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
icon
搜索文档
Perpetua Resources Publishes 2024 Sustainability Report
Prnewswire· 2025-06-26 19:00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 公司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这是第12份年度报告 披露ESG议题并遵循金属与采矿行业的SASB报告框架 [1] - 报告重点包括获得最终环境影响声明(FEIS)和草案决定记录(ROD) 并于2025年1月获得最终ROD 这些进展使项目更接近投产 [2] - 项目旨在为美国提供关键矿产锑的来源 同时开发全美最大最高品位的露天金矿之一 并修复废弃棕地 [4] 项目与矿产价值 - Stibnite金矿项目位于爱达荷州 是美国品位最高的露天金矿之一 同时是唯一可满足美国国防需求的锑矿来源 [5] - 项目采用现代负责任的采矿方法 生产黄金和锑三硫化物 后者用于小型武器 弹药和导弹等国防需求 [5] - 自2021年以来已投入1900万美元用于改善矿区水质 2024年在爱达荷州支出2360万美元 2014年至今累计支出超1.32亿美元 [7] 安全与社区贡献 - 实现154个月(12+年)无报告泄漏事故 109个月无工时损失事故 [7] - 100%员工完成商业诚信与合规培训 团队成员贡献1204小时社区服务 [7]
深耕可持续发展之路,平安人寿构建ESG实践新范式
第一财经· 2025-06-26 18:41
核心观点 - 公司将ESG三大支柱拆解为"五心"实践体系,将社会责任深度融入战略肌理[1] -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关乎长期生存的战略必答题,通过"五心"框架构建起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安范式"[1] - 2024年公司总资产达5.54万亿元,绿色投资规模1127亿元,覆盖75个城市的养老服务[1]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持续完善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形成闭环管理,使ESG从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企业治理语言[4] - 深化"渠道+产品+数字化"战略,在产品、投资等业务流程中引入ESG因素[4] - 2024年净利润同比提升33.5%,13个月保单继续率提升至96.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5] - 可持续保险原保费收入实现5028.77亿元,同比增长7.8%[5] - 用水量、纸张消耗等"绿色"指标均有同比下降[5] 公司治理 - 全系统设立43个基层党委,2024年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2433场次,覆盖超79万人次[7] - 董事会下设四大专业委员会,4名独立董事与1名外部监事均为保险、经济领域专家[7] - 2024年完善互联网保险风险控制点181项,形成929项风险控制矩阵[7] - 通过数据安全治理DSG-F三级认证,构建全方位信息安全防护体系[7] 绿色金融 - 设置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绿色金融委员会的三级架构[11] - 2024年绿色投资规模达1127亿元,支持十余个省份的政府专项债项目[11] - 申购"青松ESG1号"指数增强型产品,业绩基准为自主研发的ESG债券指数[11] - 实现100%电子保单发放,线上办理保全业务5180万件,减少碳排放2.59万吨[11] - 办公场所水电节降5%,纸张消耗减少2.2%,保全线上化率达96%[11] 服务国家战略 - 开发多款惠及民生保障的保险产品,推出税优护理险为8.7万客户提供终身护理保障[13] - 构建"保险+服务"的老龄化解决方案,居家养老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对接十大场景[13] - 投向绿色、普惠、社会责任投资(ESG)的累计规模约8070亿元[14] - 创新打造"捷报"智慧经营平台,AskBob智能工作助理月解答代理人咨询超1300万次[15] 社会责任 - 2024年消费帮扶达3631万元,同比增长41.3%[17] - "幕天捐书"项目累计寄送图书518万册,覆盖2404所乡村学校[17] - "平安公益捐赠计划"已捐赠超450万元,"平安守护者行动"培训5000余名急救志愿者[17] - 2024年快速响应109件重大灾害事件,升级"111极速赔"服务最快理赔时间缩短到10秒[17]
深耕可持续发展之路,平安人寿构建ESG实践新范式
第一财经· 2025-06-26 18:07
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 公司将ESG三大支柱拆解为"五心"实践体系(环境、社会、治理),构建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安范式" [1] - 通过战略"决心"确立可持续发展坐标系,以公司治理"精心"夯实制度根基,用绿色"匠心"开辟生态路径,坚定服务国家的"恒心"书写"五篇大文章",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关心"各方 [1] - 持续深化"渠道+产品+数字化"战略,在产品、投资等业务流程中引入ESG因素,关注中国人口健康以及老龄化发展趋势带来的需求变化 [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达5.54万亿元,2024年净利润同比提升33.5%,13个月保单继续率提升至96.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6% [3] - 可持续保险原保费收入实现5028.77亿元,同比增长7.8%,用水量、纸张消耗等"绿色"指标均有同比下降 [3] - 2024年线上办理保全业务5180万件,减少碳排放2.59万吨,办公场所水电节降5%,纸张消耗减少2.2% [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全系统设立43个基层党委,2024年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活动2433场次,覆盖超79万人次 [4] - 董事会下设四大专业委员会,4名独立董事与1名外部监事均为保险、经济领域专家 [4] - 2024年完善互联网保险风险控制点181项,形成929项风险控制矩阵,通过数据安全治理DSG-F三级认证 [4] 绿色金融与投资 - 2024年绿色投资规模达1127亿元,支持北京、广东等十余个省份的农林水利、污水处理等政府专项债项目 [6] - 申购"青松ESG1号"指数增强型产品,业绩基准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债-平安人寿ESG整合策略信用债指数" [6] - 投向绿色、普惠、社会责任投资(ESG)的累计规模约8070亿元 [9]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推出税优护理险为8.7万客户提供终身护理保障,构建"保险+服务"的老龄化解决方案 [8] - 依托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居家养老通过三位一体的养老管家对接十大场景数百项养老服务,覆盖75个城市 [1][8] - 创新打造"捷报"智慧经营平台,应用AIGC升级AskBob智能工作助理实现月解答代理人咨询超1300万次 [9] 社会责任实践 - 2024年消费帮扶达3631万元同比增长41.3%,"幕天捐书"项目累计寄送图书518万册覆盖2404所乡村学校 [10] - "平安公益捐赠计划"已捐赠超450万元,"平安守护者行动"培训5000余名急救志愿者 [10] - 2024年快速响应109件重大灾害事件,"热血传万里"无偿献血活动持续开展 [10] 客户服务与科技应用 - 实现100%电子保单发放,保全线上化率达96% [7] - 推动"大消保"格局建设,成功唤醒980万件"睡眠保单" [11] - 升级"111极速赔"服务让最快理赔时间缩短到10秒 [11]
上海农商银行:一江金融水 生态共潮生
新华财经· 2025-06-26 14:58
绿色金融发展 - 上海农商银行自2020年起系统化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与国家"双碳"目标时间表深度绑定,将本土经验与ESG理念融合,探索多行业绿色金融子领域[1] - 绿色金融实践包括"渔光互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数万吨)、崇明"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整合有机种植、乡村旅游与土地治理)等乡村绿色振兴项目[1] - 创新工具包括全国首单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首笔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上海首批气候投融资项目及取水权质押贷款,并推出"乡村生态贷""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等特色产品[1] 绿色金融规模与品牌建设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1200亿元,绿色信贷近三年年化复合增长率超60%,绿债及绿色信贷规模居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2] - 作为UNEP FI负责任银行原则(PRB)上海首家签署行,发布"绿鑫同舟"品牌并提出"GREEN SHRCB"理念(全球视野、本土特色、持续演进、价值创造、净零排放)[2] 氢能产业支持案例 - 国富氢能(氢能全产业链企业)因扩产资金缺口获上海农商银行投贷联动、综合授信支持,成为其在上海地区唯一授信银行,助力突破产能瓶颈及技术产业化[3][5] - 该行通过"鑫动能"培育库为港股IPO提供分类培训、财务顾问等服务,最终推动企业于2024年11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6] 科创金融生态系统 - 科创企业分五阶段(银种子、金种子、鑫种子、拟上市、已成熟)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2025年一季度服务近4500家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1200亿元),覆盖上海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及三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 - "鑫动能"计划历经三次升级(2018年1.0至2023年3.0),构建"鑫生态"系统,联合外部机构从产业资源整合、政策对接等6维度提供增值服务[6] 长三角一体化布局 - 通过"业务、品牌、管理、资本走出去"策略形成金融网络:2011年浙江嘉善设分支机构,2020年设长三角金融总部,2024年设立示范区分行,并参股海门农商银行、杭州联合银行[7] - 控股子公司长江金租聚焦"三现代"(制造、物流、能源)和"三租赁"(普惠、绿色、设备),截至2025年一季度绿色租赁投放占比超35%、资产余额占比近40%,科技租赁投放及余额占比均约33%[7][8]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626
银河证券· 2025-06-26 14:53
计算机行业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计算机行业跑赢上证指数及沪深300,Q1走强后Q2回调,近期金融IT及跨境支付板块受稳定币概念催化走强,上半年涨幅前三子板块为SAAS、云计算和智能汽车;下半年是布局良机,“新供给侧改革”乘法效应将带来十倍以上投资机会 [2] 预期催化剂 - DeepSeek R2版本或于下半年亮相,国内AI全产业链受益度有望提升 [3] 投资机会 - AI Agent智能体经济开启,投资机会包括全球推理算力供需剪刀差扩大、关注字节生态合作伙伴、关注在AI Agent方面布局领先的垂直领域卡位SAAS企业;信创产业进入深水区,国产生态繁荣将提升盈利空间 [3] 投资建议 - 下半年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第三方IDC服务商、信创厂商、AI+应用、云计算服务商、一体机及端侧AI、数据要素产业链中供给流通应用公司、稳定币及RWA [4] 机械行业 核心观点 - 25H1机械板块整体跑赢大盘,细分子板块分化,企业业绩边际回暖但毛利率略有下降,基金增配机器人和工程机械;25H2政策发力促进内需回升和新质生产力是投资主线 [7] 新质生产力机遇 - 人形机器人25年量产元年,关注工业物流等场景落地带来的边际变化;低空经济有望规模化运营,看好轨交控制公司布局低空控制;可控核聚变多家下游企业技术突破,关注核电制造资质壁垒等受益方向 [8] 工程机械情况 - 内需方面4/5月挖机内销波动回落,25H2中央基建投资或保持稳健,政策有望拉动制造业投资;出海方面25年海外需求有望好转,中企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8] 顺周期通用板块 - 5月制造业PMI环比恢复但仍在荣枯线之下,看好下半年顺周期通用板块筑底回升,如机床更新周期向上且库存周期有望见底,检测服务看好布局新兴领域和推进精益管理的龙头 [9] 投资建议 - 2025年下半年关注新质生产力孕育的设备投资机遇、内需复苏叠加出口向好的工程机械、内需复苏下的顺周期通用设备板块 [10] 交通运输行业 核心观点 - 2025H1交运行业顺周期属性凸显,“924”政策后景气向上逻辑有望验证 [12] 航空板块 - 2025年民航出行需求复苏,供给受限优化供需结构,票价有望中枢上移,低油价强化盈利弹性,航司有望开启景气与盈利上行周期 [12] 机场板块 - 机场行业在政策红利与流量复苏驱动下迎来机遇,国际航线年底有望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货运有韧性,非航领域退税政策或拉动收入 [13] 物流板块 - 需求端业务量增速超预期,无人物流车提供降本增效路径,2025年进入规模化商用爆发拐点,行业集中度提升,快递板块有望盈利修复 [13] 投资建议 - 2025年重点推荐供需格局优化的航空板块和科技降本重塑格局的物流板块 [14] 国防军工行业 核心观点 - 2025Q1军工行业营收和归母净利同比减少,但跌幅收敛;2025H2聚焦国产化、军贸、新质新域三大主线,业绩兑现期渐近 [16] 军贸需求 - 2024年全球军贸市场增长,印巴冲突凸显我国装备“名片效应”,预计2030年中国装备全球市占率达15 - 20% [17] 国产化替代 - 美国对C919技术封锁加速航空产业链自主化,C919国产化率约60%,订单超1500架,带动机体等产业链增量 [17] 新质新域赛道 - 军工主流赛道利空因素出尽,2025年迎来困境反转,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相关领域α机会涌现 [18] 投资建议 - 内需和军贸共振,军工板块迎投资机遇,短期Q2财报季预期改善,军工元器件6月订单或扭转趋势;中期Q3行业催化剂增多;长期军贸空间打开,2027年建军百年高景气有望延续 [19] 基康仪器 核心观点 - 公司拟更名基康技术,从仪器仪表供应商转变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22] 下游行业情况 - 水利方面2025年推进防洪体系建设和水库除险加固;能源方面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交通方面2025年启动或推进重大项目,下游行业景气将带动公司市场需求增长 [23] 投资建议 -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 [24] ESG策略 核心观点 - ESG筛选策略(沪深300)和ESG舆情整合策略(沪深300)分别采用对应报告中的策略,本周截止6月20日,ESG筛选策略超额收益1.74%,ESG舆情整合策略超额收益3.38% [26][27]
DEMIRE increases ESG performance: Company's own CO₂ emissions reduced by 40 percent, smart meter initiative expanded
Globenewswire· 2025-06-26 13:3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DEMIRE在气候保护和可持续公司治理方面取得决定性进展,包括减少CO₂排放、扩展ESG数据收集、实施绿色租赁等,未来还将推进数字化、扩大充电基础设施等 [1] 公司ESG进展 - 2024年公司自身CO₂排放量减少40%,2024年剩余排放量58.9吨CO₂已完全抵消 [1][4] - ESG数据收集扩展至投资组合的76%,通过纳入14处额外房产实现 [2] - 已实施首批绿色租赁 [1] 具体措施及成果 - 初始技术优化已带来显著节能效果,普通电力向绿色电力的转换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3] - 自2022年起通过办公室改用绿色能源和低排放出行方式减少自身CO₂排放 [4] 战略发展 - 尽管暂时不再受CSRD报告要求约束,但2024年仍进行全面重要性分析,公司继续关注高ESG标准 [4]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投资组合数字化,更广泛推广智能电表,增加绿色租赁实施以透明记录租户消费 [5] - 扩大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对更多房产进行技术优化 [5]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收购并持有德国中等城市和大都市新兴周边地区的商业地产,截至2025年3月31日,拥有49处房产,可出租面积约59.4万平方米,考虑法兰克福Cielo房产后市值约10亿欧元 [7] - 投资组合以办公物业为主,混合零售和酒店物业,适合商业地产板块风险/回报结构,公司重视与优质租户签订长期合同,预计租金收入稳定可持续、资产价值稳健增长 [8] - 中期内公司计划显著扩大投资组合,专注收购FFO强劲且有潜力的资产,同时针对性出售不符合战略的房产 [8] - 公司将通过多种措施发展运营和流程,除成本控制外,通过积极的资产和投资组合管理提升运营绩效 [8]
一池“农情绿意” 染出湖州满园绿色
金融时报· 2025-06-26 11:34
湖州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 每万元GDP能耗从2017年0.52吨标煤降至2024年0.40吨标煤 [1] - 全市绿色信贷余额从2017年369.5亿元跃升至2024年4098亿元 [1] - 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达33.9%,高于全国平均近20个百分点 [1] 农业银行湖州分行绿色金融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末绿色贷款余额659.6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47.17% [1] - 绿色贷款总量、占比、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可比同业领先 [1] - 连续五年获评绿色银行监管评价最高等级BBB级 [1] - 连续八年获评湖州市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优秀金融机构 [1] 绿色金融发展历程 - 2016年开始谋划绿色发展之路 [2] - 2017年获批成为农总行"绿色金融改革试点行" [2] - 2018年成为农总行"绿色信贷先行先试联系行" [2] - 2022年12月升格为全国农行首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行 [2] - 2025年1月成为农总行级转型金融试点行 [2] 绿色识别体系 - 建立"四进一出"绿色定量评价模型 [3] - ESG评价占比85%,"四进一出"评价占比15% [3] - 开发国有银行首个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 [4] - 系统功能涵盖绿色判定、ESG评价、环境效益测算等 [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建立六大系列5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 [6] - 推出"绿色企业(项目)系列贷""工业碳效贷"等创新产品 [6] - 2025年推出"白茶贷+气象险"等农业领域创新产品 [6] 绿色信贷支持政策 - 实行限时办结和绿色审批通道 [7] - 对绿色专营支行单列信贷规模 [7] - 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 [7] - 每年列出专项经济资本奖励额度 [7] 绿色金融生态建设 - 创设"农情绿意"绿色金融专属品牌 [10] - 创新"绿色+扶贫"模式,带动消费扶贫超500万元 [10] - 成立"农情绿意"慈善基金,累计资助147.5万元 [11] - 组建"农情绿意"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公益活动 [11]
联想集团第19份ESG报告出炉:人本智能理念首次系统展示
凤凰网· 2025-06-26 10:19
ESG报告发布与评级 - 联想集团发布2024/25财年ESG报告 这是其第19份年度ESG报告 也是提出"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后的首份相关报告 [1] - 公司获得MSCI ESG评级最高等级AAA级 并斩获EcoVadis铂金奖牌 CDP气候变化A级评级等多项荣誉 [1] - 入选Gartner 2025年度全球供应链25强第8名 连续4年上榜《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 [1] 环境治理进展 - 供应链管理数据显示 按采购金额计算 生产型供应商对CDP气候变化调查问卷回复率达95% [1] - 2024年12月 联想创新产业园(天津)获得"生态级碳中和工厂"认证 [1] - 推出智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顾问(LISSA) 运用生成式AI技术实现IT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精准测算 [1] - 在特定市场推出ESG解决方案"乐循" 为客户提供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使用的实时数据洞察 [1] 社会责任实践 - 2024年全球志愿者服务月受益人数同比增长44% [2] - 与清华大学-故宫博物院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合作智慧应县木塔2.0项目 探索具身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2] - 与慈善机构合作开发AI分身技术 辅助重度残疾人士交流沟通 [2] 人工智能治理 - 2024年正式实施人工智能政策 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AI治理体系 [2] - 签署欧盟委员会《人工智能公约》 加拿大政府生成式AI自愿行为准则等国际文件 [2] - 联合发起《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获得31家企业和机构响应 [2] 生产与认证 - 全球七个国家的生产工厂均通过责任商业联盟(RBA)VAP认证 [2] - 武汉生产基地入选国家卫健委"健康企业建设优秀案例" [2] - 深圳基地获得"家庭友好实践优秀案例"认定 [2] 未来发展 - 2025年是联想第一代ESG目标全面达成的收官之年 [2] - 公司将继续发挥全球多元化优势 构建更智能 更可持续的未来 [2] -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和AI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 通过ESG实践与AI技术融合 展现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2]
联想集团发布2024/25财年ESG报告,应用AI技术实现IT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精准测算
新浪科技· 2025-06-26 09:52
ESG报告发布与战略 - 公司发布第19份年度ESG报告,也是提出"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后的首份报告 [1] - 公司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将秉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和可持续发展优先原则,致力于实现人工智能普惠愿景 [1] - 明年将是公司第一代ESG目标全面达成的收官之年 [1] 环境管理绩效 - 公司在可再生能源使用、产品能效、产品材料与包装、水资源管理等环境管理体系绩效方面取得稳步进展 [1] - 公司深化AI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领域的创新应用,2024年认养"编号1575"长江江豚推动濒危物种智慧保护 [1] 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24年在布鲁塞尔举办首届Lenovo 360 Circle峰会,汇聚可持续发展领域两大合作倡议 [2] - 按采购金额计,公司生产型供应商对CDP气候变化调查问卷的回复率达95% [2] AI技术应用 - 公司通过联想智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顾问应用生成式AI技术,实现IT设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精准测算 [2] - 公司在特定市场推出ESG解决方案"乐循",帮助客户监测工厂关键ESG指标并提供实时数据洞察 [2] 全球化与AI治理 - 今年是公司全球化二十周年,坚持全球化和本土化融合并进 [3] - 公司2024年宣布实施联想人工智能政策,系统性构建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 [3] - 公司2024年11月联合发起《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31家头部企业和机构响应加入 [3]
2025夏季达沃斯| 专访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绿色金融国际标准需求同存异
北京商报· 2025-06-26 09:20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与成就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和绿色保险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 [3]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3] - 政策强力引导是绿色信贷增长主因,2013年起多部门陆续出台系列政策,2021年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激励工具并在MPA中提高绿色信贷考核分值 [3] - 商业银行通过调整产业支持政策、提升绿色低碳认知和推动产品创新助力绿色信贷发展 [3] 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 绿色信贷资金集中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清洁能源,其他绿色领域支持不足,需拓展覆盖范围 [4] - 需加强绿色信贷与专项贷款的衔接,支持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4] - 基层银行能力建设不足,部分银行基层员工和中小型农商行对绿色金融认知不足 [4] - 需推动绿色信贷与银证、银保等其他金融工具结合,强化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4] 绿色金融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各国对"绿色"定义和标准存在差异,需遵循求同存异原则,识别高度共识的经济活动或项目类别以推动国际共同标准 [5] - 中国应充分利用在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和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积极参与全球可持续金融标准制定 [5] - 建议关注标准出台后的实际应用效果,推动更多国家采纳和应用这些标准,如东盟国家、巴西等 [5] 绿色保险的发展与挑战 - 绿色保险在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提供风险保障方面作用独特,但面临数据积累不足和有效供给欠缺等问题 [6] - 绿色保险此前发展受限于标准体系局限、行业认知不足和数据及方法论缺失 [6] - 绿色保险定义和标准过于狭窄,曾几乎等同于"环境污染责任险"这一单一险种 [7] - 保险行业对绿色保险内涵理解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认知,尚未充分意识到多元化绿色保险产品潜力 [7] - 绿色保险缺乏历史数据和经验积累,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学难以适应新型复杂风险 [7] ESG信息披露与监管建议 - 部分上市公司ESG报告内容流于形式,存在借ESG"外衣"过度包装和提供不准确信息的问题 [8] - 建议将ESG信息明确纳入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的法律责任范围,提高上市公司披露审慎性 [8] - 建议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模式,由独立机构评价ESG报告是否符合国内外标准 [8] - 推动ESG实践和披露领先的上市公司更紧密对接国际主流ESG准则框架,提升报告国际可比性与认可度 [9]