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资
icon
搜索文档
新加坡淡明资本落子上海 240亿重注中国结构性机遇
新浪证券· 2025-06-30 11:24
公司动态 - 淡明(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安耐德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登记,标志淡马锡旗下淡明资本中国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1] - 淡明资本为外商独资私募机构,注册资本2100万元人民币,注册及办公地均在上海静安区,由淡明资本全资控股 [1] - 淡明资本首期基金True Light Fund I完成240亿元募资,距离登记仅过去20个月 [1] 战略布局 - 淡明资本采用独立运营模式向外部投资者募集资金,与母公司淡马锡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不同 [2] - 全球仅设上海与新加坡两个办公室,团队不足20人但多数拥有淡马锡职业履历,形成"轻量级团队、重型资本"配置 [2] - 董事会阵容显示深耕中国意图,包括淡马锡中国区总裁吴亦兵担任董事,董事长谢松辉曾领导淡马锡新加坡与中国市场团队 [2] 行业趋势 - 外资PE集体重注中国,中东同行如阿联酋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在北京设办公室,沙特主权基金在深圳成立私募基金 [3] - 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定位从短期套利转向对数字化、老龄化、可持续消费等长期社会趋势的陪伴 [6] - 资本市场周期性波动下,中国企业凭借工程人才库、高效供应链和创新基因成为国际资本核心标的 [6] 投资策略 - 投资围绕中国四大长期结构性趋势:数字化进程、人口老龄化、可持续生活方式及未来消费模式 [4] - 采用三层布局:直接股权投资(生命科学、科技领域)、二级市场股票投资(错杀优质标的)、LP投资(本土PE/VC基金网络) [4] - 典型案例包括2023年11月对维亚生物15亿元注资,该公司市值从200亿港元峰值跌至20亿港元附近 [4] 重点投资 - 医疗与科技双赛道布局:参与协作机器人企业节卡10亿元D轮融资(2022年7月),投资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2023年1月) [4] - 2025年3月通过太白投资及自有基金参与联影医疗股权受让,加码高端医疗设备领域 [4] - 抓住港股历史性低估窗口,分析师指出港股"下跌空间有限,上涨空间巨大" [5] 资本动向 - 外资"集体东迁"趋势明显,美国汉领资本上海办公室投入运营,黑石拿下QDLP试点资质 [5] - 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判断"中国资本市场被低估是全球共识" [6] -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倪以理观点"The next China is China"正在被资本行动验证 [6]
前5月海南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海南日报· 2025-06-29 09:53
工业领域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6%,较1月至4月加快0 4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 2% [2] - 精甲醇、初级形态塑料、合成纤维聚合物、光纤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显著增长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 9%,利润总额增长23 5% [2] 市场销售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9 70亿元,同比增长6 7%,较1月至4月加快0 6个百分点 [2] -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汽车类零售额增长76 1%,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 5倍 [2] 投资领域 -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拉动投资增长5 6个百分点 [3] - 公共服务投资增长25 1% [3]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多个行业投资大幅增长 [3] 对外经济 - 服务进出口总额282 85亿元,同比增长20 6%,其中出口增长66 7% [3] -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 8%,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 5% [3] 民生与环境 - 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 4% [3]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 2%,地级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内河(湖)水质达标率95 2%,同比提高5 1个百分点 [3]
人民币升破7.16!现在换美元是亏还是赚?
搜狐财经· 2025-06-29 06:59
人民币汇率升值表现 - 离岸人民币汇率突破7.16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两个月内涨幅近900个基点 [1] - 2025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72% 涨幅超过韩元、日元等亚洲主要货币 [1] - 在岸人民币汇率收于7.1699 离岸汇率涨至7.1665 境内外价差缩小至34个基点 [3] 升值驱动因素 - 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接近尾声 市场预期降息削弱美元吸引力 [5] - 中国5月贸易顺差扩大 企业结汇需求强劲 银行间市场美元抛盘增多 [5] - 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A股 外资将美元兑换人民币投资中国市场 [5] 央行政策影响 - 6月20日至28日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调升68个基点 6月28日报7.1627释放稳定信号 [3] 行业影响分析 - 出境旅游及海淘受益 兑换1万美元较去年节省约1400元人民币 [8] - 出口企业承压 外贸客户压价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8] 汇率未来展望 - 机构预测下半年人民币维持强势 主要波动区间7.1至7.2 [9] - 技术面显示7.15可能成为关键支撑位 但需警惕美联储政策突变 [7][9]
对话瑞银证券董事长胡知鸷:整合以共赢为最终目的,紧跟政策方向布局深耕
券商中国· 2025-06-28 16:19
瑞银证券全资控股进程 - 中国证监会已对瑞银成为瑞银证券唯一股东的事项准予备案,全资控股进入倒计时 [1] - 瑞银证券董事长胡知鸷表示,全资控股是瑞银深耕中国市场36年的结果,从一开始战略就是全面铺开 [2] 瑞银证券的发展路径 - 2006年瑞银耗资17亿元拿下北京证券重组后20%股权,看重其全牌照优势,开创外资参股中国全牌照证券公司先河 [3] - 从2018年增持至51%控股,到2022年持股67%,再到如今全资控股,历时近20年打造契合自身需求的全牌照独资证券公司 [3] - 相比于最初只有投行牌照的外资券商,瑞银证券依托全牌照协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成长路径难以复制 [3] 瑞银与瑞信在中国的整合 - 2023年3月瑞银以30亿瑞郎收购瑞信后,中国区高管就两家证券公司整合进行多次深入面谈 [6] - 整合达成多方共赢:获得监管信任、客户认可、战略合作伙伴流畅交接、员工合理调配 [6] - 瑞银选择与北京国资公司合作,保留瑞信证券14.99%股权,出售36.01%股权予北京国资公司 [6] 瑞银的一体化优势 - 全资控股后将强化一体化优势,为客户制定专业综合化服务方案,拥有集团整体支撑 [8] - 成立多个联动小组,通过不同业务条线协作建立良性生态圈,快速调动集团资源满足客户需求 [8] - 在严监管背景下,只有准备就绪的参与者才能获得"抢跑"机会,对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要求更高 [8] 瑞银在中国市场的角色 - 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在外资券商中处于领先地位,扮演"超级联络人"角色 [9] - 强化全球实体间一体化战略,促进中国市场与全球联动,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9] - 自2003年首家获批QFII资格起,不断将境外投资者带进中国,参与多家中资企业港股发行 [9] 瑞银对中国市场的布局 - 持续深入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资本市场,基于对政策的理解制定并修正自身战略 [11] - 相信国内政策环境将延续,为企业提供更包容环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12] - 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融资,创造更好盈利回报反哺金融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13] - 进一步强化境内外业务联动优势,在金融双向开放背景下已做好准备抓住新业务机会 [13]
年内10家保险机构发布股东变更公告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8 00:52
保险机构股权变动概况 - 2024年以来已有10家保险机构发布11份股东变更公告 合计转让股份超过105亿股 [1] - 华泰资管股权变更:上海资义将所持5460万股(占比9.09%)转让给华泰保险集团 后者实现100%控股 [1] - 国宝人寿股权变更:四川雄飞通过公开拍卖转让1.5亿股(占比7.576%)给眉山市宏宇资产 完全退出股东行列 [1] - 2024年全年共发生33起保险机构股权转让 其中12起已完成交易 [1] 股权变动特征与动因 - 2024年保险股权转让呈现"三多"特性:数量多 挂牌轮次多 涉及主体多 [2] - 央企退出非主业金融企业受"退金令"影响 中小险企因盈利疲软导致股权估值跌至历史低位 [2] - 外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华泰保险集团完成"合资转外资"转型 安达有限公司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安盛保险 忠利保险等全球头部保险公司通过受让股份方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 [2] 外资加码中国市场动因 - 长期看好中国保险市场增长潜力 特别是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 [3] - 金融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营商环境改善降低外资进入门槛 [3] - 外资希望借助中国数字化转型浪潮 分享科技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红利 [3] 外资进入的行业影响 - 引入精细化定价模型 新型营销模式与养老金融经验 推动行业创新 [3] - 产生"鲇鱼效应" 促进保险机构提升服务效率 打破产品同质化困局 [3]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20250627
国贸期货· 2025-06-27 15:54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1号 【C 国贸易所得 股 指 行 信 综 回顾:昨日收盘,沪深300下跌0.35%至3946;上证50下跌0.34%至 2738.5: 中证500下跌0.41%至5838.2: 中证1000下跌0.45%至6247.8。沪 深两市成交额15832亿,较昨日小幅缩量196亿。行业板块涨少跌多,船 舶制造、旅游酒店、采掘行业、多元金融、银行板块涨幅居前,化学制 药、半导体、医疗服务、美容护理、汽车整车板块跌幅居前。 热评:昨日股指小幅收跌,前两日强势领涨的金融板块有所走弱,但市 场成交量维持高位,接近1.6万亿水平。当前国内外消息面较为真空,股 指经历强势突破后,在情绪和流动性的驱动下进一步走强的概率较高, 后续关注宏观增量信息对股指方向的指引。本周股指强势上涨的主要原 因有三:一是伊以局势快速反转,以伊全面停火,地缘政治冲突的扰动 缓解。二是,特朗普表示美国利率应该至少调降200-300个bp,海外降息 预期提升。三是近期几次重要会议和高层讲话显示国内金融政策对外开 放步伐加快,海外资金流入预期增强。 宏观金融数据日报 国贸期货研究院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郑雨婷 期货执业 ...
又一纯外资GP落地上海
搜狐财经· 2025-06-27 12:08
文:韦亚军 2025年6月16日,淡明私募完成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业务类型涵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许晔。 许晔在中国建设银行体系内有着长达24年的工作经历,出任过建设银行人力资源部总行本部管理处业务经理、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建信信托副总裁、建 设银行资产托管业务部资深副经理等职务,2021年8月离开建行后加入淡马锡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2025年4月成为淡明私募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棍棒打不断经济原理",外资GP积极入华。 近日,淡马锡在华投资布局又有新动态。其旗下 "淡明资本" 在国内全资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淡明(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淡明私 募"),已完成中基协管理人登记。 不过,据中基协公示信息,淡明私募当前的基金管理规模仅处于0-5亿元区间,暂无公开在管基金信息。 与淡马锡相比,淡明资本的投资策略相对更为灵活,能够跨资产类别、行业及投资阶段进行布局。 此外,与淡马锡以自有资金投资的模式不同,淡明资本是独立运营且独立对外募集资金,主要聚焦大中华区。 第一支基金,募资了240亿元 据公开报道,淡马锡旗下淡明资本于2023年宣布第一支 ...
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取得积极成效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成交额近250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6-27 05:54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 截至6月24日22个地区已开展225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参与外贸企业和采购商超过1 9万家成交额248亿元 [1] - 主要电商平台和批发零售企业为外贸企业建立内销直通车连锁商超开设700多个线下专柜11家电商平台设立线上专区 [1] - 商务部推动解决企业集中反映的30项标准认证问题为外贸企业申请强制性认证开辟绿色通道 [1] - 下半年商务部将举办330多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用好重要展会消费活动步行街电商平台提升活动影响力 [1] - 商务部落实三增三减支持政策包括增财政投入信贷规模保险覆盖和减房租展位费流量费 [1] 稳外资与对外开放 -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推动教育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 [2]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拓展多领域开放合作与创新集成 [2] - 上半年商务部在境内外举办19场重点活动持续宣介中国综合引资优势和巨大投资机遇 [2]
稀土,大消息!商务部回应!
券商中国· 2025-06-26 16:50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核心内容 - 中国依法加快稀土出口许可审批 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 并将持续加强审批工作 愿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对话[2] - 1-5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16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155.2亿美元 增长20.8%[3] - 1-5月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19.4亿美元 增长5.4% 新签合同额986.8亿美元 增长13% 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完成营业额505.9亿美元 增长3.9% 新签合同额849.3亿美元 增长20.7%[3] 外资政策与营商环境 - 将推动教育、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扩大电信、医疗领域开放试点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4] - 上半年已在境内外举办19场"投资中国"重点活动 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支持各地精准招商活动[4] - 将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赴重点国别地区开展投资推介 引入高质量外资项目[4]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下半年将举办330多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7] - 落实15条支持政策 重点实施"三增三减"政策 用好财政金融保险支持措施 减免企业展位费流量费租金[8] - 实施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倍增行动 培育领军企业 建设综合服务平台 提升企业一体化经营能力[9]
稀土,大消息!商务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6-26 16:27
商务部对欧盟稀土出口审批情况 - 中国高度重视全球产供链稳定与安全 依法加快稀土出口许可审查并已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 [2] - 中方愿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 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2] 对外投资数据 - 1—5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16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4] - 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55.2亿美元 增长20.8% [4] - 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619.4亿美元 增长5.4% 新签合同额986.8亿美元 增长13% [4] - 在"一带一路"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5.9亿美元 增长3.9% 新签合同额849.3亿美元 增长20.7% [4] 外资营商环境优化 - 商务部将推动解决外资企业关切 完善引资政策 提供更好营商环境 [6] - 继续落实《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扩大教育、文化、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 [6]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拓展多领域开放合作与创新集成 [6] - 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上半年已在境内外举办19场重点活动 [6] - 计划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赴重点国别开展投资推介 支持各地精准招商 [6] 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 下半年将举办330多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8] - 落实15条支持政策 重点推进"三增三减"措施 减免企业展位费、流量费、租金 [8] - 实施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倍增行动 培育领军企业 建设综合服务平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