源与技术研发 - 当地政府重视教育和科技创新,设立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培养大批科技人才 [2] - 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研发能力为黑色母粒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2] 工业链条与配套设施 - 博罗作为中国塑料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完善的工业链条和配套设施 [2] - 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加工提供全方位支持,满足黑色母粒生产需求 [2] 政府支持政策 - 当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包括土地出让、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2] - 政策吸引大量黑色母粒企业投资兴业,优化投资环境 [2] 行业发展前景 - 博罗镇是黑色母粒生产的理想选择地,具备地理位置、人力资源和政府支持等优势 [3] - 预计未来黑色母粒行业将继续蓬勃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3]
再拿地!比亚迪三度加码东莞,累计投资已超百亿|东莞一周
南方都市报· 2025-05-18 16:50
比亚迪东莞投资 - 比亚迪在东莞谢岗拿下第三宗产业用地,累计投资超百亿[5] - 与华为、OPPO、vivo组成东莞"企业天团",形成龙头引领效应[5] 东莞新大众文艺发展 - 原创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融合岭南文化与现代科技,展现可园历史[6] - 采用机械舞美、激光成像技术等创新表现形式[8] 劳动模范事迹 - 东莞市盛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张东波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0] - 从一线操作员晋升至中控室副主任,专注油库安全管理16年[10] 道滘水乡集体婚礼 - 6对新人以龙舟为媒、明制婚服为礼,融合非遗民俗与岭南婚俗[12][13] 审计整改情况 - 2023年度审计查出202个问题,已整改181个,未整改21个涉及金额超44亿元[14] 学区划分争议 - 华中师大东城学校学区划分引发旗峰山境花园业主质疑,开发商曾获学区承诺函[15] 市场计量乱象 - 大朗黎贝岭综合市场3家商户因"鬼秤"被立案查处,1家存在计量作弊[18][20] 宝马4S店爆雷 - 东莞宝信宝马4S店倒闭,42名消费者投诉订金未退、服务未兑现[21] 公园管理问题 - 滨江体育公园存在垃圾散落、摊贩占道,管理处将加密冲洗频次至每周一次[23]
产业新征程 营商再升级——大咖聊营商(2025)系列主题论坛首场论坛召开
新浪财经· 2025-05-16 19:31
智通财经记者 | 杨舒鸿吉 智通财经编辑 | 彭朋 2025年5月15日,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报业集团指导,智通财经主办的"大咖聊营商(2025)系列主题论坛"首场活动在杨浦区互联宝地成功举 办。 今年以来,上海重磅推出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加力提速推进"十大攻坚突破任务",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作为上海市营商环境"媒体观察员"机制的共建项目之一,大咖聊营商(2025)系列主题论坛以"产业新征程 营商再升级"为主题,汇聚了众多政府官员、专 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上海营商环境的优化路径与产业发展新机遇。 汇聚多方智慧,共话营商环境 论坛上,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陈彦峰在致辞中表示,如果说过去几年上海将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放在政务服务领域,今年则要把更 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产业营商环境上。产业营商环境,一方面,要提供帮办代办、要素保障等基础性服务;另一方面,要围绕产业特点打造"一业一策"的生态 圈。更高阶的,是能提供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需求;提供订单、应用场景,解决发展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要更好地整合好园区、商协会、专业服务 机构、龙头企业等各方资源 ...
桃花为媒激发农文旅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1 06:30
旅游业发展 - 彩门村凭借桃花美景吸引大量游客,游客形容景色"美得无以言表"并积极在社交媒体分享 [1] - 村民普布扎西开办村里首家民宿,旺季月收入达2万元,年收入15万元 [1] - 村民央吉受民宿业务带动,计划自主创业开办民宿,已接受系统服务培训 [1] - 温州商人陈显峰获得桃源风景区20年经营权,景区紧邻雅鲁藏布江且拥有百余株古木,具备四季旅游吸引力 [1] 生态经济模式 - 彩门村实施"生态积分"制度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并通过栽种车厘子发展庭院经济 [2] - 引入贝母种植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2] - 2024年村经济总收入突破6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4万元,生态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成效显著 [2]
一朵菇带富一个村(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人民日报· 2025-05-06 06:17
走进湖北随州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大棚里,立体栽培架上的菌棒排列整 齐,上面冒出一朵朵褐色菇伞。"别小看这些菌棒,这是我们的宝贝!"村民王茂乐呵呵地说,2023年, 他先试种了3000棒,收成不错,赚了4万多元,去年扩种了7000棒,收入有10多万元。 关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接过话茬:"就靠一朵朵小香菇,去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益破百万元!"然 而,难以想象的是,就在几年前,村子还负债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不能捧着金饭碗等饭吃!"一次随州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外出考察学习,给李绪强留下了深刻印象,"只 有找准一个产业,才能激活一村资源,富裕一方百姓。村里气候、湿度、日照条件适宜,有40余年的香 菇种植经验,现在各项政策这么好,得抓住机遇!" 他组织召开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干部、党员、致富能手、返乡能人的意见建议。几经调 研、商量,大伙达成共识:"发展香菇产业,亟须打破传统的'弱、小、散'种植经营模式,靠村党支部 领办、党员带头,走规模化、标准化道路。" 干群同心,真抓实干。村党支部发动5名党员带头出资100万元当作启动资金,同时积极对接金融助农、 集体经济扶持等项目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