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净息差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银行(600926):量价提质保持经营韧性
华泰证券· 2025-10-31 14:49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杭州银行维持“增持”评级 [1][7] - 目标价为21.32元人民币 [5][7] - 核心观点:尽管第三季度因债市波动导致业绩增速略有下行,但公司信贷有力投放、财富业务持续发力,利息净收入和手续费净收入延续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指标保持优异,核心业务韧性稳固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9M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194.11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4%,拨备前利润(PPOP)同比增长1.6% [1] - 第三季度(Q3)业绩增速较上半年(25H1)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营收、PPOP增速分别下降2.1、2.5、3.0个百分点 [1] - 9M25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同比持平于0.96%,年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至16.91% [1] - 公司公布中期分红方案,每股派息0.38元,分红率为24.74% [1] 资产负债与息差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Q3末),总资产、贷款、存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3.8%、12.7%、14.5% [2] - 第三季度新增贷款162亿元,前三季度累计新增贷款881亿元;对公贷款(含票据)增加980亿元,零售贷款减少99亿元 [2] - 测算9M25年化净息差为1.36%,较25H1边际提升1个基点,负债成本优化驱动息差企稳 [2] - 9M25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0.0%,增速持续改善 [2] 财富管理与投资业务 - 9M2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2.6%,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发力 [3] - 截至Q3末,杭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规模达55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 [3] - 截至Q3末,零售客户总资产(AUM)达67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1亿元,增幅12.0% [3] - 9M25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降24.7%,主要受Q3债市回调拖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9亿元(去年同期+5亿元) [3]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Q3末不良贷款率与Q2末持平于0.76%,拨备覆盖率下降7个百分点至514%,资产质量指标保持优异 [4] - 测算Q2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50%,较Q2下行2个基点;测算Q2年化信贷成本为0.45%,同比下行25个基点 [4] - Q3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较Q2末下降10、16、21个基点,至9.64%、11.82%、14.43%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218亿元、243亿元,对应增速为14.3%、12.2%、11.6% [5] - 预测2026年每股净资产(BVPS)为21.32元,对应市净率(PB)为0.74倍 [5] - 可比公司2026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为0.65倍,报告认为公司根植优质区域,盈利能力突出,给予目标PB 1.0倍,目标价21.32元 [5]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公司所属行业为中国内地区域性银行 [1][7] - 截至2025年10月30日,公司收盘价为15.70元人民币,市值为1138.09亿元 [8]
苏农银行(603323)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平稳增长 规模扩张提速
新浪财经· 2025-10-31 14:27
净息差降幅收窄,其他非息收入表现亮眼。我们测算的公司2025 年三季度单季度净息差1.22%,较二季 度下降5bps,但息差降幅有所收窄。受净息差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 3.8%至20.58 亿元,增速较上半年下滑0.93pct。此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0.68 亿元,同比增长 21.3%;其他非息收入9.35 亿元,同比增长20.8%,表现亮眼。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2.99pct 至29.9%,成 本控制效果显著。 业绩平稳增长,拨备反哺利润。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32.21 亿元、17.08 亿 元,分别同比增长0.08%、5.01%,增速较上半年分别下滑0.13pct、0.21pct。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 9.41 亿元,同比下降0.23%;实现归母净利润5.30 亿元,同比上升4.54%。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年化加 权ROE12.03%,同比下降0.88pct。从业绩增长归因来看,主要是净息差拖累营收增长,不过公司延续 了拨备反哺利润的趋势,另外其他非息收入贡献回暖。 规模扩张提速,结构以对公为主。公司2025 年9 月末总资产同比增长7.9% ...
常熟银行(601128):2025 年三季报点评:息差企稳,利息增速回升
长江证券· 2025-10-31 13:3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常熟银行2025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8%,利息收入环比提速,非利息收入同比高增35.3%拉动营收 [2] - 三季度净息差2.57%,较上半年仅下降1BP,绝对水平保持行业领先,息差下行趋势逐季放缓 [2][11] - 三季度不良率环比持平于0.76%,拨备覆盖率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至463%,资产质量保持优异 [2][6] - 村行整合有序推进,异地扩张打造第二成长曲线,今年已完成多家村镇银行的整合与股权收购 [11] -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分红比例提升至25.3%,2025年PB估值0.73倍、PE估值5.4倍,处于历史低位,长期价值被低估 [2][11] 财务表现 - 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其中利息净收入增速2.4%(Q3单季增速5.5%),非利息净收入增速35.3% [2][11] - Q3单季投资收益及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22.2%,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单季公允价值变动亏损3亿元 [11] - 前三季度贷款较期初增长6.6%,环比增长2.1%,一般对公贷款较期初增长9.7%,零售贷款较期初增长2.2% [11] - 存款较期初增长8.9%,活期存款占比较期初提升1个百分点至19.1%,个人存款中两年期及以下占比较期初提升3个百分点至50.3% [11]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三季度不良率0.76%,与上半年持平,拨备覆盖率463%,适当降低拨备支撑利润,但绝对水平行业领先 [2][6][11] - 上半年零售贷款不良率较期初上升8BP至1.02%,不良净生成率1.40%,较2024年全年降低3BP,预计零售资产质量边际企稳 [11] 业务发展 - 对公信贷增长带动息差降幅收窄,存款到期重定价和结构优化推动负债成本率加速改善 [11] - 前三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较上半年下降2BP至4.4%,计息负债成本率较上半年下降2BP至1.96% [11] - 定期存款占比80.9%,大部分将在今明两年到期重定价,未来存款成本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11]
沪农商行(601825):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稳健正增,股息率仍较高
华创证券· 2025-10-31 13:12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投资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2] - 目标价为10.40元,对应2026年预测市净率0.75倍 [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8.3亿元,同比下降3.1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5.67亿元,同比增长0.78% [2]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增速为2.73%,环比下降3.5个百分点 [7] - 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78%,增速较上半年小幅上升0.18个百分点 [7]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3%,但降幅较第二季度收窄1.0个百分点 [7] - 中间业务收入:第三季度单季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7.1%,增速环比提升8.8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代销保险和理财业务增长 [7] - 其他非息收入:第三季度单季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仅增长0.46%,增速较第二季度大幅下降29.8个百分点,受利率及汇率波动影响 [7] 规模与信贷投放 - 贷款总额:截至三季度末,贷款总额同比增长3.2%,增速较二季度末下降2.0个百分点 [7] - 存款总额:截至三季度末,存款总额同比增长7.0%,增速较二季度末微降0.08个百分点 [7] - 对公贷款:一般公司贷款余额较二季度末下降41.7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票据贴现余额较二季度末下降22.5亿元,同比下降4.7% [7] - 零售贷款:零售贷款余额较二季度末下降4.43亿元,同比增长0.5%,增速环比下降1.3个百分点 [7] 盈利能力与息差 - 净息差:第三季度年化单季净息差环比略降2个基点至1.34% [7] - 资产端收益率: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0个基点至2.83%,同比下降48个基点 [7] - 负债端成本: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9个基点至1.54% [7] - 成本管控:前三季度成本收入比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至27.1% [7]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连续六个季度持平于0.97% [2][7] - 不良净生成率:第三季度单季不良净生成率环比下降26个基点至0.05% [7] - 关注类贷款比率:第三季度末关注率环比上升4个基点至1.81%,但升幅较二季度大幅下降 [7] - 拨备覆盖率:环比上升3.6个百分点至340%,拨贷比环比上升6个基点至3.32% [2][7] 未来业绩预测 - 营收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1%、4.4%、5.8% [7] - 净利润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9%、1.3%、4.0% [7] - 每股收益预测:预计2025年至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9元、1.30元、1.35元 [8][10] - 市净率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预测市净率为0.61倍,近5年平均市净率为0.62倍 [7] 投资亮点与估值 - 股息率:中期分红率保持33%,股息率约5% [7] - 区域优势:在上海发展“五个新城”与“五个中心”建设背景下,未来业务增量市场空间较大 [7] - 特色业务:科创金融、养老金融是特色优势业务 [7]
交通银行(601328):2025年三季报点评:营收利润增速均回升
国信证券· 2025-10-31 13:1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交通银行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基本面整体表现稳定 营收利润增速均回升 [1] - 息差降幅收窄 其他非息收入贡献突出 [3] - 资产质量整体稳健 [3]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96.45亿元 同比增长1.80% 增速较上半年回升1.02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99.94亿元 同比增长1.90% 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9个百分点 [1] - 2025年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662.77亿元 同比增长3.92% 实现归母净利润239.78亿元 同比增长2.4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年化加权ROE为8.48% 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 [1] 资产与信贷 - 2025年9月末总资产同比增长6.2%至15.50万亿元 [2] - 2025年9月末贷款(不含应计利息)同比增长7.5%至9.07万亿元 贷款增速较上半年回落1.38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累计新增信贷5163亿元 其中对公/个人/票据贷款分别投放4154/936/73亿元 [2] - 对公贷款较去年同期多增764亿元 个贷较去年同期少增1061亿元 零售信贷需求疲弱 [2] - 三季度单季新增信贷729亿元 同比少增1015亿元 [2] 盈利能力与收入结构 - 1-9月净息差1.20% 较二季度下降1bp 较去年全年下降7bps 息差降幅收窄 [3] - 前三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5%至1286.48亿元 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6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3.98亿元 同比增长0.15% 累计增速由负转正 [3] - 前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255.85亿元 同比增长25.4% 贡献突出 [3]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9月末不良贷款率1.26% 较6月末下降2bps 有所改善 [3] - 9月末拨备覆盖率209.97% 较6月末提升0.41个百分点 [3] - 9月末关注率1.57% 较6月末下降2bps [3] - 9月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37% 较6月末略微下滑0.05个百分点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57/988/1032亿元 对应同比增速为2.2%/3.3%/4.4% [4] - 预计摊薄EPS为1.19/1.23/1.29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7.1/6.9/6.6倍 PB为0.61/0.58/0.54倍 [4]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2653.56亿元 同比增长2.1% [5][8] - 预计2025年净利润956.83亿元 同比增长2.2% [5][8]
六大行前三季度赚了多少钱?营收净利增速全面回正,息差压力仍在
第一财经· 2025-10-31 11:13
整体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六大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三季度经营改善贡献较高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绝对值领先,分别为2699亿元、2574亿元、2209亿元 [2] - 与上半年相比,盈利表现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呈“三升三降”格局,而前三季度全面转正 [2] 各行业绩增速 -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2.69%和2.17% [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达到3.03%,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也在1%以上 [2]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6亿元和700亿元 [2]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五大行净息差有不同程度下行,但下行幅度已明显收窄,单季度降幅在0.01至0.04个百分点之间,相比上半年最高0.17个百分点的降幅有所改善 [1][3] - 仅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增幅为1.46%,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降幅超过3% [2] - 中国银行净息差在三季度末保持在1.26%,其余五行净息差环比年中下行 [3] 非利息收入 - 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幅显著,分别达到13.34%和11.48% [3] - 五大行投资净收益实现7.62%至150.55%的同比正增长,仅交通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8.16% [3] 资产规模与扩张 -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资产总额接近218万亿元,较年中增长约1.85% [1]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达52.81万亿元,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 [4]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总资产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速,较年初分别增长11.33%和11.83% [4] - 六大行贷款总额超过12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约9万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贷款增速较快,均在8%以上 [4] 负债与存款 - 六大行负债总额接近150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69万亿元,增幅6.92% [4] - 六大行存款增速普遍在6%至8%之间 [4] 资产质量 - 五大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下降,仅邮储银行不良率抬升0.04个百分点 [1][4] - 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呈“三升三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略升 [4] - 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从去年末约286%降至240%附近,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从299.61%降至295.08% [5] 二级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以2.74万亿元领先,工商银行总市值为2.59万亿元 [5] - 农业银行是唯一一家市净率恢复至1倍以上的国有大行,每股净资产7.82元,收盘价8.06元 [5]
兴业银行(601166):净息差环比提升 净手续费收入增速回暖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32
兴业银行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司3Q25 营收同比降低0.8%、前三季度累计降低1.8%,降幅收窄;3Q25 归母净利润环比微降0.1%,前三季度累计增长0.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3Q25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兴业银行当前交易于0.5x/0.5x 2025E/2026EP/B , 我们维持公司28.0 元目标价不 变, 对应0.7x/0.7x2025E/2026E P/B 与39.8%上行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资产质量风险暴露压力超预期,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发展趋势 负债成本改善驱动净利息收入增速转正。公司3Q25 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4%,增速实现转正,前三季 度累计同比降低0.6%。我们测算3Q25 净息差(期初期末平均)环比提升4bp 至1.57%。 3Q25 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大幅降低11bp 至1.68%,其中存款付息率1.71%(日均余额),同比下降 32bp,比半年末下降5bp,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公司通过做实主结算账户经营、深化场景金融建设、加 强高成本存款精细化管理。规模端公司三季度扩表稳健,总资产/贷款/存款分别同比增长 3.5%/4.3%/7 ...
渝农商行(601077):25Q3财报点评:信贷有力投放,资产质量改善
东方证券· 2025-10-31 10:0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为8.19元/股 当前股价为6.88元 [4][6] 核心观点 - 信贷有力投放 资产质量改善 息差韧性十足 [2][3][10] 盈利能力与息差分析 - 25Q3净息差为1.59% 较25H1仅下降1BP 息差降幅持续收窄 [3][10] - 测算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5H1小幅下行2bp至2.90% 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3BP至1.56% [3][13] - 存款定期化特征明显 后续负债成本改善空间乐观 [3] - 25Q3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0.7%、0.8%和3.7% 较25H1分别+0.2pct、+1.4pct和-0.9pct [10] - 利息净收入增速环比改善0.9pct 得益于规模增长势能延续 [10]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截至25Q3不良贷款率环比下降5bp至1.12% 拨备覆盖率提升9pct至365% [3] - 核心指标明显优化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3] - 加大不良确认和风险处置力度 为后续经营腾挪空间 资产质量有望延续改善趋势 [3] 信贷投放与资产负债 - 截至25Q3贷款总额同比增速环比提升0.5pct至8.8% [10] - 25Q1-Q3新增实贷718亿元 远超24年全年的319亿元 信贷投放有力 [10] - 对公贷款贡献84%实贷增量 预计政信业务为主要投向 Q3个贷投放回暖 单季度新增33亿元 环比Q2多增26亿元 [10] - 在区域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加持下 扩表动能有望延续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5.7%/8.3%/8.5% [4] - 预测25/26/27年BVPS为12.05/13.12/14.29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6/27年PB为0.58X/0.53X/0.49X [4] - 可比公司25年PB平均为0.62倍 报告给予10%溢价 对应25年0.68倍PB [4][11]
邮储银行(601658):2025 年三季报点评:对公贷款增长快,业务格局更均衡
国信证券· 2025-10-31 09:54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邮储银行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并维持该评级 [1][3][5] - 当前股价为5.91元,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8.9倍,市净率(PB)为0.72倍 [3][5]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6亿元、872亿元、88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0.2%、0.7%、1.2%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51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0.7%,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11.5%至231亿元,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7.5%至315亿元 [2] 业务发展与资产负债 - 三季度末总资产同比增长11.1%至18.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9% [1] - 三季度末贷款总额较年初增长8.3%至9.7万亿元,其中公司贷款较年初增长17.9%,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1.9% [1] - 三季度末客户存款较年初增长6.1%至16.2万亿元 [1] - 公司加大对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的信贷投放,零售与对公“双轮驱动”格局更加均衡 [1] 盈利能力与息差 - 前三季度日均净息差为1.68%,同比降低21个基点,三季度单季净息差为1.64%,较二季度下降5个基点 [2] - 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2.1% [2] - 非息收入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得益于投资银行、交易银行、托管、理财等业务快速发展以及债券票据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2]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0.94%,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关注类贷款率为1.38%,较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上升0.17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拨备覆盖率为240%,较年初降低46个百分点,环比二季度末降低20个百分点 [2] - 三季度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5%,较年初提升1.09个百分点,资本得到补充 [1] 未来盈利预测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为3503.16亿元,同比增长0.4%,2026年及2027年增速预计提升至4.7%和6.4% [4][6] - 预测2025年摊薄每股收益为0.67元,2026年及2027年分别为0.67元和0.68元 [3][4]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呈下降趋势,2025-2027年分别为9.3%、8.6%、8.2% [4][6]
中国银行业 2025 年第三季度综述 - 第三季度核心经营趋势改善China Banks 3Q25 Wrap-3Q25 Improving Core Operating Trends
2025-10-31 09:53
行业与公司概览 * 纪要涉及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覆盖范围内的主要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1] * 行业整体呈现核心运营趋势改善,尽管投资收入有所下降[1] * 多数国有大行在3Q25的利润增长较1H25有所提高,得益于稳定的信贷质量[1] * 宁波银行和农业银行报告了优于同业的整体趋势[1] 核心运营趋势与盈利能力 净息差与净利息收入 * 尽管国有大行和招商银行仍面临净息差压力,但多数覆盖范围内的股份制银行在3Q25实现净息差反弹,得益于资金成本下降、更审慎的贷款增长和定价[2] * 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不仅实现净息差环比反弹,还实现了同比改善,因其近年专注于风险消化和客户基础改善而非规模增长[2] * 宁波银行在覆盖范围内保持最高的净利息收入增长,受市场份额增长和显著低于平均的净息差同比压力推动[2] * 国有大行净息差压力持续,部分由于3Q25低收益债券投资和票据增长较快,但多数银行预计净息差压力将进一步缓和[2] * 覆盖银行整体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从2Q25的0.5%提升至3Q25的2.7%[11] * 工商银行指引全年净息差为1.26%,而9M25为1.28%,暗示4Q25净息差压力缓和[13] * 交通银行预计在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压力下,4Q面临一些净息差压力,但中长期净息差收缩应会缓和[13] * 建设银行3Q25净息差环比下降10.5个基点,管理层预计净息差收缩将缓和并有信心保持同业领先水平[12][14] * 邮储银行有信心保持其净息差优势[15] * 中国银行预计2026年金融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存款成本下降更明显,整体明年净息差收缩将收窄[15] 手续费收入与非息业务 * 更多银行在3Q25报告健康的手续费收入增长,平均手续费收入增长从2Q25的同比1.4%加速至11.1%[3] * 手续费收入改善得益于资本市场活动回暖以及保险销售持续强劲,特别是过去代理业务费率下调的影响过后[3] * 宁波银行手续费收入引领增长,同比增幅达94%,农业银行在2Q25增长超30%后保持了23.6%的同比增幅[3] * 国有大行手续费收入平均同比增长9.8%,由农业银行引领[16] * 工商银行表示手续费收入逐季改善,由强劲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驱动[17] * 交通银行预计4Q手续费收入表现更好,全年手续费收入持续增长[17] * 中国银行看到国内手续费收入增长边际改善,并有信心保持手续费收入增长[18] 投资收入与整体营收 * 由于投资收入下降,营收和拨备前利润增长从2Q25水平放缓[3] * 债券相关交易收入因收益率反弹给银行营收带来波动,特别是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交易收益平均同比下降约40%[19] * 大型银行如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交易收益同比增加44-52%,因有更多方式平滑市场波动和利用交易机会[19] * 由于交易收入波动,平均营收趋势较2Q25略弱,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环比增长更好,而除宁波银行外,区域性银行营收增长由中高个位数增长转为中个位数下降[20] * 平均成本收入比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和宁波银行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和成都银行上升2-3个百分点[21] 利润增长 * 银行利润趋势在3Q25继续反弹,国有大行利润反弹加速至中个位数,得益于信贷成本进一步下降,而股份制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分化更大[22] * 覆盖银行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1.9%[10] * 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中信银行引领股份制银行,同比利润反弹分别为10.3%、7.6%和3.5%,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下降约10%[22] 资产负债表与业务发展 资产增长与结构 * 贷款增长普遍放缓至环比低于1%,被视为资产收益率稳定的好迹象[34] * 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贷款余额环比下降约1.6%,宁波银行以2.6%的环比贷款增长领先,同时净息差环比提高约5个基点[34] * 工商银行指出信贷需求暂时疲软,但相信政策支持将带来未来几个季度更好的需求,仍旨在快速增长普惠贷款[35] * 邮储银行贷款投放进度符合管理层预期,9M25完成超90%,预计2025年信贷投放更均衡,非信贷资产配置更灵活[36] * 国有大行生息资产增长普遍快于贷款增长,暗示可能购买了更多政府债券,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环比增长领先[37] * 平均生息资产环比增长1.4%[39] * 同业资产平均环比下降1.5%[42] 存款与市场份额 * 存款市场份额部分由中型银行转向国有大行,国有大行存款平均环比增长0.7%,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领先[38] * 招商银行存款环比增长1%,受强劲零售业务推动,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工业银行和平安银行存款环比下降1-4%[38] * 国有大行存款平均环比增长0.7%[4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不良贷款与拨备 * 整体不良贷款率保持稳定,覆盖银行平均为1.15%[4][47] * 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1-2个基点[47] * 拨备覆盖率小幅环比下降,平均下降3.5个百分点至263%,受邮储银行、成都银行和杭州银行拖累[48][53] * 贷款拨备率平均小幅上升1个基点至2.87%[48][54] * 浦发银行继续增提拨备,拨备覆盖率上升4个百分点至198%,贷款拨备率上升12个基点至2.56%[48] 信贷成本与风险展望 * 多数银行信贷成本持续降低以缓冲利润,覆盖银行平均信贷成本环比下降14个基点至0.6%[49] * 国有大行信贷成本下降更多,环比下降19个基点至0.39%,建设银行下降更明显[49] * 民生银行信贷成本较高部分由于与部分房地产贷款相关的核销,拖累了利润增长[49] * 交通银行关注零售资产质量,因不良贷款生成率和逾期贷款率上升,公司端整体资产质量稳定,房地产和建筑风险尚未完全消化[50] * 邮储银行3Q不良贷款生成率为0.23%,与2Q持平,零售端压力更大,但零售不良生成在3Q25趋稳,预计经营贷资产质量将很快稳定[50] * 工商银行新生成不良贷款主要来自房地产领域,风险在2023年中见顶后正在缓和,按揭贷款不良生成预计放缓[50] * 农业银行有信心保持优于同业的零售信贷质量稳定[50] * 建设银行预计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零售信贷质量可控[50] 资本状况 风险加权资产与资本充足率 * 风险加权资产增长略加速至环比2.0%,尽管信贷增长放缓,且在许多银行超过生息资产和贷款增长[55] * 工商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反弹最快,环比增长4.4%[55] * 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下降2.39个基点和14.9个基点[56] * 宁波银行因利润增长放缓,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显著下降,而风险加权资产快速增长拖累工商银行资本比率[56] 股息分派 * 所有6家国有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宣布了中期股息分派,包括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区域性银行如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和重庆农商行也宣布了分派[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