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
搜索文档
AutoGo与百度Apollo Go合作扩展自动驾驶车队
商务部网站· 2025-11-13 11:21
阿通社11月11日消息,阿联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公司AutoGo与百度Apollo Go签署合作协议,计划 到2026年前将阿布扎比自动驾驶车队扩大至数百辆。这一合作落实阿布扎比智慧出行战略,旨在提升出 行效率、减少拥堵与碳排放,加速建设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原标题:AutoGo与百度Apollo Go合作扩展自动驾驶车队) ...
中国雷达厂商,强势崛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1-13 09:35
汽车雷达市场趋势与规模 - 汽车雷达模块市场在2024年总额为8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30亿美元 [2] - 2024年汽车雷达设备市场价值25亿美元 [7] - 汽车雷达正从高端市场走向大众市场,77-81 GHz模块逐渐成为标准配置 [2] 技术发展与演进 - 具备高度感知功能的4D雷达正迅速成为基准技术,2024年将占到车辆出货量的约40% [2][3] - 成像雷达凭借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高的角度分辨率,成为高端技术 [2] - 技术栈向基于CMOS工艺的射频集成电路和雷达片上系统发展,推动成本优化的角雷达和可扩展的77-81 GHz性能 [6] - 22/28纳米CMOS工艺在射频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领域日益普及,硅锗工艺预计将继续萎缩 [8] - 提高雷达分辨率和鲁棒性的需求正推动架构向更简单的"卫星"传感器发展,数据转发到集中式计算平台 [8] 市场驱动因素与配置标准 - 在法规和NCAP项目推动下,多雷达配置正在入门级和中端车型中普及 [2] - 到2030年,每辆车配备五个雷达将成为全球标准,主要受安全要求和汽车制造商差异化战略驱动 [3] - 中国展示了五雷达战略,凸显全球向强大的ADAS架构转变的趋势 [2] - 原始设备制造商倾向于采用以片上系统为核心、成本优化的传感器和紧凑型AiP设计,以平衡性能和物料清单成本 [2]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比亚迪、吉利和奇瑞等企业推动"中国制造,服务中国"的供应链模式,使ADAS雷达格局从乘用车平台转向一级供应商采购模式 [6] - 雷达一级供应商面临来自Sensor Tech和Cheng-Tech等快速崛起的本土竞争对手的挑战 [6] - 来自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消费科技公司的新进入者正在不断拓展生态系统 [6] 主要半导体厂商动态 - 恩智浦半导体在射频CMOS雷达收发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加紧开发单芯片SoC平台 [7] - 德州仪器的CMOS雷达SoC正在赢得市场份额,产品已在全球和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7] - Calterah崛起为中国重要的SoC供应商,而博世准备扩大其自主研发的SoC雷达芯片组产能 [7][8] - 英飞凌科技在微控制器领域保持优势,但在射频集成电路领域面临压力 [7] - Arbe和Mobileye正在开发用于L2+到L4自主飞行的高端成像雷达芯片组 [8] 车内传感技术发展 - 车内雷达正在兴起,用于检测乘员状态和监测生命体征,由60 GHz和UWB技术支持 [3][7] - 乘员检测和生命体征监测将雷达智能引入车内,但大规模应用还有待最终的安全标准出台 [2][3]
Counterpoint 2025 年 Q3 中国市场季度摘要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11-13 09:34
以下文章来源于Counterpoint 咨询 ,作者Counterpoint Counterpoint 咨询 . Counterpoint Research 是一家专注于科技行业的全球性研究公司,在全球主要的市场有着强大的影响 力。我们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提供准确、及时的市场数据,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完整报告 公司介绍 本期《中国季度摘要》收录了 Counterpoint 在 2025 年 Q3发布的所有与中国相关的简报,全面汇集 了数据、洞察以及分析师在本季度的主要观点与深度分析。 详细内容如下: 2025年Q3前八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2%,市场进入调整期 亚太其他地区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长:中国OEM厂商全力出击 中国智能手机平均电池容量居全球首位,2025年5月同比增幅达11% 受需求疲软和补贴放缓的影响,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2%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预计同比增长:五大趋势重塑竞争格局 2025年Q2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华为、苹果在低迷市场中实现强劲同比增长 中国新能源车企优势扩大,外资品牌加速边缘化 Harman与Bose稳居主导,中国车企及电动汽车 ...
破解园区驳货难题 南京医药正式启用无人车项目
南京日报· 2025-11-13 08:16
项目核心信息 - 南京医药于今年10月正式启动自动驾驶无人车物流项目,实现跨仓货物运输全自动化 [1] - 项目成功破解医药流通行业园区驳货难题,无人车在主仓库与宝湾库区之间驳货作业仅需15分钟 [1] - 项目采用租用模式,当前市场化的租赁价格为每年4万至5万元 [2] 成本效益分析 - 传统园区货物转运依赖专人专车模式,一名专职司机搭配一辆运输车辆的年度人力与车辆维护成本超过10万元 [1] - 无人车方案无需人工驾驶,且货物装卸效率提升超过30% [2] 技术方案与运营 - 项目解决方案基于顺丰白犀牛系列无人车,合作方为顺丰 [1] - 无人车采用新能源动力系统,一次充电续航120公里,完全满足两仓间1公里的往返运输需求 [2] - 项目创新引入全自动通知系统,通过物联网SIM卡与5G模块联动,无人车抵达后自动向仓库人员发送短信或语音通知 [2] 项目背景与适用性 - 项目灵感来源于快递中转中心无人车运营,因两仓距离较近、路况简单且业务以装卸货为主,适合无人车应用 [1]
熬过「真空期」的小马智行,已经迎来了势不可挡的正循环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13 08:04
从AI汽车到机器人,我们关注最具潜力的超级智能体! 编辑 | RoboX 来源 | 熬过「真空期」的小马智行,终于展现出头号玩家的姿态 以下文章来源于RoboX ,作者RoboX RoboX . 本次IPO已引入包括Eastspring在内的多家国际顶级投资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基石认购总额达到1.2亿美元,同时将获多家战略投资方参与锚定认购,其中Uber出资 认购1亿美元。 回顾小马智行走过的轨迹可以发现,在其跨过了自动驾驶的「真空期」后,已经迎来了势不可挡的正向循环。 越过「资金真空期」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30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自动驾驶前沿信息获取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2025年11月6日,在登陆纳斯达克刚好一年后,小马智行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026。 本次港股IPO中,公司已悉数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共计发行约4825万股,最终发售价每股139港元。若承销商的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即绿鞋后),集资额可达77亿港 元, 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IPO,同时是2025年 ...
我们正在寻找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伙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13 08:04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大家好,我是柱哥。最近一直在做内容升级并筹划更为细致的内容输出,从以往单篇文章的解读慢慢过 渡到更深入的技术梳理、方案分析、观点讨论。自动驾驶已经进入技术深水区,行业的难点和痛点需要 更多有志之士参与进来一起突破。后面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增加圆桌访谈、实战&工业级课程、咨询等各 类输出。 包括但不限于:自动驾驶产品经理、4D标注/数据闭环、世界模型、VLA、自动驾驶大模型、强化学 习、端到端等多个方向。 岗位说明 主要面向自动驾驶培训合作(B端主要面向企业和高校、研究院所培训,C端面向较多学生、求职类人 群)、课程开发和原创文章创作。 联系我们 待遇与合作方式,欢迎添加微信wenyirumo做进一步沟通。 这段时间特斯拉、小鹏、理想都有新的技术分享,引起了大家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讨论,非常开心能为大 家分享更多优质的内容。 作为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创作的技术平台,我们期望能够在这波激流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一个真的能 给行业带来价值的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需要更多优秀的伙伴加入我们。 主要方向 ...
谁在带队小鹏机器人:IRON背后的关键人物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13 08:04
小鹏机器人IRON的技术亮点与团队 - 新一代IRON的核心创新在于其仿生脊柱设计,而非简单的腰部结构,灵感来源于人类的脊柱、肌肉群、腹腔乃至皮肤[10][11] - IRON的前脚掌增加了自由度,并搭载自研的生成式控制器,其拟人化步态在2024年3月实现阶跃式突破,被团队视为技术拐点[13][15] - 团队为技术突破付出了巨大努力,实际效果远超预期[14] 小鹏机器人核心团队构成 - 团队由四位核心人物领导,包括一号位米良川、负责强化学习的陈杰、智能拟态部主任葛艺潇以及提供支持的自动驾驶负责人刘先明[5][45][52][61] - 团队规模从低谷期的70余人恢复至200余人,并在2025年持续引入新成员如陈杰和葛艺潇[96][99] 核心人物米良川的履历 - 米良川现任小鹏汽车机器人副总裁兼AI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全面统筹人形机器人项目的技术路线与产品落地[7][8][20][21] - 其职业生涯始于英伟达,累计任职近15年,深度参与GPU底层驱动、Tegra平台开发,并设计了后来成为NVIDIA DRIVE平台底层组件的OTA云架构[27][28][33] - 拥有丰富的跨界经验,包括在英伟达的图形与自动驾驶业务、创业公司米文动力的技术领导角色,以及在小鹏汽车从自动驾驶向机器人业务的转型[16][35][42][97] 其他核心成员背景 - 陈杰于2025年7月加入,是业内公认的具身智能大牛,曾任字节跳动Seed团队强化学习负责人,拥有哈佛大学AI与强化学习博士学位[45][49][50] - 葛艺潇领导智能拟态部,学术影响力显著,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超过10,395次,h指数为44,曾任腾讯ARC实验室T12技术专家[52][55][56][59] - 刘先明作为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正率团队支持机器人研发,其研究方向包括去除VLA中的语言转译层以实现视觉与语义的直接对齐,加快推理速度[61][63][65] 小鹏机器人业务发展历程 - 业务起点可追溯至2020年收购多够机器人并成立鹏行智能,当时何小鹏已规划将四足机器人作为继汽车之后的第二增长曲线[73][77][79] - 初期通过高达40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吸引顶尖人才,团队一度扩张至300人,但后因技术路线分歧(是否做人形机器人)及公司流程复杂,团队规模锐减至70余人[82][84][86][96] - 在GPT时刻引爆具身智能后,前负责人赵同阳于2023年4月重组团队,仅用半年即推出首款人形机器人PX5,但赵随后离职创业[87][88][91][92][95] - 公司现已将机器人确立为继智能汽车、飞行汽车之后的第三条增长曲线,战略地位显著提升[100] 小鹏与特斯拉的战略对比 - 小鹏被广泛视为"中国版特斯拉",其产品设计(如P7与Model 3的相似性)和技术路线(纯视觉自动驾驶、押注Robotaxi)与特斯拉高度相似[102][104][106] - 主要战略分歧在于小鹏同时投入飞行汽车,该业务已于2025年11月初启动试生产,获近5000台订单,计划2026年量产交付[107][108] - 马斯克对小鹏机器人IRON表示认可,并预测特斯拉与中国公司将垄断人形机器人市场,截至2025年11月7日,特斯拉市值14300亿美元,是小鹏汽车(213亿美元)的67倍[111][112]
道指再创历史新高,AI热潮降温AMD逆势飙升9%,中概股多数下跌
凤凰网· 2025-11-13 06:41
市场整体表现与驱动因素 - 华尔街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涨326.86点或0.68%至48254.82点,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创收盘新高,今年以来上涨约13% [1] - 纳指跌61.84点或0.26%至23406.46点,标普500指数微涨4.38点或0.06%至6850.99点,今年以来上涨近17% [1][4] - 市场出现板块轮动,资金从高估值科技股撤出,转向医疗、金融等低位板块,医疗板块涨1.36%,金融板块涨0.9% [1][4] - 政府停摆风险有望解除被视为利好消息,推动市场情绪,对联邦政府及航空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的预期支撑市场 [1] 行业与板块表现 - 标普500指数11个板块涨跌各异,能源板块跌1.42%,电信板块跌1.18%,可选消费板块跌1.05%,信息技术板块涨0.25%,原材料板块涨0.76% [4] - 行业ETF中,全球航空业ETF涨3.09%,医疗业ETF涨1.42%,半导体ETF涨1.28%,网络股指数ETF跌0.49%,可选消费ETF跌0.67%,能源业ETF跌1.40% [4] - 黄金股普涨,赫克拉矿业和哈莫尼黄金涨超5%,现货黄金突破4200美元大关,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振 [5] 主要公司动态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Meta跌2.88%,特斯拉跌2.05%,亚马逊跌1.97%,谷歌A跌1.58%,苹果跌0.7%,英伟达涨0.33%,微软涨0.53% [5] - AMD股价飙升9%,公司首席执行官预计未来三至五年营收将以约35%的年均速度增长 [5] - 高盛与联合健康股价均涨约3.5%,推动道指上涨 [1] - 软银集团清仓式减持英伟达,套现58亿美元,引发市场对人工智能热潮见顶的忧虑 [1] - On Holdings上涨18%,公司报告最近一个季度利润远高于分析师预期,亚洲地区销售额增长最为强劲 [5] 宏观经济与政策背景 - 众议院预计将表决通过临时拨款法案,以结束美国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 [1] - 交易员预计美联储12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5% [3] - 政府停摆对美国经济造成拖累,并使美联储及市场参与者面临数据空白 [2] - ADP就业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的四周内,美国私人部门平均每周裁员1.125万人,劳动力市场延续弱势 [2] 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行业 - Waymo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向公众开放高速路段付费Robotaxi服务,标志着自动驾驶行业竞争加剧 [7] - Anthropic计划投资500亿美元用于建设美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首批项目为在得州和纽约州建立定制化数据中心,预计创造约800个永久岗位和2400个建筑岗位 [7] 汽车制造业投资 - 丰田汽车总投资额高达140亿美元的北美电池工厂已正式投产,未来五年内将继续向美国追加多达100亿美元投资,以加快混动汽车产能扩张 [8] - 北卡电池基地是丰田在美国规模最大的电池生产投资,将为美国市场提供数十万辆混动汽车所需电池 [8]
Polestar(PSNY)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12 22:02
Polestar Automotive (NasdaqGM:PSNY) Q3 2025 Earnings Call November 12, 2025 08:0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Jean-François Mady - CFOAnna Gavrilova - Head of Investor RelationsMichael Lohscheller - CEOWinnie Dong - Director of Equity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Andres Sheppard - Equity Research Technology AnalystTobias Beith - AnalystOperatorGood day, and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Welcome to the Polestar Q3 2025 Select Results Conference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a listen-only mode ...
跃动大湾区“未来感”“融合感”拉满 “体育之城”再添发展新动力
央视网· 2025-11-12 19:19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 广州为服务全运会投入超过300辆自动驾驶车辆,涵盖公交车、出租车和环卫车等多种车型 [1] - 广州公交专门推出了5条自动驾驶公交线路,服务于主新闻中心、重要场馆周边的工作人员和市民 [1] - 通过手机App可呼叫260多台自动驾驶出租车,用于交通枢纽、酒店群、赛事场馆等重点场所之间的接驳 [1] 粤港澳跨境支付互联 - 广州成为内地首个实现粤港澳三地跨境电子钱包互联互通的城市,港澳居民可使用本地电子钱包在广州地铁直接扫码乘车 [1][2] - 内地居民前往港澳观赛也可使用支付宝进行便捷支付,提升了跨境出行的无缝体验 [2] 澳门体育产业发展 - 澳门拥有近2000个体育类社团,涵盖手球、桌球、拳击等45个类别,占其约1.2万个社团的显著部分 [3] - 澳门特区政府通过体育发展基金资助各类体育社团开展活动,以营造“全民全运”的氛围迎接全运会 [3] - 全运会期间澳门将同期举行历史悠久的格兰披治大赛车,形成“双赛”联动以增强城市活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