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表
搜索文档
美联储:或下周结束缩表,短期国债供应月减200亿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14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研究机构Wrightson ICAP预计美联储可能在下周利率决议上宣布停止缩减其持债规模 [1][2] - 推动结束缩表的关键信号是回购市场出现资金压力迹象及上周的轻微波动 [1][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月初已暗示正在等待合适时机结束缩表 [1][2] 资产负债表管理 - 美联储预计将开始购入美债,以抵消到期抵押贷款债券,从而维持整体资产负债表规模稳定 [1][2] - 随着美联储转向中性政策立场,市场短期国债供应量每月或将减少约200亿美元 [1][2]
机构:美联储或于下周宣布结束缩表
搜狐财经· 2025-10-20 21:23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研究机构预计美联储可能在下周利率决议上宣布停止缩减持债规模 [1]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月初已暗示正在等待合适时机结束缩表 [1] - 上周回购市场的轻微波动或将成为促使美联储改变政策的关键信号 [1] 资产负债表操作 - 美联储预计将开始购买美债以抵消到期抵押贷款债券 [1] - 此举旨在维持整体资产负债表规模稳定 [1] 市场供应影响 - 随着美联储转向中性政策立场,市场短期国债供应量每月或将减少约200亿美元 [1]
中美抢资产定价权!稀土卡脖黄金暴涨,暗战升级进入白热化
搜狐财经· 2025-10-20 18:21
资产定价权争夺的核心逻辑 - 当前市场现象如黄金与美股同涨、中国稀土管制等,均围绕中美争夺“资产定价权”这一核心展开 [2] - 美国试图通过维持AI叙事和金融手段掌握金融资产定价权,而市场通过购买黄金表达对美元信用的担忧 [5][7] - 中国则通过稀土、航运等实物贸易手段争夺实体资产的定价权,形成对金融定价权的制衡 [9][21][29] 美股与黄金市场的驱动因素 - 美股稳定主要依赖AI概念支撑,科技股估值与AI发展高度绑定,即使经济数据疲软也能维持 [4][5] - 黄金暴涨与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及美元超发的担忧直接相关,是对美国金融定价权的“不信任投票” [7][20] - 两者同涨反映市场对“资产定价标准”的分歧,而非市场逻辑混乱 [7] 稀土管制的战略意义与影响 - 全球稀土年交易额仅100亿美元,但其作为半导体和高端制造必需品,能通过供应链杠杆撬动数万亿美元的科技产业估值 [9][16] - 稀土管制关键在于其造成的“不确定性”,使美国企业无法预判供应,从而冲击科技公司赖以维持高估值的“稳定预期” [13][16] - 管制措施旨在短期内(约5年)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争取时间窗口,而非长期卡脖子 [32] 美国的金融反击与中国的实物反制 - 美国通过可能暂停缩表乃至放水(扩表)来维持金融资产定价权,但政府关门和发债行为可能迫使美联储失去独立性 [18][20] - 中国对美国船舶征收每吨400元的额外港口费用,利用其在全球海运(前20大港口占16个)的主导地位,旨在推高美国通胀,制约其放水空间 [23][24][26] - 此举通过贸易渠道直接影响美国消费者物价,从而限制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能力 [26][27] 半导体供应链的脆弱性与关键节点 - 半导体制造环节极其脆弱,晶圆厂(如5纳米厂成本150-200亿美元)一旦停工,每小时损失可达数百万美元,并导致晶圆报废 [11] - 稀土中的钕、钆等元素制成的钕铁硼永磁体是特斯拉Model 3(需1公斤)、海上风机(需2吨)等关键产品的必需品,无法替代 [11][13] - 供应链的脆弱性放大了稀土管制的实际影响,使其成为有效的战略工具 [9][11][13] 中美博弈的时间框架与核心目标 - 中国寻求利用约5年时间窗口完成“化债”和“经济换挡”,以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新式生产力替代旧增长模式 [32][37] - 美国采取“围点打援”策略:通过高关税(如对科技产品征150%-200%关税)打击中国新式生产力外需,并通过热钱流入干扰中国化债进程 [34][36] - 未来5年是争夺未来10年资产定价权的关键期,博弈结果将决定全球资产定价体系的走向 [37][39]
重大利好!美联储不单单是降息,本月北京时间10月15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发表讲话
搜狐财经· 2025-10-19 22:35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准备结束缩表,其重要性被认为超过降息 [3] - 结束缩表意味着美联储停止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相当于向市场投放资金 [3] - 自2022年开始,美联储缩表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 [5] - 美联储同时采取降息25个基点和结束缩表的组合措施,为市场注入信心 [5] 美国经济数据表现 - 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为13.6万人,创下半年新低 [5] - 美国9月失业率从3.8%上升至3.9% [5] - 美国9月CPI同比上涨3.4%,核心CPI同比上涨3.7%,均高于2%的政策目标 [7]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接近4.7%,反映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7] 历史政策影响类比 - 2019年美联储采取降息三次加停止缩表的组合,当年标普500指数上涨28.9% [7] - 2020年美联储大放水后,A股市场曾上涨至3700点 [9] - 当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在4.75%至5.00% [9] 市场潜在影响与风险 - 美联储政策转向可能利好港股和科技股等短期行情 [9] - 美国债务规模已超过34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达1万亿美元 [11] - 流动性增加可能主要流向金融市场而非实体经济,形成资产泡沫 [9][11] - 当前通胀水平仍较高,政策放松可能导致通胀问题再度恶化 [11]
南华期货外汇(美元兑人民币)周报-20251019
南华期货· 2025-10-19 21: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2025年10月19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超两周致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发布,但美元指数未大幅下跌,受数据真空期缓冲、非美货币疲软及地缘政治风险推升避险情绪三因素驱动,市场资产再配置行为间接支撑美元;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稳字当头”政策基调下,预计在10月底重要会议前于合理区间保持基本稳定 [1][1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行情回顾及展望 外汇市场行情回顾 - 上周外汇市场走势由政策面变量(新一轮贸易战风险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和美国政府停摆影响主导 [2] - 美元指数方面,市场对贸易战风险有一定免疫力,特朗普言论缓解避险情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宽松信号注入流动性乐观预期 [2][5] - 欧元受美联储宽松信号传导及欧洲短期政局稳定影响,欧洲国债市场走高,德法两国国债利差收窄利好欧元 [5] - 日元受日本政局不确定性影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维持稳健货币政策,启动加息可能性低,影响日元短期表现 [5] - 截至10月18日16:30,美元指数较前一周周五贬值,离岸人民币、日元、欧元、英镑均相对于美元升值,但在岸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微幅贬值 [5] 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周度复盘 - 上周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呈“先涨后跌”震荡走势 [11] - 重点核心事件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缩表偏鸽派信号,源于美国短期货币市场流动性结构性紧张,一是隔夜利率市场异常波动,二是预防历史流动性危机 [11][12] - 我国发布9月CPI与PPI数据,CPI环比小幅改善、同比降幅收窄,预计10月延续回升势头,需关注生猪产能去化进程、国际原油价格潜在压力、PPI向CPI传导不确定性、核心CPI修复空间有限等方面;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后续有望改善,但年内转正可能性低,受M1增速支撑、房地产与基建投资拖累、微观主体活力不足等因素影响 [12][13][14] 行情展望 - 美元指数近期未大幅下跌受数据真空期缓冲、非美货币疲软及地缘政治风险推升避险情绪驱动,市场资产再配置行为间接支撑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稳字当头”政策基调下,预计在10月底重要会议前于合理区间保持基本稳定 [17][19] 策略建议 - 观望为主 [20] 周度风险提示及重点关注事件 - 后续需重点关注美国政府关门事件进展、劳动力市场运行表现、关税政策反复性特征 [20] 人民币市场观测 政策工具跟踪 - 逆周期因子 - 截至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7.0949,较前一周周五贬值99个基点,逆周期因子走势表明央行对汇率态度从偏中性转向维稳汇率(人民币贬值预期方向) [22] 投资者预期及情绪跟踪 - 企业部门预期方面,8月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交易活跃、供求总体平衡,银行结售汇顺差,跨境资金净流入 [26] - 海外投资者预期方面,截至上周五,离岸与在岸人民币价差显示海外投资者对人民币的贬值情绪有所回落 [30] - 专业投资者预期方面,截至上周五,美元兑离岸人民币1年期NDF收盘价微幅下行,USDCNY风险逆转期权指标显示市场情绪变化不大,仅短期对人民币的贬值情绪微幅抬升 [32] 衍生品市场跟踪 - 香港人民币期货市场状况展示了港交所USDCNH期货主力合约成交价及相关基差情况 [37][38] - 新加坡人民币期货市场状况展示了新交所USDCNH期货主力合约成交价及相关基差情况,还对比了新交所与港交所USDCNH主力合约基差 [40][41][43] 重点关注数据及事件 一周全球重点事件回顾 - 中国:9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第三季度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国务院总理李强强调加力提效实施逆周期调节;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9月末M1、M2“剪刀差”刷新年内低值;9月CPI、PPI数据公布;《求是》杂志强调稳定市场预期;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拟举行;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支出同比增长 [46][47][48] - 美国:经济学家上调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但预计就业增长疲弱;美国实施对中国相关领域调查最终措施,中方反制;美方称关税取决于中国做法,中方敦促纠正错误;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经济活动变化不大;2025财年赤字下降,净关税收入增加;美国商会起诉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 [49][51][52] - 英国:截至8月的三个月失业率攀升,私营部门薪资增速放缓,就业市场降温触发降息预期升级;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未来一年可能降息,但警告不应过快降息 [53] - 欧元区:德国央行认为德国经济第三季度最多停滞不前 [54] - 其他:IMF上调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警告关税冲击削弱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预计到2029年全球公共债务规模将突破GDP的100% [54][55] 一周全球央行重点发言梳理 -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负责人表示中长期汇率稳定有基础,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商务部回应热点问题,将适时推出新的稳外贸政策 [55] - 美联储:多位官员表达降息观点,鲍威尔暗示可能停止收缩资产负债表,预计本月晚些时候降息;部分官员提及经济形势、监管措施等 [56][57][58]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若经济前景确定增强将收紧货币政策,鹰派委员田村直树认为通胀上行风险加剧 [59]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不能宣布降息周期结束 [60] - 其他:澳洲联储因劳动力市场紧张、通胀可能加速维持利率不变,未来政策决策将保持谨慎 [62] 本周重点关注金融、经济数据及事件 - 本周多个地区有重要金融、经济数据待公布,如中国央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GDP相关数据,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CPI数据等;欧洲央行多位官员有发言安排,美联储处于外部沟通静默期 [63] 国际相关行情 主要国家汇率行情 - 展示了美元指数及美元兑欧元、韩元、澳元等多种货币的汇率走势 [64][66][67] 大类资产联动 - 展示了伦敦金、VIX、Brent原油现货、WTI原油库欣价格、标准普尔50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大类资产的走势 [84][85][86] 资金面 - 展示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Shibor报价、SOFR报价等资金面相关情况 [94][96] 中美利差 - 展示了中美利差走势图及10年期美国、中国国债收益率情况 [98][99] 人民币汇率指数 - 展示了CFETS、BIS、SDR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势图 [102] 全球经贸摩擦跟踪 - 展示了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当月值及涉及金额当月同比和环比情况 [104][106]
美联储考虑停止缩表——全球经济观察第16期【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10-18 20:20
全球资产价格表现 - 全球主要股市涨少跌多,美股三大指数本周均上涨,标普500、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1.7%、1.6%和2.1% [2] - 海外主要市场债市收益率普遍下行,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3个基点 [2] - 商品市场表现分化,原油价格下跌,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本周分别下跌7.3%和6.4%,而伦敦金价本周上涨5.8% [2] - 美元指数走弱0.3% [2] 主要央行货币政策 - 美联储考虑停止缩表,鲍威尔表示未来几个月内将接近停止缩表所需水平,并认为当前准备金仍充足 [4] - 鲍威尔指出自上次美联储FOMC会议后就业和通胀前景没有太大变化,经济增长稳健但就业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4] - 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货币政策和经济处于良好状态,由于情况可能发生变化,不排除继续降息的可能性 [4] 美国经济动态 - 美国政府继续关门,参议院第十次否决临时拨款法案,若政府关门持续,美国农业部警告称11月起食品券资金将耗尽 [9] - 白宫预计裁员人数将超10000人,已有超4100名联邦雇员收到裁员通知 [9] - 美国地产信心改善,10月NAHB房屋建筑商信心指数上升5至37,为四月以来最高水平,受抵押贷款利率下降推动 [9] - 中小企业乐观程度下行,9月NFIB中小企业乐观程度指数下滑2点至98.8,为三个月低点 [9] - 美联储10月褐皮书显示近几周美国经济活动变化不大,就业水平总体稳定但裁员与自然减员增多,通胀保持上行 [10] - 区域性银行风险升温,锡安银行和西联银行因对不良商业抵押贷款计提坏账导致股价暴跌,市场对信贷体系潜在裂隙的忧虑升温 [10] - 美释放中美关税战缓和信号,美国财长宣称对华加征关税并非既定选项,双方有望于未来数周内通过磋商避免贸易战升级 [10] 其他地区经济动态 - 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202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上调至3.2%与3.1%,但预期全球增长仍将疲软 [17] - IMF指出不确定性、关税冲击以及劳动力供给冲击或抑制经济增长,美国通胀将高于目标水平且风险偏向上行 [17] - 欧洲工业生产延续疲弱,欧元区8月工业产值环比增速录得-1.2%,资本品产出是主要拖累项 [17] - 10月欧元区ZEW经济预期指数为22.7,下滑主因为法国预算争端持续 [17] - 日本工业产出收缩,8月日本工业产值环比下降1.5%,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主要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及需求不足影响 [17] 下周重点关注 - 下周重点关注数据包括欧元区10月制造业PMI、美国9月CPI、美国9月新屋销售等 [22] - 重要事件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 [22]
美联储紧急刹车!9万亿缩到6.6万亿后,鲍威尔为何突然认怂
搜狐财经· 2025-10-18 02:27
美联储政策转向 - 美联储宣布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政策发生显著转变 [1] - 过去三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9万亿美元削减至6.6万亿美元,累计缩表规模达2.4万亿美元 [1][3] - 政策转向的直接原因是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迹象显现,以及TGA账户和ONRRP账户资金接近枯竭 [3] 政策调整的宏观经济背景 - 美国通胀率曾飙升至6.2%,创30年新高,促使美联储启动缩表 [3] - 2025年美国GDP增速预期仅为1.6%,失业率预计升至4.5%,显示经济疲软 [3] - 招聘和裁员活动均有所减少,就业市场面临压力 [3]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政策宣布当日,道琼斯指数从下跌600点转为翻红,显示市场流动性预期改善 [4] - 科技股当日仍下跌,反映市场对经济前景存在担忧 [4] - 黄金价格突破4160美元/盎司,创下新高,避险需求旺盛 [5] 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 美联储停止缩表减轻人民币贬值压力,外资流出A股的压力相应减小 [5] - A股市场中资金驱动型板块可能获得更多机会 [5] - 中概股仍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 [6] 未来政策与市场展望 - 市场预测美联储10月份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3% [7] - 缩表进程预计在未来3个月内彻底结束,但资产负债表规模不会回到9万亿美元水平 [7] - 市场可能出现分化,被低估的银行股有上涨潜力,而高估值科技股可能持续震荡 [7] 历史经验与政策挑战 - 美联储需警惕重蹈2019年覆辙,当时缩表导致隔夜利率飙升至10%,迫使央行紧急干预 [8] - 经济调控面临平衡挑战,过度紧缩可能抑制经济增长,过度宽松则可能推高通胀 [8]
英伟达市值暴跌1.4万亿,黄金逆势大涨,鲍威尔重大发声
搜狐财经· 2025-10-17 12:52
科技股与半导体板块表现 - 科技股集体下跌,博通、特斯拉、亚马逊和英特尔等公司股价均下滑 [1] - 半导体和加密板块表现疲弱,出现资金流出 [1] - 英伟达收盘价报180.03美元,单日下跌8.29美元,跌幅达4.4% [1] - 英伟达市值单日蒸发2014亿美元(约合14378亿元人民币) [1] - 英伟达当日开盘价为184.77美元,交易区间为179.70-184.80美元,成交量为2.03亿股 [2] - 英伟达市值为43747.29亿美元,市盈率为50.86,每股收益为3.54美元 [2] 防御性及周期性板块表现 - 稀土、航空和基础设施板块逆势上涨 [2] - 捷蓝航空、卡特彼勒、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股价均有收获 [2] - 沃尔玛股价创下收盘新高 [2] 大宗商品市场动态 - COMEX黄金期货报4159.6美元/盎司,上涨0.64% [3] - 白银期货价格略微收跌 [3] - 原油价格下挫,WTI原油报58.7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报62.39美元/桶 [3] 美联储政策信号与官员评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指出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恶化,降息可能性存在,资产负债表缩减行动可能即将放缓 [3] - 鲍威尔表示过去一个月就业和通胀前景无重大变化,现有信息显示经济依然坚挺 [3] - 低失业率伴随工资增速放缓,移民减少和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导致劳动力增长放缓 [5] - 美联储理事鲍曼预计年底前还将进行两次降息 [8] - 纽约联储行长威廉姆斯支持年内进一步降息,认为劳动力市场正在温和降温而非加速恶化 [8] - 威廉姆斯指出关税使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但对通胀影响小于预期,仅推高通胀率0.25至0.5个百分点,基础通胀正朝向2%目标靠拢 [8] - 供应链指标正常,劳动力市场不再推高通胀,工资增长放缓有助于服务业通胀继续下降 [10] 市场情绪与宏观经济背景 - 市场情绪处于博弈状态,一方面担忧高利率压制经济,另一方面害怕降息引发新泡沫 [6] - 投资者对美联储言论高度敏感,反映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 [10] - 当前市场处于观望状态,投资者在权衡数据、政策和情绪等多重因素 [12][15]
美联储理事米兰:货币政策“过于紧缩” 呼吁50基点降息应对下行风险
新华财经· 2025-10-16 21:46
米兰强调美联储必须保持政治中立与专业聚焦。他表示:"美联储必须被视为一个诚实的参与者,绝不 能卷入气候变化、种族政治等问题。"他还呼吁,"美联储官员必须平等对待所有政府政策,而不仅仅是 强调关税",并补充道:"美联储必须讨论所有政府政策,否则一概不谈。"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6日电美联储理事米兰16日直言当前货币政策"过于紧缩",并呼吁在10月28日至29日 的FOMC会议上降息50个基点,以应对再度浮现的经济不确定性。 米兰强调:"政策维持紧缩的时间越长,下行风险越大。"他指出,由于中性利率迅速上升,今年货币政 策实际上已收紧约1.5个百分点。尽管美国经济"相当不错",但他警告,"25个基点的降息导致利率调整 速度慢于实际需求",难以有效缓冲潜在冲击。 米兰主张货币政策应"以预测为导向,而非以数据为导向"。他坦言:"有政府数据会好得多,利用替代 数据追踪通胀颇具挑战性。"这一立场与其对当前政策节奏的批评相呼应——他认为仅依赖滞后数据可 能导致反应迟缓。 米兰重申支持本月大幅降息的理由:"如果货币政策维持目前的紧缩水平,而经济又遭受类似冲击,这 将显著放大该冲击的负面影响。"他提及"上周出现的风险"增加了降息 ...
市场再临流动性危机?美联储或被迫提前放水
华尔街见闻· 2025-10-16 21:36
流动性状况转变 - 美联储常备回购便利工具单日操作规模达67.5亿美元,为今年二季度末以来最高,也是非季末环境下自疫情以来的最大规模[1] - 金融体系正从"流动性充裕"迈入"流动性紧张"区间[2] - 银行准备金总额首次跌破3万亿美元,该关口被视为"充裕准备金"与"紧张准备金"的分水岭[3] 关键预警指标 - SOFR与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之间的利差是流动性压力的早期预警指标,该利差近来已有轻微扩张[5] - 另一关键指标SOFR减去超额准备金利率在周三升至4个基点,为近年来非季末情况下的最高水平[16] - 隔夜回购利率高企,交易区间在4.30%-4.34%之间,普遍高于美联储政策利率[14] 流动性工具异常动态 - 除季度末时期外,SRF正常情况下很少使用,本次非季末大规模操作打破规律,说明市场真实流动性状况已悄然转变[7] - 美联储逆回购机制余额从2022年底的2.5万亿美元高峰跌至仅35亿美元,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8][9] - RRP用量跌至四年新低意味着美债融资的"被动池"正在枯竭,财政发债的融资压力将重新压向银行与资金市场[9] 市场压力与政策预期 - 分析指出流动性压力可能超出市场自身调节能力,SRF使用量大增说明临时资金压力已显现[14] - 美联储下午第二轮SRF拍卖无人申购,被视为缓解信号,说明上午的临时流动性需求可能已得到满足[17] - 观察人士认为需关注后续几天SRF与SOFR指标是否持续回落,若需求持续或扩大将迫使美联储加快重启流动性工具[18] 政策制定者反应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接近资产负债表缩减的"停止点",暗示缩表行动可能提前结束[10] - 高盛将结束缩表时间预期从2025年3月提前至2025年2月,巴克莱预计今年12月宣布停止缩表并于明年1月执行[10] - 当前的流动性压力可能迫使联储不只是暂停紧缩,更需重启量化宽松或回购工具等"注水"模式[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