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务

搜索文档
博众精工(688097):积极开拓新业务 构建技术平台型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4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2.05%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下降0.8%,归母净利润-0.31亿元 [1] 业务拓展 - 消费电子领域覆盖全系列终端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TWS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AR/MR/VR设备、电子雾化等,产品系列纵向延伸至前端零部件、模组段的组装、检测、量测、测试等环节 [2] - 新能源领域隧道腔注液机实现国内大批量交付并取得行业头部客户海外量产订单,通过CE体系认证,研发的方腔注液机提升设备柔性产能与成本平衡,高速热复合切叠一体机在国内外取得新的大客户突破 [2] 半导体领域进展 - 聚焦光通信、3C精密组件及先进封装等细分市场,加大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 [3] - 高精度共晶机新产品星威EF8621、EH9721获得行业全球领军企业400G/800G批量订单,核心技术如高精度拾取贴合系统、高效共晶加热系统、wafer供料系统达国际先进水平 [3] - 高速高精度固晶机在3C头部企业多家生产基地样机测试中进展顺利,未来将加大AOI检测机投入并与先进封装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2027年收入分别为61.33亿元、73.11亿元、87.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亿元、6.83亿元、8.45亿元 [4] - 给予25年25倍PE,对应六个月目标价29.8元 [4]
中国平安(601318):价值率改善驱动NBV同比+34.9% 银保渠道增速亮眼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核心观点 - 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一季度价值率显著改善驱动NBV同比+34 9%至128 9亿元,NBVM同比+10 4pct至32 0% [1][3] - 财险业务品质显著改善,综合成本率同比-3 0pct至96 6%,承保利润同比+755 5%至27 6亿元 [1][5] - 资产端持续加大高股息股票配置,其他权益工具规模同比+81 3%至4770 8亿元,综合投资收益率同比+0 2pct至1 3% [1][6][7] 整体业绩 - 一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2 4%至379 1亿元,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母营运利润同比+5 0%至268 6亿元 [2][3] - 归母净利润同比-26 4%至270 2亿元,主因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18 0亿元(24Q1为收益344 9亿元) [3]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 - NBV增长主要由价值率提升驱动,首年保费同比-19 5%至455 9亿元 [3] - 代理人渠道人均NBV同比+14 0%,整体NBV同比+11 5%,代理人数量同比+1 5%至33 8万人 [4] - 银保渠道NBV同比+170 8%,社区金融服务渠道NBV同比+171 3% [4] 财险业务 - 保险服务收入同比+0 7%至811 5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7 7%至851 4亿元 [5] - 车险保费同比+3 7%至537 4亿元,非车险保费同比+15 1%至314 0亿元 [5] 资产端表现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 92万亿元,较年初+3 3% [7] - 其他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205 3亿元(24Q1为-1 1亿元),净投资收益率0 9%同比持平 [6][7] 其他业务 - 银行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5 6%至81 7亿元,营收同比-13 1%至337 09亿元 [8] - 资管业务归母净利润同比+19 2%至10 9亿元,金融赋能业务剔除一次性损益后营运利润改善至5 5亿元(24Q1亏损2 0亿元) [8] 展望与估值 - 银保渠道将拓展头部股份行、城商行等潜力渠道,资产端持续增配红利资产 [1][9] - 当前2025年PEV为0 61倍,股息率5 1%,目标价71 2元对应2025年PEV 0 85倍 [9]
汤姆猫:研发投入占比持续提升 AI创新业务开辟全新增长曲线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21:4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43亿元 [1] - 归母净利出现亏损主要因计提商誉等资产减值 剔除减值影响后归母净利约7807万元 [1] - 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同比下滑 受新游戏、AI硬件产品贡献收入有限及客户广告竞价机制改革等因素影响 [1] 行业环境与竞争 - 2024年全球互联网营销市场增长受限 游戏行业受短视频、短剧等新兴娱乐形态冲击 部分产品活跃用户数下滑 [1] 研发投入与游戏产品储备 - 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12 25%提升至2024年的23 50% [1] - 储备产品包括《金杰猫启蒙家园》《汤姆猫小镇》《汤姆猫总动员2》 计划2025年陆续上线 预计贡献增量业绩 [1] AI创新业务进展 - 2024年12月下旬推出首款汤姆猫AI情感陪伴机器人 搭载情绪感知、多模态交互及长期记忆模块 支持个性化对话 [2] - 产品上线抖音后获97%好评率 [2] - 公司计划以该产品为基础扩展不同IP、价位的AI硬件矩阵 加速市场推广抢占家庭陪伴场景 [2]
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平稳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超预期-20250428
交银国际· 2025-04-28 2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4年资产减值拨备计提充足,为2025年盈利平稳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寿险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医养生态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股息率约6%,估值吸引,维持买入评级 [5] 公司更新 - 中国平安保险(2318 HK)收盘价45.95港元,目标价60.00港元,潜在涨幅+30.6% [1]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59.70港元,52周低位32.85港元,市值924,924.85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50.03百万,年初至今变化-0.22%,200天平均价46.13港元 [3] 财务数据一览 收入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913,789、1,028,925、1,057,335、1,104,822、1,153,54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8%、12.6%、2.8%、4.5%、4.4% [4] 净利润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85,665、126,607、120,657、125,391、130,9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每股盈利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4.70、6.95、6.63、6.89、7.19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市盈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9.2、6.2、6.5、6.3、6.0倍 [4] 每股内含价值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76.34、78.12、80.18、83.18、88.55人民币 [4] P/EV - 2023 - 2027E P/EV分别为0.6、0.6、0.5、0.5、0.5倍 [4] 市账率 - 2023 - 2027E市账率分别为0.87、0.85、0.78、0.73、0.68倍 [4] 公司业务分析 归母营运利润与净利润 - 2025年1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2.4%,增长来自寿险健康险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6.4%,因寿险二永债投资浮亏75亿元和平安好医生并表一次性估值下降34亿元 [5] 新业务价值 - 1季度新业务价值同比增34.9%,代理人、银保/社区金融渠道分别增11.5%、170.8%/171.3%;FYP口径新业务价值率28.3%,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1季度末个险代理人数量33.8万人,较2024年末减少6.9% [5] 财险业务 - 1季度财险原保费同比增7.7%,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0.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改善3个百分点 [5] 投资收益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3.3%,未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0.9%,同比持平 [5] 偿付能力 - 1季度末平安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3.7%,较2024年末上升47.3个百分点 [5] 主要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汇总 保费服务收入增速 - 寿险及健康险2023 - 2027E增速分别为-3.7%、-0.1%、1.0%、2.0%、2.0%;财险2023 - 2027E增速分别为6.5%、4.7%、6.5%、6.0%、5.4% [6] 合同服务边际 - 2022 - 2027E分别为818,683、768,440、731,312、701,015、674,969、652,34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6.1%、-4.8%、-4.1%、-3.7%、-3.4% [6] 综合成本率 - 2022 - 2027E分别为99.6%、100.7%、98.3%、98.0%、98.0%、97.9% [6] 新业务价值率 - 基于首年保费2023 - 2027E分别为18.7%、26.0%、25.6%、25.9%、26.1% [6] 投资收益率 - 净投资收益率2022 - 2027E分别为4.37%、3.90%、3.36%、3.23%、3.16%、3.13%;总投资收益率2022 - 2027E分别为2.26%、2.74%、3.95%、3.65%、3.63%、3.60% [6] 新业务价值 - 2023 - 2027E分别为31,080、40,024、41,294、43,392、45,44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8.8%、3.2%、5.1%、4.7% [6] 内含价值 - 寿险2022 - 2027E分别为874,786、830,974、835,093、872,398、930,285、992,853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5.0%、0.5%、4.5%、6.6%、6.7%;整体2022 - 2027E分别为1,423,763、1,390,126、1,422,602、1,459,994、1,514,623、1,612,482百万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2.4%、2.3%、2.6%、3.7%、6.5% [6] 归母净利润 - 2022 - 2027E分别为111,008、85,665、126,607、120,657、125,391、130,9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2.8%、47.8%、-4.7%、3.9%、4.5% [6] ROAE - 2023 - 2027E分别为9.7%、13.9%、12.5%、12.1%、11.7% [6] 归母营运利润 - 2022 - 2027E分别为146,895、117,989、121,862、128,597、134,649、139,979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19.7%、9.1%、5.5%、4.7%、4.0% [6] 营运ROAE - 2023 - 2027E分别为13.3%、13.3%、13.3%、13.0%、12.5% [6] 每股分红 - 2023 - 2027E分别为2.43、2.55、2.65、2.75、2.85人民币元 [6] 基于OPAT的分红率 - 2023 - 2027E分别为37.5%、37.9%、37.5%、37.2%、37.1% [6] 盈利预测调整 2025E - 新业务价值原预测42,94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41,294百万人民币,变动-3.8%;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25.8%,新预测25.6%,变动-0.3ppt等 [7] 2026E - 新业务价值原预测45,120百万人民币,新预测43,392百万人民币,变动-3.8%;新业务价值率原预测26.1%,新预测25.9%,变动-0.3ppt等 [7]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 - 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多家公司,均为买入评级,各公司有收盘价、目标价、潜在涨幅等信息 [10] 财务数据(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 损益表 - 展示2023 - 2027E保险服务收入、银行业务利息净收入等多项收入与支出数据 [11] 资产负债表 - 展示2023 - 2026E货币资金、发放贷款及垫款等多项资产与负债数据 [11] 主要指标 增长率 - 投资资产、总资产等多项指标2023 - 2027E的增长率情况 [12] 盈利指标 - 财险综合成本率、净投资收益率等多项盈利指标2023 - 2027E的情况 [12] 内含价值及新业务价值 - 合同服务边际、内含价值等多项指标2023 - 2027E的情况 [12] 每股指标 - 每股内含价值、每股收益等多项指标2023 - 2027E的情况 [12]
25Q1原料药板块业绩表现良好,关注API品种价格企稳、制剂一体化、新业务转型三条主线
天风证券· 2025-04-28 20: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原料药一季度业绩披露接近尾声,整体原料药板块业绩呈边际企稳回升趋势 [1] - 2025年原料药品种价格有望保持平稳,出货量持续提升,整体板块或迎来恢复性回暖 [1] - 部分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制剂品种放量,制剂一体化初期企业在2 - 3年内制剂业务放量对利润端贡献或较明显 [2] - 2025年初原料药企业新业务转型陆续进入收获期,如创新药、复杂制剂、新分子类型等方面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料药品种价格边际企稳 - 2024年原料药价格持续下降,2025Q1部分品种价格边际企稳,同比仍降但环比企稳甚至提升 [1] - 2024年板块以价换量,2025年有望进入价稳量增阶段 [1] 制剂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 - 天宇股份等企业一季度业绩增长部分源于制剂品种放量,路径为品种矩阵扩张、国采续约 [2] - 制剂年收入5亿元以下处于初期阶段的企业,2 - 3年内制剂业务放量对利润贡献或明显 [2] 新业务转型陆续进入收获期 - 传统原料药业务毛利率萎缩,新业务拓展是转型必经之路,创新业务需提前布局 [3] - 2025年初部分企业新业务进入收获期,如华海药业创新药、仙琚制药复杂制剂、奥锐特新分子类型 [3] 建议关注 - 原料药价格边际企稳关注天宇股份、九洲药业;制剂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关注天宇股份、美诺华;创新业务转型陆续进入收获期关注华海药业、奥锐特 [6]
中国平安(02318):归母营运利润平稳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超预期
交银国际· 2025-04-28 12: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4年资产减值拨备计提充足,为2025年盈利平稳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寿险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医养生态布局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股息率约6%,估值吸引,维持买入评级 [5] 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中国平安保险(2318 HK),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45.95港元,目标价60.00港元,潜在涨幅+30.6% [1] - 52周高位59.70港元,52周低位32.85港元,市值924,924.85百万港元,日均成交量50.03百万,年初至今变化-0.22%,200天平均价46.13港元 [3] 财务数据 收入与利润 - 2023 - 2027E收入分别为913,789、1,028,925、1,057,335、1,104,822、1,153,5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2.6%、2.8%、4.5%、4.4% [4]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85,665、126,607、120,657、125,391、130,99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盈利分别为4.70、6.95、6.63、6.89、7.1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47.8%、-4.7%、3.9%、4.5% [4] - 2023 - 2027E每股内含价值分别为76.34、78.12、80.18、83.18、88.55元人民币 [4]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9.2、6.2、6.5、6.3、6.0倍,P/EV分别为0.6、0.6、0.5、0.5、0.5倍,市账率分别为0.87、0.85、0.78、0.73、0.68倍 [4] 业务表现 归母营运利润与净利润 - 2025年1季度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2.4%,增长主要来自寿险健康险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6.4%,主要由于寿险板块二永债投资浮亏和平安好医生并表一次性估值下降 [5] 新业务价值 - 1季度平安新业务价值同比增34.9%,代理人渠道同比增11.5%,银保/社区金融渠道同比分别增170.8%/171.3%;FYP口径新业务价值率28.3%,同比提升11.4个百分点 [5] 财险业务 - 1季度财险原保费同比增7.7%,财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0.7%,综合成本率96.6%,同比改善3个百分点 [5] 投资收益 - 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3.3%,未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1.3%,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0.9%,同比持平 [5] 偿付能力 - 1季度末平安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3.7%,较2024年末上升47.3个百分点 [5] 业务指标假设及预测 保费服务收入增速 - 2022 - 2027E寿险及健康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7%、-0.1%、1.0%、2.0%、2.0%;财险保费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6.5%、4.7%、6.5%、6.0%、5.4% [6] 合同服务边际 - 2022 - 2027E合同服务边际分别为818,683、768,440、731,312、701,015、674,969、652,345百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速分别为-、-6.1%、-4.8%、-4.1%、-3.7%、-3.4% [6] 新业务价值率与投资收益率 - 2023 - 2027E基于首年保费的新业务价值率分别为18.7%、26.0%、25.6%、25.9%、26.1%;净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90%、3.36%、3.23%、3.16%、3.13%;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2.74%、3.95%、3.65%、3.63%、3.60% [6] 其他指标 - 2023 - 2027E新业务价值分别为31,080、40,024、41,294、43,392、45,443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速分别为-、28.8%、3.2%、5.1%、4.7% [6]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E和2026E新业务价值、新业务价值率、寿险内含价值、内含价值、综合成本率、总投资收益率、归母净利润、归母营运利润、营运ROAE、ROAE等指标均有调整 [7]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金融行业覆盖公司包括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等多家公司,均给予买入评级 [10]
期货公司年报、一季报透视:营收波动加大 行业分化加剧
证券时报· 2025-04-28 01:27
期货行业整体态势 - 期货公司营业收入波动显著加大 行业竞争和分化加剧 [1] - 2024年期货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2.93亿元 同比增长2.97% 累计实现净利润94.71亿元 同比下滑4.1% [2] - 行业连续第三年出现净利润下降 在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17家公司中 仅有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2] 新规影响 - 2024年11月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新规 对贸易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 显著影响财报中营业收入及营业支出的列示口径 但对业务盈亏无影响 [1] - 新规实施后 永安期货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7.51% 但按新规可比口径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13% 降幅明显收窄 [2] - 南华期货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6.20% 主要受新规影响 但净利润同比增长0.13% 未受波及 [1] 公司业绩表现 - 弘业期货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43亿元 同比增长259.1% 归母净利润120万元 扭亏为盈 其他业务收入达5.6亿元 主要来自子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扩展 [1] - 永安期货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77亿元 同比下降47.51% 归母净利润929.46万元 同比下降88.08%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 [2] - 南华期货2025年一季度营收5.34亿元 同比下降46.20% 归母净利润8573.83万元 同比增长0.13% [1]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期货公司凭借资本实力 品牌优势和综合服务能力优势 市场份额将持续扩大 强者恒强格局巩固 [3] - 中小型期货公司若无法在差异化竞争中突围 可能面临更大经营压力 [3] - 传统经纪业务收入增长受限 期货公司需优化收入结构 提升场外衍生品 风险管理 财富管理等创新业务的盈利能力 [3] 行业挑战 - 期货交易所返还政策调整 行业竞争加剧及低利率环境影响 导致期货公司经营压力增加 [2] - 手续费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传统经纪业务利润进一步下滑 创新业务监管要求将更加严格 [3]
中国太保(601601):2025年一季报点评:银保拉动NBV增长,投资波动利润承压
华西证券· 2025-04-27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太保的投资评级为“买入”[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太保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加权平均ROE也有所下降;寿险方面银保新单高增拉动NBV增长,财险保费稳增且承保改善,但投资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拖累净利表现;继续看好公司负债端经营质态稳步改善,维持“买入”评级[1][2][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2025Q1,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937.17亿元,同比-1.8%;归母净利润96.27亿元,同比-18.1%;加权平均ROE为3.5%,同比-1.1pp;太保寿险NBV为57.78亿元,同比+11.3%,可比口径下同比+39.0%;太保产险COR为97.4%,同比-0.6pp [2] 分析判断 寿险 - 2025Q1太保寿险规模保费1184.22亿元,同比+11.8%;保险服务收入209.80亿元,同比+0.6% [3] - 代理人渠道新单承压,规模保费828.74亿元,同比-2.3%,新保保费136.68亿元,同比-15.2%,续期保费692.06亿元,同比+0.7%,新保规模保费中分红险占比18.2%,代理人总人力规模企稳正增,核心队伍产能稳定 [3] - 银保渠道新单保费高增,规模保费257.22亿元,同比+107.8%,新保保费201.14亿元,同比+130.7%(新保期缴保费45.11亿元,同比+86.1%),续期保费56.08亿元,同比+53.2% [3] - 2025Q1太保寿险NBV为57.78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39.0%;新保业务规模保费423.54亿元,同比+29.16%;可比口径下NBVM同比+1.0pp至13.6% [3] 财险 - 2025Q1,太保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1.08亿元,同比+1.0%,其中车险保费268.33亿元,同比+1.3%,非车险保费362.75亿元,同比+0.7% [4] - 2025Q1太保产险承保改善,COR为97.4%,同比优化0.6pp,预计系自然灾害损失减少和公司加强精细化管控 [4] 投资 - 2025Q1,集团投资资产28102.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投资资产净投资收益率为0.8%,同比持平;总投资收益率为1.0%,同比-0.3pp [5] - 2025Q1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55亿元,较2024Q1的151.04亿元显著下滑,拖累利润表现,预计系利率提升致债券公允价值下降 [5] 投资建议 -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为4154/4219/43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5/462/508亿元;EPS为4.73/4.80/5.28元;NBV为142/159/181亿元 [6] - 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30.82元对应的PEV分别为0.49/0.46/0.43倍,维持“买入”评级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财务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23945|404089|415439|421880|438161| |YoY(%)|-2.5|24.7|5.8|5.5|5.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257|44960|45460|46164|50832| |YoY(%)|-27.1|64.9|3.8|4.0|4.1| |NBV(百万元)|10962|13258|14247|15930|18122| |YoY(%)|21.2|20.9|7.5|11.8|13.8| |ROA(%)|1.2|1.6|1.6|1.5|1.6| |ROE(%)|10.4|14.6|13.1|11.8|11.8| |EPS(元)|2.83|4.67|4.73|4.80|5.28| |EVPS(元)|55.04|58.43|62.55|67.32|71.76| |PE|10.88|6.59|6.52|6.42|5.83| |PEV|0.56|0.53|0.49|0.46|0.43| [8]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各项目数据,如营业收入、保险服务收入、投资收益等 [10] - 主要财务指标涵盖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成长能力、盈利能力、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方面数据及变化情况 [10]
凌云股份: 凌云股份关于完成经营范围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4-02 21:2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增加经营范围,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备案,实际经营内容未变,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传感器业务目前无收入 [1][3][4] 经营范围变更情况 - 公司拟在经营范围中增加传感器、机器人智能关节及机械臂等关键部件研发销售及相关业务 [1] - 经保定市行政审批局核准,公司完成经营范围工商变更登记及《公司章程》备案,取得换发后的《营业执照》 [1] - 核准后经营范围增加电子元器件、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等研发销售相关内容 [1][2] 经营范围规范表述差异说明 - 公司拟增加业务在“经营范围规范表述查询系统”中表述不同,按规定选择对应条目变更经营范围 [3] - 变更经营范围不表示开展机器人研发销售业务,实际经营内容未变 [3] 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现有业务主要是汽车金属及塑料零部件、塑料管道系统生产销售 [4] - 正在研制的传感器产品用于机器人行业属新业务拓展,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4] 传感器业务情况 - 传感器业务处于产品研制、产线布局、客户对接阶段,目前无相关业务收入 [4] - 未来能否如期完成产品匹配及需求量存在不确定性 [4]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331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31 14:59
【建设银行(601939.SH)】盈利增长更进一步,"三大战略"稳步落实——2024年年报点评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今 日 聚 焦 3月28日,建设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公司实现营收7502亿,同比增速为-2.5%,归母净利润3356亿,同比 增速0.9%。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10.69%,同比下降0.9pct。公司营收负增幅度收窄,盈利增 长提速。信贷稳步增长,对公重点领域投放景气度较高。 (王一峰/赵晨阳) 2025- 03-30 您可点击今日推送内容的第1条查看 【钒钛股份(000629.SZ)】看好2025年钒价触底回升带来的业绩修复——2024年年报点评 公司于 2025 年 3 月 28 日晚发布 2024 年年报,实现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