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博迈科涨2.01%,成交额1674.2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1.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0 11:2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0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3.71元/股,成交额1674.26万元,换手率0.44%,总市值38.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01.34万元,大单买入415.50万元(占比24.82%),卖出114.16万元(占比6.8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2.04%,近5个交易日上涨1.03%,但近20日下跌0.44%,近60日下跌3.72%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海洋油气开发、矿业开采及天然气液化领域的专用模块集成设计与建造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模块占90.46%,天然气液化占8.87%,其他(补充)占0.66%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减少1.66%;归母净利润1238.58万元,同比大幅减少80.42% [2] 股东结构与分红历史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74万户,较上期减少14.22%;人均流通股16,167股,较上期增加16.5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53亿元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气及炼化工程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天然气、中俄贸易概念、海洋经济、海工装备等 [1]
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与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举行会谈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51
合作会谈概述 - 中交集团董事长宋海良与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于10月17日举行会谈,旨在推动战略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1] - 双方围绕海洋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城乡发展、绿色生态、港口航道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并计划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 中交集团战略与合作意向 - 公司强调其具备“五全四大五型”领域一体化、综合化、融合化系统集成优势,包括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域等领域 [3] - 公司提出基于“五有”原则深化与阳江的合作,即阳江有需求、中交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双向有奔赴、合作有共赢 [3] - 公司表示愿持续深耕阳江市场,为阳江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 阳江市发展规划与合作期望 - 阳江市正围绕承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打造西海岸重要支点、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 - 希望中交集团发挥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多领域参与阳江发展建设,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4] - 阳江市承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公司在阳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以实现共赢 [4]
2025年漳州圆山(大健康)基金投资大会举行
新华网· 2025-10-19 18:11
大会概况 - 2025年漳州圆山大健康基金投资大会于10月18日举行 [1] - 大会主办方为漳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方为漳州市国资委 商务局 财政局 协办方为漳龙集团和招商银行漳州分行 [1] 参与机构与活动 - 招商银行在大会上进行了服务漳州市实体经济及产业招商的推介 [1] - 漳龙集团在大会上进行了漳州市属国企及产业招商的推介 [1] - 大会安排了四位金融领域嘉宾进行主旨演讲 主题涵盖产业并购 人工智能 新能源赛道 食品产业升级 [1] 产业发展战略 - 漳州近年来深入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 [1] - 下一步将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积极布局海洋经济 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医药大健康等新兴产业以激发新质生产力 [1]
回眸“十四五”|海洋强国:“蓝色引擎”迸发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19 09:10
海洋经济总体规模与战略地位 - “十四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7.8%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1] - 海洋成为稳增长重要力量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 - 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全面投产,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海上气田 [3] - 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 [3] - 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近30% [3]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天290万吨 [4]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品类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4]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3][4] 海洋科技创新进展 -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标志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国家 [5]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提供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 [5] - 2024年海洋科技创新指数为135.2,比上年增长2.6% [7] 深海技术与装备突破 -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海试,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实现协同作业 [7] - “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深蓝一号”养殖工船等大国重器交付使用 [7] - 2016-2024年海洋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超10%,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6% [7]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 - “十四五”期间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滨海湿地76万亩,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9] - 与50多个国家签署蓝色经济合作协议,建立30多个合作中心,实施100余项合作项目 [9] - 2024年海运出口额27.5万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贸易额增长6.3% [9][10]
海洋强国:“蓝色引擎”迸发活力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1
海洋经济宏观规模与战略地位 - “十四五”期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5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4%,占国内生产总值7.8% [1]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1] - 海洋产业已成为稳增长重要力量和经济发展新引擎 [2]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与能源安全 - 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国内原油增量70%以上,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 [3] - “深海一号”二期投产标志着深海油气规模化开发迈出关键一步,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 海上风电发电量2024年比上年增长近30% [3]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超每日290万吨 [4] - 海洋药物自主研发产品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4] - 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36年全球第一,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等产业热度高涨 [3][4] 海洋科技创新与重大装备突破 -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的国家 [5] - 2024年科技创新指数为135.2,比上年增长2.6% [7] - 重点监测海洋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年均增速超10%,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年均增速超6% [7] -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仿蝠鲼机器人等大国重器彰显海工装备制造新突破 [7]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 - “十四五”期间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滨海湿地76万亩,红树林面积达46.5万亩 [9] - 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蓝色经济合作协议,建立30多个区域或双多边合作中心 [9] - 2024年海运出口额达27.5万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贸易额增长6.3% [9][10] - 2024年开放水平指数为128.7,比上年增长3.0%,沿海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80%左右 [10]
金融“活水”畅联海洋经济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10-17 09:19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发布了《支持科创"从0到10"金融服务方案》,以"建沪链"科技金融品牌为 抓手,升级"价值流"科创评价体系,定制"集群贷",推出"研发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设备融资租 赁""碳质押贷款"等项目,创新"海域使用权质押贷""资源收益权质押"模式,全链条打造中小微涉海企 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善营贷"系统直连核心平台;将推动"蓝色浓度"综合评估体系构建,结合涉海 企业科技水平、生态效益等数据,进一步推广涉海"集群贷"服务方案,利用科研院校,探索银行、政 府、高校三方合作机制,深化人才激励,发布"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科创人才发展贷"等创新产品。 据悉,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与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在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深化合作等方面开展共 建,共谋海洋经济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将合力构建可持续的合作模式,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海洋产 业,同时海洋经济也能反向赋能,助力金融事业开辟新空间。 金融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活水"。日前,东海区海洋自然资源(经济)主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在 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有效的经验成果。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着力构建"阳光政策"平台,建立项目申报库、储备库、优 ...
机构:海洋经济驱动内需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17 08:42
政策与战略定位 - 海洋经济被首次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 [1] - 深海科技被列为新兴产业核心 丰富了海洋经济的内涵 [1][2] - 沿海省市密集出台规划 支持海洋装备、能源、养殖等领域发展 [2] 关键产业领域与投资机会 - 海上发电向深远海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漂浮式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具有巨大潜力 [2] - 海洋养殖空间广阔 深远海养殖有长足发展空间将带动上游饲料市场扩容 头部饲料企业有望通过技术、服务和种苗优势抢占先机 [2] - 海洋旅游特色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支持和需求回暖 [2] 基础设施与技术赋能 - 海洋通信是海洋经济的基础设施 作为未来6G“海陆空天一体化”网络的重要一环 主要包括海上无线通信、海洋卫星通信和岸基移动通信等方式 [1]
002342,突然直线拉升
证券时报· 2025-10-16 14:42
公司股价表现 - 巨力索具股价于10月16日午后约14:10直线拉升,盘中一度涨超7% [1] - 其他海洋经济概念股如中科海讯、深水海纳、海兰信、神开股份、克莱特等均有明显拉升 [1] 行业发展态势 - 当前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4]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8% [4] 行业进展 - 近些年在海洋资源要素供给、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3]
惠博普涨2.27%,成交额3054.6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3.8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09:5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27%,报3.15元/股,成交额3054.62万元,换手率0.73%,总市值42.0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82万元,特大单卖出276.25万元占比9.04%,大单买入860.13万元占比28.1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5.5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30%、11.70%、12.90% [1] - 今年以来两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1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118.28万元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0月7日,于2011年2月2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油气工程及服务(EPCC)、环境工程及服务、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油气工程及服务71.34%,油气资源开发及利用25.21%,环境工程及服务3.4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油服工程-油气及炼化工程,概念板块包括海洋经济、小盘、低价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8.79亿元,同比减少30.92% [2] - 2025年1月至6月归母净利润为4439.13万元,同比增长44.56% [2] 股东与分红信息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37万,较上期增加5.34%,人均流通股24854股,较上期减少5.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1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688.79万元 [3]
这就是福州高新区!
新华网· 2025-10-14 20:41
发展历程与规模 - 1991年获批国家级高新区,以“一区三园”架构起步 [3] - 2012年管理范围拓展,形成“一区七园”格局,面积从5平方公里扩大至196平方公里 [3] - 企业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寥寥数企发展到2.3万家企业入驻 [3] 科技创新与产业成果 - 汇聚460多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00件 [10]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2500家,约占福建省的18%、福州市的54% [10] - 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研发出漂浮式海上制氢平台“东福一号”,开启低成本绿氢生产新路径 [5] - 中科芯源的透明荧光陶瓷LED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7] - 富兰光学生产的监控摄像机外罩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5%(全球每4个中有3个出自该公司) [8] -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金属3D打印技术通过国锐中科实现转化,创造千万元产值 [12] - 吉特瑞生物研发全球首个以贝壳为原料的高端植入型医疗器械 [12] 产业集群与生态 - 保利通信福州高新科技产业园吸引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投产率达85% [14] - “榕创汇”无人机小镇集聚10余家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实现“上午设计图纸,下午楼顶试飞”的高效研发模式 [14] - 园区内90%的供应链需求可实现闭环解决,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大幅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18] 海洋经济突破 - 2024年实现海洋经济产值20多亿元,集聚276家海洋经济相关企业 [18] - 永福股份为福州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深远海解决方案 [22] - 蓝昊肽等企业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深耕,推动“蓝色资源”向“金色产业”转化 [22] 营商环境与服务 - 2024年及2025年连续入选《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2024年首次进入中国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 [14] - 推行“并联审批、并联验收”,使保利通信高新科技产业园项目竣工时间提前15个月,创造“高新速度” [16] - 打造全市首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审前服务专区,实现“一件事一套流程、一扇窗一次办结” [16] - 成立全省首个县区级金控平台及首个科创金融服务基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6] - 实施领导挂钩服务机制,为海洋经济企业减免租金,以政策红利护航产业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