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产业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天津: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
快讯· 2025-05-15 13:30
天津: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事项 智通财经5月15日电,天津市委常委会5月1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立足"十五五"谋好篇,把握天津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优势,发挥政策综合效应,在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领域抓紧谋划一批重大 项目、重点事项,注重站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 局。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加强公共服务、 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协同,唱好京津"双城记",筑牢首都政治、安全"护城河"。统筹好做优增量 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建好用好滨海新区等重点功能承接平台,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链群。完善协同机制,强化联系沟通,加强统筹调度,推动项 目化、清单化落实。 ...
黑龙江省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2%
项目建设进展 - 黑龙江一季度开工复工项目数同比增长51 8%达1525个 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2% 增速全国第6位 [1] - 省级重点产业项目已开复工740个 完成投资230 6亿元 制造业投资增长17 5% 民间投资增长17 9% [2] - 黑龙江航科飞机制造 大庆华理生物科技产业园 大庄园智慧产业园三期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1] 政策支持机制 - 省政府建立投资项目日调度机制 专班专人全流程对接项目 安排5亿元专项经费支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1] - 实施"四单合一"管理机制 整合招商引资 产业 工业 入统项目进行全周期管理 [2] - 大庆市发改委创新首席服务员制度 审批周期缩短近一个月 典型案例北纬四十七项目8个月实现试生产 [3] 产业结构升级 - 477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 覆盖高端制造 新材料 绿色食品等"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领域 [2] - 伊恒生物酶制剂项目将延伸生物经济产业链 与伊品 圣泉等龙头企业协同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3] - 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占比分别提升0 2和0 7个百分点 显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2]
专访中山大学李善民:重视广东国资国企引领力量,优化现代化产业生态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5:0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吴佳楠 实习生吴佳钒 王硕 王果广州报道 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 产力,进一步为广东国资国企聚焦主责主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提质指明方向。 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中坚力量,广东国资国企在过去一年取得不少成效:截至2024年,广东省属 企业资产总额2.73万亿元、利润总额387.83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37.8%、57.2%;省属企业在新一代 电子信息、绿色矿业、先进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化工、建筑、城建运营、食品等9个领域拥有定 位清晰、支柱作用明显的实体产业,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达21.8%。 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探索如何深化国资 国企改革、发挥国资国企引领作用,助力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关注焦点。 中山大学广东国有经济研究智库理事长、经济与管理学部主任、中山大学原副校长李善民教授向南方财 经全媒体记者表示,目前广东省属国企呈现盈利能力增强、企业治理制度完善、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的 新变化,新一轮国企改革强调要突出国有企业 ...
资金、土地、人才三箭齐发,广东12条硬核新政撑市场主体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35
广东省市场主体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900万家,其中企业超835万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1] - 面临存量竞争与增量开拓的双重挑战,需推动市场主体从"红海"突围向"蓝海"进军 [1] - 广东省发布《若干措施》,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码外资支持政策、覆盖全生命周期服务四大核心抓手激发市场活力 [1] 资源要素倾斜政策 - 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 [2] - 预留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用地需求 [2]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政策 [2] 重点产业领域布局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3] -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 [3] - 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3]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措施 - 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4] - 推动广东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4] - 省级财政计划三年内安排超百亿元资金,通过贴息和融资担保在融资供需两端同步发力 [4] 财政支持力度 - 2025年初预算已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人民币 [5] - 预计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落实安排资金约45亿元 [5] - 优化奖励政策招引外资,激励市县投资促进工作 [5] 外资引入与场景创新 - 广东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6000亿美元,外资企业贡献全省1/4税收和1/3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 [6] - 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最高100万元资助,全球研发中心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6] - 每年建成20个以上区域特色场景、100个以上示范场景,推动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设立城市级实景测试场 [7] 应用场景创新价值 - 外资技术输入与内部产业优化为产业生态注入"创新基因",场景创新是"基因表达"的培育土壤 [7] - 推动政府等公共服务机构率先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形成大规模商业应用 [7] - 形成"以开放促创新、以创新引开放"的双向赋能格局 [7]
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16.9% 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 签约总投资超5600亿元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3 16:22
外资使用与政策支持 - 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主要经济大省 [1][6] - 外资企业占全省企业3%,贡献1/4税收和1/3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 [5] - 去年出台外资激励政策,按行业分类给予1%-3%奖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奖励500万元 [5] - 新增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最高100万元,全球研发中心叠加奖励最高500万元,跨国公司总部最高奖励800万元 [6] 产业培育与融资支持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12个前沿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2]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贷款提供35%贴息,年贴息贷款规模最高2000亿元,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 [3] - 省财政3年新增安排136亿元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已安排262亿元 [3] - 全省政府投资基金155只,认缴规模1.77万亿元,实缴1.24万亿元,重点投向早期、硬科技领域 [4] 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 - 统筹组建超万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投早、投小、投未来 [7] - 重大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推行"三证齐发"和"拿地即开工" [7]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高精尖缺人才可享"一人申请,全家落户" [7] - 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严禁行政干预经济纠纷 [7][8] 招商引资成效 - 一季度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签约总投资超5600亿元 [6] - 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出台"招商引资20条"强化内外资项目招引 [6]
减负输血增效 广东助力制造业“轻装快跑”
证券时报· 2025-05-13 07:49
广东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解读 - 广东省推出《若干措施》包含12条增量政策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点领域 将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并建立头部企业数据库[1] - 广东省市场主体超1900万家 其中企业835万家 均居全国首位 政策旨在夯实制造业当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1] - 广东省商务厅强调将利用庞大消费市场和完善产业链优势 吸引全球企业投资落户[1] 财政支持措施 - 广东省财政2025年预算安排262亿元支持制造业 未来3年新增136亿元资金 2024年内落实45亿元[2] - 政策将提供每年最高2000亿元贷款贴息 推动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年[2] - 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规模达1.77万亿元(认缴) 其中1.24万亿元已实缴 将优化基金体系支持硬科技投资[2] 应用场景创新规划 - 政策将系统化推进应用场景创新 重点开发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机会清单[3] - 计划以新产品、新工艺为载体打造"试验场" 推动标杆场景项目落地[3] - 目标建设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地 为企业提供技术验证和市场拓展空间[3]
广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搜狐财经· 2025-05-13 07:09
市场主体规模 - 广东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 企业超过835万家 均居全国首位 [1] 政策支持措施 - 聚焦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12个重点领域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1]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提供35%贴息 年贴息贷款规模最高2000亿元 单企业年度贴息上限2000万元 [2] - 组建超万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2] 要素保障 - 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允许预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 - 优化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 实施环评改革措施 [2] 人才引进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 每年吸纳超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 [3] - 对"高精尖缺"人才实行"一人申请 全家落户"政策 [3] 营商环境优化 - 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 [3] - 实行"有呼必应 无事不扰 有事必到"服务原则 [3]
2000亿元贴息贷款、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广东发布12条措施 “真金白银”助企业发展好成长快
广州日报· 2025-05-13 03:10
政策支持力度 - 广东省推出2000亿元贴息贷款支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贴息比例上限提升至35%,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可达2000万元 [1][4][5] - 省财政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其中今年内新增安排资金约45亿元,2025年年初预算已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 [5] - 全省统筹资源整合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以国有资本带动社会资本 [9] 重点产业领域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 [2] - 安排不少于2万亩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用于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制造、开源大模型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 [3]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围绕低空经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出一批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2] 外资支持政策 - 对符合相关入资条件的外资项目,按照高技术制造业3%,高技术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2%,其他行业1%的标准进行奖励 [7] - 对获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符合一定入资条件的外资企业,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7] -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等支持政策,对属于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的跨国公司总部给予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 [8] 企业服务体系 - 建立"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企业(项目)服务专员制度 [9] - 全面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三证齐发",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 [9] - 对在粤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严禁利用行政、司法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 [9]
减负输血增效 广东助力制造业“轻装快跑”
证券时报· 2025-05-13 01:56
广东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策 - 广东省推出《若干措施》包含12条措施 聚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点领域包括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 [1] - 广东省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 其中企业超过835万家 均居全国首位 [1] - 政策将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实施针对性招商引资政策 [1] 财政支持措施 - 广东省财政2025年年初预算安排"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 [2] - 未来3年将新增安排资金共约136亿元 其中2024年落实约45亿元 [2]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进行贴息 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2] - 推动全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2] - 截至2024年底 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155只 基金认缴总规模1.77万亿元 已实缴1.24万亿元 [2] 应用场景创新 - 政策提出大力开发应用场景 以新产品 新设备 新材料 新工艺为载体 [3] - 围绕低空经济 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推出应用场景机会清单 [3] - 推动落地标杆场景项目 打造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地 [3] 产业基础与投资环境 - 广东省拥有庞大消费市场 完善产业链供应链 高素质劳动人口 优良营商环境 [1] - 重点产业领域已有很好基础 政策将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 [1]
一季度广东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增长16.9% 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5-13 01:03
广东省经济与市场主体概况 - 广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 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 其中企业超过835万家 均居全国首位 [1] - 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设立外资企业超过35万家 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近6000亿美元 [1] - 外资企业数量占全省企业约3% 贡献全省约1/4的税收和约1/3的进出口及规上工业增加值 [1] 一季度外资吸引情况 - 一季度全省引进内资重点项目1580个 签约总投资超5600亿元人民币 [1] - 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5922家 同比增长16.9% [1] - 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357.6亿元 增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主要经济大省 [1] 外商投资支持政策 - 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 各项支持措施平等适用于内外资企业 [2] -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 中国区/亚太区/事业部全球总部最高奖励800万元人民币 [2] - 叠加此前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符合条件的跨国公司总部最高可获1300万元人民币奖励 [2] - 实施外资研发中心落户奖励 经认定的外资研发中心最高可获100万元人民币资助 [2] - 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可叠加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累计最高扶持达600万元人民币 [2] 招商引资活动部署 - 部署实施"投资广东"百场重点招商活动 出台吸引海外主权基金投资措施 [3] - 在香港召开海外主权基金和知名投资机构座谈会 在港澳、日韩、东南亚举办重大招商活动 [3] - 利用广交会春交会契机 组织招商小分队对接参展企业以吸引投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