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品质
icon
搜索文档
因城施策实现“住有优居”
经济日报· 2025-05-02 06:04
政策导向与标准制定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政策信号鲜明 [1] - 《住宅项目规范》于5月1日实施,规定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四层及以上需设电梯、提高隔声与日照标准,以国家标准形式划定"好房子"建设底线 [1] 市场需求与改造进展 - 2024年全国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 4万个,实际新开工5 8万个,超额完成目标 [2] - 老旧小区改造潜力包括适老化改造、托育设施增设、智能化建设及绿地面积扩大 [2] 产业链升级与企业转型 - "好房子"建设推动产业链价值升级,需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等系统支撑 [2] - 房企需通过高质量、新科技、优服务强化竞争力,以优质供给适应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地方实践与支持措施 - 北京、山西、江苏等近10个省份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体系 [3] - 地方政府考虑在土地出让、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好房子"项目,助力房企纾困并巩固市场稳定 [3]
江苏淮安:承诺不降价,国联瑞华府逆市热销
搜狐财经· 2025-04-30 00:03
建好房是践行本土国企的担当 国联置地是淮安市属企业集团——淮安国联集团旗下地产开发板块全资企业。30多年间,在淮安开发了 河西公园社区、韶润府、淮上景明等地产项目。在造好房子这件事情上,国联集团一直秉持"建设淮安 人想自己住的好房子"这一理念。 "今天来参加活动,感到物业服务很不错,小区环境也很好,我还抽中了一辆自行车,心里十分高 兴。"4月26日,由本土国企国联置地开发的国联·瑞华府项目,物业服务迎来大升级,国联置地、淮安 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绿城服务绿联盟举行战略签约仪式,让业主在物业费用不增加的前提下,更好地 享受绿城服务。 加量不加价、提标不降质、品质服务全面升级……当前,房地产行业虽进入调整期,国联·瑞华府项目 却另辟蹊径,陆续追加近3000万元投入,从建筑工艺、外立面、公共区域、园林景观、地库、智能化等 维度全面提升品质。 不降价是对业主承诺的坚守 国联·瑞华府项目位于淮安区吴鞠通路和杜康桥路交汇处,毗邻淮安区人民政府、周恩来红军小学(北校 区),离江苏省淮安中学、淮安区万达广场车程10分钟左右,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生活便利。项目主打 小高层、洋房,小高层均价9000元/平方米左右,洋房均价1100 ...
长寿时代:高品质医疗与康复护理“双轨需求”如何满足?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09
行业趋势 - 健康险行业正经历关键变革期,产品结构从以疾病保险为主转向更注重医疗费用保障功能 [1] - 长寿时代下健康观念从"治病为主"转向"健康优先",医疗需求呈现分层化、全周期化、生态化趋势 [2] - 医保DRG/DIP改革强化广覆盖、保基本特征,中高端医疗需求被挤压至院外市场 [2] - 全球海外医疗服务市场价值超3000亿美元且年增速超10%,中国患者海外就医主因国内高端医疗供给不足和技术代差 [3] - 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15.6%,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6] - 2021年中国约1.9亿老年人患慢性病,3/4老年人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病,慢性病护理需求激增 [6] 产品创新 - 泰康人寿推出"健康有约轻享版",特点包括10年保证续保、特需医疗覆盖、院外药械可赔等 [1] - 产品覆盖312种先进药械,包含质子重离子医疗、细胞免疫疗法等先进治疗手段 [4] - 可选责任提供恶性肿瘤海外医疗保险金,年限额300万元覆盖日美就医 [4] - 产品整合健康管理服务,包含健康咨询、就医服务及自建康复医院资源 [7][8] 医疗资源 - 国内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顶尖医院,优质专家和先进设备供给不足 [3] - 健康有约系列合作全球103万家医疗机构覆盖200余国,国内直付网络医院达1100家 [3] - 2021年中国康复专科医院仅810家,专业康复机构和护理人员严重短缺 [7] - 泰康自建五大医学中心和直付医疗网络,配置家庭医生和专案管理师 [8] 商业模式 - 保险公司通过管理式医疗模式介入客户全健康周期,优化赔付并引导资源配置 [9] - 泰康构建"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健康生态"闭环,目标打造家庭管理式医疗(HMO) [8] - 商业保险可助力家庭医生服务落地,健康管理费用已纳入成本定价 [7]
事关房地产,政治局会议最新定调
36氪· 2025-04-28 10:09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以存量撬动增量释放购房需求 持续稳定房地产市场 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历史的必然过程。 关于房地产的表述又有了新的变化,具体来看: 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 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进一步拆解来看,政治局会议释放了三个重要信号: 首先,城市更新将全面提速,以存量撬动增量释放刚性和改善需求。 其次,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结合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好房子"的要求,2025年建设"高品质住房""好房子"将成为 推动房地产业转型新方向。 最后,存量商品房和存量闲置土地回购作为行业止跌回稳的核心引擎,在加速推进过程中将迎来进一步优化。 总的来看,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当前市场仍处于"L"型筑底阶段,仍需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续政策尤为 关键。 01 通过专项债券收购存量商品房转为保障房,优化供需平衡,不过目前 ...
方向符合预期,关注细则落地
华泰证券· 2025-04-28 10: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开发评级为增持(维持),房地产服务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举措集中在城中村改造、高品质住房、存量房收储等方面,二季度房地产行业增量政策窗口逐步打开,后续需关注实操政策落地节奏,一线城市更具政策弹性,看好市场复苏节奏及相关标的 [2] - 本轮房地产政策发力周期起始于2023年7月,本次会议表态说明止跌回稳有成效,2025Q1重点19城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合计同比增长18%,但房价层面企稳根基仍需稳固,需增量政策持续发力 [3] - 会议提到的房地产政策方向与4月8日报告预判接近,包括城市更新、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 [4] - 会议进一步确认增量政策方向,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以及对应区域有储备或新获取资源的房企估值修复,推荐具备“三好”逻辑的地产股,业绩与现金流稳健的物管公司有望受益于市场止跌回稳 [5] 重点推荐公司总结 A股开发 - 城投控股:2024年营业总收入94.3亿元,同比+268.6%,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41.6%,因项目盈利性低于预期调整2025 - 2027年EPS,给予0.75倍25PB,目标价6.34元,维持“买入” [10][11] - 城建发展:2024年营收254.4亿元,同比+25%,归母净亏损9.5亿元,受存货减值拖累,维持25/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引入27年预测,微调25E BPS,给予0.67倍25PB,目标价7.32元,维持“买入” [10][11] - 滨江集团:1 - 3Q24营收407.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34%,待结转资源充裕,看好全年利润增速修复,维持24 - 26年EPS盈利预测,给予13倍25PE,目标价12.35元,维持“买入” [10][11] - 新城控股:2024年营收889.99亿元,同比-25.32%,归母净利润7.52亿,同比+2.07%,因减值规模下降调整25 - 27年EPS,给予0.61x25PB,目标价16.68元,上调至“买入” [10][11] - 招商蛇口:2024年营收1789.5亿元,同比+2.25%,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36.09%,因减值略超预期调整2025 - 2027年EPS和BVPS预测,给予2025年1倍PB,目标价12.52元,维持“买入” [10][12] - 建发股份:2024年营收7012.96亿元,同比-8.17%,归母净利29.46亿元,同比-77.52%,剔除影响后归母净利同比下降17.8%,维持2025 - 2026年EPS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给予两部分业务2025PE估值12.7/8.4倍,目标价13.48元,维持“买入” [10][12] 港股开发 - 华润置地:2024年收入2788亿元,同比+11%,核心净利润254亿元,同比-8.5%,预计25 - 27E EPS,将估值方法由PE切换至PB,给予0.75倍25PB,目标价32.72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中国海外发展:2024年收入同比-9%至1852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39%,下调营收及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EPS,将估值方法从PE调整为PB,给予0.45x25PB,目标价17.07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绿城中国:2024年收入1585亿元,同比+21%,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49%,上调营收假设,下调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EPS,将估值方法由PE切换为PB,给予0.81x25PB,目标价12.73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建发国际集团:2024年收入1430亿元,同比+6%,核心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1.6%,调整25 - 27E EPS,将估值方法由PE切换至PB,给予1.32倍25PB,目标价19.29港元,维持“买入” [10][12] - 越秀地产:2024年营收86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10.4亿元,同比-67%,下调营收预测以及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EPS,将估值方法从PE调整为PB,给予0.46x25PB,目标价6.85港元,维持“买入” [10][13] 物管公司 - 华润万象生活:2024年营收170.4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24%,小幅调低营收,调高毛利率和少数股东损益占比,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调整为基于核心EPS进行估值,给予21倍25PE,目标价39.81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绿城服务:2024年营收178.9亿元,同比+6%,核心经营利润15.9亿元,同比+22%,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30%,调低营收和管理费用率,上调25/26年EPS,引入27年EPS预测,给予19倍25PE,目标价5.91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中海物业:2024年营收140.2亿元,同比+7%,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13%,调低营收但小幅调高毛利率,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4倍25PE,目标价7.74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保利物业:2024年营收163.4亿元,同比+8%,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7%,下调营收和毛利率,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3倍25PE,目标价40.15港币,维持“买入” [10][13] - 招商积余:2024年营收171.7亿元,同比+10%,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14%,上调基础物管毛利率,上调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7倍25PE,目标价14.96元,维持“买入” [10][13] - 滨江服务:2024年营收36.0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5.5亿元,同比+11%,小幅下调营收,预计25/26年EPS,引入27年EPS,给予12倍25PE,目标价31.06港币,维持“买入” [10][14]
房地产行业周度观点更新: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的消费含义-20250427
长江证券· 2025-04-27 1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止跌回稳的政策目标明显更为积极,市场预期有所改善,量价脉冲虽季节性回落,但仍维持一定韧性 [6] - 行业量价快速下行阶段可能已经过去,核心区和好房子具备结构性亮点;出口承压阶段,产业政策迎来宽松窗口,后续关注节奏问题 [6] - 去年4月和9月对应优质地产股的底部区间,当前股票位置较底部溢价并不大,且地产对于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6] - 重视具备核心资产的优质房企、受益于化债的当地龙头,以及拥有稳定现金流的央国企物业 [6] 周度核心内容跟踪 市场 - 本周长江房地产指数-1.13%,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1.51%,行业排名相对靠后(30/32);年初至今长江房地产指数-3.74%,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为+0.02%,行业排名相对靠后(22/32) [7] - 本周板块表现较差,开发类标的以下跌为主,物管类、收租类部分标的上涨 [7] 政策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和优化存量收储等;厦门发布房票新政 [8]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及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8] - 厦门发布房票新政,旨在扩大房源选择范围,提高房票使用的灵活性和兑付效率,被征收人可自主选择购买房源库内的新房、竞配建房、安置房和二手房,但仅购买新房、竞配建房可享受购房奖励,房票核发之日起6个月内购房奖励5%,第7 - 12个月内购房奖励2% [8] - 四川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普宅增值额未超过20%的,继续免征土地增值税 [8] 销售 - 样本城市二手同比仍在高位,新房同比继续回落 [9] - 37城新房成交面积四周滚动同比-6.8%,增速较上周-3.3pct,19城二手房四周滚动同比+20.1%,增速较上周-2.3pct;年初至今37城新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1.0%,19城二手房累计同比+29.3% [9] - 4月截至25日,37城新房成交面积当月同比-9.8%,19城二手成交当月同比+18.8%,12城新房及二手合计当月同比+7.7% [9] 当周热点 - 政治局会议“适度积极”的产业政策定调符合理性预期,但低于偏乐观预期 [10] - 二季度政策的关键线索,一是优化存量商品房收储,可能指向资金成本更低的结构性工具;二是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可能包括核心城市的高端改善和相对广泛的高得房率 [10] -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本质是在总量供求关系偏弱的背景下,逐步打开增量市场空间,对于提振消费需求和稳定土地财政有积极意义 [10] - 住房是投资品,均衡视角下理应遵循普遍的资产定价逻辑,即租金回报率较无风险利率要有一定溢价,这是理解房价趋势的参照系 [10] - 住房也是消费品,旧的产业库存和社会库存属于老消费,很难脱离供给过剩、人口红利和收入预期的综合压力,但高品质住房属于新消费,这是理解结构分化的逻辑基础 [10] - 核心城市高端改善产品是对历史缺口的补偿,将定价权还给市场之后,稀缺性和产品力自然会有一定溢价,价格带会更趋于合理;相对广泛的高得房率产品,本质是间接下调实际地价,回馈开发商和消费者,产证层面的单价会有一定上涨;但高品质供给也是供给,难免对低层次供给造成挤压 [2][10]
高层定调已指明方向:放弃幻想,买好房子
搜狐财经· 2025-04-27 18:24
政治局会议对楼市的最新定调 - 会议时间比往年提前,显示政策紧迫性 [1] - 政策基调务实,采用结构性手段而非全面刺激,强调"稳住大盘"而非"房价暴涨" [3] 房票2.0与库存消化 - 房票政策升级为"全城通兑",可跨区域使用并覆盖二手房市场,厦门案例显示4个月内撬动购房资金超100亿元,消化新房31.7万平方米(占同期成交量40%) [4] - 地方财政压力制约政策效果,南京2025年一季度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12%,部分城市需发行专项债填补房票补贴缺口 [4] - 政策导向"优化存量房收购",通过房票替代现金缓解财政压力并定向消化新房库存 [4] 高品质住房供给趋势 - 政策明确"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反映市场结构变化:2025年一季度一线城市改善型住房成交占比58%(刚需仅32%) [5] - 土地政策向高端倾斜,北京、杭州核心地块容积率从2.5降至1.8,层高要求3米以上,得房率提升至80% [6] - 房企战略聚焦高端产品,杭州萧山地块土拍溢价率达74.4% [6] - 价格分化加剧:上海内环新房均价同比上涨8%至12万/㎡,远郊楼盘降价15%仍难去化 [6][7] 市场分化现状 - 一线城市呈现"伪回暖":深圳、北京3月新房成交量同比增75%和125%,但4月上半月环比骤降14% [8] - 三四线城市深度调整:东北某地级市新房均价从1.2万/㎡跌至6500元,库存去化周期38个月 [8] - 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重庆挂牌量超20万套,90%房源降价超10%仍难成交 [8] - 政策逻辑转向"托住核心城市,放弃无效救援",行业进入"10城+10企"的高凝聚状态 [8] 破局关键变量 - 政策协同性增强:青岛二孩家庭购房补贴提至10万元,南京向高校毕业生发"安居券",形成"楼市+人口+消费"捆绑 [9] - 收入预期影响显著:2025年一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5.6%,深圳试点企业住房补贴(程序员月补3000元)使购房需求立涨15% [9] 投资策略启示 - 核心资产(北上深核心区)仍具抗通胀功能,边缘资产(远郊及三四线)需止损 [9] - 政策工具利用最大化:厦门案例显示房票可节省40万置换成本 [9] - 流动性成为关键指标:杭州法拍房激增至10万套,7折甩卖仍无接盘 [9]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国投证券· 2025-04-27 17: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逐步改善,新房价格企稳、二手房交易回升,行业风险收敛,政治局会议定调政策宽松,基本面改善驱动板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困境反转类房企如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等;保持拿地强度的龙头如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多元经营稳健发展的地方国企如浦东金桥、外高桥等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销售回顾(4.19 - 4.25) - 重点监测 32 城合计成交总套数 1.4 万套,环比上周增长 9.1%,2025 年累计成交 24.9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2.9% [2][15] - 一线城市成交 4251 套,环比上周增长 4.9%,2025 年累计成交 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2.2% [2][15] - 二线城市成交 8452 套,环比上周增长 13.3%,2025 年累计成交 14.8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8.8% [2][15] - 三线城市成交 1400 套,环比上周下降 1.3%,2025 年累计成交 3 万套,累计同比下降 2.6% [2][15] - 重点监测 18 城合计成交二手房总套数 2.9 万套,环比上周增长 0.3%,2025 年累计成交 41.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25.1% [20] - 一线城市成交 11106 套,环比上周下降 3.7%,2025 年累计成交 17.1 万套,累计同比上升 53.8% [20] - 二线城市成交 16699 套,环比上周增长 3.4%,2025 年累计成交 22.7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9.7% [20] - 三线城市成交 1315 套,环比上周下降 1.8%,2025 年累计成交 1.9 万套,累计同比增长 13.3% [20] 土地供应(4.13 - 4.20) - 百城土地宅地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250 万㎡,2025 年累计供应 5758 万㎡,累计同比下降 9.3%,供求比 1.09 [3][24] - 一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0 万㎡,今年累计供应 270 万㎡,累计同比下降 6.9%,累计供求比 0.94 [24][25] - 二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107 万㎡,今年累计供应 2568 万㎡,累计同比下降 6.7%,累计供求比 1.12 [24][25] - 三四线城市供应规划建筑面积 143 万㎡,今年累计供应 2920 万㎡,累计同比下降 11.7%,累计供求比 1.08 [24][25] - 百城供应土地挂牌楼面均价 5154 元/㎡,近四周平均挂牌均价 7552 元/㎡,环比增长 0.2%,同比增长 28.7% [3][25] - 一线城市本周无新增土地挂牌,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38310 元/㎡,环比增长 0%,同比增长 35.2% [25][26] - 二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 7141 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8579 元/㎡,环比增长 1.2%,同比增长 19.2% [25][26] - 三四线城市供应土地挂牌楼面价 3664 元/㎡,近四周平均起拍楼面价 3110 元/㎡,环比下降 0.9%,同比增长 14.7% [25][26] 土地成交(4.13 - 4.20) - 百城土地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 191 万㎡,2025 年累计成交 5297 万㎡,累计同比增长 5.7% [4][31] - 一线城市本周无土地成交,今年累计成交 286 万㎡,累计同比下降 4.9% [31][32] - 二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 33 万㎡,今年累计成交 2301 万㎡,累计同比增长 5.2% [31][32] - 三线城市成交建筑面积 158 万㎡,今年累计成交 2710 万㎡,累计同比增长 7.4% [31][32] - 百城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22 元/㎡,环比下降 34.2%,同比下降 65%,整体溢价率为 5%,2025 年平均楼面价 7637 元/㎡,同比增长 19.1%,溢价率 14.4%,较去年同期提高 9.4 个百分点 [4][32] - 一线城市 2025 年平均楼面价 42583 元/㎡,同比增长 57.3%,整体溢价率为 15.7%,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 9.4 个百分点 [32][33] - 二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62 元/㎡,整体溢价率为 1%,2025 年平均楼面价 8623 元/㎡,同比增长 12.8%,溢价率 19%,较去年同期溢价率增长 13.6 个百分点 [32][33] - 三四线城市住宅用地平均成交楼面价为 3013 元/㎡,整体溢价率为 5.9%,2025 年平均楼面价 3110 元/㎡,同比增长 8%,溢价率 2.8%,较去年同期溢价率上升 0.3 个百分点 [32][33]
房地产: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中银国际· 2025-04-27 10: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房地产相关表述,“大旧改”将成楼市重要增量筹码,是全年政策主线,居住品质提升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驱动力之一,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要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政策切实落地与实际效果更关键 [1][5] - 若二季度相关政策落地,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建议关注基本面稳定、“小而美”、经营或策略有增量变化的房企以及受益于二手房市场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政策 -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适度宽松”定调下,叠加4月以来美国对等关税扰动,市场降息预期加强,二季度或三季度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和5年期以上LPR概率较大,将带动居民购房成本下降 [5] - 财政政策方面,契税、交易相关税费仍有望进一步调降,旧改与收储是今年专项债重点发力方向,截至4月10日,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约850宗,总面积超4000万平,总金额达1282亿元 [5] 城市更新与旧改 - 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大旧改”将成楼市重要增量筹码和全年政策主线 [5] - 住建部提出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截至2020年,我国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存量住宅有6093万套,占存量住宅比重31.9%,涉及面积48.2亿平,占比27.5%,广东存量住宅最多,上海占比最高,预计今年旧改继续放量,带动购房需求入市 [5] 高品质住房供给 - 会议提出“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居住品质提升是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驱动力之一,“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多地明确建设标准并制定规划,有利于带动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和供给端升级 [5] 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 - 会议提出“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预示前期收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将调整措施提升推进进度,预计更多配套举措在路上,在扩大用途范围、降低资金成本等方面有政策优化空间 [5] 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 会议表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从去年Q4到今年Q1房地产市场销售价格相对企稳,但3、4月楼市成交动能减弱,需保持更宽松政策巩固“稳定态势” [5] 投资建议 - 关注四条主线: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市占率较高的房企,如滨江集团、绿城中国等;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如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如金地集团、龙湖集团等;受益于二手房市场持续量价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如贝壳 - W、我爱我家 [5]
顺鑫农业2024年净利润同比翻倍 拟派发现金红利1.1127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3 16:1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2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178.2%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亿元,同比回正 [1]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拟派发现金红利1.1127亿元,股利支付率为48.13%,为近22年最高比例 [3] 白酒业务 - 白酒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0.41亿元,同比增长3.19%,销量36.94万千升,产量37.88万千升,实现同比增长 [1] - 珠三角市场销售同比增长50%,新疆市场同比增长23% [1] - 经典二锅头系列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2%,传统二锅头系列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7% [1] - 牛栏山酒厂聚焦重点市场与核心单品,推进视频、KV、IP一体化宣传,形成立体传播合力 [2] 猪肉业务 - 猪肉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91亿元,同比减少27.21%,其中屠宰业务收入16.89亿元,种畜养殖业务收入2.02亿元 [2] - 公司调整生产节奏,确保北京市场供应稳定,获评第十批北京老字号企业,连续十年入选"中国肉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项目" [2] - 推进高产优质法系丹系种猪扩群,淘汰低产能种猪,陕西种猪场生产指标和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研发与战略 - 公司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北京工商大学合作开展微生物发酵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2] - 制定"五·五"发展战略,以白酒和猪肉为主业,白酒板块依托消费升级趋势打造"新名酒"品牌,肉食板块聚焦"种猪繁育销售"和"精深加工与熟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