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替代

搜索文档
2024年中国汽车并购额缩水32%至1681亿元 普华永道称中国车企仍需紧抓“智电”优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22:13
中国汽车行业并购交易概况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并购交易金额达1681亿元,交易数量528笔,同比分别下滑32%和3.6% [3] - 战略投资及收购占比达53%,较上年比重增加,反映产业投资人出于技术迭代和资源整合的战略考量 [3] - 2024年出现2笔超百亿元大型交易,总计230亿元,均来自整车制造领域 [4] 细分领域表现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部件交易金额占比分别达23%和30% [4] - 汽车零部件领域交易数量404笔,金额1059亿元,占总交易额63%,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转型成为关键推动力 [5] - 整车制造领域交易数量54笔,金额47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2% [6] - 商用车领域交易金额同比上升64%,新能源重卡和智能商用车成为新焦点 [6] 交易结构与趋势 - 小型及中型交易额占比显著上升,大型及巨型交易额占比明显下滑 [5] - 境内交易主导,金额占比超92%,笔数占比93% [6] - 外资投资热情减缓,主要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影响 [7] - 自主品牌加速国产化替代和出海布局,出境投资数量上扬 [7] 前沿技术与资本市场 - 车规级芯片制造、自动驾驶系统、新能源三电系统等前沿技术领域并购活跃 [9] - 2024年新增34家上市企业,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新能源三电系统为关注焦点 [9] - 港交所吸引12家企业上市,深交所8家,分列主要上市地前两位 [9] 全球化与品牌建设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但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内涵不够清晰 [10] - 车企需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型,构建"国家品牌背书+技术文化融合+本土生态共建"体系 [11] - 需建立国家级汽车评价体系,引领全球统一标准,提升国际竞争力 [12]
纳思达:极海在人形机器人芯片布局上相对完善 已和宇树等工控领域大客户合作
快讯· 2025-05-09 21:0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旗下极海在人形机器人芯片领域布局完善,产品覆盖感知和执行部件[1] - 具体产品包括超声波雷达芯片、基于Arm Cortex-M52处理器的高性能实时控制DSP芯片[1] - 相关芯片产品具备汽车与机器人双重应用场景[1] - 已开发关节控制及驱动芯片、编码器芯片、小脑计算芯片、BMS管理MCU、通信管理及电源管理MCU等全系列解决方案[1] 技术突破 - 实现机器人核心芯片的国产化替代[1] - 首款基于Arm Cortex-M52架构的DSP芯片具备高性能实时控制能力[1] 客户合作 - 与广汽、一汽等主流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1] - 获得多家头部Tier1供应商及工控领域大客户(如汇川、宇树)的订单[1]
博泰车联网董事长应宜伦获评上海市劳动模范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20:28
公司荣誉与认可 - 博泰车联网创始人应臻恺获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是本届唯一以公司创始人身份获得该荣誉的企业家 [1] - 公司创始人已连续获得"全国工信系统劳动模范""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优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3] - 此次表彰大会共表彰上海市模范集体299个 劳动模范430名 先进工作者168名 [1]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专注于智能座舱和智能网联技术 技术路径与国家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方向高度一致 [1] - 在智能座舱领域 公司在操作系统 语音识别 感知交互等方向进行技术积累 系统基于国产鸿蒙OS开发 [1] - 公司已为超过50家主机厂 200余款车型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超过6000项 发明专利占比逾八成 [2] - 公司曾主导研发中国首个3G车联网系统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语音交互系统 以及车规级操作系统 [2] 行业地位与贡献 - 公司深度参与标准体系建设 已参与起草国家及行业标准近30项 [2] - 公司承担科技部 工信部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被视为本土智能汽车底层技术代表性企业之一 [2] - 公司向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捐赠300万元 用于支持国产基础软件生态建设 [2] - 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发起"智能汽车芯片自主安全可控创新战略联盟" [2] 行业发展趋势 - 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坚与产业链自主化进程中的角色给予肯定 [1] - 国内对"底层自主可控"的共识不断强化 技术型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核心环节技术突破的"中间力量" [2] - 在智能汽车加速向高阶智能演进的当下 系统性技术节点上的民营企业家正逐步被纳入主流制度性评价体系 [3]
纳思达(002180) - 002180纳思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20:18
公司经营情况 2024 年业绩 - 公司营业总收入 264.15 亿元,同比增长 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49 亿元,同比增长 112.11% [4] - 奔图营业收入 46.58 亿元,同比增长 19.87%,第四季度营收 14.82 亿元,环比增长 38.03%,净利润 6.15 亿元,同比增长 10.87% [4] - 利盟国际营业收入 22.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8%,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 31.13%,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2.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69.30% [4] - 极海微营业收入 14.00 亿元,同比下降 1.52%,净利润 3.63 亿元,同比增长 109.97%,扣非净利润 1.30 亿元,同比增长 14.52% [4] - 通用耗材业务营业收入 61.72 亿元,同比增长 10.45%,净利润 0.74 亿元,同比下降 44.17% [4] - 公司对相关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商誉减值)总计 9.03 亿元,减少 2024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8.93 亿元,剔除长期资产减值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49 亿元 [4]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 - 公司营收 59.27 亿元,同比下降 5.79%,归母净利润为 0.84 亿元,同比下降 69.64%,扣非归母净利润 0.80 亿元,同比下降 69.83% [4] - 奔图营业收入 9.92 亿元,同比下降 3.34%,净利润 0.97 亿元,同比下降 49.89% [4] - 利盟营业收入 5.13 亿美元,同比下降 4.85%,净利润 253.82 万美元,同比下降 74.08% [4] - 极海微营业收入 2.54 亿元,同比下降 19.72%,净利润 0.12 亿元,同比下降 70.40% [4] - 公司通用耗材业务营业收入 13.22 亿元,净利润 0.16 亿元,整体通用耗材出货量同比下降 0.56% [4] 问答环节 芯片市场反馈 - 极海中低端 MCU 产品占领市场形成基本盘,中高端 MCU 经小批量量产验证后逐步获市场认同,复杂国际局势下中高端产品需求增加带来机遇 [5] - 极海在人形机器人芯片布局完善,超声波雷达芯片、高性能实时控制 DSP 芯片等既可用在汽车也可用在机器人,多款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并与主流汽车厂商、头部供应商及工控大客户合作 [5] 信创市场趋势 - 国产化市场今年第一、二季度主力是政府,下半年金融和能源等行业信创预计发力,政府市场呈常态化,有增量替代和存量更替 [6] - 公司针对行业信创市场组建团队配合推动国产化打印机市场进展,行业信创市场今年有望继续增长 [6]
中电港:5月8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08 19:1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97%,归母净利润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70亿元,同比增长49.01%,归母净利润8455.51万元,同比增长64.99%,单季增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4][8]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90%,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58亿元人民币 [5] 业务增长驱动因素 - 2024年存储器业务收入206.85亿元,同比增长134.32%,处理器业务收入149.72亿元,同比增长33.60%,主要来自消费终端及I服务器相关客户需求增长 [2] - 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1.18%,与昆仑芯、寒武纪、MD、英伟达等算力芯片品牌在边缘计算、存储、算法及系统集成等方面有长期合作 [3][4] - 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I算力及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机遇 [4] 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以分销服务为根基,加快推动设计链服务、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产业数据服务等高毛利业务发展 [3] - 2024年末授权产品线为139条,在豪威、江波龙、圣邦微、艾为等多条国内优质产品线中取得分销商第一阵营位置 [6] - "萤火工场"应用创新方案平台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IoT、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领域,完成高通开源硬件板小批量试产等创新方案 [6][7] 供应链能力 - 公司打造了三级仓体系,拥有仓储总面积7.2万平方米、可存放容量达2.25万托盘/60万箱,年收发箱数超300万箱 [7] - 以虎门仓为集散枢纽核心,香港、华中、华南、华东等多个枢纽仓为二级仓配中心,形成完善的三级仓布局 [7] 财务与运营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年同期增长414.09%,主要源于严格管控库存及应收账款 [6]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7629.74万元,同比上升101.83%,负债率82.17%,毛利率2.66% [8]
中电港(001287)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025-05-08 17:44
业务增长情况 - 2024年授权分销业务中,存储器业务收入206.85亿元,同比增长134.32%;处理器业务收入149.72亿元,同比增长33.60%,主要因消费终端及AI服务器相关客户需求增长带动出货量增加 [2] - 2024年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71.18% [4]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70亿元,同比上升49.01%;归母净利润8,455.51万元,同比增长64.99%,单季增速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4] 营收与利润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86.39亿元人民币,同比提升40.97%;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8%,因电子信息产业链各环节毛利率承压及低毛利业务收入占比高 [3] 经营方针与规划 - 2025年以“合规控险,降本增效,价值引领”为经营总方针,打造电子元器件科技型综合服务平台,推动高毛利业务发展 [3] - 围绕计算产业、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工业电子等重点领域,贯彻“一行一策”“一企一案”策略,把握AI应用场景机会 [4] - 围绕分销主业,加快推动设计链服务、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产业数据服务等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 [5] - 针对“大产线、大客户、大项目”,细化定制“一行一策”市场策略和“一企一案”销售策略,资源向更优质业务倾斜 [6] 合作与布局 - 人工智能领域与昆仑芯、寒武纪、AMD、英伟达等算力芯片品牌有长期合作,布局边缘计算、存储、算法及系统集成等方面产品 [4] 现金增长原因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上年同期增长414.09%,源于严格管控库存及应收账款,降低经营现金流出,提高销售回款 [7] 应用创新业务与“萤火工场” - “萤火工场”是应用创新方案平台,2024年自研一系列应用创新方案,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 [7] 供应链协同配套 -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的现代供应链协同配套公共服务平台,自建“中心仓 - 枢纽仓 - 园区仓”三级仓体系,提供“仓 - 运 - 配 - 关”综合服务 [8] - 仓储总面积7.2万平方米、可存放容量达2.25万托盘/60万箱;年收发箱数超300万箱、日最高收发箱数超1.5万箱 [8] 产品线情况 - 2024年末授权产品线为139条,在多条国内优质产品线中取得分销商第一阵营位置 [6] - 2024年围绕重点和战略应用领域引入产品线11条,涵盖智算超算、智能驾驶等领域 [6] 市值管理 - 以经营质量为市值管理基础,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资本市场沟通机制,通过多种方式与投资者互动沟通 [5] - 2024年现金分红比例达35.90%,自2023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金额达2.58亿元人民币 [5]
万讯自控(300112) - 300112万讯自控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8
2025-05-08 17:02
公司业绩说明会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时间是2025年5月8日周四下午15:00 - 16:0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傅宇晨、董事兼总经理傅晓阳、独立董事刘竽、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叶玲莉、财务负责人王琼 [2] 公司未来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需求增长,工业自动化仪表作用愈发重要 [2] - 天然气产业发展及城市生命线工程推进为气体探测报警器、燃气截止阀等民用仪表带来机遇,相关政策也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应对市场竞争保持技术优势的措施 - 坚持“自主创新 + 国际合作”双轨并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端仪表国产化替代 [3] - 组建高端智能自动化仪表研究院,构建“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的梯次创新体系 [3] - 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创新联合体 [3] 提高公司业绩的方法 - 采用“平台化组织 + 生态化运营”的新型管理模式,深化自主经营体改革,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各业务单元协同发展 [3] 转债资金修建大楼项目情况 - 公司正在通过产业提容的方式推进该项目,目前正在推进相关审批程序 [4] 一季度业绩情况 - 一季度有营业额无利润主要受销售产品结构变化、期间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 [4] 商誉减值情况 - 公司并购累计形成商誉23,886.26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计提商誉减值20,087.57万元,剩余商誉3,798.70万元 [4] 参股公司情况 - 参股子公司深圳视科普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工业机器人3D视觉系统以及提供相关解决方案,可应用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物流、机加工等领域 [4]
崇德科技(301548) - 2025年5月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8 15:32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5月7日14:00 - 16: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有东方财富证券、聚力基金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龙畅、何治兴、苏辉杰 [2]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要产品和服务为动压油膜滑动轴承产品、风电滑动轴承、高速永磁电机产品及工业传动及服务,聚焦能源发电、工业驱动等领域,滑动轴承用于重大装备 [2] 公司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5.18亿元,归母净利润1.1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9,602.09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1亿元,归母净利润2,780.84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246.96万元 [2] - 2024年工业驱动领域营业收入2.98亿元,占比57.64%;能源发电领域1.21亿元,占比23.31%;石油化工领域0.44亿元,占比8.41%;船舶领域0.26亿元,占比4.93%;其他业务收入0.30亿元,占比5.70% [3] - 2024年直接出口额8,068万元,同比增长27.87% [4] 公司各板块发展情况 - 核电板块:深耕多年推动国产化替代,订单创新高,正建设主泵轴承专门生产线 [5] - 气浮轴承:组建研发攻关团队,完成市场需求摸底调研,确定“自主研发 + 国际合作 + 技术引进”发展模式 [7] 公司政策与规划 - 分红政策:积极实施现金分红,利润分配有多种方式,优先采用现金分红 [6] - 产能利用: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将粗加工工序外协,募投项目投产后产能将大幅增加 [8]
【私募调研记录】高毅资产调研弘亚数控、华大智造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5-08 08:09
弘亚数控 - 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销售收入占比约三分之二 同比略有下降 境外销售有一定幅度增长 [1] - 3月份展会外国参展商增多 新建立联系的海外客商下单需周期 [1] - 中大型家具企业追求智能化 自动化改造及中高端单机产品需求 [1] - 2024年新增海外经销商分布于'一带一路'和核心发达地区 有潜力快速发展的地区包括'一带一路'和南美国家 [1] - 中高端封边机技术领先 销售数量将随市场需求变化提升 [1] - 公司对今年市场保持谨慎乐观态度 认为行业持续成长带来发展空间 [1] 华大智造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受季节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影响 预计二季度体现平台替换订单收益 [2]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核心产品平均售价下滑 影响毛利率 公司通过物料国产替代 优化收入结构等措施提升毛利率 [2] - 2024年四季度收入提升但亏损 因促销降价 新业务占比提升 费用计提等原因 规模效应摊薄成本逻辑仍适用 [2] - 2025年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优化预算管理 组织架构及研发项目 预计费用率显著降低 [2] - 美国关税影响毛利率 海外采购占比低 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 国产化替代正在进行 [2] - 提前备货应对短期影响 规划海外工厂供应试剂 反制措施影响有限 [2] - Illumina存量仪器3000台 公司提供高性能替代方案 已收到750台切换意向 [2] - 试剂耗材方面 借助AI技术优化酶 提升测序速度和质量 开发节能运输方法 [2] - 海外商业化策略因地制宜 重点推进欧美成熟市场 关注亚太和新兴市场 [2] - 国内推进NIPT升级 传感染检测 肿瘤早筛 罕见病检测及科研领域创新 [2] 同兴科技 - 钠电正极材料采用聚阴离子路线 具有低成本 低温 高安全性等优势 主要应用于大型储能 启停电源 两轮车等 [3] - 第三代NFPP已完成中试放大实验 具有高比容量 长循环稳定性等优势 [3] - NFPP已用于大规模工商储能电站 整体认可度提高 [3] - 公司计划一期项目建设年产6000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考虑代加工模式 [3] - 催化剂销售增长因经营策略调整 技术先进性 品牌认可度提升和新产线建成 [3] - 公司对碳捕集业务保持乐观 已成立CCUS事业部 推进多个项目和技术合作 [3] 高毅资产 - 国内投研实力较强 管理规模较大 激励制度领先的平台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4] - 投研团队超过30人 投资经理包括千亿级基金公司投资总监 股票型基金8年业绩冠军等 [4] - 研究员绝大多数来自于嘉实 易方达 南方 博时 鹏华 招商等一线基金公司 [4] - 由邱国鹭先生担任董事长 邓晓峰先生担任首席投资官 卓利伟先生担任首席研究官 [4] - 团队分布在深圳 上海和北京 [4]
【私募调研记录】理成资产调研华大智造、微芯生物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5-08 08:09
华大智造调研纪要 - 2025年一季度收入下滑受季节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性影响 预计二季度体现平台替换订单收益 [1]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核心产品平均售价下滑 影响毛利率 公司通过物料国产替代和优化收入结构提升毛利率 [1] - 2024年四季度收入提升但亏损 因促销降价、新业务占比提升、费用计提等原因 规模效应摊薄成本逻辑仍适用 [1] - 2025年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优化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及研发项目 预计费用率显著降低 [1] - 美国关税影响毛利率 海外采购占比低 部分零部件依赖进口 国产化替代正在进行 提前备货应对短期影响 [1] - Illumina存量仪器3000台 公司提供高性能替代方案 已收到750台切换意向 [1] - 试剂耗材方面借助AI技术优化酶 提升测序速度和质量 开发节能运输方法 [1] - 海外商业化策略重点推进欧美成熟市场 关注亚太和新兴市场 国内推进NIPT升级、传感染检测、肿瘤早筛、罕见病检测及科研领域创新 [1] 微芯生物调研纪要 - 西格列他钠已获批2型糖尿病适应症且纳入医保 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在II期临床中观察到肝脏脂肪下降、改善纤维化、降低转氨酶、腰围缩小等多重获益 [2] - 西达本胺联合信迪利单抗和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III期临床试验2024年7月23日获药监局批准 计划入组430例 截止2025年4月3日已完成200例入组 [2] - CS23546、CS231295、西奥罗尼胰腺癌、CS32582等项目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CS23546已完成4个剂量组爬坡 CS231295即将进入爬坡阶段 [2] - 积极推进西奥罗尼、CS23546、CS231295等分子海外早期临床 丰富多人种用药数据 为BD做准备 [2] - 结合子公司微芯新域的大分子药物开发优势 尝试布局DC等新药物形式 相关药物已完成PCC开发 [2] 南芯科技调研纪要 - 2024年汽车业务增速达179% 占营收比超3% 2025年将继续快速增长 布局车身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载充电四大领域 [3] - 研发费用率为17.01% 2025年预计相近 收购昇生微后将在业务端和供应链层面为其赋能 [3] - 工业领域产品应用于储能、无人机、电池系统等 2024年推出多款新品 未来将拓展IPower、工业自动化、工控及机器人领域 [3] - 有线充电业务保持领先 技术趋势向集成化、系统化发展 2024年取得显著突破 2025年预计取得更显著市场成绩 [3] - 部分晶圆厂和封装厂产能趋紧 公司产能分配合理匹配业务订单需求 晶圆采购和封装测试价格保持稳定 [3] - 推出车规级高速CN/CNFD收发器产品SC25042Q 未来将推出更多电源、驱动等产品 [3] - 拓展大客户和经销商以扩大销售渠道 因收购昇生微一季度支付交易款项并完成并表 产生7亿商誉 [3] 理成资产机构简介 - 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私募管理公司之一 十三年以来坚持追求安全边际的成长股投资理念 [4] - 员工50人 近30人为专业投研人员 管理规模最高超过100亿元 专注于医药、先进制造、大消费领域的二级股票多头策略和PIPE策略 [4] - 长期业绩排名居前 曾获得三届四座私募金牛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