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度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临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
证券时报· 2025-08-20 08:33
制度创新 - 临港新片区累计形成166项制度创新案例 其中79项为全国首创 涵盖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等全领域 [3] -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首创"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监管新体系 使汽车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1.5天 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3][4] - 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 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等3个领域11个场景 推出字段级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 [4] 产业发展 - 建设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领域 [6] - 伦茨中国实现伺服驱动、减速电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本地化研发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 2023年临港工厂利润贡献度位居全球首位 [6][7] - 攀时集团新增半导体领域投资项目 预计2023年底投产 服务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 [8] 金融开放 - 滴水湖金融湾纳入上海"一城一带一湾"金融新格局 聚焦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离岸金融等新兴业态 已吸引超600家企业落地 [10] -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实现"免审单"机制 结算效率从"日"提升至"秒"级 试点首月完成资金收付规模约5亿元人民币 [10][11] - 试点银行对离岸贸易专营子公司免于事前真实性审核 资金划转流程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秒级 达到香港、新加坡同等时效标准 [11]
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 临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
证券时报· 2025-08-20 06:20
制度创新 - 首创海关监管新体系 实现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 大幅提升通关效率[2] - 汽车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1.5天 带动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2] - 创建DEPA合作先行区 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 涵盖3个领域11个场景[3] - 推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 实现字段级精细化管理 替代逐案安全评估缩短数据流动耗时[3] 产业发展 - 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聚焦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4] - 伦茨集团实现伺服驱动等核心部件本地化研发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6] - 攀时公司高性能材料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投资项目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行业 预计2024年底投产[6] 金融开放 - 滴水湖金融湾纳入上海"一城一带一湾"金融新格局 聚焦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业态[7] - 已吸引超过600家企业落地 目标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7] - 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试点实现"秒级"资金划转 将2-3个工作日的结算流程压缩至秒级 对标香港、新加坡等离岸中心[7] - 建议探索所得税减免 增加自由兑换币种 试点非自由兑换货币直连结算[8]
大城善治重在“绣花功夫”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4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 2024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 但伴随城市规模扩大出现基础设施不足 公共服务滞后等"城市病"问题 [1] - 城市治理需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 利益诉求多元化等新挑战 需通过精细化治理提升运行效率 [1] 智慧城市与数字治理 - 智慧城市建设需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技术构建智能中枢 实现数据互联共享提升治理效能 [2] - 技术应用可精准识别城市运行问题 实现安全风险早预警早处置 提升治理精准度 [2] - 需破解政府部门"数据孤岛"问题 完善数字空间安全防范体系 通过制度创新补齐治理短板 [2] 民生导向的治理实践 - 城市治理需聚焦群众关心的老旧小区改造 公交优化 历史街区活化等具体问题 [3] - 各地创新举措推动"见物"与"见人"结合 实现城市发展"高度"与"温度"的统一 [3] - 治理模式需从政府包揽转向政府 市场 社会多元共治 催生更多细分服务提升能级 [3]
六载临港:开放之门,世界之港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25
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 [2] - 新增市场经营主体近10万家 累计达15.6万家 [2] 制度创新 - 形成首创性典型创新案例166个 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79个 [2] 资本市场 - 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从2020年9家增至2024年17家 [2] 金融生态 - 吸引700余家金融机构和投资类企业入驻 [2] - 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速达20% [2] - 建成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国际资产交易平台、国际油气交易平台等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 [2]
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临港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第三极”
证券时报· 2025-08-20 02:57
制度创新 - 临港新片区首创"一线径予放行、二线单侧申报、区内不设海关账册"的监管新体系,带动汽车进出口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 [2] -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推动滚装船通关时间节省约一天半,上半年上海南港外贸进出口车辆达29.3万辆,同比增长32.58% [2] - 临港新片区发布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等3个领域11个场景,并推出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 [3] - 以字段清单管理替代逐案安全评估,大大缩短数据流动耗时,为中方加入DEPA谈判提供监管范式 [3] 前沿产业集群 - 临港新片区建设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吸引世界一流企业、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集聚 [4] - 伦茨中国实现从"纯进口依赖"到"本土化全链条"的能级跃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80% [5][6] - 攀时集团专注于服务半导体行业,预计今年年底投产新项目,将增强临港在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力 [6] 金融开放 - 滴水湖金融湾纳入上海"一城一带一湾"金融新格局,聚焦跨境金融、金融科技、离岸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已吸引超过600家企业落地 [7] - 临港新片区启动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将结算流程从2—3个工作日压缩至"秒级",对标香港、新加坡等成熟离岸中心 [7] - 建议探索提升临港离岸税制竞争力,在印花税和增值税免征的基础上探索所得税减免,并试点非自由兑换货币直连结算 [8]
专家:激活社区内生动力 多元协同破题“中国式养老”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22:41
记者注意到,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8.7%,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 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叠加人口流动加速,使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持续弱化,催生代际养老安全焦虑。 为增强正处于中青年的"70后""80后""90后"的养老安全感,杜鹏建议,建立稳定的养老预期,构建从中 央到地方的立体化政策体系;重点强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框架的 联动机制,通过政策导向牵引优质服务资源下沉。 针对服务可及性难题,杜鹏提出具体方案,可在社区层面建设融合老年食堂、日间照料等功能的一站式 综合体,打造步行15分钟可达的"服务圈",通过分层服务体系减少养老焦虑。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秘书长周岭补充技术路径,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搭建老年健康 监测平台,实时追踪慢性病指标,通过AI预警风险;同时,搭建养老云平台,统筹服务机构、志愿 者、医疗资源等要素,以智慧技术赋能服务精准供给。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人口与健康学院院 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在近日举办的"城心守岁月——共绘中国式养老新图景"主题 沙龙上表示 ...
“头雁”临港新片区以制度创新答题
搜狐财经· 2025-08-18 08:54
制度创新成果 - 形成突破性制度创新典型案例166个 其中全国首创案例79个 [1][2] - 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破冰探索 已有20多家企业开展"来数加工"业务 [1][2] - 建立"负面清单+操作指引"数据跨境管理模式 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并搭建跨境数据专线 [5] 外资开放试点 - 成功帮助三家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试点牌照 包括科戈波特货运代理公司 [3] - 试点放开外资增值电信业务持股比例限制 为外资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3] - 外资增值电信试点覆盖国际数据云服务、离岸金融贸易、航贸数字化等创新领域 [3] 贸易便利化措施 - 洋山特殊综保区首创"径予放行"政策 货物通关时间由2天缩短至2小时 [4] - 政策减少企业50%报关成本 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9% [4] - 政策覆盖上海港主要口岸 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等时效敏感产业受益显著 [4] 跨境金融创新 - 落地全国首单非居民并购贷款 金额1.48亿元 [6] - 试点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 帮助国内企业境外收购 [6] - 离岸贸易免征印花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 试点范围全国扩围 [6] 离岸贸易发展 - 离岸贸易规模突破150.4亿美元 增长23.6% 占全市比重48.2% [7] - 集聚超百家企业开展离岸贸易 央行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6][7] - 离岸贸易审单结算从几天缩短至秒级 破解结算效率难题 [6] 再保险制度探索 - 建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 推出凭证和数据标准化方案 [7] - 减少保险机构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尾差" 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7] - 制定中国特色再保险登记交易标准 提升全球话语权 [7] 科技创新支持 - 高新技术企业从254家增长至1596家 [9] - 启动"拨改投"创新试点 单个团队最高支持500万元 [9] - 每年投入2亿元资金 通过专项补贴支持早期创业团队 [9] 人才与城市建设 - 发布创客新政"十二条" 启动近1万平方米"临港·创客之家" [8] -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区和青年创业生态标杆区 [10] - 强化对科创青年人才集聚的支持 以制度创新滋养创新创业城市 [8][10]
集聚多个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国家战略落子,深圳这区域有新变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11:52
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 在深港跨境接壤地带有这样一个地方 这正是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面积仅3.89平方公里 深港正携手在此 却承载着国家战略 续写别样精彩的双城故事 2023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短短两年时间,河套深圳 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令人刮目相看,迸发出强劲活力,一片欣欣向荣。 国家战略,落子河套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面积约3.89平方公里,为"一区两园",包括—— 面积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 面积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 两年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由国务院印发,凸显了河套合作区的重要地位 和战略价值。 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河套合作区"一区两 园"发展规划完成整体拼图,实现战略协同。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国务院重磅发文!事关深圳 国家战略,落子河套。河套深圳园区发展定位为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 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河套合作区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新谋划,新机遇,新希望 河套建设和发展有哪些新进展? 一起来关注 关键词:科技 ...
【发展之道】 新质引擎驱动经济稳航
证券时报· 2025-08-15 02:39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达5.3% [1] - 新能源汽车和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激增35%以上 [1] - 消费市场表现强劲,以旧换新补贴带动4亿人次参与,销售额达2.9万亿元 [2] 新质生产力发展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山东日照钢铁企业拆除小高炉并建设3000立方米智能高炉 [1] -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生产效率 [1] - 3D打印等先进技术推动制造业升级 [1] 消费市场趋势 - 文化娱乐消费增长,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和"苏超"赛事带动相关消费 [2] - 消费升级浪潮重塑经济版图 [2] - 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强大内生动力,兼具"世界工厂"制造能力和"全球市场"消费潜力 [2] 改革措施 - 杭台高铁引入民营资本 [2] - 低空经济法规突破 [2] - 科技成果转化采用"先用后付"模式 [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实行"非禁即入"原则 [2] 政策支持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实体经济 [3] - 科技创新再贷款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 - 财政、货币、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3]
擦亮商圈小店“门面” 黄浦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 让户外招牌更亮丽
解放日报· 2025-08-13 09:35
夜色降临,黄浦的商业街区亮起灯光,投影式户外广告也依次亮起,营造了充满都市感的商业氛 围。在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的专业指导下,这样的投影式户外广告目前在黄浦很多历史老建筑上应 用。"不会对历史建筑外部造成任何伤害,也满足商户宣传的需要,增添了'夜上海'的迷人效果。"黄浦 区灯光景观管理所所长陶震说。 在黄浦区昨天举行的"政府开放日活动"上,记者了解到,黄浦区绿化市容局今年以来通过制度创 新、精准服务,打造安全、规范且美观的户外广告与户外招牌,助推商家创意的落地,让上海的商业氛 围更浓。 考虑到一些商户对申请过程不熟悉,黄浦区提供了多种渠道的帮办服务,包括窗口帮办、远程帮办 和上门帮办等,还通过帮办的形式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做好户外招牌设置的备案工作,确保相关工作规范 有序地进行。今年以来,黄浦区已通过专业指导和精细化服务,协助221家商户业主完成了户外广告和 户外招牌的规范设置和优化改进。 记者 唐烨 针对户外广告和户外招牌的设置需求,黄浦区灯光景观管理所不仅提供标准化的审批流程,还根据 申请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我们通过'一对一'的咨询和现场勘查,不仅要让设施符合城 市美观、安全、规范的总体要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