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数据观丨一组数据见证中国经济韧性活力
新华网· 2025-10-20 15:3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 - 分季度看,2025年一季度增长4.8%,二季度增长5.4%,三季度增长5.3% [3][4] - 分产业看,第三产业增加值59.3万亿元,增长5.4%,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5] 对外贸易与投资 - 2025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且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6][7]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7.15万亿元,同比下降0.5%,但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强劲 [7] -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3.1%,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6% [7] 消费市场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万亿元,同比增长4.5% [9]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5.3%,家具类增长21.3% [9] - 通讯器材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5%和19.9% [9]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2025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1] - 创新产品产量增长迅速,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29.8%和29.7% [11] - 民营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13%,其中互联网和智能无人飞行器领域采购额分别增长32.8%和70.5% [11] 金融信贷 - 2025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2]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是企业新增贷款的主体 [12] - 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8.29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超过60% [12] 汽车行业 - 2025年前三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1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汽车总销量的重要份额 [12][13]
广交会“量级突破”印证中国经济底盘稳固 凸显外贸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央视网· 2025-10-20 14:14
央视网消息: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0月15日至11月4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2万家,均创历史新 高,引起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首超3.2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突破1万家。万商云集,人流如织,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从 广交会现场氛围可见一斑。广交会的"量级突破"是中国经济底盘稳固的印证。就在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夕,中国外贸前三季度成绩单出炉,交出 一份出口增速超7%、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的亮眼答卷。 本届广交会聚焦"向新""向智""向绿"发展方向,这一创新导向与中国外贸企业深耕研发、迭代升级的脚步高度契合。随着外贸结构持续优 化,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能制造强国成功转型,并在新兴领域开辟增量空间。广交会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破时空限制,形成一个永不落幕 的贸易生态,凸显中国外贸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广交会不仅是"中国智造"展示实力的窗口,更是中国完备产业链与成熟产业配套能力的集中体现。广交会覆盖全品类全链条的商品展示能 力,使它成为全球采购商的一站式贸易平台。可以说,这样的一个展会直接撬动了全球市场,而且有助于新兴市场和传统市场需求在此进行高 ...
公布啦!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GDP为141682亿美元,全球第2
搜狐财经· 2025-10-20 12:13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实质GDP增长5.2%,名义GDP规模达101.5万亿元人民币(约14.17万亿美元)[1][3] - 前三季度GDP净增长量达到39679亿元人民币[3]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稳定在5.2%[3] 外贸与金融稳定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4] - 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并略有升值[4] 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 - 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集群进入全球百强[6]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35.9%和16.7%[6] - 集成电路、电子专用材料等硬科技产业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产量大幅提升[6] 绿色转型与新兴消费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快速提高,风力、太阳能发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6] -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产量和出口保持高速增长[7] 内需与政策支持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5%,重新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引擎[9]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激发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设备更新改造投资高速增长[9] 发展前景与基础 - 前三季度5.2%的增长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10] - 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将持续创造新增长点[10] - 宏观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已出台政策效果将持续显现[10]
专家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央视网· 2025-10-20 10:31
宏观经济整体表现 -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预计保持在5%以上速度 [1] - 经济总体运行保持稳健,同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1] - 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 [3] 消费市场与内需拉动 - 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 [5] - 3000亿元以旧换新财政补贴效应明显,对消费拉动作用约为1:10 [5] - 文旅、演出、文体等服务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较快 [5] 产业升级与新兴动能 - 高技术制造业增速迅猛,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7] - 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7] - 对创新的支持及经营主体的大胆创新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力 [9] - 技术赋能激活产业发展潜力,许多产业前三季度实现供需两旺态势 [9] 外贸表现与产业韧性 - 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综合优势 [11] - 在严峻外部环境下,政府和企业积极拓展非美市场,出口区域呈现多元化,出口结构持续优化 [11] - 外贸在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下表现亮眼,凸显产业韧性与升级红利 [11]
前三季度GDP公布!|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0 10:3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3]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加快0.2和0.4个百分点 [5]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但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 [9][10]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与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核心CPI上涨0.6% [5] - 9月末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速逐季回升 [5]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6%,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4.8%、4.4% [5] 经济结构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5.9%、16.7% [6]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11][17]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0% [17] 消费与投资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1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4.0%,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 [14] - 与设备更新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7.4%、11.8%、22.3% [14] 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 - 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 [15]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9.5% [15]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17] 绿色低碳转型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约1.7个百分点 [6] - 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0% [18] - 单晶硅、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绿色材料产量增长9.0%、16.5% [18]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2024年R&D经费投入比上年增长8.9%,R&D经费投入强度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16] - 2025年我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入围数量连续3年居全球首位 [16]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17] "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 - "十四五"时期GDP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 [19]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 [20]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0]
国家统计局: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 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0:21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表示,经 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改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地缘政 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业 经营困难,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这种情况下,我国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充分展 现了中国经济在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下应变破局能力和抗压耐压强大韧性。放眼全球,5.2%的经济增长 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增长最稳定、最可靠的动力源。中国经济长期稳定 发展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是体制优势、供给优势、需求优势、人才优势等多种因素协同联动、 系统集成形成强大合力的结果。 这些情况充分说明,尽管外部环境复杂演变,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压力,但我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 势头、"韧"的特性没有改变,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具有坚实支撑。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 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至狂风骤雨的考验。当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外部不 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贸增长面临重大挑战,国内 ...
一习话·非凡“十四五”|“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央广网· 2025-10-19 12:21
"十四五"期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勇毅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踔厉奋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的。"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 定信心、锐意进取,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中国经 济巨轮无惧风雨、破浪前行。 监制:张军 于锋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支持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赵净 关灵子 记者:张卓 左洋 视频:郑平平 周上源(实习) ...
中国经济圆桌会丨“十四五”前四年经济发展平均增速达到5.5%
新华网· 2025-10-17 20:10
宏观经济表现 - “十四五”规划前四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到5.5% [1] - 国内生产总值连续迈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台阶 [1] - 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1] 产业体系优势 - 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更加凸显 [1]
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国经济圆桌会”第二十三期即将上线
新华网· 2025-10-17 19:0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为“中国经济圆桌会”系列内容的引言和预告,不包含具体的公司或行业信息、财务数据或市场表现 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不确定时代”的确定答案:中国经济
搜狐财经· 2025-10-17 13:37
长期规划的定力 - 自1953年起连续实施14个五年规划,形成制度性规划力 [6] - 规划内容涵盖脱贫攻坚、高端制造、高铁及航天等长期布局领域 [6] - 长期规划使经济在周期波动中保持稳健前行 [6] 要素流动的活力 - 经济热度体现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稳定与畅通 [7] - AI与5G技术加速融入实体经济,催生新质生产力 [7] - 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中有松,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增长 [7] 全球比较的韧性 -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仍保持中高速增长 [8] - 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及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 [8] - 不断扩大的开放格局和高效的制度执行力构成硬核底气 [8] 发展核心逻辑 -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世界不确定性为最强逻辑 [10] - 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创新及稳定预期来办好自己的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