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化
icon
搜索文档
徐强:高质量发展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搜狐财经· 2025-10-29 23:20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 徐强: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关系,就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 的关系。经济的宏观调控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可以在市场这只"手"失灵或者作用不明显的时候,用政府 的"手"有效调控。高质量发展从机制上、生产关系上就是政府、市场关系处理好。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谈及未来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向时,徐强认为,智能化、绿 色化、融合化将会是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其中 的"高质量发展动力"应该如何理解?未来五年我国又将如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国家信息中心 主任徐强表示,高质量发展,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 徐强:有的(地区)可能有人才优势,在算法模型上可以去扬长避短,有的地方可 能是应用场景的优势,有些地方可能有算力的优势,它有绿色能源,它围绕算力的发展等。实际上人工 智能不是所有人都搞大模型,在应用场景方面,垂直类的小模型可能才是未来各行各业各地方发展的方 向。 方向明确后,产业发展更应突出重点,徐强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重点应该在原始创新 的积累上。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 同比增长5.4%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8:11
核心观点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物流行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社会物流总额达263.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1][2] - 物流需求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物流贡献率达81%,高端制造、绿色物流等领域增长强劲 [2][6] - 物流供给规模稳步扩张,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多式联运、航空物流等领域表现突出 [7][8][9]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成果巩固 [11][12] -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驱动行业提质增效,新能源物流车、无人设备、数字化平台等应用加速 [14][15] 物流需求总量与结构 -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3.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各季度增速分别为5.7%、5.5%、5.2% [2]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贡献率达81%,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增速快于工业品平均水平3.5和3.4个百分点 [2] - 进口物流总额同比下降1.0%,但三季度同比增速加快至3%,机床与集成电路进口物流量增速达13%和8.9% [3]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6%,三季度增速加快至8.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5% [4] - 再生资源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5%,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生产物流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6] 物流供给规模与细分领域 - 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4.7%,物流业景气指数均值50.6%,9月升至51.2% [7] - 铁路货运发送量39.1亿吨,同比增长2.8%,中欧班列开行超1.4万列,中亚班列开行超1万列,同比增长22.8% [8] - 航空货邮运输量740万吨,同比增长14.0%,新开国际货运航线169条,周增航班超352班 [9]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9月为132.5点,环比回升1.1点,黄金周主题商品销售火热 [10] 降本增效与物流效能 - 社会物流总费用14.2万亿元,同比增长4.3%,与GDP比率14.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1] - 运输费用8.1万亿元,同比增长4.7%,保管费用4.5万亿元,同比增长4.3%,管理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 [12] - 水运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5.6%,民航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16.5%,仓储物流设施利用率连续处于50%以上 [12] - 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发送1277.8万标箱,同比增长16.9%,上海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18% [13]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 - 无人叉车在移动机器人智能设备中占比约18%,增速约20%,无人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8% [14] - 新能源轻卡累计销售121929辆,同比增长88%,多家快递企业投入超千辆无人车 [14] - 重点物流企业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7%,铁路网络货运平台入驻汽车14.3万辆,完成铁公联运运量2.42亿吨 [15] 物流服务价格与微观主体 - 9月公路物流运价指数105.1点,环比回升0.01%,快递服务单票价格环比回升0.02% [16] - 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月平均值1006.71点,环比下跌5.9% [16] - 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下降0.2元,收入利润率回升至3.3% [18]
伊之密:公司近三年年均研发费用超2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7:47
公司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坚持“技术更进一步”理念,通过持续高研发投入构筑核心壁垒 [1] - 近三年年均研发费用超2亿元,拥有9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400多项专利 [1] - 在一体化压铸、半固态镁合金成型、ReactPro一步法包覆等前沿技术上实现突破 [1] - 成功交付LEAP系列超大型压铸设备,服务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 [1] 公司运营与战略布局 - 公司加速数智化转型,通过工业物联网、智能仓储等打造透明工厂 [1] - 推进“全球本土化”战略,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制造、研发与服务网络 [1] - 2024年以来相继设立泰国、墨西哥子公司,并建设巴西、土耳其技术服务中心以强化快速响应能力 [1] 客户服务与解决方案 - 公司推出“半固态现场管家”等贴身服务模式,提供从设备调试到量产支持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1] - 服务模式显著提升客户粘性与满意度 [1]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聚焦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方向 [1] - 未来战略以技术领先与服务深化构筑长期竞争壁垒 [1]
2025年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5:40
大会概况 - 2025年国际农业服务贸易大会于10月28日在广州南沙举办 由农业农村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大会主题为"创新驱动 数智赋能——共享全球农业服务贸易新机遇" 聚焦数字化 智能化 绿色化等前沿领域 [1] - 大会设置主旨发言 成果发布 专题研讨 项目签约 展览展示等多元环节 搭建高级别 宽领域 国际化对话合作平台 [1] 行业焦点与共识 - 大会汇聚35位政商学界代表 围绕战略引领 平台搭建与全球协作进行深度交流 [1] - 研讨涵盖种业创新 农化服务 智能装备 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等关键领域 [1] - 行业共识认为农业服务贸易深化需农业产业链各环节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 以及规则衔接与标准共建 [2] 细分领域发展方向 - 种业服务聚焦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2] - 农化服务强调通过绿色化 精准化创新为服务增值 [2] - 智能装备服务关注"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 智能化解决方案 [2] - 各领域相互支撑 彼此赋能 共同构成以科技为引擎 以协作为纽带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服务生态体系 [2]
坚定“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方向 包钢股份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29%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5:26
公司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0.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加7.49亿元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167.51亿元,同比增长14.29%,呈现逐季回升态势 [1] 公司经营战略与执行 - 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制造强国及区域协调发展部署,紧扣"调结构、拓市场、提效率、降事故、强绩效、降成本、优投资、稳质量"经营方针 [1] - 公司加速由钢铁产品制造商向钢铁新材料服务商转变,切实服务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 [1] - 公司始终坚持'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作为在行业调整期实现突围的核心路径 [1] - 公司将"极致降本"作为核心经营主线,通过全链条管控实现质效双升,构建全链条的成本管控能力 [2] - 公司通过深化对标行业一流专项行动,强化深化业财融合与全流程成本管控,推进经营质效改革 [2] - 公司锚定"优质精品钢+系列稀土钢"战略方向,深化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品高质化转型,依托技术攻关强化新质生产力动能 [5]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产品结构升级是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品种钢完成711.14万吨,同比提升18.1% [1] - 稀土钢新材料产量同比提升8.28%,创同期新高 [1] - 细分产品中,取向硅钢销量同比激增375.27%,重轨、风电板、汽车钢销量分别同比提升23.59%、38.12%和20.1%,高端产品集群放量态势明显 [1] - 公司锚定高端材料自主供给,实施"重点产线产品结构升级"行动,积极拓展高端用钢产品集群 [2] - 公司首发出口美标、欧标高级别铁路钢轨,联合知名车企开发了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稀土高端汽车板产品 [2] - 公司研发20个主流规格的日标和国标海洋工程用H型钢并实现供货,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海洋工程项目 [2] 成本控制成效 - 前三季度公司吨钢制造成本在上年降低2.8%的基础上再降2.45%,持续的成本优化为盈利改善提供了关键支撑 [2] - 公司以"极致降本"为主线,深化业财融合推进采购降本、销售增效,聚焦铁水等核心工序对标优化指标 [5] 产能升级与技术创新 - 公司布局高端化产线改造,实施炼钢厂新建150tRH精炼炉工程、焦副产品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等25项提质增效工程 [4] - 公司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两化融合"3A级认证,率先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5] - 公司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以创新驱动筑牢根基,为"十五五"发展积蓄动能 [5] 行业政策与宏观环境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至2026年,钢铁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3] - 政策推动行业向绿色化发展、高端化升级、智能化演进,共同推动行业走向集约化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加上高端化布局,"三化"协同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3]
\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战略纵深与产业机遇
华福证券· 2025-10-29 14:04
核心观点 - "十五五"规划建议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现代金融为支撑、强大内需为基础的系统性发展框架,旨在通过供给端、支撑端和需求端的协同发力,推动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提升,为金融强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确定性路径 [26]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 -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目标包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并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 [10] - 产业生态呈现“传统提质-新兴支柱-未来培育”的梯次结构,通过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轻工、纺织、机械、船舶、建筑等传统产业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同时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0][12] - 科技现代化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并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0][11][12] 金融强国制度构建 - 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双支柱,以筑牢宏观调控与风险隔离墙,确保政策顺畅传导至实体经济 [15] -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五大金融”,推动金融资源战略性转向服务国家长期战略与新兴产业 [15] - 资本市场改革重点在于提高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构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形成与投资者回报良性循环的健康生态 [15][16] - 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并建设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包括稳步发展数字人民币和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15][16] 内需市场扩容提质 - 强大国内市场被定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内需市场扩容提质围绕“提振消费筑根基、扩大投资补短板、破除壁垒畅循环”的系统性框架展开 [22] - 在消费维度,通过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并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限制,推动“惠民生”与“促消费”双向融合 [22][23] - 在投资维度,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投资比重,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项目建设,并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机制 [22][23] - 在市场环境维度,通过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加强质量监管、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以及降低物流成本,旨在破除统一大市场卡点堵点,消除“内卷式”竞争,形成优质优价、良性竞争的市场秩序 [22][23] 后续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政策精准滴灌与全球科技共振下的科技成长赛道,包括国产算力(GPU/服务器/光模块)、工业母机、国防军工等 [27][29] - 建议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29] - 建议关注内需消费与反内卷受益板块 [29]
安徽合力(600761):公司简评报告:三季度收入实现增长,重视新兴领域加大研发投入
东海证券· 2025-10-29 13:1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状态 [1]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叉车行业龙头,业务覆盖全产业链,正通过推进全球化、提升电动化产品占比以及加码智能物流与具身机器人等战略实现增长 [7]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具有吸引力,支持“买入”评级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9.34亿元,同比增长10.94% [7]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21亿元,同比减少4.88% [7]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9.63亿元,同比增长106.23% [7]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9.67亿元,同比增长7.57%;实现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减少11.84% [7] - 公司第三季度毛利率达24.21%,较同期增长2.79个百分点 [7] 费用与研发投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比分别为5.02%、2.95%、6.71%和-0.25% [7]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0.53个百分点、+0.26个百分点和-0.28个百分点,整体平稳 [7]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0.03亿元,同比增长达37.20% [7] 行业地位与运营亮点 - 2025年1-9月叉车行业累计销量110.64万台,同比增长14%,其中国内销量增长13.1%,出口销量增长15.5%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叉车销量20.42万台,同比增长17.23%,增速高于行业 [7] - 公司致力于锂电、氢能等新能源技术,2025年上半年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8%,占比升至68% [7] - 公司开展最大吨位级电动平衡重式叉车研发,并推出“G2系列”锂电专用车等爆款产品 [7] - 根据公司年报目标,2025年力争实现收入约180亿元 [7] 战略布局与新业务发展 - 公司加快智能物流业务专业化整合,自主开发了CCS、WMS、PMS、MOM等物流管理系统 [7] - 公司与华为成立“天工实验室”,在数据通信、无人智驾、先进智算等智能车辆关键领域合作 [7] - 公司与江淮技术中心成立“天枢实验室”,聚焦智能物流具身机器人的研发 [7] - 公司与顺丰、京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下游应用场景创新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营业总收入2025E为183.95亿元(同比增长6.17%),2026E为202.54亿元(同比增长10.11%),2027E为218.99亿元(同比增长8.12%) [6] - 预测归母净利润2025E为14.38亿元(同比增长8.97%),2026E为15.98亿元(同比增长11.15%),2027E为17.91亿元(同比增长12.08%) [6] - 预测每股收益2025E为1.61元,2026E为1.79元,2027E为2.01元 [6] - 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2025E为13.02倍,2026E为11.71倍,2027E为10.45倍 [6]
精准施策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专题协商座谈会
解放日报· 2025-10-29 09:49
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 - 服务业创新发展是深化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科创和经济中心建设的核心内容[2] - 服务业水平决定城市资源配置力和辐射带动力[3] - 服务业是促进就业、提高收入、繁荣市场及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3] 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3] -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3] - 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3] 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四大聚焦领域 - 聚焦带动就业改善民生的服务业 推动产业组织形态从零工制转向员工制 从分散化转向品牌化[4] - 聚焦繁荣消费优化供给的服务业 注重业态融合、数智赋能和IP牵引 发展文体娱乐业旅游业等溢出性强的行业[4] - 聚焦知识密集创新驱动的服务业 发展高关联度科技服务 打造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平台和高质量孵化器[4] - 聚焦联通内外辐射全球的服务业 提升离岸金融、涉外法律、绿色低碳等专业服务能级[4] 服务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体系 -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政策支持方式 提高监管效能[4] - 加强学科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人力资本[4] - 加快完善服务业标准 加大品牌开发力度 提升上海服务品牌影响力[4]
矿山机械嘉年华来了!“长沙制造”把绿色、智能玩出新高度
长沙晚报· 2025-10-29 00:05
行业市场与趋势 - 2024年全球矿山机械市场规模达980亿美元 预计2029年将增至1350亿美元 5年复合增长率约5.12% [3] - 行业向高端化 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 驱动因素包括复杂作业环境 设备运营成本考量及矿业绿色化发展趋势 [3] 公司战略与价值主张 - 公司致力于实现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和客户利益最大化 通过智能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降低客户运营成本 [3] - 为客户提供覆盖各个环节的定制化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旨在提升生产效率与盈利能力 [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展示60至1000吨级电动挖掘机和80至100吨级纯电动矿用宽体车 并推出4款新矿卡产品 包括3款纯电车型和全球首款百吨级混动宽体车 [5] - ZE650GEL电动挖掘机采用移动供电解决方案和智能直流供电技术 搭配移动电源车与兆瓦级超级快充系统 实现1小时快速补能和8至10小时持久续航 [5] 动力方案与补能体系 - 公司已形成纯电 混动和拖电三位一体的成套动力方案 满足不同绿色矿山的低碳 零碳要求 [7] - 开发的兆瓦级超充方案和移动补能方案旨在解决矿区电力基础设施受限的痛点 [7] 智能化与服务保障 - 公司矿山机械实现装载 运输 卸载无人化运行作业流程全覆盖 并从事后维修跨越至事前预警 [7] - 拥有覆盖全球的一体化服务网络 辐射超过100个服务与配件网点 并运用AI与大数据打造预测性维护等创新服务模式以保障设备出勤率与运营效益 [7]
中孚实业(600595):25Q3归母净利位于近十年历史高位 绿电铝优势显著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29
2025年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6%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3% [1] - 单季度看,25Q3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9% [1] - 25Q3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69%,环比增长0.6% [1] 产能与资产结构 - 公司完成收购豫联集团持有的中孚铝业24%股权,持股比例提升至10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电解铝年产能提升至75万吨 [1] 行业市场环境 - 2025年第三季度电解铝市场均价为20,711元/吨,同比上涨6%,环比上涨3% [2] - 同期氧化铝价格为3,165元/吨,同比下降19%,环比上涨4% [3] - 氧化铝价格环比上涨带动电解铝成本增加208元/吨 [3] - 2025年第三季度电解铝行业利润为4,125元/吨,同比大幅增长128%,环比增长22% [4]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通过合作或自建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截至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约21.5MW [4] - 公司累计光伏并网规模约达77.55MW [4] - 铝精深加工产品再生铝添加比例已达到61% [4] - 电力板块燃煤清洁运输比例达到100%,电解铝业务氧化铝原料短途运输比例达80% [4] - 公司主要产品易拉罐罐体料、涂层罐盖料已获得SGS碳足迹认证 [5] - 中孚高精铝材通过GRS全球回收认证、SCS美国翠鸟认证,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5] 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已掌握批量化生产0.208毫米超薄罐盖料技术 [5] - 公司已开发0.235毫米超薄罐体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