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
搜索文档
市值缩水超300亿!“投影仪第一股”,港股IPO破局
搜狐财经· 2025-10-16 10:01
公司近期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 [1][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6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62.35% [1][2] - 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同期净利润仅为410万元 [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0亿元,同比下降357.61% [2]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1%,比上年同期增加2.88个百分点 [2] 公司历史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2023年营收同比下降15.77%至35.57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75.97%至1.205亿元 [9] - 公司2024年营收为34.05亿元,净利润为1.201亿元 [9] - 公司股价自2021年6月高点626.68元/股下跌约80%,市值缩水超300亿元 [10] - 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4.57%、-15.77%和-4.27% [11] 行业市场状况与竞争格局 - 中国投影仪市场2023年出货量同比下滑6.2%,销售额下降25.6% [14]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投影市场销量为143.2万台,同比下降0.8%,销售额为23.7亿元,同比增长0.3% [14] - 2024年1000元以下价格段的投影仪销量占比达到54.0%,价格带下移趋势明显 [3] - 2024年500元以下及500-1000元价格段份额较2022年提升明显,同时5000元以上产品份额也有提升 [14] 公司产品与战略应对 - 公司投影整机产品毛利率从2022年的34.37%下降至2024年的26.59% [14] - 公司推出定价在2000元左右的Play 6与Play 6e等入门级产品,H系列及RS系列新品均有降价 [14]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6%提升至2024年的32%,2024年境外市场收入达10.86亿元,同比增长18.94% [15] - 公司境外毛利率高达45.44%,远高于国内的23.88% [15] - 公司宣布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上市,旨在推进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 [16]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创新性地将投影、音响和智能电视集成在一起,推出智能投影产品 [6] - 2014年公司产品Z3投影仪在首次参与双十一时销售额破2000万元,同行业全网销量及销售额排名第一 [8] - 2018年公司以57.5万台的出货量位居中国投影机市场第一,是国产品牌首次超越国际巨头 [8] - 公司截至2024年已连续五年在国内投影仪市场出货量排名第一 [3]
上市前豪掷2.9亿分红!又一户外品牌闯IPO,年入13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08:08
公司资本运作 - 坦博尔于2025年10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成为年内第二家启动港股上市计划的本土户外服饰品牌 [2] - 公司在IPO前夕向股东突击分红2.9亿元,规模是2022年3500万元分红的8倍以上,其中超八成落入实控人王氏家族口袋 [17] - 大额分红导致公司净资产从2024年末的7.41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601万元,同时银行借款增至2.18亿元 [17][1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7.3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2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6.5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5% [2][8] - 净利润呈现波动态势,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0.86亿元、1.39亿元、1.07亿元、0.36亿元,其中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 [10] - 净利率持续承压,从2022年的11.7%逐步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 [10] 渠道转型与营销 - 线上渠道收入从2022年的2.26亿元增至2024年的6.26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从30.9%提升至48.1% [11] - 2025年上半年线上收入达3.47亿元,占比进一步升至52.7%,首次超过线下渠道 [1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增加,2024年达到5.08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39%,较2022年提升近12个百分点 [12] 存货管理状况 - 存货账面价值激增,截至2025年6月30日达9.31亿元,较2023年末的2.57亿元增长262%,截至2025年8月末进一步增至11.03亿元 [13][14] - 存货周转效率大幅下滑,存货周转天数从2023年的242天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85天 [13] - 对比同行,2025年上半年安踏存货周转天数为136天,李宁为61天,伯希和2024年为213天 [14] 公司背景与产品 - 公司1999年起步于山东潍坊,以高性价比羽绒服为主,2020年后启动战略升级,定位拓展为覆盖全场景的户外品质生活品牌 [3] - 产品体系涵盖顶尖户外、运动户外与城市轻户外三大系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包含687个SKU [9] - 以2024年零售额计,公司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本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 [9]
港股IPO火热 新股首日强劲
搜狐财经· 2025-10-16 07:05
港股IPO市场概况 - 前三季度港股共有66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46.7% [1] - 前三季度累计募资额达1824亿港元,同比增幅达228%,募资规模稳居全球各大交易所之首 [1] - 下半年以来已有29家公司在港股上市 [1] 新股市场表现 - 下半年新股上市首日表现强劲,29家新股中仅3家破发,破发比例约10%,远低于上半年30%的破发比例 [1][2] - 下半年共有10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0% [2] - 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股价飙升3.3倍,西普尼、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两倍 [2] - 轩竹生物10月15日上市股价翻倍 [2] 投资者参与热度 - 年内累计超680万人次参与港股打新,平均每只新股超过10万人参与 [1] - IPO定价新规以来,14只新股里有12只公开认购人数超10万人,其中参与认购紫金黄金国际的达35万人 [1] - 前三季度公开认购超千倍的新股有15只,大行科工公开认购倍数高达7558倍 [1] - 10月份金叶国际集团获得1.15万倍的超额认购 [1] - 下半年以来共有12只新股认购倍数超过2000倍 [1] - 基石投资总额高达742亿港元,占募资总额约41% [1] IPO定价机制改革影响 - 港交所于今年8月4日优化IPO新规,允许发行人将至少40%的初步发售股份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 [2] - 新规允许新上市申请人选用机制A或机制B作为分配机制,并允许发行人直接设定10%—60%的公开认购比例 [2][3] - 新规下机构在新股定价中的话语权显著提升,使定价更能反映市场真实估值,降低了定价偏离风险 [3] - 新规导致中小投资者中签难度大大增加 [3] 市场驱动因素 - 港股新股表现良好与二级市场走势强劲及IPO定价机制改革有关 [2] - 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吸引企业,境内政策助力企业赴港上市,推动IPO市场回暖 [3]
股东频繁套现,“不差钱”的东鹏饮料急于港股IPO,是融资还是“圈钱”?
搜狐财经· 2025-10-15 18:00
上市进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这是继2025年4月3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两次申请间隔仅6天 [2] - 公司自202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后,持续寻求资本国际化,曾于2022年筹划瑞士上市,并于2024年转向港交所 [2] - 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计划主要用于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完善产能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及增强产品开发能力 [3] 市场地位与财务业绩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6.3% [4]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58.3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3.27亿元,相比2018年净利润累计增长超过14倍 [2][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半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 [4] - 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从2022年的41.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4% [4] 销售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4.49亿元、19.56亿元和26.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01% [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 [5]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375.5万元、5439.1万元和6267.1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68% [6] 产品结构与新业务 - 公司对能量饮料产品存在依赖,其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96.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 [7] - 新推出的电解质水“东鹏补水啦”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14.93亿元,追平去年全年,同比增长213.7%,收入占比跃升至13.91% [7] - 2025年7月,能量饮料被纳入“特殊用途饮料”监管试点,要求标注“每日限量”警示并禁止18岁以下人群食用含特定成分的产品 [7]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账面现金及金融资产合计超70亿元,未分配利润达59.8亿元 [3]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使用不超过110亿元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底购买的投资产品约85亿元 [8]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118.69%至65.51亿元,导致流动比率跌至0.85,截至2025年中期货币资金52.62亿元,短期借款61.28亿元,存在“大存大贷”现象 [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0亿元,同比下降2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降至0.73 [8][9] 股东减持与分红 - 林木勤家族累计已变现超过50亿元,主要通过股东减持和高比例现金分红实现 [10][11] - 2025年3月至5月,股东鲲鹏投资减持套现约19.08亿元,林木勤父子因此套现逾12亿元 [11] - 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6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63.62%,仅2025年上半年分红总额达13亿元 [11] - 林木勤家族控制公司约65%的股权,在累计分红中分得约42.8亿元 [11] 市值表现与市场挑战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公司股价报291.85元/股,总市值约1517.66亿元 [12] - 公司面临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加剧、消费趋势变化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成长性挑战 [12]
二度递表港交所:百亿现金“闲置”,东鹏饮料为何执意赴港IPO?
搜狐财经· 2025-10-15 13:56
赴港IPO进程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这是继2025年4月3日首次申请失效后的第二次冲刺 [1] - 公司由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计划融资约14.93亿元人民币 [1][2] - 公司曾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GDR以拓展欧洲市场,但于2024年2月终止,随后转向港股并于2025年3月通过H股发行方案 [2] 行业地位与市场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东鹏特饮在国内能量饮料市场销量占比达47.9%,连续四年位居行业第一 [2]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公司总市值约1548亿元人民币,账上现金类资产高达142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拥有广泛的全国终端销售网点超过420万个,累计不重复扫码消费者超过2.5亿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107.3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3.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均超过36% [1][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5.05亿元人民币增至158.39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36.5% [5]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4.41亿元人民币跃升至33.27亿元人民币,2024年净利润率达21.0% [5][9] 财务结构与现金流 - 尽管现金类资产总额达142.23亿元人民币,但公司短期借款激增至65.51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升至66.08%,形成“存贷双高”现象 [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值降至0.73 [5] - 公司通过低息借款(利率2.20%-2.50%)与高息理财(收益率约2.66%)套利,2024年理财收益达3.88亿元人民币 [5] 股东回报与减持 - 公司在高负债背景下实施高额分红,2024年分红金额23亿元人民币,股利支付率69%,累计分红已超53亿元人民币 [6] - 2022年限售解禁以来,股东累计减持超50亿元人民币,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套现逾30亿元人民币 [6] - 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于2025年初宣布拟减持1.38%股份 [6] 赴港IPO战略考量 - 优化财务结构:通过股权融资补充权益资本以降低资产负债率,2024年公司利息支出约1亿元人民币,股权置换债务将直接提升净利润 [8] - 提供股东退出渠道:H股通常以较A股折价发行,股东可通过国际市场减持,减少对A股股价的冲击,公司A股市盈率超30倍 [8] - 助力海外扩张: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扩张,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截至2024年底产品已出口至25个国家 [8] 增长与挑战 - 全国化布局成效显著,2025年上半年华北市场收入增速达73%,成为公司第二大市场,广东大本营市场仍保持20%以上增长 [5] - 公司面临产品单一风险,海外收入占比不足0.3%,面对红牛、Monster等国际品牌的先发优势,海外业绩贡献短期内有限 [8] -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竞争加剧,红牛市场份额稳固,乐虎、战马、外星人等品牌紧追不舍 [8]
获证监会批准备案!图达通正式踏上港股IPO征程
巨潮资讯· 2025-10-15 10:31
10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Seyond Holdings Ltd.(图达通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说明图达通港股IPO备案正式获批。 《通知书》显示,图达通通过与境外特殊目的收购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合并实现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同步发行不超过190,240,000股普 通股。 2024年12月20日,香港SPAC公司(特殊目的收购公司)TechStar发布公告称,TechStar(1)与图达通及MergerSub(目标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订立业务合并 协议,内容有关合并;(2)与目标公司及PIPE投资者订立PIPE投资协议,内容有关PIPE投资;(3)与目标公司及发起人订立发起人禁售协议;(4)与目标公司 及控股股东订立目标公司股东禁售协议;及(5)进行TechStar上市权证修订。 今年8月26日,TechStar发布公告,原定于2025年5月寄发予股东的通函,因需要额外时间以获得香港联合交易所(以下简称"联交所")批准(包括上市委员 会就继承公司新上市申请的原则上批准)及其他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及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 ...
【看新股】港股IPO月度透视:9月IPO募资超516亿港元 紫金黄金国际、奇瑞汽车募资额居前
新华财经· 2025-10-15 07:27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5日电新华财经和面包财经研究员根据香港交易所披露信息,对港股IPO排队及新上市企业进行了梳理统计。其中,港股IPO排队企业选 取依据为审核状态为已刊登申请版本、已刊登聆讯后资料集。 9月,港交所共有10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总额达516.41亿港元,环比分别增长66.67%、787.24%。其中,紫金黄金国际、奇瑞汽车首发募集总额居前,分别 达287.32亿港元、91.45亿港元。 西普尼的主营业务为贵金属手表及黄金饰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港股发行价为29.6港元/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250%,是9月新股中首发当 日涨幅最大的股票。该公司股价最高达到190.7港元/股,近期回落至165港元/股左右。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港股IPO排队企业总共283家,其中主板IPO排队企业数量达275家,有11家企业已通过聆讯。 9月有10只新股上市 2025年9月,港交所共有10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总额达516.41亿港元,较8月上市数量、规模均有所上升。2025年1-9月,已有67只新股上市,合计募资总 额约1862亿港元。 9月上市新股中,紫金黄金国际募资总额达287.32亿港元, ...
10.14犀牛财经早报:四季度多家银行启动处置不良资产 港股IPO融资额同比增逾2倍
犀牛财经· 2025-10-14 09:36
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 - 四季度以来多家银行密集启动不良资产处置工作,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转让挂牌量明显增多 [1] - 渤海银行、广州农商行两家港股上市银行率先开启"百亿元级减负"行动 [1] - 涉及不良资产以个人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以及信用卡透支为主 [1] 可转债市场动态 - 近期可转债发行预案激增,9月以来共有22家公司预案获股东大会通过,超出预期 [1] - 规模高达80亿元的特变电工可转债预案快速获得受理,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1] - 待发预案中,科创板相关上市公司普遍身处热门赛道,受投资者关注 [1] 港股IPO与投行业务 - 今年以来港股IPO融资额同比增逾2倍,市场火爆导致投行产能紧张 [2] - 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行重启或加快亚太区人才招聘计划 [2] - 主权基金、国际长线资金对港股IPO的兴趣创近4年来新高 [2]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 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6%至3.227亿部 [2] - 三星以6140万部出货量保持全球第一,苹果出货量增长近3%至5860万部 [2] - 消费者对高端和支持人工智能设备的需求强劲,推动市场增长 [2] 科技产业投资与创新 - 苹果供应商联合启动总规模十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基金,计划到2030年新增100万兆瓦时清洁电力 [3] - 北京大学团队研制出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计算吞吐量与能效较顶级GPU提升百倍至千倍 [3][4] - 阿里云宣布下调部分云服务器ECS产品价格,涉及法兰克福、东京、迪拜等地 [4] 企业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中国化学签订埃及磷肥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位于艾因苏赫纳,建设内容包括3100吨/日硫酸装置等 [4] - 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已重新拿回桶装水销售权 [5] 金融市场与商品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29%,纳指涨2.21%,标普500指数涨1.56% [7] - 黄金史上首次涨破4100美元,期金盘中涨超3%;白银突破50美元关口,期银盘中涨超7% [8] - 比特币盘中涨近2%重上11.6万美元,美油盘中涨超2%告别五个月低位 [8] 医药与商业政策 - 美团买药上线"副作用全额退"功能,针对GLP-1药物及抗失眠药物,用户21天内可凭病历申请全额退款 [5] -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明确规定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 [5]
一周港股IPO:东鹏饮料、坦博尔、诚益生物3家递表,三一重工、八马茶业等4家通过聆讯
财经网· 2025-10-13 19:13
据港交所披露,上周(10月6日至10月12日)共有3家公司递表,4家公司通过聆讯;另有5家公司招股, 3只新股上市。 3家公司递表 1)坦博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坦博尔") 10月8日,坦博尔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中金公司担任其独家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坦博尔是中国领先的专业户外服饰品牌,产品体系划分为顶尖户外、运动户外与城市轻 户外三大系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包含687个SKU ,覆盖滑雪、登山、徒步等自然环境活动以及郊 游、公园休闲和通勤等城市场景。。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零售额计,该公司是中国第四大本 土专业户外服饰品牌。 财务方面,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7.32亿元、10.21亿元、13.02亿 元、6.58亿元人民币;同期,年/期内利润约为8577.4万元、1.39亿元、1.07亿元、3593.7万元人民币。 2)诚益生物开曼有限公司(简称"诚益生物") 10月8日,诚益生物向港交所主板递表,杰弗瑞、美银和中金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据招股书介绍,诚益生物作为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全球性生物技术公司,也是行业开拓者,致力于探索 及开发新一代口服小分 ...
东鹏饮料再战港交所,“现金奶牛”缺钱了?
虎嗅· 2025-10-12 19:56
公司上市动态 - 东鹏饮料在A股上市后,正积极谋求"A+H"上市,于今年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2][3] - 公司计划通过港股IPO融资约14.93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海外市场扩张及产能建设 [20][65]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东鹏饮料是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领导者,2024年其产品在国内能量饮料市场的销售量占比高达47.9%,连续四年位居第一 [5][6]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69.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58.39亿元,净利润从11.93亿元增长至33.27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3.09% [9][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107.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37%,全年营收有望首次突破200亿元 [13][14][15] - 公司股价表现强劲,从2021年发行价46.27元飙涨至超过300元,2024年全年股价涨幅超80%,总市值超1600亿元 [6][7] 财务状况与资金运作 - 公司资金充裕,2024年底货币资金达56.5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48.97亿元,合计超105亿元 [18][19] - 2024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大幅增长295.40%,新增金额约36.59亿元,并计划使用不超过11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2][23] - 公司短期负债从2023年的29.96亿元猛增至2024年的65.5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8.69%,资产负债率攀升至66.08% [25] 股东行为与分红 - 公司进行高额分红,2024年分红金额达23亿元,股利支付率达69%,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现六次,总额达53亿元 [28][29] - 股东频繁减持,原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完成四轮减持套现超40亿元,持股比例从9%降至1%,其他关联股东也减持套现超32亿元 [31][32][33] 业务结构与盈利能力 - 能量饮料业务是公司绝对主力,2022年该业务营收占比一度达到96.6%,存在对单一品类过度依赖的风险 [43][44][45] - 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2024年整体毛利率达到44.81%,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45.15%,其中能量饮料业务毛利率已超过50% [38][39][40] - 公司提出"1+6多品类战略",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增长迅速,2024年收入近15亿元,同比增超280%,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4.9亿元,同比增长213.7% [46][49][50] 销售模式与渠道 - 公司高度依赖经销商渠道,过往三年向经销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均超过85% [58] - 销售费用快速增长,2022年至2024年经销及销售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达36.01%,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7.09% [54][59] - 线上渠道发展较慢,2024年线上渠道收入4.45亿元,占比仅2.8% [61] 行业前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功能饮料市场2019年至2024年间复合增长率达8.3%,远高于软饮整体增速 [70] - 中国人均功能饮料年消费量较低,2024年为9.9升,远低于美国的54.9升和德国的20.1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71][72][74] - 尽管销售量登顶,但由于产品单价相对较低,公司销售额在行业内屈居第二,面临红牛、乐虎等老牌对手以及新入局软饮巨头的激烈竞争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