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光伏ETF(159857)盘中价格再创年内新高,与创业板ETF天弘(159977)双双涨超2.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1:31
市场表现 - 9月29日创业板指拉升涨逾2.00%,创业板ETF天弘(159977)涨2.38%,成交额超1.6亿元 [1] - 电力设备板块早盘强势,光伏ETF(159857)涨2.31%,盘中价格再创年内新高,成交额近1.5亿元 [1] - 截至9月26日,光伏ETF(159857)流通规模为23.86亿元,规模居深市同标的第一 [1] - 截至9月26日,创业板ETF天弘(159977)最新流通份额为58.94亿份,最新流通规模为96.39亿元 [1] 产品特征 - 创业板ETF天弘(159977)紧密跟踪创业板指,汇聚新质生产力资产,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处于全市场指数基金费率中的最低一档 [1] - 光伏ETF(159857)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家最具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并配备场外指数基金(A:011102;C:011103) [1] 行业动态与政策 - 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可逆转,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获得广泛认可和支持 [2] - 2025年8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约7.4GW,同比下降55.3%;1-8月累计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230.6GW,同比增长64.7% [2] - 6月以来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大幅下降,主因是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导致下半年及以后投产项目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引发上半年大规模"抢装"透支下半年需求 [2] 行业前景 - 从全年看,今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2] - 随着"反内卷"进程持续推进,各环节产品价格和企业盈利有望持续企稳回升 [2] - 海外市场需求保持增长和钙钛矿等新技术逐步应用,上游光伏加工设备需求亦有望逐渐企稳复苏 [2]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可逆转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21:54
论坛概况 - 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于9月27日在山西太原开幕 主题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1]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 全球能源转型在取得成果中不断向前迈进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1] -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全球能源转型进程不可逆转 [1] - 各国均在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能源转型路径 [1]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已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 - 截至2025年7月底 中国风光装机达16.8亿千瓦 [1] - 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第一 [1] - 光伏装机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 [1] 中国国际能源合作 -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合作 [1] - 建成巴西美丽山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标志性合作项目 [1] - 为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提供了可落地的中国方案 [1] 古巴能源转型计划 - 古巴计划发展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 - 将可再生能源发展为补充性能源 并逐步向支柱性能源转变 [2] - 希望与中国携手合作 推动技术创新和能源领域的低碳发展 [2]
专访马石油中国区首席代表李焱:中国和东盟将引领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07:30
"12年前,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马石油)与广西龙头发动机制造企业玉柴集团强强联合, 共同成立玉柴马石油合资公司,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如今,玉柴马石油已连续十年荣获'LubTop中国 润滑油十大品牌'称号,成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典范。"9月17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首 席代表李焱(Lisy Lee)在参与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表示,马石油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推动区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马石油是全球领先的能源与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了解,自2003年进入中国以来,马石油已在全国9个城市设立办公室、生产基地与实验室,业务覆盖液 化天然气(LNG)、石化及润滑油三大板块,形成高效、可靠、可持续的能源供应链。 去年,马石油先后与中石化、中石油达成战略合作。谈到这两项合作,李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专访时表示,与中国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显示中马双方在技术共享、产业链协同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 高度共识。她进一步表示,这些合作有力促进了创新资源整合与核心技术突破,为双方在全球能源转型 中赢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区域经济融合与低碳未 ...
海辰储能IPO暂时失效,有望重启上市
行家说储能· 2025-09-25 19:37
公司近期动态与市场表现 - 海辰储能港股IPO招股书于近期失效,但此情况属于港交所流程机制下的常态化现象,不代表公司IPO进程终结 [1]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9.17亿元,毛利23.09亿元,并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2.88亿元 [2] - 2024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35.1GWh,近3年复合增速高达167%,在全球储能市场排名第三 [2] 产能与技术优势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生产基地满产,厦门和重庆工厂自3月起满负荷运转,订单已排至9月、10月 [3] - 公司第四代锂电智能制造产线效率较第三代提升30%,制造成本下降25% [3] - 公司全球专利申请量突破3900件,其中大容量电池领域已申请100多项专利 [10] 产品战略与商业模式 - 海辰储能是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达GWh级别以上企业中唯一一家专注储能领域的企业 [4] - 公司推出∞Cell 1175Ah千安时超大容量电池,专为4-8小时长时储能市场打造,可使储能系统集成效率提升至35% [4] - 公司推出首款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Cell N162Ah,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5] - 公司采用“国内电芯、海外系统”的差异化商业模式,与国内外市场情况高度适配 [6] 海外市场拓展与成果 - 2024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暴增近36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由2023年的1%大幅增长至29% [7] - 2024年公司海外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达到42.3%,海外电芯出货量占比由2023年不足5%大幅增长至45% [7] - 公司实施“深耕北美,卡位新兴市场,后续发力欧洲”的海外战略,通过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厂规避IRA法案 [7] - 公司全球服务网络覆盖20余个国家与地区,项目调试按时交付达成率100% [8] 行业前景与公司展望 -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储能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为行业企业提供良好市场机遇 [10] - 公司凭借满产表现、独特商业模式和海外布局成果展现出发展韧性,有望重新提交上市申请 [10]
工博会直击:从硬核核电到AI智能,上海电气驱动工业进化“双引擎”
新华财经· 2025-09-24 21:24
核心观点 - 公司在工博会系统展示从能源系统重构到工业智能协同的新质生产力完整路径 体现围绕极智、极绿、极精的工业进化实验 [1] - 公司通过七巧板生态拼图实现能源、工业、驱动、基础件、医疗、环保、冷暖七大板块协同 拼出未来工业图景 [1] 能源系统重构 - 以源网荷储控一体化思维构建技术演进路径:以煤燃核为稳定基石、风光储为绿色主力、输配电为智能链接、氢氨醇为战略延伸、仪控表为支撑 形成全链条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 [3] - 作为国内唯一具备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成套供货能力的企业 展示国和一号主泵、华龙一号冷却剂泵及四代高温气冷堆压力容器等核电装备全家桶 [5] - 在核聚变领域深度布局 展出聚变主机真空室、冷屏、杜瓦等核心设备实物 [5] - 吉林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为国内首个规模化商业运行绿色甲醇项目 融合纯氧气化、富CO2合成、弱联网制氢等关键技术并通过欧盟ISCC全流程认证 [5] 工业智能协同 - 以"大制造—大工业—大城市"为主线展示智造能力无界延伸 [6] - 智能机器人战队共享关键零部件与技术平台 实现从零件到整机、从单机到系统的全链布局 包括灵螣特种机器人、灵航巡检机器人、灵柯双臂协作机器人和衡榫手术机器人 [6] - 灵柯双臂机器人构建数据-模型-部署闭环学习系统 能在真实任务中优化技能 实现从执行命令到进化技能的跨越 [6] - 高精度磨削中心达纳米级精度 可服务航空发动机叶片和机器人关节加工 [6] - 举办工业母机+产需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协同共创 [6] 技术演进历程 - 百年传动展区展示1955年中压锅炉模型和新中国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机测量仪器 勾勒从制造自主到智造引领的演进线 [7] - 将百年工业积淀与场景理解注入新技术研发 在智能化推进中体现沉稳与精准 [9] - 未来以能源与工业为双擎 注重系统集成与生态协同 推动新质生产力从技术突破走向产业共振 [9]
200亿援助跳票,JETP沦为空头,中国成印尼能源转型真大哥!
搜狐财经· 2025-09-24 18:45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作者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 更优质的内容。 文|昕昕 前言 2022年,欧美+日本拉个群,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公正能源转型伙伴关系(JETP),说要拿出200亿 美元帮印尼戒掉煤炭瘾。 结果三年过去了,实际到位的才12亿,200亿的buff,说好的是满血回血,结果一出手就是"打折版回血 药水"。 更绝的是,美国在2025年3月一拍屁股走人,默默退群,协调大旗交给德国和日本,这就像开黑队长掉 线了,剩下的队友还在互相推锅。 印尼总统特使直接爆一句:"这就是个失败项目,美国连一毛钱都没掏!"——这吐槽的语气,简直和咱 们日常骂"拼车司机放鸽子"一模一样。 中国玩家上线:开挂的"施工队" 对比一下西方这群"拖延症患者",中国企业的画风完全不同,中企是"说干就干,挖掘机已到村口"的类 型。 光伏?隆基绿能直接在雅加达旁边开工建厂,产能1.4吉瓦。 水电?巴布亚和婆罗洲项目,动辄上万兆瓦。 电动车?比亚迪投10亿美金,2026年就能年产15万辆车;上汽通用五菱更是2017年就扎根印尼,连新能 源线都搭好了。 而且配套融资齐全:国家电网、天合光能再加几家大行,540 ...
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ICPRE 2025)在杭州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9-22 20:54
2025年9月19日至22日,第十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国际会议(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and Renewable Energy,ICPRE 2025)在浙江杭州隆重 召开。会议由浙江大学、IEEE及IEEE IAS联合主办,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 学、安徽理工大学和宁夏大学协办。 大会吸引了来自 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卡塔尔、西班牙、俄罗斯、菲律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青年研究 者参会,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共同探讨电力生成、传输、存储及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前沿议题,聚焦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志新教授主持。浙江大学李虹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她指出,在"双碳"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电 力与可再生能源领域正经历从技术创新到系统重构的深刻变革。接下来,浙江大学盛况教授作为大会主席发表欢迎致辞,他提到,作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 台,ICPRE 今年迎来第十届举办,标志着大会在汇聚全球智慧、 ...
中国力量点亮绿色民生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21:09
能源合作项目成果 - 中东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阿尔舒巴赫2.6吉瓦项目实现全容量商业运行 每块光伏板日均发电8.2度 相当于日节约原油3.2公斤 [1][6] - 大唐布卡光伏项目全容量投产后年提供5.43亿千瓦时绿电 满足超13万家庭用电需求 [3] - 巴基斯坦N-J水电站被誉为该国"三峡工程" 乌兹别克斯坦风电项目为中亚最大规模 新加坡浮体光伏为世界最大 [3] - 中核集团在巴基斯坦建成6台核电机组 显著缓解当地电力短缺 [4] 民生与区域影响 - 缅甸耶觉村光伏项目终结无电村历史 国家电投工程师在30多摄氏度高温下肩挑手扛运送设备 [4] - 能源合作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通过核医学等"小而美"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4] - 项目显著缓解共建国家季节性电力短缺困境 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3][6] 绿色能源转型 - 中国风电光伏项目度电成本大幅下降 技术创新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6] - 乌兹别克斯坦将能源结构转型列为国家优先发展方向 布卡项目成为绿色低碳发展重要举措 [6] - 沙特将中国视为实现"2030愿景"重要伙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其经济多元化战略深度对接 [6] - 清洁能源合作涵盖光热光伏、风电、浮体光伏、水电及核能等多领域 [3][4][6] 国际合作与战略意义 - 中国成为多国战略伙伴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学习榜样 为巴西等国提供发展启示 [7] - 能源合作从传统能源升级延伸至清洁能源突破 承载共同发展愿景 [7] - 重大工程从蓝图变为现实 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支撑 [3]
澳大利亚政府公布2035年减排目标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17:43
中新社悉尼9月18日电 澳大利亚政府18日宣布,将2035年减排目标设定为较2005年水平减少62%至 70%。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与澳国库部长查默斯、澳气候变化与能源部长鲍恩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共同宣布了这一消息。 阿尔巴尼斯表示,政府接受了澳气候变化管理局关于减排目标的建议,并称这是一个有科学依据、切实 可行的负责任的目标,符合国家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 澳政府还宣布,将在国家重建基金中新设立50亿澳元的"净零排放基金"(Net Zero Fund)以推动工业脱 碳,向澳清洁能源金融公司(CEFC)拨款20亿澳元以降低电价,并投入11亿澳元用于鼓励生产更多清洁 燃料。 澳国库部长查默斯表示,模型显示,有序的净零排放之路将帮助澳大利亚抓住全球能源转型带来的就 业、投资等机遇。 根据《巴黎协定》,国家自主贡献机制要求各缔约方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并每 五年更新一次以符合全球气候目标。此前,澳大利亚政府已提出到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水 平减少43%,并计划到2050年 ...
行业聚焦:全球预制模块化管架市场头部企业份额调研(附Top10 厂商名单)
QYResearch· 2025-09-18 11:51
市场概况与规模 - 预制模块化管架是一种场外预制、现场组装的工业管道支撑结构,由标准化的钢或铝型材构成,优势在于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和质量控制 [1] - 预计到2031年,全球预制模块化管架市场规模将达到5.8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6.4% [1]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前14强生产商包括Mecwide Group、SafeRack、Pioneer Pipe等 [7] - 2024年,全球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有约44.0%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 [7] 市场驱动因素 - 模块化建筑在成本、时间、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大型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中越来越受青睐,预制管架契合此模式 [10]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如液化天然气、制氢厂、核能等)需要大量管道支撑结构,模块化管架提供可扩展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10] - 对于老化设施的升级改造,模块化管架能实现快速安装并最小化运营干扰 [10] - 建筑信息模型、3D CAD等数字工具的集成增强了协调性,减少了返工,支持复杂布局的模块化 [10] 产品细分与应用 - 产品类型主要分为单层管架和多层管架 [16]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力行业、石油天然气、化工行业等 [16] 主要区域市场 - 重点关注的市场区域包括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