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

搜索文档
珠海经济特区45岁生日 不收“礼”收“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0:17
产业新赛道布局 - 珠海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产业风口,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引育超40家大模型企业[2] - 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中航通飞、航宇微、南航通航等代表企业,推动出台低空交通管理条例并上线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调运营平台[2] - 海洋经济领域系统部署"海上新基建",谋划"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 区域协同发展 - 珠海肩负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使命,需深化制度型开放突破税收、通关、金融等领域壁垒[6] - 通过"澳门-珠海"强强联合形成区域增长极,需与深圳构建产学研产业链共同体[7] - 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25%,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交付能力[8] 产业升级路径 - 产业结构呈现"新、轻、强"特征,历史包袱小且韧性好,适应科技创新变革需求[2] - 需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形成集群效应,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4] - 强化都市核心区建设,集聚科创资源打造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加快新场景应用推广[4] 创新生态构建 - 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在产业新蓝海探索中塑造竞争力[3] - 通过民间产业联盟、政府合作、协同立法三种路径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7] - 发展消费新业态,面向港澳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会展资源对接机制[8]
天海防务: 关于拟对外投资设立产业基金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2:12
核心观点 - 天海防务拟联合多家机构共同设立九江市绿色智慧船舶港航产业基金 聚焦船舶、港口、航运产业链的绿色化、智能化投资机会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900万元 占基金总规模的9% [1][12][14] 基金基本情况 - 基金总规模10,000万元 经营期限10年 存续期8年(含5年投资期和3年退出期) 可延长退出期2年 [7][8] - 投资方向聚焦船舶、港口、航运产业链及上下游 重点布局绿色化、智能化领域 [12][14] - 收益分配采用"先回本后分利"原则:年化收益低于8%时按出资比例分配 8%-15%部分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按80%:20%分配 超过15%部分按70%:30%分配 [16][17] 合作主体构成 - 普通合伙人为上海盈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及拟设立的粤民天海创业投资公司 [2][6] - 有限合伙人包括瑞昌市赤乌产业控股集团(注册资本35亿元)、舟山易桥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及天海防务 [4][5][6] - 盈昌私募与舟山易桥同受自然人陈璨控制 已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登记编码P1064335) [2][3][5] 出资结构与治理机制 - 首期缴款1,000万元需于2025年12月31日前按比例缴纳 后续出资按项目投决结果分批实缴 [8] - 设立5人投资决策委员会(执行事务合伙人各委派1名 专家委员3名) 决议需五分之四同意通过 [15] - 咨询委员会设9名委员(含不少于5名行业专家) 为基金提供智库支持但无决策权 [15] 战略意义与资金安排 - 基金旨在推动公司船海工程业务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契合整体战略发展规划 [19] - 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19]
冰轮环境(000811):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完善 境外业务稳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8-26 20: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18亿元 同比减少6.92% [1] - 归母净利润2.66亿元 同比减少19.71%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 同比减少18.38% [1]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 - 液冷系统热交换器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名单》 [2] - 产品线覆盖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和集成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螺杆冷水机组 曾入选工信部绿色数据中心技术目录 [2] - IDC专版磁悬浮系列产品和FanWall风墙通过认证并实现大批量供货 [2] 绿色能源装备 - 发布工业全域热控综合解决方案 依托热泵核心技术构建能源梯级利用体系 [3] - 雅鲁藏布江下游1.2万亿元水电工程启动建设 水电工程混凝土冷却技术优势将释放 [3] - 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船用制冷设备和海洋工程装备获长期增长机遇 [3] - 核电站建设提速推动核级制冷设备需求持续提升 [3] 海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10.17亿元 同比增长30.16% [4] -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32.61% [4] - 子公司烟台冰轮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62亿元 [4] - 产品进入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市场 在数据中心冷却和核电站制冷领域获国际认可 [4] 业绩展望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5.02亿元、85.03亿元、97.40亿元 [5] - 预测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1元、0.84元、1.03元 [5] -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0倍、17.0倍、13.8倍 [5]
海利得涨1.09%,成交额2.07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106.02万
新浪财经· 2025-08-26 15:46
核心观点 - 公司股价于8月26日上涨1.09% 成交额2.07亿元 换手率3.49% 总市值75.54亿元[1] - 公司涉及PEEK材料研发 海工装备认证 光伏反射膜技术迭代 长三角区域布局及人民币贬值受益等多重概念[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53亿元同比增长5.23% 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6.95%[6] 业务布局 - PEEK纤维处于研发送样阶段[2] - 拒海水聚酯工业丝通过ABS认证 应用于船舶 海洋钻井及深海风电系泊缆绳领域[2] - 光伏反射膜完成第三代技术迭代 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涤纶工业长丝46.68% 轮胎帘子布22.04% 灯箱广告材料10.18% 聚酯切片6.98% PVC膜5.68% 石塑地板4.58% 产业用布材料2.81%[6] 财务表现 - 海外营收占比63.34% 受益人民币贬值[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0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53亿元[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55.26万股 较上期减少507.75万股[8] 市场数据 - 主力净流入1106.02万元 行业排名6/27[3] - 近20日主力净流出9750.06万元[4] - 主力持仓占比10.9% 筹码平均成本5.89元[4][5] - 股东户数3.90万户 较上期增加2.63%[6] 技术面 - 股价靠近压力位6.69元 近期存在吸筹现象但力度较弱[5] - 筹码分布分散 主力轻度控盘[4]
杰瑞股份涨2.00%,成交额2.2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4.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3:3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48.86元/股 成交额2.22亿元 换手率0.67% 总市值500.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64.9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4%和1.50%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3.78%和12.68% [1] - 年初至今股价累计上涨34.60% 近5/20/60日分别上涨7.27%/24.20%/40.32%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55万户 较上期减少8.64% 人均流通股27,225股 较上期增加9.4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5,711.37万股 较上期增持559.76万股 [3] -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LOF)A/B持股1,500万股不变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912.12万股 增持122.86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01亿元 同比增长39.21% 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 同比增长14.0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46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6.66亿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高端装备制造61.22% 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29.99% 新能源及再生循环4.76% 油气田开发3.31%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 概念板块涵盖医废处理/油气勘探/海工装备/机械/海洋经济 [1]
辽宁省侨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沈阳举行
新华网· 2025-08-26 10:27
辽宁省商务厅厅长潘爽围绕辽宁的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开放平台、科技创新、文体旅资源及外资政策 等方面作了全面推介。她说,辽宁产业门类齐全、开放动能强劲、创新活力充沛,是投资兴业的热土。 当前辽宁正全力打造万亿级产业基地,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产 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方向转型升级,欢迎广大侨商走进辽宁、投资辽宁,以情为纽、以侨为桥,共享 振兴机遇。 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林楚钦在发言时说,辽宁省产业基础雄厚,在智能制造、海洋经济等优势领域发展 迅速,与泰国在产业结构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商会将积极向泰国企业宣传辽宁的投资环境、优惠政策 和产业优势,同时也将为辽宁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泰国落地生根。 在随后举行的企业分组对接环节中,海外嘉宾与辽宁企业代表开展一对一、面对面交流。为进一步展示 辽宁制造与品牌魅力,活动还专门设置了辽宁特色产品展区,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洽谈。 新华网沈阳8月25日电 8月24日,由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辽宁省商务厅共同主办的"侨助出海 商通五 洲"辽宁省侨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交流活动在沈阳举行。 辽宁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安建晔表示,辽宁正以更 ...
打造海洋经济绿色引擎 摘取“皇冠上的新明珠” ——惠生清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6:17
公司市场地位与成就 - 全球FLNG市场份额超30% 是唯一实现独立总包交付FLNG项目的企业 彻底重塑全球市场格局 [1][3] - 全球已投运和建设中的FLNG共14艘 新建10艘中公司承建3艘 数量仅次于三星重工 [7] - 销售网络覆盖10余个国家 与ENI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能源巨头建立长期合作 [7] 技术突破与创新 - 首创模块化率超90%的集成技术 将工期缩短近三分之一 远超国际同行80%水平 [4][5] - 研发全球单体最大SPB储罐 打破法国薄膜舱技术垄断 可压缩项目周期10%-20% [5] - FLNG建造成本仅500-800美元/产能吨 显著低于国际1000-1200美元/产能吨水平 [5] - 新一代FLNG整合联合循环发电与碳捕集系统 15MW风机半潜式平台研发成功 [11] 业务发展与财务表现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大关 进入技术迭代-订单增长-效益提升正向循环 [9] - 2024年6月与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签署年产120万吨FLNG EPCIC合同 中标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可行性研究项目 [10] - 启东基地一期工程2024年Q4投产 将形成年25万吨钢材处理产能 支撑浮式装置与海上风电项目 [12] 产业链协同与出海模式 - 带动超3000家国内供应商出海 国产化率超60% 形成总包牵头配套跟进的集群出海模式 [7] - 通过联合研发与国际认证 帮助国内配套企业突破国际市场准入壁垒 构建中国设计+制造+服务全产业链 [7][8] - 以技术溢价替代价格竞争 打破行业低水平内卷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差异化转型 [2][8] 行业前景与战略布局 -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2035-2045年达峰值5万亿立方米/年 供需缺口1万亿立方米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13] - 预计到2030年全球有20-30座FLNG潜在需求 为公司提供广阔应用前景 [13] - 深化FLNG 浮式海工装备 LNG模块和海上风电三大业务板块 形成多轮驱动产品矩阵 [11]
打造海洋经济绿色引擎 摘取“皇冠上的新明珠”——惠生清能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4:08
公司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唯一实现独立总包交付FLNG项目的企业,也是中国唯一具备FLNG总包承建能力和交付记录的企业,全球市场份额超30% [1][3][6] - 公司首创模块化率超90%的集成技术,大幅缩短工期近三分之一,远超国际同行80%的水平 [4] - 公司研发全球单体最大SPB储罐,打破法国薄膜舱技术垄断,压缩项目周期10%-20% [4] - 公司建造FLNG的投资成本为500-800美元/产能吨,显著低于国际水平的1000-1200美元/产能吨 [4] - 公司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突破百亿元 [8] 全球市场地位与客户合作 - 全球已投运和建设中的FLNG共14艘,新建10艘中公司承建3艘,仅次于三星重工的5艘 [6] - 公司与ENI、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云顶集团等国际能源巨头建立长期合作 [6][10] - 2024年6月与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签署年产120万吨FLNG EPCIC合同,并中标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苏里南海域FLNG可行性研究项目 [10] 产业链协同与出海模式 - 公司带动国内超3000家供应商协同出海,国产化率超60%,形成"总包牵头、配套跟进"的出海模式 [6][7] - 通过技术输出和标准输出打破低水平竞争,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8] 产能与基地建设 - 启东基地一期工程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投产,年钢材处理能力达25万吨,支撑大型船体和模块生产 [12] - 基地与上海总部、南通浮式设施建造基地形成三角支撑,优化全流程管理 [1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新一代FLNG整合联合循环发电与碳捕集系统,持续优化模块化工艺 [11] - 在漂浮式海上风电领域成功研发15MW风机半潜式平台方案 [11] - 未来深化FLNG、浮式海工装备、LNG模块和海上风电装备三大业务板块 [11] 行业前景与需求预测 - 全球天然气消费量预计2035-2045年达峰值平台期约5万亿立方米/年,供需缺口1万亿立方米 [13] -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有20-30座FLNG潜在需求 [13]
临港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 天津开放型经济再添新引擎
人民网· 2025-08-25 15:48
综合保税区设立 - 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于2023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复设立[1] - 规划面积5.56平方公里[1] - 陆上边界全长8.4公里 海上边界全长6.2公里[1] 功能定位 - 重点打造海洋经济 氢能等标志性产业链[1] - 探索"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功能体系[1] - 打造国际贸易 物流分拨 展示交易 检测维修 金融服务和研发制造六大核心功能[1] 产业支撑 - 依托区内码头岸线资源立足海洋工程装备产业[1] - 为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撑[1] - 海关将优化通关流程 简化监管手续推动运营实效[1] 战略意义 - 标志着综保区已具备封关运作条件[1] - 为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动能[1] - 为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枢纽提供坚实保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