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德力佳、长江能科等4家公司IPO即将上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09:59
企业IPO概况 - 4家企业即将上会,其中1家拟科创板IPO(恒坤新材),1家拟沪市主板上市(德力佳),2家拟北交所IPO(长江能科、泰凯英)[1] - 拟募资总额达34.38亿元,其中德力佳拟募资18.81亿元居首,恒坤新材10.07亿元次之,泰凯英3.90亿元,长江能科1.60亿元[1][4] - 地域分布显示江苏省2家(德力佳、长江能科),山东省1家(泰凯英),福建省1家(恒坤新材)[1] 各公司业务详情 德力佳 - 主营高速重载精密齿轮传动产品,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领域[2] - 募投项目包括年产1000台8MW以上大型陆上风电齿轮箱项目及年产800台大型海上风电齿轮箱汕头项目[1] 恒坤新材 - 产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及90nm以下逻辑芯片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3] - 属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供应商[3] 泰凯英 - 主营业务为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4] 长江能科 - 专注于能源化工行业专用压力容器设备,产品包括电脱盐设备、电脱水设备等原油预处理设备[4] - 产品应用于海陆油气田开发、炼油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4] 发行信息 - 德力佳拟发行4000.01万股,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4] - 恒坤新材拟发行6739.79万股,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4] - 泰凯英拟发行4425万股,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4] - 长江能科拟发行3000万股,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4]
为正生物IPO辅导:80后女总经理王小珍持股22%,丈夫任董事长、哥哥任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35
瑞财经 刘治颖 近日,厦门为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正生物)披露关于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辅导工 作进展情况报告(第十三期),兴业证券为辅导机构。 为正生物成立于2013年7月,专业从事快速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 小企业,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小珍,注册资本为5785.48万元。 2024年,为正生物营业收入为5120.32万元,同比减少18.9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39.97万元,亏损同比收窄32.11%;毛利率为35.48%,上年同 期为27.44%。 | 盈利能力 | 本期 | | --- | --- | | 营业收入 | 51, 203, 181. 36 | | 毛利率% | 35.48% |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2, 399, 666. 23 |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 -39,253,558.06 | |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据归属 | -32.38% | | 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获小米、宁德时代等逾三十家机构押注
每日商报· 2025-07-25 06:20
公司概况 - 芯迈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功率半导体的公司,通过自有工艺技术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产品应用于汽车、电信设备、AI服务器、人形机器人、智能手机等领域 [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仅用三年时间达到200亿元人民币的投前估值,成为独角兽公司 [1] - 按过去十年的总出货量计算,公司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一,在智能手机PMIC市场排名第三 [1] 资本运作与并购 - 公司获得小米、宁德时代、红杉、高瓴、深创投、国家基金二期等三十余家机构的投资 [2] - 2020年9月首次对外融资时估值为50亿元,次月完成A轮融资引入11名股东 [2] - 成立一年后以约25亿元人民币收购韩国电源管理芯片公司SMI,进入功率半导体领域,形成两大业务板块 [2] - 通过收购扩展国际业务,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达68.1%,涉及多个国家市场 [2] 财务表现 - 2022年到2024年,公司收入由16.88亿元下降至15.74亿元 [3] - 同期毛利率从37.4%下滑至29.4% [3] - 存在大客户依赖问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87.8%降至77.6%,其中最大单一客户收入占比从66.7%降至61.4% [3] 发展战略 - 公司启动港交所IPO进程,旨在改善当前经营状况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充产品组合、加大研发投入、深化大中华区市场渗透、推进数字化系统建设及探索战略投资与并购机会 [3]
生产全靠外包,这家轮胎企业要来IPO了……
IPO日报· 2025-07-24 20:15
上市进程 - 公司即将在北交所上会接受发审委面审,谋求上市已久,2019年开始搭建红筹架构 [1] - 2022年开启上市辅导,2024年底申报时选择北交所而非深交所 [15] - 实控人王传铸夫妇2018年搭建红筹架构可能为登陆香港联交所铺路,2021年开始拆除红筹架构 [11] - 报告期内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设立泰凯英国际收购泰凯英香港和泰凯英澳大利亚100%股权,作为红筹架构拆除的一部分 [12] 商业模式 - 公司采用"只研发、不生产"的轻资产模式,专注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 [2][5] - 产品通过代工生产,建立了"主辅备"供应商体系,认为国内轮胎厂商产能充裕能保障交付 [5][6] - 主要代工厂兴达轮胎出现债务违约,财产被查封但未影响正常生产经营 [7] - 报告期内向兴达轮胎间接采购金额占比从20.55%降至13.07% [7] 行业地位 - 2023年工程子午线轮胎位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 [3] - 2023年国内工程子午线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第3名,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第1名 [3] - 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前10名中的4家提供配套轮胎,包括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国内外龙头企业 [4]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利润从14098.48万元增长至19987.22万元,占营收比例7.82%-8.79% [8] - 净利润从10834.41万元增至15665.48万元,净利率6.01%-6.82% [8] - 扣非归母净利润从10191.01万元增至15060.22万元 [8] - 综合毛利率18.08%-19.20%,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0312.75万元-16161.01万元 [8]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5163万元 [9] 募资计划 - 原计划募集7.7亿元超过净资产规模,后调整至39010.32万元 [16][18] - 调整后募资占最近一期总资产23.69%,占最近一年营收17.00% [18] - 募投项目从6个缩减为3个,取消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18][19][20] - 建设期首年对利润总额影响为-2511.85万元,占2024年利润总额12.60% [20]
贝特利创业板IPO:2024年归母净利润9750万元 两年增长4.9倍
搜狐财经· 2025-07-24 20:14
6月24日,苏州市贝特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贝特利)创业板IPO获受理,并于近日进入问询阶段,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贝特利是一家新材料企业,产品涵盖导电材料、有机硅材料和涂层材料三大板块,应用于光伏、3C电子、有机硅深加工、新能源汽车等领域。2024年,公 司归母净利润9749.99万元,两年增长4.9倍。 公司预计融资金额为7.9266亿元,其中2.1亿元用于"年产特种导电材料500吨三期项目",2.99亿元用于"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第三次改扩建)项 目",1.83亿元用于"无锡研发及营销中心建设项目",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额 | 拟投入募集资 | | --- | --- | --- | --- | | 1 | 年产特种导电材料 500 吨三期 项目 | 21,012.26 | 21,01 | | 2 |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第三次改扩建)项目 | 29,919.62 | 29.91 | | 3 | 无锡研发及营销中心建设项目 | 18.333.81 | 18.33 | | ব | 补充流动资金 | 10,000.00 | 10.00 | ...
生产全靠外包,这家轮胎企业要来IPO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7-24 20:09
公司概况 - 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即将在北交所上会接受发审委面审 公司从2019年开始搭建红筹架构谋求上市 [1] - 公司专注于矿山及建筑轮胎的设计、研发、销售与服务 产品范畴包括工程子午线轮胎和全钢卡车轮胎 [3] - 公司采用独特的"只研发、不生产"模式 所有产品均通过代工生产 [4][5] 行业地位 - 2023年工程子午线轮胎总体位列中国品牌第3名、全球品牌第8名 [3] - 2023年国内工程子午线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位列国内外轮胎品牌第3名 其中大吨位起重机轮胎国内配套市场占有率第1名 [3] - 公司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排行榜前10名中的4家企业提供配套轮胎 包括三一集团、徐工集团、利勃海尔和杰西博 [3] 经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代工生产模式 建立了"主辅备"供应商体系 [5] - 主要代工厂兴达轮胎存在债务违约问题 2022-2024年间接采购金额分别为31139.08万元、29506.75万元和25430.57万元 占采购金额比重从20.55%降至13.07% [6] - 公司表示兴达轮胎目前生产经营正常 但若未来停产或被申请破产可能影响供货稳定性 [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利润分别为14098.48万元、17863.10万元和19987.22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7.82%-8.79%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834.41万元、13792.89万元和15665.48万元 净利率6.01%-6.82% [8] - 综合毛利率18.08%-19.20%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10312.75万元-16161.01万元 [8] - 2022-2023年进行两次现金分红合计5163万元 [8] 上市进程 - 2018年搭建红筹架构 2021年开始拆除 2022年开启上市辅导 2024年底申报北交所 [1][11] - 实控人王传铸夫妇合计控制公司79.71%股份 [9] - 原计划募集资金7.7亿元 超过净资产规模 后调整为39010.32万元 占最近一期总资产23.69% 占最近一年营业收入17.00% [11][12] 募投项目调整 - 调整前募投项目6个 总投资7.7亿元 包括补充流动资金3326.56万元 [13] - 调整后保留3个项目 总投资44653.10万元 拟投入募集资金39010.32万元 取消补充流动资金 [13] - 公司预计募投项目建设期首年对利润总额影响为-2511.85万元 占2024年度利润总额12.60% [14]
空调巨头奥克斯冲刺IPO,曾因虚假宣传被处罚
核心观点 - 奥克斯作为国内空调行业第四大厂商,正通过海外ODM贴牌业务实现营收增长,但面临毛利率低、研发投入不足、核心技术缺失等挑战,此次港股IPO旨在补强短板[1][2][15][16][17][18][29][30][31][38] 行业发展历程 - 奥克斯1994年成立,早期通过价格战策略(2001年降价30%)实现销量从90万套(2001年)增至325万套(2004年),一度进入行业前三[6][7] - 2012年抓住电商红利,线上收入从5亿元(2013年)增至115亿元(2018年),2018年国内销量742万套位列第三,线上销量第一[8] - 2019年因能效虚标被格力举报并罚款10万元,2020年因专利侵权赔偿格力4000万元,2023年与格力仍有9900万元商业秘密诉讼未决[11][12][13][1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97.5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4%;净利润14.42亿元、24.87亿元、29.10亿元[16] - 海外业务占比从42.9%(2022年)提升至49.3%(2024年),其中ODM业务占比达40.1%(2024年119.37亿元)[17] - 2024年宣派股息37.94亿元(占三年净利润55%),大股东郑坚江家族获36.56亿元[19]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销量排名第四(2024年),全球第五(市场份额7.1%),与小米存在"第四名"统计口径争议[18][21] - 家用空调均价持续下降:1698元(2022年)→1517元(2024年),低于行业均价405-455元[22][23] - 毛利率21%左右(2022-2024年),远低于格力(32-37%)、海尔(24-29%)、海信(28-31%)[23][24][25][26] 研发与供应链 - 研发费用率2.0-2.4%(2022-2024年7.1亿元),低于行业三甲(美的3.99%、海尔3.75%、格力3.65%)[30][31] - 压缩机长期依赖外购(2020年美芝供应69%),2023年与松下合作投资50亿元建年产3000万台压缩机工厂,一期2024年6月投产[35][36][37] - 中央空调毛利率较高(27-31%)但规模小(占营收10%),家用空调毛利率仅19.2%(2024年)[23]
大行科工更新招股书:营收净利大幅增长,两名董事83岁高龄
搜狐财经· 2025-07-24 15:15
| 的 编纂 數目 : 编纂 股日股(强季[編纂]行使與否 | | | --- | --- | | 向定) | | | ■纂 敷目 . | 编纂 股H股(可予 编纂]) | | 编纂 數月 : | 【编纂]股H股(視乎 编纂 行使與否而定及 | | 可夫 瑞豪 ) | | | 最高 编纂 : | 每股[編纂]編纂]港元,另加1.0%經紀佣金、 | | 0.0027%證監會交易複費、0.00015%會財局 | | | 交易微費及0.00565%聯交所交易費(須於申 | | | 請時以港元繳足,多繳款項可予還還) | | | 面值 : | 每股H股人民幣1.00元 | | 编纂 : | 编纂 | | 家保薦人、[編纂]、[編纂]、 | | 大行科工是一家折叠自行车公司,由韩德玮于1982年创立。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按2023年零售量计,大行科工在中国内地及全球折叠自行车行业均排行第 一,市场份额分别为21.1%及5.6%。 瑞财经 严明会7月22日,大行科工(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科工)再度提交IPO招股书。 据更新后的招股书,大行科工的销量由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的63,758辆增至截至2 ...
正扬科技IPO退卷:曾多次大额分红,拟募资金额下调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3:22
又一公司IPO退卷。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扬科技")及其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圳证券 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审核。 据贝多财经了解,正扬科技于2023年6月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报考上市,正扬科技原计划募资15亿元,将用于搬迁、技改及 信息化升级项目、新能源产品建设项目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根据正扬科技2024年6月更新的招股书,经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正扬科技对募集资金金额进行调整,调整后拟募资总额变更为12亿 元,其中"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由早前的4.5亿元变更为1.5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正扬科技曾在2022年进行了两次大额分红。一是,该公司于2022年4月将2010-2017年未分配利润中的1.05亿元分配给股东西方商贸有限公司 (下称"西方商贸"),西方商贸将所享有的分红款项用于投资东莞正昇。 根据介绍,相关款项由正扬有限(即"正扬科技")直接支付给东莞正昇,东莞正昇将其中1.02亿元用于向正扬有限增资。另外在2022年5月,正扬科技将 2 ...
大行科工二闯港交所:毛利率最低的经销商渠道贡献近七成营收,超65%自行车依赖代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12:20
IPO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7月22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此为2025年1月20日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申请 [1] - 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港股 未披露募资总额及股份数量 募集资金拟用于生产系统现代化 扩大运营规模 强化经销网络 品牌发展战略 研发及营运资金 [1] - 更新了2024年全年及2025年1~4月财务数据 [1] 市场地位与产品组合 - 按2024年零售量及零售额计 公司在中国内地折叠自行车行业市场份额分别为26 3%和36 5% [2] - 产品组合覆盖超过70款车型 包括折叠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儿童自行车和电助力自行车 [2] - 折叠自行车按售价分为高端(5000元以上 占比10 4%) 中端(2500~5000元 占比68 4%)和大众市场(2500元以下 占比21 2%) [3] 销售渠道与营收结构 - 与38家经销商合作 覆盖30个省级行政区680个零售点 线上渠道包括京东 天猫 抖音及拼多多 [2] - 2022~2025年前4个月 经销商渠道收入占比分别为61 3% 70 5% 68 2%和69 5% 但该渠道毛利率(26 9%~28 7%)显著低于线上直销 [4] - 大行自行车业务线营收占比逐年提升 从2022年93 4%增至2025年前4个月98 3%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54亿元 3亿元 4 51亿元 2025年前4个月为1 85亿元 [4] - 同期年度利润分别为3143 4万元 3485万元 5229 9万元 2025年前4个月为2152 8万元 [4] 生产与供应链依赖 - 外包生产占比逐年上升 从2022年29 5%增至2025年前4个月65 5% [6] - 外包生产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从2022年20 2%升至2024年48 3% 2025年前4个月为47 1% [6] - 向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2022年32 7%升至2025年前4个月52 1%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同期从15 6%增至17 6% [7] 海外市场与股权结构 - 海外销售占比逐年下滑 从2022年22 1%降至2025年前4个月5 6% [8] - 创始人韩德玮通过直接持股88 56%及员工平台控制总计90 16%股权 董事会含两名83岁高龄董事 [8] - 2016~2020年存在股权代持历史 证监会要求说明代持原因及合规性 [9] 分红与创始人收益 - 2022年底派息2350万元 2024年两次派息合计1800万元 创始人按持股比例获约4320万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