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

搜索文档
海南立法支持民营经济在自贸港大显身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4 01:48
海南自贸港民营经济新规核心内容 立法背景与定位 - 采用"小切口"立法形式 共二十九条 不分章节 为全国首部民营经济地方性法规 [1] - 专门为海南民营企业应对封关机遇与开放挑战提供法治保障 [1] 公平竞争保障机制 - 明确规定平等准入原则 包括生产要素使用 公共服务资源获取 自贸港政策适用等 [1] - 细化禁止性条款 包括不得设置准入障碍 不得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排斥民营主体 [1] 自贸港政策赋能方向 - 支持民营资本参与四大主导产业及重点项目建设 覆盖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领域 [1] - 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享受所得税优惠 "零关税" 加工增值货物内销免税等政策红利 [1] - 鼓励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发展种业 深海 商业航天 数字经济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 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融资渠道创新 - 要求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推广应收账款 仓单 股权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2] - 明确金融机构须平等对待民营主体 禁止设置歧视性授信条件等五种行为 [2] 融资便利化措施 - 计划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首贷拓展力度 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经济倾斜 [2] - 推动扩大抵质押物范围 支持通过股票 债券 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 [2] 政策落地实施路径 - 海南省发改委将重点推进市场准入 政企沟通 配套政策三方面工作 [3] - 当前正落实首批22条放宽准入措施 研究制定第二批特别措施 [3]
海南加快培育三大未来产业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新闻网· 2025-08-04 23:58
核心观点 - 海南省发布三年行动方案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点培育种业 深海 航天三大未来产业 并推动热带农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目标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GDP占比提升至70% 培育3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2][3] 种业产业发展 - 加快建设南繁硅谷 发展种源 种业 种市南繁产业 打造以生物技术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算为重点的科研设施平台 [1] - 积极引进国家级种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教学机构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打造一批种业优势企业 [1] 深海产业发展 -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 加快海洋油气矿产增储上产 开展多气合采 多能利用潜力评价和深海油气田开发关键技术研发 [2] - 推进重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性试采 谋划海上风电制氢制醇及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2] - 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智慧海洋深海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测试中试生产性服务平台 [2] 航天产业发展 - 培育文昌国际航天城航天产业集群 建设航天重大科创基地 壮大火箭链 卫星链 数据链 [2] - 推动商业航天发射场核心能力提升 加快发射场二期和配套设施建设 [2] - 推进卫星超级工厂建设 开工卫星部组件制造中心 火箭大部段制造中心等项目 引进商业航天企业布局总装总测能力 [2]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 推进补链延链 做强芒果 凤梨 文昌鸡 东星斑 冬季瓜菜 咖啡 胡椒 橡胶 沉香等特色产业链 [2] - 引进 培育 推广新奇特优品种 依托海南鲜品平台培育农产品品牌 [2] 产业体系目标 - 2024年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占海南省GDP比重达67% [3] - 目标到2027年将四大主导产业GDP占比提升至70%左右 [3] - 重点支持海上风电 节能环保 低空经济 现代物流 人工智能 生物制造 现代渔业 医疗康养 检验检测 热带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培育产业集群 [3] - 到2027年累计培育100亿级及以上重点产业集群30个 [3]
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立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19:12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里程碑 - 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封关运作的里程碑 [1] - 近期密集公布并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和《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重要文件 [1]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 - 《规定》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痛点难点,通过制度安排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 - 截至2025年6月底,海南省实有民营经营主体360.44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的97.54%,其中民营企业93.72万户 [2] - 全省民营经济组织贡献了近60%的GDP,近90%的就业岗位 [2] - 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经济组织可平等进入,不得设定准入障碍 [3] - 要求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透明,禁止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门槛条件 [3] - 加强土地要素供给,提高供地效率,推动产业链供地 [4] - 强化金融支持,建立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4]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0%左右 [1] - 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 [5] - 加工增值30%内销货物免关税政策与"零关税"政策叠加将释放更大红利 [6] - 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发展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力争2027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7% [7] -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7]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加速布局算力产业,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7] - 基于区块链、AI、大数据技术推动数字健康、数字文娱等业态提升 [8] - 布局游戏出海、来数加工、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等产业 [8] - 推进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 [8] - 预计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8]
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解读
海南日报· 2025-08-03 10:06
出台背景与意义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 将民营经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2] - 海南自贸港建设需依托民营经济力量 已出台系列支持政策 截至2025年6月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达97.54% 贡献60%GDP和90%就业[3] - 立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通过制度集成创新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痛点 激发社会创造力[4] 核心政策内容 公平竞争保障 - 负面清单外领域全面开放 禁止以备案/注册/指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准入障碍[5] - 公共资源交易需透明公正 不得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门槛条件[6] - 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政策制定需进行公平竞争审查[6] 自贸港政策赋能 - 支持参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 享受所得税优惠/零关税/加工增值免税等核心政策[7] - 鼓励发展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立科研机构对接机制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7] - 推动拓展国际业务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提供通关便利/风险预警等跨境服务支持[7] 投融资环境优化 - 推行产业链供地模式 允许存量工业用地建设配套设施[8] - 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开发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8] - 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 要求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 禁止不合理收费[8] 政府服务机制 - 构建政企沟通/投诉处理/信用修复等全链条服务机制[9] - 建立招商引资合法性审查前置程序 完善政府诚信履约制度[9] - 专项治理拖欠账款问题 禁止强制接受不合理交易条件[9] 法规体系调整 - 废止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条例 因现行法律已覆盖其核心内容 且无法适应新经济形态需求[10]
总规模破千亿!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又有新动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7-14 20:05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共5只 总规模155亿元 已进入实质性组建阶段 [1] - 至此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出资组建的产业专项基金累计达41只 总规模跃升至1069亿元 实现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1] - 其中规模100亿元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江苏)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发起 是江苏省战新母基金与央企集团合作设立的首只产业专项基金 [1] 重点合作类基金详情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将依托江苏在新材料 先进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扎实基础 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创新源头 为早中期科技项目及产业化提供资本支持 [1] - 该基金将进一步深化央地全方位合作 推动央企产业链落地江苏 更好发挥战新基金集群"撬动"效应和协同效应 [1] 设区市专项基金布局 - 第三批设区市产业专项基金共2只 分别落地徐州和镇江 总规模40亿元 [2] - 30亿元的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由徐州市国盛控股集团发起 重点聚焦新能源 集成电路 新材料 绿色环保 安全应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2] - 10亿元的江苏镇江高端智能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由镇江国有投资控股集团发起 [2] 全省产业覆盖情况 - 江苏战新基金集群已实现全省13个设区市全覆盖 重点投资新能源 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 新型电力(智能电网) 海工装备与高技术船舶 新材料等产业领域 [2] - 江苏省农垦集团发起10亿元的江苏农垦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基金 围绕医药健康 生物农业 特色新型食品等相关领域开展直投 [2] 天使投资专项基金 - 5亿元的江苏省新智未来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由江苏高投集团和苏州创新投资集团共同发起 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3] - 重点推动通用智能 先进计算 第三代半导体 量子科技 合成生物 前沿新材料 深海 深地 空天开发等未来产业领域前沿科技成果转化 [3] 基金运作成效 -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运作一年来成效显著 前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规模914亿元已全部组建落地 累计投资项目86个 [3] - 成功引导国投招商 中信建投 中车基金等央企及头部投资机构资本汇聚江苏 [3]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启动将吸引更多资本汇聚江苏 [3]
海南省委书记冯飞:海南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快讯· 2025-07-14 09:15
海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海南将立足资源禀赋、政策制度和地缘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大力推动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优化升级 [1] -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1] 服务业发展策略 -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培育 - 重点培育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1] 农业领域发展重点 - 增强天然橡胶稳产保供能力 [1] - 加快建设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 [1] -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开放合作"双高地" [1] 科技创新方向 - 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聚焦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绿色低碳、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 [1] - 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 [1]
城市24小时 | 经济大省“出海”,想复制更多“悟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10:46
文化"新三样"出海 -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强调推动以网文、网剧、网游为代表的文化"新三样"出海,提出"政策+服务+改革"组合拳和"文化+科技"策略,目标是创造现象级产品[1] - 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超50亿元人民币,海外用户规模达3.5亿人[1]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实际销售收入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1] - 浙江已探索横店影视城短剧出海、中国网络作家村全球传播、《黑神话:悟空》游戏出圈等案例[2] - 浙江省商务厅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游戏出海的若干措施》,首次系统性支持游戏企业国际化发展,重点培育3A游戏项目[2] - 商务部4月提出发展游戏出海全产业链布局,广东也发布政策推动网络游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3] 地方经济与产业政策 - 上海计划到2027年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即买即退"商店占比超80%,目标离境退税消费规模比2024年翻两番[4][5] - 厦门前瞻布局深海产业,推进海洋立体化观测和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发展水下机器人、无人机及"海洋+AI"产业[6] - 黑龙江出台17条措施支持航空航天产业,对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最高补助2亿元[7] - 河南拟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制造业、乡村振兴、能源等重大项目[9] 贸易与物流动态 - 宁波舟山港开通中国至阿联酋首条汽车出口滚装航线,首航装载近4000辆国产汽车[8] - 2024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量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新增2条固定线路后图定线路达14条[10] 人事变动 - 韦韬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代理主席[11]
海南:聚焦南繁、深海、航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 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快讯· 2025-04-14 09:34
海南:聚焦南繁、深海、航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 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智通财经4月14日电,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 地》的意见,意见指出,构建多层级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深海技术创新中心、航天 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特色鲜明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南 繁、深海、航天、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围绕种业、深海、航空航 天、生命健康等领域,优化省重点实验室空间布局。加强产业创新研究院、创新联合体建设,制定新型 研发机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综合运用公开竞争、定向 征集、揭榜挂帅、联合项目等方式开展攻关。实施基础研究行动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