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资产质量
icon
搜索文档
超千家机构密集调研上市银行!谁最受青睐?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新浪财经· 2025-07-07 19:11
机构调研热度 - 上半年19家A股上市银行累计接待超千家机构调研创近年来新高 [1] - 区域银行成为主要调研目标长三角地区银行尤其受青睐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和杭州银行调研次数位居前列 [1] - 国际资本积极参与调研国际对冲巨头千禧年资本和拉扎德资产管理等外资机构参与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调研 [1] 银行股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上半年股价总涨幅达13.1%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二位 [3] - 42只银行股中有41只年内收涨仅郑州银行微跌1.90%浦发银行和青岛银行等个股涨幅超30% [3] - 银行股平均股息率5.04%远超10年期国债1.65%收益率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6家近一年股息率超5% [2][3] 机构调研核心关注点 - 机构调研聚焦信贷投放分红政策和资产质量三大核心矛盾验证银行股高股息加低估值逻辑可持续性 [2] - 净息差管理成为银行盈利能力核心变量机构高度关注银行应对持续收窄净息差的策略 [4][5] - 资产质量是永恒调研主题2024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50%但逾期率上升农村商业银行不良压力较大 [5] 银行应对策略 - 上海银行加强存款定价和期限管理拓展低成本存款推动长期限存款向中短期转化预计2025年负债端成本改善幅度扩大 [5] - 青农商行以次高成本存款代替高成本存款为目标推出拳头产品优化存款定价策略引导中长期定期存款向一年期转移 [5] - 多家银行表示保持分红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苏农银行和沪农商行在资本充足率允许前提下提升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杭州银行实施每年两次现金分红 [6]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业资产质量与宏观经济走势紧密相关行业不良率预计维持低位运行但受区域和行业复苏差异影响不良资产生成率可能结构性分化 [6] - 新国九条加强现金分红监管稳定分红成为保险资金增配关键理由低利率环境下高分红银行更易吸引长期资金 [6] - 机构下半年可能重点关注净息差是否触底企稳贷款结构调整方向如绿色金融和科技金融以及数字化转型和综合化服务等新业务增长点 [7]
苏州银行(002966):国资大股东新一轮增持启动
长江证券· 2025-07-03 1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资大股东持续大额增持,明确看好苏州银行长期价值,基本面长期稳健,政府类业务拉动信贷加速增长,存款成本加速改善缓解净息差压力,风险偏好保守审慎,资产质量指标长期优异,2024年全年分红比例同比提升1.4pct至32.5%,推动DPS同比提升,今年一季度可转债完成转股补充资本,支持信贷投放、保障未来分红稳定,目前2025年PB估值0.83x、PE估值8.2x,预期股息率4.1% [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6月30日公告,大股东苏州国发集团近期增持苏州银行股份后,与一致行动人东吴证券合计持有苏州银行15.00%股份,苏州银行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苏州市财政局,同时计划自7月1日起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少于4亿元,且在增持计划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股份 [5] 事件评论 - 国发集团近年来连续多轮大举增持苏州银行,此前苏州银行无实际控制人,本轮增持后国发集团形成实际控制,对长期战略方向无影响,但与地方政府更紧密的股权关系可能获更多支持 [9] - 苏州银行是小而美的优质城商行,长期经营稳健,具备成长空间,依靠对公业务拉动信贷加速增长,今年一季度末贷款总额较期初增长8.9%,同比多增,预计全年信贷保持较高增速,核心优势在于资产规模成长空间大,目前资产规模仅7272亿元,正稳步向万亿迈进,净息差较低因此前贷款利率快速下降,今年一季度净息差降幅收敛源于存款成本加速改善,预计全年利息净收入增速上行拉动营收,长期坚守低风险偏好,资产质量长期优异,不良率稳定在低水平,拨备充裕、风险抵补能力雄厚,去年以来不良净生成率上行反映零售风险压力,今年一季度不良净生成率上行至0.84%,绝对水平在可比同业中仍相对优异,去年经营贷规模明显收缩,预计风控收紧 [9] - 股东持续增持彰显信心,低估值配置价值突出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合计(千元)|693,714,073|783,896,903|889,722,985|1,009,835,588| |营业收入(千元)|12,223,786|12,399,786|12,786,545|13,540,793| |利息净收入(千元)|7,905,110|8,283,494|9,362,995|10,858,678|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千元)|1,059,248|1,133,980|1,252,196|1,388,772| |归母净利润(千元)|5,068,207|5,403,346|5,721,798|6,039,654| |资产总额增速|15.27%|13.00%|13.50%|13.50%| |贷款总额增速|13.62%|12.70%|13.14%|13.39%| |营业收入增速|3.01%|1.44%|3.12%|5.90%| |利息净收入增速|-6.81%|4.79%|13.03%|15.97%| |归母净利润增速|10.16%|6.61%|5.89%|5.56%| |P/E|7.44|8.25|7.76|7.33| |P/B|0.82|0.83|0.77|0.72| |股息率|4.31%|4.13%|4.39%|4.65%|[24]
招商银行徐明杰副行长任职资格时隔半年获批 总资产增至12.5万亿不良率3个月再降1个基点
长江商报· 2025-06-09 08:01
人事调整 - 招商银行近期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徐明杰从行长助理升任副行长,任职资格于2025年6月4日获批,任期至第十二届董事会届满 [1][2] - 徐明杰为招商银行资深员工,1995年加入后历任多个部门管理职务,2023年11月起任行长助理兼北京分行行长 [2] - 2024年12月钟德胜辞去副行长职务,雷财华和徐明杰被聘任为副行长,雷财华任职资格已于2025年5月15日获批 [2] - 2024年5月以来多名高管职务变动,包括王云桂退休、朱江涛辞任首席风险官、钟德胜任首席风险官、周天虹任首席信息官 [3] - 招商银行现任领导班子由9名高管组成,包括董事长缪建民、行长王良等 [3] - 中层管理人员也在调整中,2025年1月多名地方分行行长职位变动,如长春分行行长严立新转任武汉分行巡视员 [3] 组织架构调整 - 招商银行总行部门架构调整,公司金融总部等前台业务部门取消"总裁"职务,统一改为"总经理",实现管理扁平化 [4] - 资产负债部、财务会计部等中后台部门原本就只设总经理职务 [4] 财务表现 - 2024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连续两年营收负增长 [5]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归母净利润375.13亿元同比下降2.08% [6] - 2024年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 [6]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529.96亿元同比增长1.92%,占比63.28%,净利差1.82%同比下降8个基点 [6] - 2025年一季度非利息净收入307.55亿元同比下降10.64%,占比36.72% [7] - 2024年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720.94亿元同比下降14.28%,2025年一季度196.96亿元同比下降2.51%降幅收窄 [7] - 2025年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7.83亿元同比增长10.45% [7] - 2025年一季度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10.59亿元同比下降22.19%,主要因债券和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下降 [7] 资产质量 - 2025年一季度末招商银行总资产1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 [8] - 不良贷款余额667.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3亿元,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8] - 拨备覆盖率410.03%较上年末下降1.95个百分点,仍处行业较好水平 [8]
土耳其央行行长:尽管金融状况收紧,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程度减轻。
快讯· 2025-05-30 15:37
土耳其银行业资产质量 - 土耳其央行行长指出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的程度有所减轻 [1] - 这一改善是在金融状况收紧的背景下实现的 [1]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银行资产质量总体良好,但商业房地产投资组合的疲软依然存在。“问题银行”数量减少了三家,现共计63家银行。
快讯· 2025-05-28 22:03
银行资产质量 -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指出银行资产质量总体良好 [1] - 商业房地产投资组合的疲软问题仍然存在 [1] 问题银行情况 - "问题银行"数量减少三家 [1] - 当前"问题银行"总数为63家 [1]
固定收益点评:抛券兑现浮盈,银行还有多少空间?
国盛证券· 2025-05-16 10:35
资产负债与存贷业务 - 上市银行资产负债扩张放缓,大行放缓幅度更大,2024年总资产平均增速降至8.19%,总负债降至8.06%[11] - 一季度存贷款同比增速回升但分化大,国有大行贷款投放增加但存款增长压力大,股份行、城商行存款增速分别为7.20%和14.61%,带动平均增速升至10.20%,贷款平均增速回升至8.90%[14] - 负债端对同业负债依赖度边际回落,国有大行同业负债占比仍处高位,2025年一季度同业负债占比整体平均为19.43%[17] 盈利情况 - 部分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负增,平均增速由2024年的4.83%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2.29%[19] - 银行负债成本压降明显,由2023年的2.27%降至2024年的2.13%,但净息差仍收窄,2025年一季度降至1.58%,国有大行达1.39%[21] - 利息净收入下降是息差收窄重要原因,2025年一季度部分银行占比回落,国有行平均同比降低2.75%[23] 金融投资 - 大小行金融投资同比增速分化,2025年一季度农商行回升至8.30%,国有大行增速上行幅度弱于其他类型银行[26] - 上市银行OCI占比上升至32.5%,更依赖其调节收益,投资净收益对营收贡献抬升,2025年一季度城农商行占比更高[28][31] - 2025年初上市银行OCI账户持有有浮盈国债老券5.03万亿元,假定抛售10%后,剩余可抛售规模约4.5万亿元,对长债抛压可控[35] 资产质量与资本情况 - 2024年以来不良率基本稳定略降,农商行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明显,2025年一季度平均不良率为1.16%[37] - 拨备覆盖率下行,国有行通过减少拨备计提释放利润,2024年平均覆盖率为295.59%,较2023年降低13.89%[40] - 资本充足率下滑,2025年一季度新增信贷9.78万亿,同比增长3.38%,平均资本充足率降至14.21%[43] 债券市场影响 - 银行资产负债等情况使宽信用面临不确定性,广谱利率下行,OCI账户扩张及浮盈调节行为放大长债波动性[6]
规模突破2万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徽商银行2024年财报分析
数说者· 2025-05-12 20:13
公司概况 - 徽商银行前身由1997年合肥市31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成立,历经多次更名和合并,2005年定名为徽商银行并吸收合并安徽省内5家城商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21家分行及464个营业机构,实现安徽省16个地级市全覆盖,并在南京、北京、深圳、成都和宁波设立分行,其中北京、深圳、成都和宁波分行为2020年收购包商银行所得[1] - 公司贷款金额在安徽地区占比高达88.87%,经营高度集中[1] - 旗下拥有徽银理财和徽银金融租赁2家子公司及2家村镇银行,参股奇瑞徽银汽车金融(20%)和蒙商银行(15%)[1]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总资产达2.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9%,营收371.75亿元(+1.62%),归母净利润154.14亿元(+6.80%)[2][3] - 总资产规模位列城商行第七位,超越恒丰银行和渤海银行两家全国性股份行,净利润超过浙商银行[7] - 净息差1.71%,较2023年下降17个BP,利息净收入减少1.29亿元,但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7.31亿元(+37.41%)[9][12] 同业对比 - 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总资产规模低于北京银行(42,215.42亿元)、江苏银行(39,520.42亿元)等,但高于成都银行(12,501.16亿元)和长沙银行(11,467.48亿元)[9] - 净息差水平处于行业中游,低于长沙银行(2.11%)、南京银行(1.94%),但高于成都银行(1.66%)[12]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0.99%,较2023年下降27个BP,拨备覆盖率286.47%(+14.53个百分点),关注类和逾期贷款占比均下降[14] - 公司类贷款不良率0.86%(下降59个BP),个人贷款不良率1.51%(上升38个BP),贷款结构以公司贷款为主(占比62.62% vs 个人贷款29.73%)[16]
国信证券:当前银行基本面仍然承压 明年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09:52
总体回顾 - 2025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2% [1] - 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其他非息收入增速回落、拨备平滑利润力度减弱影响 [1] - 六大行主要是拨备平滑力度减弱,中小行则主要受债市波动影响 [1] 净息差 - 一季度上市银行整体净息差同比下降13bps至1.43%,降幅较去年的17bps有所收窄 [2] - 一季度环比去年四季度下降6bps [2] - 受益于存款挂牌利率下调,预计全年净息差降幅将小幅收窄至10-15bps [2] 资产质量 - 上市银行整体不良率、关注率、逾期率均呈稳中回落态势 [3] - 年报数据显示不良生成率稳定,银行资产质量压力边际上略有减轻 [3] - 大行仍有充裕的拨备反哺利润空间,其他银行则空间不足 [3] 资产规模 - 2025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合计总资产同比增长7.5% [4] - 资产增速与当前行业ROE及分红率所对应的内生增速接近 [4] - 城商行仍保持较高的资产增速 [4] 非息收入 - 手续费净收入在低基数下收入规模见底 [5] - 今年一季度受市场利率上升影响,中小银行的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明显下降 [5] - 其他非息收入成为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拖累项 [5] 行业展望 - 2025年或是银行业此轮业绩下行周期的尾声 [1] - 2026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拐点向上 [1] - 当前银行基本面仍然承压,主要是债市波动带来的其他非息收入减少压力 [1]
A股农商行去年业绩分化明显!渝农商行、沪农商行资产差距缩小,青农商行不良率最高
新浪财经· 2025-05-07 18:50
经营业绩 - 10家A股上市农商行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32.6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瑞丰银行营收增速最高达15.29% [1][4] - 合计归母净利润421.28亿元,同比增长5.7%,常熟银行净利润增速达16.2%位列第一 [1][6] - 营收规模分化显著:渝农商行(282.62亿元)和沪农商行(266.41亿元)超200亿元,青农商行(110.33亿元)和常熟银行(109.09亿元)超100亿元,江阴银行(39.62亿元)最低 [2][3] - 非利息收入成增长亮点:常熟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158.54%,瑞丰银行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84.25% [4] 资产规模 - 仅渝农商行(1.5万亿元+)和沪农商行(1.4万亿元+)总资产超万亿元,两者差距从2023年488亿元缩小至271亿元 [7][9] - 青农商行以4950.32亿元位列第三,常熟银行(3665.82亿元)和瑞丰银行(2200亿元+)增速显著,后者资产排名上升两位 [8][10] - 渝农商行贷款余额7142.73亿元(占比47.15%),金融投资6280.03亿元,两项合计贡献主要资产增量 [7] 资产质量 - 7家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常熟银行(0.77%)和无锡银行(0.78%)最优,青农商行(1.79%)最高但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11][12] - 拨备覆盖率分化:常熟银行(500.51%)、无锡银行(457.6%)超400%,青农商行(250.53%)和紫金银行(201.44%)低于300% [13][15] - 青农商行公司贷款不良率2.02%仍处高位,但个人贷款不良率1.69%较上年上升 [13] 业务结构 - 净息差普遍收窄:张家港行降幅最大(1.99%→1.62%),常熟银行2.71%保持行业最高,紫金银行1.42%最低 [6] - 沪农商行代理保险收入下降16.84%拖累手续费收入,瑞丰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同比扭亏增390.91% [5][4] - 常熟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0.65%,其中制造业贷款占比16.77%且不良率降至0.88% [12]
银行业2025年一季报综述:预期内盈利承压,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9: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看好银行,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Q25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息差下行、非息基数压力和拨备反哺力度不足是主因;信贷投放平稳,对公发力支撑基本盘,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息差环比表现好于预期,负债成本改善形成支撑;对公资产质量无需过虑,零售风险阶段性暴露,不良率稳中趋降;看好银行绝对收益,聚焦优质高股息 [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概览:集中消化基数影响,营收利润双双走弱 - 受息差下行和非息基数影响,1Q25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降1.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拨备反哺力度略低于预期致利润负增 [11][12] - 城农商行营收维持正增,平稳性好于预期,国有行延续营收负增,股份行营收压力大于同业 [13][14] - 国股行利润负增拖累行业整体表现,城农商行表现相对更好,展望2025全年,有能力实现利润平稳增长且优于同业的银行,方能在ROE上获得估值溢价 [19] - 息差收窄仍是营收最主要拖累,部分股份行及城商行利息净收入正增,一季度债市利率回升,其他非息阶段性拖累银行营收,多数银行综合所得税率下行反哺利润,部分银行增提拨备一次性拖累业绩 [20][21][22] - 一季度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部分上市银行金市相关其他非息收入同比下滑,多家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比回落至2023年水平,年内其他非息收入对营收的扰动将趋于缓解 [24] 对公发力支撑信贷基本盘,大行负债端压力仍存 - 开年信贷投放整体平稳,1Q25上市银行贷款同比增速为7.9%,江浙、成都地区景气领先,重庆成为增长“新星”,展望全年,信贷不失速且平稳增长趋势不变 [30] - 年初对公靠前发力支撑信贷增量,零售端同比小幅多增,1Q25新增对公贷款3.96万亿,新增零售贷款4185亿,票据贴现净下降1631亿 [31][35] - 1Q25上市银行存款增速季度环比提升1pct至6.4%,大行负债端压力依旧突出,存款增量仍以定期存款为主 [47] 息差环比表现好于预期,关注成本下行红利释放 - 1Q25上市银行息差约1.54%,同比下降11bps,较4Q24季度环比回升1.7bps,负债成本改善成效兑现形成边际支撑,中小银行更为明显 [49] 稳风险导向不变,主动处置确保不良率稳中下行 - 1Q25上市银行不良率较年初下降1bp至1.23%,估算年化加回核销回收后不良生成率约0.63%,对公端压力有限,零售端风险阶段性暴露,不良扰动有望趋缓,部分银行主动加大核销处置使拨备覆盖率更快回落 [5] 投资分析意见:看好银行绝对收益,聚焦优质高股息 - 看好银行,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利好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频出,银行板块高股息优势凸显,基本面以稳为主,若经济稳步复苏银行还将体现后周期弹性 [6] - 个股层面,推荐关注农业银行(A+H),城商行首推重庆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股份行首推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