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态

搜索文档
泰康人寿青岛分公司HWP合伙人王莎莎:心怀利他之志,擘画幸福蓝图
齐鲁晚报· 2025-06-29 16:54
职业转型与个人成就 - 王莎莎从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转型为泰康HWP健康财富规划师,凭借专业服务获得"金牌理财师"荣誉称号 [2] - 转型契机源于对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生活方式的深刻认同,认为其颠覆传统养老观念 [2] - 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在泰康平台获得泰星一阶导师、泰康之星二星会员等多项荣誉 [3] 专业能力与服务理念 - 强调金融领域需以专业可靠和细致服务赢得客户长期信任 [3] - 利用公司培训资源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优化服务品质 [3] - 服务过程中注重需求分析和情感连接,建立专业可靠形象 [3] 职业发展与团队建设 - 晋升HWP合伙人后接触全新课程体系,通过全国超体学习提升专业知识与行业视野 [3] - 致力于打造团队IP,吸引优秀人才以扩大客户价值创造能力 [3] - 未来计划依托公司大健康生态,为客户提供健康、长寿、富足的综合规划 [4] 公司平台与资源支持 - 泰康HWP体系提供全方位成长路径,包括专业培训、晋升机制和全国学习网络 [3] - 公司超体资源优势为从业人员提供职业跃升和资源整合平台 [3] - HWP定位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代理服务,深度融入公司大健康战略 [4]
不止于“月子中心”,圣贝拉上市领跑“悦己消费”新蓝海
凤凰网财经· 2025-06-26 18:22
核心观点 - 港股市场迎来三只聚焦"悦己新消费"的企业同时上市,其中圣贝拉表现尤为突出,首日涨幅达42% [1] - 圣贝拉的成功上市印证了"悦己消费"赛道的火热,消费者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的专业服务支付溢价 [3] - 公司从高端月子中心运营商向覆盖女性及家庭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的企业转型,此次IPO为其战略加速落地提供关键动力 [15][16] 公司表现与财务数据 - 圣贝拉IPO定价6 58港元/股,首日股价达9 4港元/股,募集款项净额6 3亿港元,国际配售获15倍超额认购,香港公开发售认购倍数达193倍 [1]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4 72亿元增长至7 99亿元,两年增长67 3%,经调整净利润从-4463万元扭亏为盈至4226万元 [4] - 截至2024年底旗下月子中心达96家(62家自营+34家管理),成为中国最大产后护理及修复集团,市场份额1 2% [6] 商业模式与战略布局 - 采用"高端酒店租赁+专业护理输出"轻资产策略,与顶奢酒店合作降低前期投入成本 [4] - 构建三级品牌矩阵:超高端品牌"圣贝拉"(客单价23 9万元)、高端品牌"艾屿"、轻奢品牌"小贝拉"(客单价9 6万元) [7] - 向"家庭健康生态"拓展:家庭护理服务收入6907万元(+52 4%),收购女性健康食品品牌"广禾堂"贡献收入5125万元(毛利率61 5%) [7][8] - 非月子业务收入从2022年6419万元跃升至2024年1 2亿元,两年增长87% [8]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2024年产后护理及修复服务市场规模675亿元,家庭儿童护理服务358亿元,预计2030年分别达2008亿元和1052亿元(CAGR 20 4%和19 1%) [9] - 中国内地月子中心渗透率从2019年1 3%升至2024年6 0%,仍远低于韩国、中国台湾等成熟市场60%的渗透率 [9] - 消费者最看重专业化团队及营养师搭配餐饮,"产妇产后修复"(57 7%)、"营养师月子餐搭配"(51 3%)及"婴儿护理及成长监测"(48 7%)为前三大需求 [10] 核心竞争力 - 拥有693名持证护士,与30余所护理学校合作建立人才输送体系,2024年劳工成本1 77亿元(占销售成本33 6%) [11] - 84%产后护理客户会复购其他服务或产品,38%销售额来自现有客户推荐或自有在线渠道 [11] - 通过AIoT平台和大语言模型应用改进护理SOP,构建数据驱动壁垒 [13] 全球化布局 - 全球月子中心市场规模从2019年73亿美元增至2024年129亿美元(CAGR 12 0%),预计2030年达319亿美元(CAGR 16 8%) [15] - 已在新加坡开设自营海外中心,洛杉矶开设管理海外中心,未来将扩展至纽约、巴黎及伦敦等国际城市 [15]
中信保诚人寿“健康生态闭环”亮相: 保险业“价值战”进阶“温度战”
搜狐财经· 2025-06-16 15:19
医疗支付体系改革 -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使医疗机构平均住院日缩短15%,次均住院费用下降12%,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1] - 基本医保"保基本"定位与民众品质医疗需求矛盾凸显,2024年商业健康险赔付占比仅4.2%,创新药个人支付占比高达49% [1] 健康险行业转型 - 行业正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需突破"风险对价"单一逻辑,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跃迁 [2] - 传统"条款竞争"陷入同质化泥沼,行业亟须构建"保险即服务"的新型价值载体 [2] 中信保诚人寿创新实践 - 推出"检、诊、护、康"四维一体服务矩阵,覆盖"早筛预防-疾病诊断-院后照护-健康干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 [6] - 打造名检直通服务、肠道早期病变深度筛查、阿尔茨海默专属服务包三大服务,覆盖40+城市专业检测网络 [7] - 搭建"线上+线下"健康医疗网络,贯通全国1000余家三甲医院,提供一站式闭环服务 [7] - 针对60岁以上1.8亿慢性病患者,打造"院内护工安排-出院交通安排-院后居家上门康护"全流程闭环 [8] - 推出28天"健康陪跑减重营",首期百名陪跑员平均减重3.4斤,单体最高减重14.44kg [8] 生态合作与战略布局 - 与再保机构、专业医疗健康机构深度合作,探索"保险+医疗"生态上下游资源整合 [5] - 提出"保险+养老陪伴""保险+健康医疗""保险+子女教育"和"保险+财富传承"四大场景服务体系 [12] - 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16.76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7.78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03.9亿元同比增长9% [12] 服务模式创新 - 从"事后赔付"转向"事前预防",通过健康体检、慢病筛查、名院直通等增值服务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9] - 构建"社交化健康干预"模式,健康管理用户依从性提升40%,形成互助激励氛围 [10] - 将保险服务从"条款承诺"转化为"情感共鸣",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伙伴关系 [11] 行业启示 - 行业需突破"条款竞争"惯性思维,转向医疗生态深度整合与用户健康主动管理 [11] - "温度革命"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数据化效果验证、可复制生态模式成为行业"硬实力" [13]
减脂新趋势来袭——超越体重焦虑,构建健康生活新生态!中国肥胖难题进入警戒状态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5 12:35
中国肥胖危机现状 - 2025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预计达34.3%,肥胖率16.4%,青少年肥胖率15年激增12倍 [3] - 若不干预,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31.8% [3] - 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年医疗支出超2400亿元,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发 [5] 科学减重技术发展 增肌减脂技术 - 国家政策推动社区普及DEXA体成分检测,取代单一BMI指标 [6] - CLA+乳清蛋白复合配方通过AMPK通路实现代谢双循环,广州试点用户3个月平均增肌2.3kg减脂4.7kg [6] 代谢重塑技术 - "万人代谢地图"项目监测血糖波动、线粒体活性等指标 [7] - 辣木叶+绿咖啡豆配方提升基础代谢率12%-15%,相当于每日多消耗一份汉堡热量 [7] 菌群调控技术 - 广东、浙江试点将肠道菌群检测纳入社区体检,针对菌群紊乱型肥胖使用处方级益生元 [8] - 益生元+后生元复合体系使使用者腰围减少5cm,皮肤弹性提升23% [8] 皮肤修复技术 - 减重产品添加胶原肽、弹性蛋白等成分,成都医美机构"减重-紧肤"服务满意度达91% [9] - 微囊化透明质酸专利技术预防橘皮组织产生 [10] 行业基础设施升级 - 国家超算中心开发"代谢云脑"平台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 [11] - 北京试点"15分钟科学减重圈",整合社区健身房、卫生站、便利店形成健康闭环 [12] 行业现存问题 - 40%减肥产品虚假宣传,部分品牌营销焦虑且危害健康 [12] - 基层医院肥胖诊疗规范覆盖率低于15%,每百万人口仅0.17名减重外科医生 [13] 科学减重实践方案 饮食管理 - 采用高蛋白、低GI饮食,警惕玉米糖浆等隐形糖,推荐赤藓糖醇代糖 [14] 运动管理 - 华西医院建议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抗阻训练,社区推行"减重1斤奖千元"计划 [15] 心理管理 - 需关注压力型肥胖,采用冥想、正念饮食等心理干预,避免"体重羞辱"营销 [16] 未来发展趋势 - AR体脂扫描、AI定制方案、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将普及 [17] - 构建政府、企业、社区协同的"智能健身圈"新生态 [17]
减脂新趋势来袭——超越体重焦虑,构建健康生活新生态!中国肥胖难题进入警戒状态
GLP1减重宝典· 2025-06-12 11:21
中国肥胖危机现状 - 2025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预计达34.3%,肥胖率16.4%,青少年肥胖率15年激增12倍 [3] - 若不干预,2030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31.8% [3] - 肥胖关联200多种疾病,年医疗支出超2400亿元,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高发 [5] 全面健康生态发展策略 增肌减脂 - 政策推动社区普及DEXA体成分检测,取代单一BMI标准 [6] - CLA+乳清蛋白复合配方通过AMPK通路实现代谢双循环,广州试点用户3个月平均增肌2.3kg减脂4.7kg [6] 代谢重塑 - "万人代谢地图"项目监测血糖和线粒体活性 [7] - 辣木叶+绿咖啡豆配方提升基础代谢率12%-15%,深圳试验显示相当于日增汉堡热量消耗 [7] 菌群-皮肤-脂肪轴 - 广东浙江试点肠道菌群检测,处方级益生元干预菌群紊乱型肥胖 [8] - 益生元+后生元复合体系提升阿克曼氏菌,临床数据腰围减5cm皮肤弹性增23% [8] 紧肤抗衰 - 减重产品需添加胶原肽等成分,成都"减重-紧肤"服务满意度91% [9] - 微囊化透明质酸技术预防橘皮组织 [10] 数字化支持 - 国家超算中心开发"代谢云脑"平台提供个性化方案 [11] - 北京试点"15分钟科学减重圈"整合体成分仪、菌群检测和低GI食品 [12] 行业乱象与挑战 - 40%减肥产品虚假宣传,部分机构伪造数据收割用户 [12] - 基层医院肥胖诊疗规范覆盖率不足15%,每百万人口仅0.17名减重外科医生 [13] 科学减重实践方案 - 饮食采用高蛋白低GI食物,警惕玉米糖浆等隐形糖 [14] - 运动建议每日3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抗阻训练,社区推行"减重1斤奖千元"计划 [15] - 心理干预应对压力型肥胖,反对"体重羞辱"营销 [16] 未来趋势 - AR体脂扫描、AI定制方案和可穿戴设备将普及 [17] - 构建政府-企业-社区协同的"智能健身圈"新格局 [17]
“60天账期承诺”彰显车企反内卷决心
证券日报· 2025-06-12 01:19
行业动态 - 多家头部车企发布声明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压缩至60天内 已有十余家车企跟进 [1] - 账期改革由头部车企联袂推动 反映政策驱动与行业自省双重作用 [1] - 支付账期压缩将产生涟漪效应 重塑产业链价值逻辑 [2] 行业问题与变革 - 汽车行业长期存在内卷式竞争 部分车企通过延长付款周期分摊降价成本 形成不良循环 [1] - 政策法规引导和规范成为推动行业变革首要力量 但更根本推动力来自行业对发展模式的重新思考 [1] - 行业正试图斩断"以拖账养价格战"的不良循环 重构健康共生生态链 [1] 产业链影响 - 对中小供应商而言 账期缩短可释放更多资金用于技术升级 提升整车品质 形成良性循环 [2] - 主机厂与供应商关系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2] - 企业竞争焦点将回归产品创新与品质提升 推动行业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2] 实施建议 - 车企需通过数字化云平台全流程监控合同与付款节点 精简审批层级 [2] - 建议将账期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2] 行业展望 - "60天账期"是重构产业链健康生态的开始 预计更多企业将加入响应 [2] - 行业将从依赖规模效应转向构建共生生态 从价格内卷转向效率竞争 [2]
成本乱象与虚假宣传夹击 建盏产业如何破局?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4:47
建盏产业现状 - 建盏源于宋代建窑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以独特釉面斑纹闻名 烧制需本地矿土与天然釉料 经1300℃高温淬炼 [1] - 电烧工艺采用瓷土替代本地矿土 依靠电窑量产 成本15元至20元 成品率超80% 柴烧工艺需消耗大量松木 成品率不足10% 单只精品成本过千 [3] - 2023年电烧品占市场70%以上 传统柴烧建盏仅占5% [3] 市场乱象 - 电烧普货批发价低至10元 直播间包装成"非遗柴烧"后售价达666元 单场销售额超50万元 [3] - 商家用20元电烧盏伪造"非遗传承"证书牟利 存在"真假混卖"套路 [3] - 2023年"清朗行动"累计销毁货值242万元假冒产品 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3份 [4] 监管措施 - 2025年市场监管部门出动100余人次检查70余家经营主体 查处1起网络直播虚假宣传案件 封禁违规账号 拆除虚假直播场景28处 [3] - 推动建立质量保险制度 由行业协会设立专项基金 对假冒产品先行赔付 [5] - 福建省陶瓷协会已制定工艺区分标准 呼吁加强推广 [4] 行业自救 - 建盏文创体验馆结合研学旅游 2024年吸引超2000名两岸青年参与 [5] - 积极推行建盏行业标准 [5] - 2024年建盏正品率提升至65% 消费者投诉量下降40% [6] 发展建议 - 电烧与柴烧应各司其职 电烧满足大众消费 柴烧传承文化精髓 [6] - 需解决跨境电商虚假宣传 外地瓷土非法流入等问题 [6]
香港飞鸽医疗与美国斐尔司完成投资整合,立足香港布局全球业务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6 12:51
收购与整合 - 美国斐尔司投资有限公司于2025年5月4日完成对香港中国飞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 [1] - 双方将整合美国斐尔司和香港飞鸽医疗两大品牌资源,聚焦运动户外体育用品和医疗器械大健康领域 [1] - 借助美国与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优势,拓展全球业务版图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斐尔司户外运动品牌覆盖科技性、高性能户外运动装备及体育健身器材,业务延伸至医疗医美、母婴、保健食品等细分市场 [3] - 斐尔司产品采用AI智能科技、超轻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提升性能和耐用性 [5] - 飞鸽医疗专注于微创医疗设备与康复器械,核心技术包括柔性传感器、AI健康监测系统,产品通过FDA、CE认证 [7] 市场与渠道策略 - 斐尔司通过众筹平台Indiegogo验证市场需求,利用Facebook、YouTube等社媒触达目标客户 [5] - 斐尔司将利用其全球分销网络(如亚马逊)推广飞鸽医疗的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 [9] - 飞鸽医疗将通过与国际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临床数据背书,增强公信力 [11] 区域化运营 - 在北美与欧洲市场,斐尔司将加强户外红人及赛事合作(如骑行、滑雪赞助),飞鸽医疗则与国际医疗机构合作 [11] - 在亚太与大中华区,以香港为核心枢纽,利用大湾区政策优势在深圳布局智能制造基地 [11] 可持续发展与研发 - 斐尔司计划2026年前使50%产品线使用回收或生物基材料(如GreenPoxy环氧树脂) [11] - 飞鸽医疗将探索可降解医疗耗材,减少医疗废弃物,并通过香港ESG研究院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11] - 双方将设立硅谷与深圳双研发中心,斐尔司专注轻量化与智能硬件,飞鸽医疗深耕AI健康数据分析,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年营收15% [12] 未来合作与展望 - 技术融合方面,飞鸽医疗的医疗级传感器将应用于斐尔司户外装备(如智能滑雪镜内置心率监测) [9] - 双方将通过战略投资加速复合材料、智能穿戴领域技术迭代(如CompPair自修复材料技术) [12] - 此次整合有望为全球户外运动与医疗健康产业带来变革 [14]
鹭燕医药(002788) - 鹭燕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515
2025-05-16 09:1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1] - 活动时间为2025年05月15日下午15:40 - 17:00 [1] - 活动地点为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1] - 活动形式为网络远程交流 [1] - 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厦门辖区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的投资者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金祥先生、独立董事叶少琴女士、财务总监曾铮女士、董事会秘书叶泉青先生 [1] 公司经营相关 - 关于2025年可投产项目及对利润的影响,建议查阅公司2024年年报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十一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第(二)点“2025年经营计划” [1] - 公司将以鹭燕大健康事业为平台创造价值,以传统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及新技术产业为抓手,创建鹭燕大健康生态圈,打造事业发展新高地 [1]
雷军最新发声!“过去一个月很难”
搜狐财经· 2025-05-10 11:19
公司动态 -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经历过去一个多月最艰难时期 情绪低落导致取消部分会议和出差计划 暂停社交媒体互动 [1][3] - 雷军于5月10日恢复健身房打卡 为本年度第42次健身记录 此前自3月底起连续停更40天 创最长中断纪录 [1][4] - 雷军通过调整和反思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 暗示小米业务逐步回归正轨 [4] 新品发布 - 外界推测雷军恢复打卡可能预示小米将推出新品或加速业务复苏 [4] - 小米第二辆车YU7已开始陆续到店 计划于2025年6-7月上市 此前实车已在北京总部展出 [4] 产品争议 - 小米汽车SU7 Ultra配备的双风道机盖深陷舆论漩涡 公众对其实际功能与宣传内容存在差异提出质疑 [4] - 小米迅速作出反应 承认相关描述不够精准 对未交付订单可更换为普通机盖 已完成交付车主给予2万积分补偿 [4] - 官方明确风道版前盖至少具备减重1.3公斤的基础功能 [4] 品牌营销 - 雷军的健身行为不仅是个人健康管理 也是小米品牌营销的一部分 通过打卡推广小米智能健身器材 [5] - 公司投资健身社交平台"爱动健身" 强化健康生态布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