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溢价

搜索文档
酸菜也“卷”起来了,朱老六去年酸菜产品收入同比下滑近三成
贝壳财经· 2025-05-13 20:10
朱老六的主营业务为腐乳、料酒和酸菜等东北特色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朱老六实现营 业收入约2.38亿元,同比下滑1.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39.52万元,同比下滑15.93%。 从产品销售结构看,2024年,朱老六腐乳产品销售收入有所上涨,酸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降幅较大,具 体而言,腐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8%,酸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95%。2024年,朱老六的酸 菜产品毛利率为9.09%,同比减少16.07个百分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5月13日,记者自朱老六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获悉,公司2024 年酸菜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是受酸菜产品平均售价下降的影响:一方面,由于2023年秋季白菜价 格较低,酸菜行业竞争者增多,价格战激烈,公司也相应地调低了酸菜产品的出厂价,另一方面,公司 增加了酸菜产品的促销活动,两方面的因素导致酸菜产品平均售价下降较多。 校对 柳宝庆 2025年,朱老六计划通过以下方式改善酸菜产品的毛利率:首先,生产上更加注重酸菜产品的品质和质 量,通过品质和品牌溢价提高毛利率;其次,随着收购白菜价格的上涨,公司调高了酸菜产品的出厂 ...
苹果手机再降价 能否挽救在华销量下滑趋势?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42
苹果手机降价策略 - 京东平台iPhone 16 Pro 128GB版本原价7999元,叠加国补后降至5499元,降幅达2500元,其他存储版本和Max版本降价幅度均超2000元[2] - 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同款机型叠加优惠后售价5499元,苹果官方渠道同步调价,iPhone 16 Pro Max全版本降价160美元(约1313元),Pro 128GB版降价176美元(约1445元)[3] - 公司自iPhone 16系列发布后多次降价,包括2024年10月"双11"官方首次降价500元,2025年1月官网新年促销最高立减800元[4] 降价动因与市场背景 - 大中华区2025财年Q2营收同比下滑2.3%,为苹果全球主要市场中唯一负增长区域,同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iPhone出货量980万部,同比降9%,市场份额13.7%[5][6] - 中国高端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价格段,iPhone份额从2022年75%连续下滑至2024年54%,国产品牌通过自研芯片、AI大模型等技术抢占市场[6] - 行业观点认为降价反映高端市场变革,技术迭代滞后导致品牌溢价能力削弱,需在折叠屏、AI等领域突破以扭转颓势[4][6] 竞争格局与行业趋势 - 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通过硬件创新(如快充、影像)和本土化价格战挤压iPhone市场份额,苹果生态优势逐步瓦解[6] - 分析师指出大中华区业绩下滑将拖累全球利润率,削弱供应链议价能力,长期可能丧失高端市场主导地位[7] - 行业观察认为"6·18"降价成效是苹果在华市场走向的关键指标,需综合调整产品创新与本地化策略[3][6]
网红店前为啥排起长队
经济日报· 2025-05-04 05:58
文章核心观点 网红店因社交平台传播走红,吸引消费者排队购买,稀缺性、社交效应、从众心理和情绪价值影响消费者决策,年轻人消费注重体验感,消费时需保持理性[1][2] 网红店吸引消费者的因素 - 稀缺性使消费者认为商品有更高价值,网红店采用限量销售或限时营业策略营造紧迫感,如成都“罚站”咖啡[1] - 网红商品具有社交属性,消费者受周围人行为影响,网红店独特装修和产品造型吸引消费者,消费者分享商品照片可展现形象并吸引更多人[1] - 品牌溢价背后的情绪价值影响年轻人选择,网红店通过品牌故事提供情绪价值,充当情绪“解压阀”[2] 网红店消费存在的问题 - 部分网红店过度炒作营销,使消费者预期过高,购买商品后产生心理落差[2] 年轻人消费特点及建议 - 年轻人在“网红经济”中更注重体验感,追求新鲜事物,但消费时需保持清醒判断,进行理性权衡与选择[2]
公司仅46人,年入1.5亿美元,泰国富二代靠if椰子水闯关港交所
36氪· 2025-04-21 07:58
公司背景与市场表现 - 公司旗下if椰子水品牌自201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后迅速崛起,2024年以34%市占率成为行业第一[4] - 母公司IFBH Limited于2024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创始人Pongsakorn Pongsak为泰国富二代,通过家族企业General Beverage持股77.64%[5][8][15] - 2023-2024年营收从8744万美元增至1.58亿美元,净利润从1675万美元增至3331万美元,同比增长98.9%[20][26] 业务模式特点 -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无自建工厂和仓库,完全依赖代工生产,存货周转天数仅2-3天[31][32] - 员工仅46人且均不在中国办公,其中20人负责销售营销,5人负责研发[28][2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超96%,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97%,存在高度集中风险[33][34] 产品结构与市场分布 - 椰子水产品贡献95.6%营收,其他品类如植物基零食占比不足0.5%,产品单一化明显[20][22] - 中国内地市场贡献92.4%营收,香港占4.6%,存在区域集中风险[24][25] - 2023-2024年推出20款新产品,但研发投入仅7000美元和3.4万美元,占营销开支0.2%-0.5%[39][40]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大中华区即饮软饮料市场规模达1384亿美元,椰子水细分赛道增速19.4%,预计2029年达26.52亿美元[43][44] - 行业存在价格战现象:if椰子水350ml装单价从9.9元降至6.9元,部分品牌1升装降价至9.9元[47] - 缺乏国家标准导致质量争议,存在原料产地造假、添加剂不透明等问题[45][46] 资本运作与压力 - 创始人面临对赌协议:若2026年底前未上市需以12%年化回报率回购投资者股份,潜在回购金额超2300万美元[15][17] - 2024年以1.4亿美元估值获1750万美元融资,Aquaviva Co成为重要投资者[15]
20000刀包成本仅1000!关税战后中国厂家的曝光让老外集体破防
凤凰网财经· 2025-04-15 21:45
外国网友对奢侈品中国制造的强烈反应 - 国际奢侈品大牌如Lululemon瑜伽裤在中国代工厂生产成本仅5-6美元,而美国专柜售价高达100美元,两者工艺和面料几乎相同[3] - 某售价2万美元的奢侈品牌包包从代工厂直接拿货价格不到原价二十分之一[3] - 大量外国网友在TikTok评论区求购中国代工厂直供商品链接,甚至要求创建专门网站[7][8] - 中国跨境B2B电商平台因需求激增短时间冲上美区App Store前三[15] 中国制造业在奢侈品领域的核心优势 - 深圳形成完整皮革加工、纺织、五金配件产业集群,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无缝衔接[17] - 广州番禺区是全球珠宝加工中心,数千家工厂为卡地亚等品牌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生产服务,钻石戒指生产成本显著低于欧洲[17] - 中国服装代工厂为香奈儿、迪奥生产高端定制西装,人力成本仅为欧洲同行业工人工资的零头[17] - 香奈儿丝巾印染等核心工序在中国完成,工艺成熟度与欧洲无差异[17] 奢侈品品牌溢价与终端售价差异 - 路易威登经典手袋欧洲门店售价1000-2000欧元,中国专柜价格达2万-4万人民币,价差达数倍[16] - 古驰GG Supreme帆布包意大利售价800-1200欧元,中国专柜定价1.5万-2万人民币[16] - 中国代工厂直供价格仅为奢侈品终端售价5%-10%[3][16] 消费者行为转变与市场现象 - TikTok上"Chinese manufacturers luxury brand"关键词搜索量激增,涵盖化妆品、墨镜、香水等品类[9] - 外国消费者自发分享购买经验:中国婚纱节省数千美元且品质优异[12][13] - 评论区形成议价技巧交流生态,老买家指导新用户与中国供应商谈判[14]
关税大棒下的小家电龙头
格隆汇APP· 2025-04-05 16:48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对等关税”生效使消费电子、服装、汽车、家电等板块承压,苏泊尔作为出海代工企业受影响大,其虽业绩有增长但增速放缓,内销乏力,海外业务依赖代工且波动大,面临新考验,反映出众多出海企业在国内内卷、海外代工困境中的现状,企业需在低利润占市场和打造品牌技术溢价间抉择 [1][3][8][18][28] 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生活小家电市场规模达4500亿元,同比增长15.2%,预计2025年突破52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2%;全球市场规模达1.8万亿元,中国占比25% [18] - 2024年小家电行业竞争加剧,多数品类平均价格下行,破壁机等品类线上渠道降价约10%,营收缓慢增长但净利润下滑更严重 [18] - 国内小家电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头部品牌抢占低端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行业渐趋冷淡,北美成企业出海出口 [20] 苏泊尔业绩情况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24.27亿元,同比上升5.27%,归母净利润22.44亿元,同比上升2.97%,公布业绩后股价涨6% [6][7] - 2021 - 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5.85亿元、201.71亿元、213.04亿元,同比增长16.07%、 - 6.55%、5.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4亿元、20.68亿元、21.80亿元,同比增长5.29%、6.36%、5.42% [10][12] - 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同比下滑2.5个百分点,内销业务同比下降1.21%,海外业务增速超20%,占比达33.45%,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9][12][14] 苏泊尔业务结构及特点 - 业务涵盖厨房用品及家电,2024年上半年炊具市占率第一,线上领先第二品牌4倍以上,线下累计近50% [5] - 海外业务几乎全是通过SEB集团的出口代工业务,2024年海外业务收入75.02亿元,出口代工模式收入74.98亿元 [14] - 海外业务毛利率低于内销自有品牌销售业务,2022 - 2024年内销毛利率分别为28.32%、28.7%、27.69%,外销分别为18.48%、20.47%、18.62% [15][16] 苏泊尔海外业务发展历程 - 2013 - 2017年电器业务复合增速为19.12%,2018年电器业务收入118.66亿元,同比增长25.86% [20][21] - 2016 - 2020年承接SEB订单占比从11%提升至17%,订单转移使海外业务规模扩大 [22] 其他企业情况 - 新宝股份是海外小家电代工龙头,占出口35%份额,外销占比70%,利润水平低 [25] - 申洲国际17%收入源于美国,产品多在越南制造,美国对越南征46%关税,极端情况业绩受20%冲击 [27]
“品牌”已死?
虎嗅· 2025-03-25 14:53
京东最近撤销了品牌部,所有职责和人员划到市场营销部。 品牌人再次陷入对未来的迷茫和惶恐中,连企业经营者们也在思考,品牌是不是真的已经成为上个年代的陈旧产物了? 以我的经历来看,大厂品牌部如果做的还是那些事——品牌视觉物料管理和审核、品牌活动宣传、正向认知引导等,被撤销是早晚的事儿。 "品牌"已死? 但是! 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不需要"品牌部","品牌"也不会消失。 只要企业还需要和目标客户"对话",就需要品牌部和目标客户"沟通",只是"沟通"的方式可能不再是TVC、大型创意活动等。 只要我们还是市场经济,只要消费者还需要选择,就需要"品牌"。 去年10月份就想把"品牌"这件事讲清楚,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大部分研究者都是围绕"品牌"聊"品牌",即脱离商业应用聊品牌的某种"存在状态"。 结果越看越迷糊。 "品牌"离不开商业,要想搞清楚品牌是什么、企业要不要做品牌、怎么做品牌,或许还要回到最原始的商业环境里。 本文正是以这种思路,以最朴素的商业理解,结合传播的"第一性原理"、用户消费和决策行为等,试图把"品牌"这件事讲清楚。 一、什么是品牌? 当我在网上搜索这个问题时,答案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有人说品牌是一种符号——品 ...
奢侈品根本玩不过老铺黄金
半佛仙人· 2025-03-16 17:43
文章核心观点 - 老铺黄金结合了千年硬通货的踏实和现代奢侈品的虚荣,既会讲故事做品牌,又采用奢侈品定价模式,还具备黄金的保值属性,是一个独特且有竞争力的品牌 [11][13] 分组1:老铺黄金的独特优势 - 相比同行更会讲故事做牌子,以古法工艺和东方文化为故事,给金子赋魅,满足有钱人对虚头巴脑东西的需求 [11][25][29] - 与奢侈品相比,载体是黄金,能熔了换钱,且保值率强;与卖黄金的相比,能发朋友圈装,兼具硬通货和奢侈品的特点 [11][12][73] 分组2:黄金行业与奢侈品行业特点 - 黄金太实在,价格基本取决于重量,对普通人是卖点,对奢侈品是缺点,奢侈品需做虚上价值 [15][18][19] - 奢侈品靠讲故事、吹牛皮,如工匠精神、贵族御用、手工制作等,卖的是整体溢价和态度 [23][24][40] 分组3:老铺黄金的定价模式 - 学习奢侈品定价,采用一口价,不谈成本、金价和原料期货,卖的是整体溢价和背后文化 [33][41][46] - 定价核心是“我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涨价由自己定,不受金价波动影响,卖的是文化、稀缺和情绪价值 [51][53][56] 分组4:老铺黄金的市场优势 - 奢侈品行业近两年萎缩,老铺黄金卖的本质是黄金,是一般等价物,即使品牌崩了按重量也能卖出去,保值率比其他奢侈品强 [65][69][72] - 结合了真正硬通货和被包装的奢侈品品牌的特点,无论世界好坏都有市场 [74][79][80]
在山姆,大牌奢侈品都开始搓堆卖了
创业邦· 2025-03-15 18:02
文章核心观点 - 山姆通过压缩品牌溢价、提供优质产品等方式吸引中产消费,成为中产消费终点站,在消费降级趋势中完成价值重构,售卖的是一种幻觉,让中产获得确定感 [8][14][17] 城市中产的山姆消费行为大赏 - 城市中产在山姆抢购Burberry等奢侈品,会货比三家,认为山姆是购买奢牌和运动户外品牌的天堂,如官网原价2万出头的女士风衣山姆卖14999元,官网3800元的Gucci围巾山姆售价1599元等 [3][4][5] - 中产致力于将680元一年的卓越卡花出价值,一个月至少逛10次,深知吊牌价越高折扣越大,千元以下品牌可能瞧不上 [5] - 运动户外领域,山姆的Volcom滑雪服等价格优势明显,一些无名品牌因山姆成为爆款,山姆实现了为中产定制的一体化购物方式 [7][8] 仓储会员店是如何将中产框进自家门店里消费的 - 压缩品牌溢价是连锁仓储会员店经典营销套路,Costco早有此做法,如开业提供无需配货的爱马仕包,沃尔玛推出爱马仕铂金包平替“沃金包” [10][11] - 山姆商品部门选品纲领是其他地方买不到和远低于市价的大牌,依托沃尔玛全球化供应链,能减少运营成本,其净利润大头是会员费收入,可压低奢侈品价格让利获客 [13] - 山姆吸引了有钱有追求但不舍得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消费降级趋势中与其他商超完成价值重构,成为自带矛盾气场的消费飞地 [14] 山姆卖的是幻觉 - 山姆在奢侈品区卖的是幻觉,买到奢侈品像买到期货,抢到尾货的中产有收藏家的快乐,“抢到铂金包”的故事成为谈资 [17][18] - 中产在山姆能将“舍不得买专柜正品”的挫败感转化为“发现爱马仕平替”的智力优越感,通过省钱探寻另一种自我,获得确定感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