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研发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3nm芯片 已开启大规模量产!
证券时报· 2025-05-20 12:50
公司动态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2] - 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Pro手机和小米平板7Ultra将于5月22日晚发布 [4]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截至2024年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人民币,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研发团队超2500人 [4] - 公司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2017年推出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2021年重启手机SoC研发,计划至少投资十年和500亿 [5] 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3%至7160万部,小米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增长39.9%,市场份额18.6%排名第一 [5] - 小米自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时隔近10年重登中国市场第一,出货量连续七个季度同比增长 [6] - 公司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稳定第三位,受益于小米15系列成功和"国补"政策 [6] 行业影响 - 天风证券认为小米自研芯片将加速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变化,头部厂商市占率提升或推动估值逻辑 [5] - 自研芯片可提升用户体验、公司科技形象及跨平台协同效应(如汽车业务),预测2025年总收入达4718亿元,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亿元 [6] - IDC指出厂商需聚焦技术创新与差异化产品(如自研SoC)以突破市场制约 [6] 技术布局 - 芯片研发需长期技术储备,涉及多领域人才和产业链协同 [4] - 公司在手机、OS、芯片层面的自研投入已逐步兑现协同效应 [6]
雷军:3nm芯片,已开启大规模量产!
证券时报· 2025-05-20 12:44
5月20日上午,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小米玄戒O1,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已开始大规模量产。"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表示:"无论是深耕国内市场,还是拓展海外版图,厂商唯有立足自身,聚焦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打造兼具差异化优势与高吸引力的优质 产品,并合理把控价格,才能突破外部环境制约,激发消费者主动消费意愿,实现品牌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而小米自研SoC芯片正是聚焦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一步。天风证券研报表示,目前来看,小米在手机、OS、芯片层面的多年自研和投入已逐渐开始兑 现,此外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正在汽车业务持续发展下推动,例如自研芯片或在手机以外的产品端使用,系统的优化规模效应或跨平台体现。预测小米 2025年总收入 达 4718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 达 964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达429亿元。 责编:叶舒筠 校对:廖胜超 据了解,在5月22日晚的发布会上,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15SPro手机和小米平板7Ultra将同时发布。 此前雷军曾透露,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截至今年4月底,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人民币,20 ...
雷军宣布:3nm芯片,已大规模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1:16
小米3nm芯片研发突破 - 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芯片"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将搭载于高端旗舰手机小米15s 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 ultra [1][4] - 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发布自研3nm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仅次于苹果、高通、联发科 [4] - 该芯片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3nm芯片设计的突破,紧追国际先进水平 [4] 研发投入与团队规模 - 玄戒芯片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人民币,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60亿元 [5][7] - 研发团队规模已达2500人,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居行业前三 [7] - 2022-2026年五年内公司研发总投入将超1000亿元,聚焦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 [10] 十年造芯历程 - 2014年成立北京松果电子启动芯片研发,2017年发布首款28nm工艺手机芯片澎湃S1但市场反响有限 [6][7] - 2020年通过小米产投加速布局芯片半导体产业,累计投资110家相关企业 [8][9] - 2021年成立上海玄戒技术重启SoC研发,期间陆续推出澎湃C1影像芯片、P1充电管理芯片、G1电池管理芯片等 [9] 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澎湃P1充电芯片采用4:1超高效率架构,谐振拓扑效率达97.5%,热损耗降低30% [9] - 澎湃G1与P1组成电池管理系统,显著提升充电效率并延长电池寿命 [9] - 3nm芯片突破将推动手机行业新一轮技术角逐,公司需直面后续出货量考验 [10][11] 战略布局 - 芯片被定位为"手机科技制高点",公司强调必须掌握核心技术 [10] - 计划未来2-3年完成AIOS进化,通过AI重构澎湃OS底层架构 [10] - 研发路径从SoC转向小芯片再回归SoC,体现技术积累的递进性 [6][7][9]
小米芯片,3nm
半导体芯闻· 2025-05-19 18:04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央视新闻 ,谢谢 。 今天(5月19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即将亮 相。这是中国大陆地区首次成功实现3nm芯片设计的突破,紧追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大陆地区在先进制程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的空白。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小米突破3nm先进 制程设计是我国半导体产业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据雷军介绍,小米投入芯片研发历时十年之久,自2014年就开始探索SoC芯片,遭遇挫折后,转向ISP影像芯片、快充芯片等小芯片研发。在长期 技术探索和积累后,小米于2021年再次启动SoC芯片研发工作,以"10年投入500亿元"的战略决心,历时四年打造出玄戒O1。这一重大创新突破, 让小米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可以自行设计3nm手机SoC芯片的科技企业。 近年来,小米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出"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致力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并将芯片、AI和OS确 ...
客观说下小米玄戒 O1
信息平权· 2025-05-19 16:05
小米玄戒SoC技术突破 - 玄戒SoC采用与联发科相同的X925大核和N3E工艺,但单核跑分达3100分,显著高于联发科天玑9400的2900分,差距达200分接近代差水平[1] - 跑分优势源于配置差异:玄戒采用2颗X925超大核(频率3.9GHz)比天玑9400的1颗(3.63GHz)多100%,且频率高出7.4%,L2/L3缓存分别达1MB/16MB,是天玑9400(512KB/8MB)的2倍[1] - 10核CPU架构设计(2×X925+4×A725/X925+2×A720+2×A520)相比天玑9400的8核方案(1×X925+3×X4+4×A720)更具性能优势[1] - 外挂5G基带设计可能降低AP功耗密度,为散热留出更多空间[1] 研发投入与团队建设 - 玄戒项目累计研发投入达135亿RMB,研发团队规模2500人,2024年研发投入60亿,未来十年计划投入500亿[2] - 研发团队疑似吸纳了松果、海思、展锐及解散后的zeku精英人才,未进行大规模外部招聘[2] - 四年研发周期相比行业标杆(华为海思8年达到顶尖水平)显著缩短,展现团队技术实力[2] 行业对比分析 - 性能表现超越联发科15年技术积累,接近实现zeku未完成的芯片突破目标[2] - 对比Google tensor芯片数百人团队规模,玄戒在资源投入和性能表现上具有明显优势[2] - 芯片成本预计不低于天玑9400和高通8E的200美元单价,反映高端定位[1] 技术实现路径 - 采用ARM公版架构自主设计SoC/CPU/GPU,独立开发ISP成像和AI NPU芯片[1] - 通过堆料设计(高频多核、大缓存)实现跑分突破,但可能带来功耗上升(预估单核功耗比天玑9400高20%)和成本压力[1] - 首代产品在量产实机表现仍需验证,但已展现突出技术实力[2]
雷军透露小米自研芯片细节:采用二代3nm工艺
搜狐财经· 2025-05-19 14:32
新品发布会 -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 [1] - 发布会将推出全新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以及小米首款SUV"小米YU7" [1] 芯片研发历程 - 小米2014年9月启动澎湃芯片项目研发,2017年推出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 [3][5] - 因技术难题和市场挑战暂停SoC大芯片研发,转向"小芯片"路线,推出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等 [3][5] - 2021年初重启"大芯片"业务,决定研发高端旗舰SoC以支持高端化战略 [3][5] 玄戒芯片项目 - 项目目标为采用最新工艺制程、旗舰级晶体管规模、第一梯队性能与能效 [4][6] - 计划至少投资十年、500亿元,截至2024年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 [4][6] - 研发团队规模超2500人,预计2024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 [4][6] - 玄戒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排名前三 [4][6] 小米玄戒O1芯片 - 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力争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4][7] - 标志着小米在芯片研发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7] - 公司强调芯片是突破硬核科技的底层核心赛道,将持续投入 [7] 公司战略与未来展望 - 新品发布展示公司在芯片、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全面布局 [8] - 公司创业15年,从初创成长为全球知名科技企业 [8] - 未来将持续加大芯片、智能硬件、软件服务等领域的研发投入 [8] - 公司呼吁给予更多时间和耐心支持芯片研发的持续探索 [7][8]
芯片重磅!雷军官宣!
新华网财经· 2025-05-19 13:41
小米3nm芯片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即将亮相 这是中国大陆首次实现3nm芯片设计突破 填补了大陆在先进制程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的空白 [1] - 公司成为继苹果、高通、联发科后全球第四家可以自行设计3nm手机SoC芯片的科技企业 [4] - 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取得显著进展 [2] 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投入芯片研发历时十年 自2014年开始探索SoC芯片 后转向ISP影像芯片、快充芯片等小芯片研发 [4] - 2021年再次启动SoC芯片研发 以"10年投入500亿元"的战略决心 历时四年打造出玄戒O1 [4] - 目前公司有工程师超过2万人 其中芯片工程师超2500人 [4] 科技创新投入 - 公司提出"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 致力成为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领者"的新十年目标 [4] - 将芯片、AI和OS确定为重点投入的三大技术赛道 [4] - 近五年研发总投入达1050亿元 今年预计研发投入300亿元 [4] 新品发布会 - 公司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 [6] - 发布会重磅新品包括手机SoC芯片玄戒O1、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首款SUV小米yu7等 [7]
刚刚,雷军官宣!小米YU7发布时间定了!小米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5-19 12:14
新品发布会 - 公司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重磅新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Ultra、首款SUV小米YU7等 [1] - 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目标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3][8] 芯片战略与投入 - 2021年初公司同时启动造车和重启"大芯片"业务,手机SoC研发是成为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 [4][7] - 玄戒项目设定三大目标:最新工艺制程、旗舰级晶体管规模、第一梯队性能与能效 [4][8] - 公司承诺至少十年500亿元芯片研发投入,截至今年4月底已累计投入超135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2500人 [4][8][11] - 2024年预计芯片研发投入将超60亿元,在国内半导体设计领域研发投入和团队规模均居行业前三 [8][11] 芯片发展历程 - 公司芯片研发始于2014年澎湃项目,2017年推出首款中高端手机芯片澎湃S1,后转向小芯片研发 [5] - 过去11年陆续推出快充芯片、电池管理芯片、影像芯片等小芯片产品线 [5] - 此次3nm芯片设计实现内地技术突破,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自主研发3nm手机处理器的企业 [11] 行业地位 - 小米玄戒O1标志着公司进入全球高端芯片设计领域,仅次于苹果、高通、联发科 [11] - 公司承认在芯片领域积累相比同行仍处于起步阶段 [11]
热搜第一!雷军发长文官宣:小米3nm芯片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12:09
小米3nm芯片发布 - 公司宣布推出小米玄戒O1芯片 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目标跻身第一梯队旗舰体验 [1] - 公司强调高端旗舰SoC研发对掌握先进芯片技术和支持高端化战略的重要性 [1] - 公司在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 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 [1] 研发投入情况 - 过去四年多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35亿人民币 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1] - 公司芯片研发投入规模在行业内排名前三 [1] 发展历程 - 公司芯片业务已发展11年 但与同行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1] - 此次3nm芯片发布被视为公司芯片研发的第一份重要成果 [1]
热搜!雷军宣布,小米YU7、自研芯片“定档”!小米股价快速拉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9 11:41
新品发布 - 小米将于5月22日19点发布SUV车型YU7、自研手机SoC芯片玄戒O1和小米15S Pro旗舰手机 [1] - 同时发布的产品还包括小米平板7 Ultra [2] - 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4] 玄戒O1芯片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 [7] - 截至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研发团队超2500人,2024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8] - 该芯片是小米造芯10年的关键里程碑,将搭载于多款产品而不仅是手机 [10] - 或采用台积电N4P制程工艺,有望搭载于小米15S Pro [12] - 原拟于上月发布但因突发事件延迟至5月 [14] 行业地位 - 小米将成为继苹果、三星、华为之后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 [12] - 玄戒O1发布标志着小米芯片技术自主权的真正突破 [12] - 突破3nm后需挑战高通、联发科及摩尔定律极限 [17] 研发历程 - 2014年成立北京松果电子进入手机芯片研发领域 [14] - 2017年发布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28nm工艺) [14] - 2020年通过小米产投加速投资芯片半导体产业,累计投资110家相关企业 [15] - 2021年成立上海玄戒技术重启手机SoC研发 [15] - 2021年推出影像芯片澎湃C1(投入1.4亿元)和充电管理芯片澎湃P1(投入超1亿元) [15] - 2022年推出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 [16] - 2024年10月成功流片国内首款3nm手机系统级芯片 [16] 战略规划 - 2022-2026年研发投入将超1000亿元,聚焦AI、OS、芯片三大底层技术 [16] - 计划用2-3年完成向AIOS的进化 [16] - 芯片自主研发需要后续庞大出货量支撑成本分摊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