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入市

搜索文档
本周聚焦:南向资金买了多少银行股?
国盛证券· 2025-06-22 19:45
报告核心观点 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股因业绩稳定、高分红、流动性好获险资青睐,南向资金增配港股银行;关税政策或短期冲击出口,但中长期国内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顺周期个股或有α,红利策略或具持续性 [1][4][5] 各部分总结 本周聚焦 南向资金买银行股情况 - 中长期资金入市:2025 年 1 月六部委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 2025 年起每年新增保费 30%投资 A 股;一季度保险公司投向股票增量资金 3893 亿元,同比多增 3823 亿元,占比提至 8.4%;截至 6 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分三批落地,累计规模 2220 亿元 [1][2] - 险资密集举牌银行:截至 6 月 20 日,险资举牌 16 次,涉及银行 8 次,如平安人寿举牌邮储银行 H 股等 [3] - 南向资金增配港股银行:2025 年以来南向资金持续增配港股银行,截至 6 月 20 日,净流入港股规模超 7000 亿元,银行净流入 1365 亿元;以 2024 年分红计算,银行行业股息率 4.19%,排名第三,中长期配置价值高 [4] 板块观点 关税政策或短期冲击出口,中长期国内扩张性政策有望落地托底经济,银行板块受益,顺周期个股或有α;经济修复需时间且降息有空间,红利策略或持续;顺周期关注宁波银行等,红利策略关注上海银行等 [5][8] 重点数据跟踪 - 权益市场跟踪:本周股票日均成交额 12151.22 亿元,环比降 1566.57 亿元;两融余额 1.82 万亿元,较上周降 0.02%;本周非货币基金发行份额 459.23 亿元,环比增 369.89 亿元,6 月以来发行 858.71 亿元,同比减 890.02 亿元 [9] - 利率市场跟踪:本周同业存单发行规模 11019.20 亿元,环比增 612.00 亿元,余额 21.66 万亿元,较 5 月末减 1640.30 亿元,发行利率 1.66%,环比降 2bps;本周半年国有大行+股份行转贴现平均利率 1.02%,环比降 3bps,半年城商行银票转贴现平均利率 1.18%,环比降 3bp;本周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平均 1.64%,环比降 1bp;本周新发行专项债 424.77 亿元,环比增 354.05 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发行 16904.12 亿元;本周新发行特殊再融资债 527.00 亿元,平均利率 1.87%,全年累计发行 17302.06 亿元 [10] 相关图表 - 各行业 2024 年分红计算的股息率(股价截至 2025 年 6 月 20 日) [14] - 保险资金运用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金额(单季度,亿元) [14] - 股票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的比重 [19]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净买入金额(亿元,截止 2025/6/20) [16] 主要新闻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设置科创成长层并明确要求,推出 6 项改革举措 [2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成《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办法》;认定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国际活跃保险集团 [21][22] - 财政部:1 - 5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96623 亿元,同比降 0.3%,支出 112953 亿元,同比增 4.2%;印花税 1787 亿元,同比增 18.8%,证券交易印花税 668 亿元,同比增 52.4% [22] 主要公告 - 多家银行有股权变动、高管变动、融资、分红、债券发行等情况,如重庆银行对公项目储备 300 亿元左右等 [23][25][28] 周度数据跟踪 - 各地区已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规模及平均利率,合计 56205 亿元,平均利率 2.32% [32] - 本周金融板块表现 [33] - 金融涨跌幅前 10 个股情况 [35] - 银行票据转贴价格走势 [36] - 资金市场利率近期趋势 [38] - 3 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走势(分评级) [42] - 股票日均成交金额和两融余额(截止 2025/6/20) [40] - 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规模(亿元,截止 2025/6/20) [44] - 银行转债距离强制转股价空间(元,截止 2025/6/20) [46] - 各类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情况(截止 2025/6/20) [47] - 非货币基金发行情况(亿份,截止 2025/6/20) [48] - 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发行情况(亿份,截止 2025/6/20) [48] - 银行板块部分个股估值情况(2025/6/20) [51] - 券商板块及部分个股估值情况(2025/6/20) [52] - 保险股 P/EV 估值情况(截止 2025/6/20) [53]
【股指期货周报】避险情绪影响,国内股指继续震荡走弱-20250622
浙商期货· 2025-06-22 1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避险情绪影响,国内股指继续震荡走弱,建议多头配置IH2509及IF2509,IM2506移仓换月至IM2509 [3] - 美国6月继续暂停降息,以伊冲突令油价抬升,全球通胀压力再起,关注中美后续磋商;国内经济数据改善、政策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及“国家队”增持等因素支撑市场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20日,国内外指数多数下跌,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22%、标普500指数下跌0.15%,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08%,上证指数下跌0.51%,中证1000指数下跌1.74%等 [11][12] - 本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指数多数下跌,美容护理、纺织服饰及医药生物等行业板块跌幅超3%,仅银行、通信等少数板块上涨 [12] 流动性 - 5月社融增速平稳,M2增速小幅回落,5月MLF净投放3750亿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至1.65%附近 [17][22] - 5月社融增量为2.29万亿,同比多增2247亿,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8.7%,环比持平;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8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贷款增速7.1%较前值下降 [22] - 5月M2同比7.9%,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M1同比2.3%,M1 - M2剪刀差收窄至 - 5.6%,资金利用率有所提升 [22] 交易数据及情绪 - 伊以冲突升级,股指本周震荡走弱,两市成交缩量至万亿附近 [25] - 一月新开户数157万,二月新开户数283万户,三月新开户数306万户,四月新开户数回落至192万户,五月新开户数继续回落至155.5万户 [34] 指数估值 - 2025年6月20日,主要股指估值分位数为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上证50,上证指数最新PB14.64,分位数64.72,万得全A最新PE为19.18,分位数01.82 [51] 指数行业权重 - 上证50银行、食品饮料及非银金融权重占比较高,依次为19.4%、16.57%及13.07%,电子行业板块成为第四大权重行业 [52] - 沪深300权重占比较为分散,前三大权重行业依次为银行、非银金融及电子,海光信息、寒武纪等纳入指数 [52] - 中证500及中证1000前三大权重行业完全一致,依次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但中证1000电子行业权重更高 [52]
银行理财首单以A类投资者身份参与的网下打新落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9:10
光大理财参与网下打新 - 光大理财以A类投资者身份参与深交所主板拟IPO企业信通电子(001388)的网下打新,申报价格为17元/股,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 [1] - 光大理财通过其管理的混合类产品"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参与此次网下打新,成为行业内首家以A类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2] - 此举有利于提高银行理财产品新股配售比例,增厚理财产品收益弹性,同时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生力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2] 信通电子公司概况 - 信通电子成立于1996年,核心产品包括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变电站智能辅控系统、移动智能终端等 [2] - 公司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25%~30%,在通信综合运维智能终端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2]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08%,净利润同比增长5.60%;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7%,净利润同比增长15.11% [2]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4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 [4] - 2024年1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4] - 截至2024年末,理财投向权益类资产余额为0.83万亿元,占比仅为2.58%,显示银行理财在权益类资产配置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4] 光大理财未来规划 - 公司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未来,将在有效管控风险基础上持续加大资本市场领域布局力度 [3] - 随着政策空间打开,理财机构预计会开发更多与资本市场相关的理财产品,进一步完善理财产品体系 [4]
银行理财首单以A类投资者身份参与的网下打新落地
中国基金报· 2025-06-20 19:00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6 月 20 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光大理财以 17 元 / 股的申报价格参与深交所主板拟 IPO 企业信通电子的网下打新,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成为行业内首家以 A 类投资者参与网 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以 A 类投资者身份参与网下打新 据记者了解,光大理财以其管理的混合类产品 " 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 " 参与了此次网下 打新,成为行业内首家以 A 类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过去,银行理财公司主要是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打新业务。此次银行理财公司上升为 A 类 投资者,可作为 IPO 优先配售对象,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 此举既有利于提高银行理财产品新股配售比例,努力增厚理财产品的收益弹性,也为资本市 场带来新生力量,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导读 】 光大理财以 A 类投资者身份参与网下打新,为行业内首家 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 银行理财公司能够以 A 类投资者参与网下打新,源于政策支持。据悉, 2024 年,中央政治 局会议明确提出要 " 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 " 。 今年 1 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
银行理财首单网下打新落地,光大理财一混合类产品成功入围有效报价
华夏时报· 2025-06-20 16:22
银行理财公司首单网下打新落地 - 光大理财管理的混合类产品"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申报价格为17元并成功入围有效报价[2][4] - 这是银行理财公司上升为A类投资者后首次直接参与网下打新,此前主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2][5] - 信通电子在输电线路智能巡检系统市场占有率25%~30%,通信综合运维智能终端细分市场第一,2023年营收增长19.08%,2024年增长7.97%,净利润分别增长5.60%和15.11%[4] A类投资者政策变化 - 2024年新规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政策待遇[5] - 此前A类仅包括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银行理财主要借助公募基金通道间接参与[5] - 光大理财4月已完成首单银行理财直接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项目,获配外高桥近2000万元[5] 银行理财权益投资现状 - 截至2023年末理财产品权益类资产余额0.83万亿元,占比仅2.58%[7] - 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多只产品跻身ETF前十大持有人[8] - 中银理财、民生理财等公司2025年发布被动指数投资策略理财产品[8]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组合拳鼓励银行理财加强权益市场投资,畅通入市渠道[7] - 预计将开发更多混合类、权益类"含权"产品,丰富理财产品体系[9] - 光大理财表示将持续加大资本市场布局力度[3]
金融价值观|中国太保:全力推进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实施
新华网· 2025-06-20 14:45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太保通过旗下太保资产全资设立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由新设基金管理公司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并由太保寿险进行全额认购,目前正全力推进该方案的具体落地实施[1] - 公司2024年10月起启动保险资金中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申请及筹备工作,并于2025年1月24日成功获批参与试点,总额度不超过200亿元[1] 政策环境与监管支持 - 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1] - 监管部门在偿付能力风险因子、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有利于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的作用,拓宽公司中长期权益资产配置空间[2] 市场环境与投资策略 - 当前利率中枢持续下行,保险资金配置压力较大,加大权益配置成为必然之举[2] - 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具备负债久期长、现金流稳定的特点,为配置中长期权益类资产奠定良好基础,能够抵御短期市场波动[2] - 公司将股息价值作为核心策略,寻找低估值、高分红、可持续成长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和合理长期资本增值[2] 行业前景与市场观点 -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资产估值与发达国家市场相比处于相对低位[2]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基础十分稳固[2]
银行理财首单网下打新落地!信通电子IPO发行 光大理财参与报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3:49
银行理财参与新股网下发行首单案例 - 光大理财以17元申报价参与信通电子网下打新 成为首家直接参与网下打新的银行理财公司 [1] - 信通电子发行价确定为16.42元/股 光大理财旗下阳光橙增盈绝对收益策略申报900万股并入围有效报价 [1] - 深交所积极推动该业务落地 通过调研走访指导银行理财机构完成业务流程制定和系统准备 [1] 政策环境与制度改革 - 202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打通理财资金入市堵点 2024年1月多部委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明确给予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2] - 证监会3月28日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新增银行理财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 [2] - 深交所修订实施细则 将银行理财产品纳入A类优先配售对象范围 与公募基金享受同等待遇 [2][3] 市场影响与行业意义 - 银行理财直接参与新股发行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中长期资金 同时为投资者创造更多投资机会 [1] - 理财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带动股票直投需求增长 此前主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参与打新 [1] - 制度改革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长钱长投"制度环境构建 [3]
券商分析师队伍告别高速扩张重点服务保险资管
证券时报· 2025-06-20 02:39
券商分析师队伍发展现状 - 截至6月19日券商分析师总人数为5787人,较年初仅净增41人,增幅显著低于往年同期水平 [1][2] - 2021年末至2024年末分析师数量分别为3545人、4068人、4781人和5746人,过去几年年均增幅达数百人 [2] - 行业已告别高速扩张阶段,转向注重质量与差异化竞争的稳健发展 [2] 头部券商分析师团队规模 - 20家券商拥有百人及以上分析师团队,44家券商分析师超50人 [3] - 中金公司以341名分析师居首,国泰海通287人第二,中信证券267人第三 [3] - 申万宏源、兴业证券分别以179人、178人位列第四、第五 [3] 券商合并与人员变动 - 国泰海通证券因合并分析师增至287人(增113人),原海通研究所所长路颖接任新所长 [4] - 国联民生证券分析师从96人减至94人,民生证券从106人减至95人,整合后由胡又文掌舵 [4] - 东方财富证券分析师净增24人(增幅超50%),引入多位首席分析师强化研究能力 [4] 分析师流动情况 - 西部证券、方正证券、华源证券新增15名及以上分析师,兴业证券、中邮证券增员超10人 [5] - 国投证券分析师净减19人,德邦证券净减17人,东北证券净减9人 [6] 保险资管业务转型 - 公募佣金改革后券商分仓收入锐减,保险资管成为新发力方向 [7] - 政策推动险资增加A股投资,部分券商险资佣金收入占比达25% [7] - 险资佣金费率(万分之三至四)低于原公募费率(万分之八),但规模上升提升性价比 [8]
企业年金投管人榜单出炉 国泰基金近三年含权组合业绩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6-19 15:15
企业年金市场概况 - 截至一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规模达3 73万亿元 [1] - 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7 46% [1] - 2007-2024年企业年金年平均收益率6 17% 仅3个年度负收益且最低仅-1 83% [2] 政策导向变化 - 人社部首次采用"近三年累计收益率"替代传统当年口径考核指标 [1] - 证监会明确要求对养老金 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1] - 监管层强调长周期考核能熨平短期波动 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制度突破 [2] 国泰基金业绩表现 - 单一计划含权类组合近三年收益率11 86% 位列22家投管人第一 [1] - 单一计划固收类组合收益率12 02% 全市场第五 [1] - 集合计划含权类组合收益率11 13% 全市场第一 固收类11 48%位列第三 [1] - 唯一在四类组合产品近三年收益率均突破10%的管理机构 [1] 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年金是近年来管理规模增长最快的专业机构投资资金 [2] - 投资业绩稳定性突出 波动水平显著低于市场同期表现 [2] - 人社部明确将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 更加注重基金中长期收益 [2]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7:47
资本市场发展策略 - 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 构建内生稳定机制 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预判 支持上市公司使用货币政策工具 强化监管和预期管理 提振市场信心 [1] - 深化科创板改革 提升包容性和适应性 推动制度改革 健全科技型企业识别机制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促进资源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集聚 [1] 并购重组与资金引入 - 落实"并购六条" 发挥资本市场主渠道作用 打通并购市场堵点 提高重组审核时效 推动优质未盈利资产收购和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2]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构建长线长投生态 引入长期资金 丰富ETF产品布局 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市场建设 健全股票期权产品体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